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
苏珊·桑塔格(1933~2004)被誉为当代西方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之一。这位传奇女作家的写作涉猎范围甚广,除了创作小说,她还创作了大量的评论性作品。其主要小说代表作有《恩主》《死亡匣子》《我们现代的生活方式》《床上的爱丽丝》《火山情人》等。这位与西蒙·波伏娃、汉娜·阿伦特齐名的女知识分子去世已多年,但是国内外的“桑塔格热”却从未消退。关于其本人以及其著作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广大学者既津津乐道其本身自带光芒且颇具魅力的私人生活,又惊叹于这位女性作家潜伏于文字叙述之中的巨大能量。桑塔格的写作风比较独特,她以散文的方式来写作论述性质的作品,风格上不受其他形式的影响,传达出其女性作家敏感细腻的文笔。桑塔格把她散文写作的睿智带进了小说创作,风格化的文字破坏了小说,却符合她先锋的审美标准——艺术的形式高于内容。其中引来最多争议的是她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在美国》,该小说一出版就为其赢得了2000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第二年又获得“耶路撒冷”奖。《在美国》以波兰舞台皇后海伦娜·莫德耶斯卡为原型,讲述了主人公玛琳娜在祖国遭受外族侵略和自己舞台表演事业如日中天之时,携一众亲朋好友来到异国他乡,在加利福尼亚创建了一个乌托邦式社区,因不谙农事导致社区建设失利后努力学习英语并以此种方式在美国重返舞台并再次赢得成功。
桑塔格以宏大的气势、热烈的激情、特立独行的叙事视角展现了19世纪后半叶欧洲旧世界的消沉与美国新大陆崛起的画面。从语言艺术上看,《在美国》明显具有后现代主义的风格。这部小说直接从第0章开始,没有前言、目录或后记。其开放式的结局、多维的叙述视角(玛琳娜、丈夫波格丹以及情人理查德不同的视角)和混合式的写作文体(如小说的叙述、散文的唯美、戏剧戏词、诗歌零散与韵律等),强化了小说的相关后现代特征:碎片式、无中心和未定型。桑塔格大胆创新开创写作思路,将叙述者个人回忆、内心独白、书信、广告以及新闻报道都纳入叙事结构,给人以支离破碎、前后跳跃、朦胧但又特别逼真的感觉。文章将从其几种独特的叙事视角和个性化的叙述方式来剖析桑塔格在《在美国》中展现出的写作技巧和创作魅力。通过解读桑塔格作品中的叙事结构,不仅有利于探索出小说新的研究发展方向,而且能够深化读者对桑塔格本人的认知。同时,这一研究也将开阔学者对桑塔格小说、文学评论的研究思路,为近年来的“桑塔格热”提供更加开阔的研究视角。
在仔细阅读过《在美国》之后,读者都会有一种割裂了过去、现在和将来的阅读感受,整部小说仿佛呈现出一种凌乱感和错位感。《在美国》只展现了无数个与现时有关的当前状态,读者无法从当前中探索过去,畅想未来,所有的体验都是现时瞬间的碎片式的模式。
《在美国》中的主要情节信息是通过桑塔格选取的众多叙事对象反复讲述、想象或是转述的。读者隐约之中能大概掌握玛琳娜离开祖国和其爱国主义精神有关,但是却不能明确道出细节原因和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叙事者尽可能反复地为读者提供大量信息,但是每次出现的细节信息又与前一次不尽然相同,主要信息以跨越式、隔断式、毫无内在联系的形式再次出现,晦涩模糊。小说的整体情节存在着缺损,情节被切割分离成许多碎片,情节结构凌乱松散,前后穿插,毫无逻辑可言。比如桑塔格对于玛琳娜在涉足戏剧事业之前自身与波格丹的婚姻状况的叙述,穿插在其建立乌托邦社区时零零散散的回忆和感叹以及在美国获得成功之后各大媒体对波格丹的不同版本的前后矛盾、虚幻的报道之中。《在美国》中,真实、幻想、回忆和独白穿插进行,没有条理可遵循。桑塔格“将主人公的意识变化、日记、书信、新闻报道、诗句摘抄、戏剧唱词等都纳入结构,给人以穿插跳跃、支离破碎、朦胧但又十分真切的感觉”。