梅彩华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江苏江阴 214400)
孙中山先生年幼求学之时曾说过:“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论语》有云:“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从古至今,我们不难找到关于“问”的文献,“问”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完成整体思考所体现的重要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学生主动“提问”教师是一个可喜的表现,是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把问题融入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和核心素养,它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发展也有重大的意义。
“问”,从这个字引导出“问题引导”,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一个促使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方法,用一个问题或者多个问题引导整个课堂的进行。要使学生独立的思考成为体系、成为习惯,这需要教师逐渐地培养问题意识,属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部分,也十分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宗旨[1]。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由自主思考向自主探究过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及教学实践来创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进来,这多用于课程实施的末尾阶段,依据理论展开实际教学,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运用,贯通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谨记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课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学生深入了解理论,然后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学生产生自主探索的意识,从而主动参与、主动探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占据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规规矩矩的答案,要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勇敢地说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到困惑的问题。如果教师不能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意见,那么在教师“统一”的教学中,学生会失去主体意识和探究精神,这对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和总结能力都造成了阻碍。
问题引导教学法,是一种在原有教学基础的框架之上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以发展。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学习理论知识,在教学中探究实践教学方法,课堂上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矫正不良的学习观念,使教师和学生全面发展。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就要为学生指明一个思考探究的方向,这个时候教师的引导作用就要体现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在课程教学中,通过对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再加上教师合理的评价和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成就感。例如,教师在讲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些知识点的关键词“新闻稿”“不朽的名篇”“客观报道”等如何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呢?这个时候教师不能讲得太多,而是要引导学生分析文本,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文本题目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文章到底要表达什么?(这个问题一针见血地引导学生探究核心问题,为接下来教师的讲解做铺垫)。”在问题的引导下,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发现,这个时候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答案展开讲解,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问题对话是一种变相的讨论辩证,一问一答是教师对学生的连续性引导。用一个问题引申出多个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深入地了解知识内容,这个过程表面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其内涵则是对学生掌握知识上的思维方法和探究方法的指导。例如,教师讲授《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的时候,依然在教学中不直接给出答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逐层解析,教师可以问学生:“面呈秦王的筹码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回答:“樊於期的人头和督亢地图。”教师再接着问:“用的是谁的武器?”学生回答:“徐夫人的匕首。”教师再接着问:“刺杀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想擒王而非想杀死秦王。”这样,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学生就很容易地了解了文本的内容结构,这对学生理解和思考问题非常有利。
课程教学的互动多用于课程进行的末尾阶段,这次不是单调的教师提问,而是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有对自己依然困惑的问题进行进一步询问,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内容。教师要营造氛围,和学生互动起来,不能总是把控课堂主动权。在课堂教学中,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对文本进行讲解,然后由教师问问题,认可学生的思维差异,使学生喜欢语文、喜欢这种模式,进而更好地学习。
例如,教师在讲授《朱丽叶与罗密欧》这篇文章时,以问题为引导,先详细介绍文本背景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渴望学习接下来的知识点。从人物开始,女主出身名门,一个天真善良的大家闺秀因为罗密欧的出现颠覆了认知,这让一个循规蹈矩、唯命是从的少女变得勇敢……教师讲完以后要和学生互动了解情况,有的学生就说:“这个故事情节就像《泰坦尼克号》的女主罗丝·迪威特·布克特和男主杰克·道森的情节一样,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像这种问题的互动就十分令笔者惊讶,但是足可见学生听讲的认真,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思维。教师回应学生:“确有相同之处,遇到心爱的人冲破了封建观念的枷锁,为了爱情抛弃了矜持,勇敢地追求自由,这是典型的冲破封建束缚的新时代资产阶级女性的写照。”随后有学生思维活跃,问了一些属于课外拓展的问题:“朱丽叶和罗丝·迪威特·布克特相比,哪个女主人公更加悲惨?”教师需要正确引导:“两者虽都是描述爱情故事,但是蕴含的人生观却大不相同,把时代背景和教育背景区分开来就能得知不同的人生观念,生死一线之间的爱情岂能与让人成长的爱情相提并论?虽然都是以悲剧为结尾,但爱情带来的挫折只是个例,总体来说,学生值得表扬,但是还是要区分开来,区别对待。”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是教师提升业务水平的重点内容。在问题引导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当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使学生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教师的引导之中。通过问题的引导,教师可以及时吸取反馈,通过问题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非常便于教师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