这种碎片化的打破不同类型的文本限制,直截了当地呈现出主人公的精神分裂状态,表现出主人公所处世界的虚幻和叙事者对叙述真实性的质疑,甚至是否定。作者时刻在提醒读者:“这是一部由碎片组成,由碎片连成所有信息的文本,小说的所有人物就仿佛置身于一片混乱荒诞的后现代世界。”《在美国》整本书所讲述的情节都是毫无中心、杂乱的各个表述的糅合,大部分叙述从表面上看无甚联系并且像日常流水账一样平铺直叙,小说最终结尾以玛琳娜和其艺术丈夫布什对艺术实质的疑惑和争议中完成,呈现给读者的是开放式的随意而为的叙述结构框架,那么读者从中获得的信息越丰富也就越感到迷惘。总体看来,对整体描述内容以及《在美国》内在主旨的领悟也就充满了多样性,众多读者最终的认知也就截然不同了。
从细节来看,《在美国》的主旨经常地穿梭在自由独立、文化冲突、爱情、事业发展、艺术追求之间。作品开篇一章,叙事者“我”还没等探索明白宴会组织者与参与者的身份特征,小说话题又转移到宴会主人与爱国精神的关联上来,在尚未介绍清楚来龙去脉之时,叙事者又将话题切入到主人公的事业进展上来。《在美国》的话题前后跳动式地转换,根本没有中心可遵循,让读者在此起彼伏的话题跳跃中深刻感受这种片段式的叙事所带来的内心冲击。
《在美国》以波兰舞台皇后海伦娜·莫德耶斯卡的真实原型展开想象,整体故事情节在尊重真实的前提下又融入桑塔格对艺术的虚拟。《在美国》中许多细节都是桑塔格在遵循历史真实下插入了艺术的虚幻,比如女主人公的情人理查德。小说创作并不是对历史事实的简单重述,桑塔格在小说中有意地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了加工,有所选择地“既有浓墨重彩,也有轻描淡写”,同时也以叙事者的声音对历史发表了看法,比如作者将纽约社会定义为“将人世间的一切关系都彻底改变,重新铸造成买卖关系的冷酷无情,违反自然的现代化城市”。因此《在美国》有机结合了历史事实与作者桑塔格的创作意识,是作者将历史叙事和真实叙事并置的精髓。正是由于频繁转换于现实世界与虚构世界,小说整体才真的使读者感受到个人之于历史的无可奈何与压迫感,进而深刻地凸显了历史的本质,从而展示出小说多个叙述者完全矛盾的复杂内心。
桑塔格在《在美国》中运用了丰富的历史叙事模式,但是她并未向阅读者提供有关诠释过去和将来的线索,而是“寻找历史(存在)的意义,而非繁复而贫乏的事实”。《在美国》中,历史事实不是小说的中心,作者用意在于分析置身于这些历史现实中的小说人物形象的个体行为和态度,在于探讨置身于历史的人的生存状态,因此这些历史现实都被桑塔格最大限度地削弱和简约化了。也正是这种虚实结合的创作手法,使得读者在与历史事实的对照过程中发现小说主人公和自身在历史之中的局限性。小说以这种独特的叙事视角和生活观察力对深受外来压迫而奔波于异国他乡的众多波兰人的社会历史和生存现状进行了阐释与说明,给在美波兰人民文化和历史的重塑带来无尽的想象和思考。
事件或故事总是从一定的视角来描述,这意味着无论是历史事实还是虚构事件,作者最好选择一个观察点。《在美国》中,读者很难找到叙事的中心视角,作者采用了多个分散而平行的叙事视角来对主人公进行描写:作者闯入的庆功宴会上众多宾客和主人公亲密的朋友们所做出的各种奉承、夸赞、吹捧,褒贬之时随意地定位玛琳娜的身份——爱国者、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传统社会下特立独行的女性、不称职的母亲和妻子等。小说以第三人称视角展现桑塔格对主人公的猜测与遐想,但是,叙事视角中心偶尔迷失的状态使得故事整体情节、主人公性格在繁多的视角转换中变得难以理解与揣测。在多重叙事角度下,读者只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小说个体之间的差异,女主人公玛琳娜游走在不同视角下的多重身份的糅合叙事中。小说在描述庆功宴上的众多宾客时,表现了不同身份地位的故事主角对主人公马琳娜从自身角度出发的评说和身份界定。被不同叙事视角影响下的叙述主体对世界与命运的评价不曾相似,主体认知当然也无法产生趋同性和唯一性,这使得玛琳娜的身份变得丰富多样。《在美国》叙事视角的前后变换,内容的前后矛盾,最终导致读者在探索小说主人公身份实质道路上根本没有办法捋清楚何为真实、何为虚幻,从而走入了身份分化、模糊身份和身份不可确定的道路。
此外,桑塔格不仅仅利用多重叙事视角来表现真实的写作意图,作家还走进小说中,以另一种身份诉说的感想,偶尔进入小说叙述主体的内心世界进行多重杂糅叙事。玛琳娜内心对于爱国的坚定信念与妥协于现实的行为二者的矛盾造就了一个分裂的自我形象。小说主人公内心独白的前言不搭后语表现出女主人公玛琳娜对自我身份的不确定性。主人公在对演员本身的本质为何进行思索与探究时,后一句话推翻前一句话:“伟大的戏剧让人变得更加完美……你会感到自己受到角色的感染,得到完善,感觉自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自我。如果要扮演自己,又该表现怎样的本质?也许演员根本不需要本质,也许本质是演员的障碍,演员需要的只是一张面具。”从而形成一种不可名状的自我消解状态,使主人公永远处在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之中,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主人公对自我界定多重化所产生的疑惑和对自身身份认同的焦虑和恐慌。桑塔格尽可能全面地、多侧面地对主人公进行描述,采用多重叙事视角(如无名者的视角、玛琳娜的视角、其丈夫波格丹的视角以及情人理查德的视角)竭力消解了叙事视角中心,从而使主人公的身份失去了唯一性,变成被动、复杂而可协商、可推翻又可建构的概念。总体来说,多重叙事视角的运用更进一步加深了主人公身份的多重性以及不稳定性,凸显了小说主体对身份追寻、自我和祖国前途的担忧。
《在美国》全书共分10个章节,其划分不是传统意义上从1至10的顺序,而是从第0章至第9章。从第0章开始,桑塔格打破传统写作模式,独到运用了个性化的写作手法——不分自然段。第0章从第1页开始,到第26页结束。她完成这26页的篇幅写作手法就是一大段,这种不落窠臼的写作风格使我们颇感新意而好奇,不知不觉被桑塔格的神来之笔带入引人入胜的下一章节。与之形成首尾呼应的是第9章,该章节从小说的第394页至413页又是一大段(第403页引用的一段诗除外)。第9章和第0章遥相呼应,使整部作品让读者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平衡感。前者的目的在于导入,而后者则起到了归纳总结的作用。桑塔格在这两个章节上的写作手法不是完全前后一致,因为这样会使小说的结构形式显得单调乏味。桑塔格的巧妙之处在于最后一页即413页的结尾,用了仅仅半页的篇幅又开始了下一个分段,李小均认为:“这样的处理手法就不会给人以戛然而止的感觉,而是让读者慢慢地从情节中淡出,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回味机会。”该技巧的成功运用使读者耳目一新,可谓独辟蹊径。
类似的手法在小说第4章中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体现。该章全部为书信题材,共有7篇信件。多个主人公的思想碰撞,写信人对外物的理解与评论等,均体现在书信体文之中。此后,桑塔格又意犹未尽地从第385页开始连续写出了9篇独立日记。这种独特的组织作品之方式更具有立体感、直观感。那么,读者在阅读该小说时,不仅不会产生视觉疲劳,相反,会有别具一格的感受。
《在美国》创造性地运用了片段式叙事、虚实结合叙事以及多重视角相结合的叙事写作模式,与此同时,桑塔格还巧妙地穿插使用了书信体的写作手段,这些写作技巧使整部小说常常以一种平面无深度的叙事话语和一种直觉式的写作形式直观地呈现在广大读者面前。桑塔格运用的种种写作手段与方式极大地赋予了小说复调的品质,这是小说创作艺术的重大突破,读者想要深切领会桑塔格这种创作技巧,就必须做到与书中人物以及桑塔格本身思想的同步,这是桑塔格写作的过人之处,也是后来研究者需要学习的地方。桑塔格作品所蕴含的深刻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需要更多后来者挖掘,以呈现这位传奇作家的深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