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泳铭 梅曼曼
商务英语教学注重培养商务类英语人才的英语基本功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面向“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国际经济文化深入广泛交流的专业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是关于语言现象和语言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观点,其在语言研究方面所形成的基本主张运用于语言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就是以该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商务英语的教学实践,以期对商务英语教学发展有所裨益。
人类的语言信息交流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知器官(通道)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来实现话语信息的充分理解与沟通的语言学习和获得过程。 由于这些语言信息交流过程是以感知通道为基础的,而人类的感知又主要是视觉、听觉、触觉、味觉这五种通道。 于是,基于以上五种感知器官(通道),就产生了五种话语交际模态,即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嗅觉模态、味觉模态。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主张让多种感觉通道同时或部分同时参与到语言学习中进行话语分析,发挥多种模态的组合优势以提高语言学习成效。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最初缘起来自法国社会学家巴尔特(Barthes)。 他于1964 年提出图像修辞学,把图像、动作等社会符号在话语交际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提到了相当高度。 而韩礼德(Halliday)在20 世纪80年代的“社会符号理论”是其理论基础。 韩礼德(Halliday)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扩展了语言的社会符号范畴,他将图像、动作和声音等也列为模态范畴,开始了语言现象和语言问题的多模态思维模式。 后经逐步完善,其理论框架逐渐成为有关语言交流分析理论的一种发展趋势。 另外,该理论也同时被延伸至教学领域。影响比较深远的就是1996 年的“新伦敦小组”,该研究在此方面做了首次尝试,他不仅运用了图片、声音等视觉模态、听觉模态,同时也利用了多媒体资源等非身体特征的交际模态,完成多种感官的刺激,使学习者获得多元识读能力,以增强学习效果、提高语言记忆和实现认知内化。
关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及由此生发的各项实践模式,在国外的发展成果比较丰富。 而在国内,关于此项研究,还在经历一个探索的过程,虽然也有学者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角做了一些分析和探讨,但总体上发展势头不是很明显,并未引起广泛关注。 虽然研究论文的总体体量不多,但其也不乏有深刻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大学外语教育中,多模态研究发展还是较为迅速的,典型的理论研究方向为多模态的建构、多模态的研究方法以及各模态之间的关系。 张德禄在研究中给出了一个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综合理论框架,即“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框架,构成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础理论。 文化、语境、内容、表达四种因素将话语交际的全部过程囊括进来,对于语言交际和学习成效具有重要而显著的影响力。 在他看来,文化层面因素是根植于广阔的语言文化环境背景中交流者自身的文化熏陶以及其思维方式,文化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向来是润物无声的;语境层面因素相对来说是比较具体的,它是立时存在的具体的语言环境和话语发生方式,没有语境就没有语言学习的土壤;内容层面因素是那些直接影响到语言学习质量和成效的、涵盖一定的语言意义的文本内容、教学资料;表达层面因素是利用语速、表情、设备等具有身体或非身体特征的媒介进行言语和非言语交际,从而对语言输出产生影响和效果的因素。 多模态协同参与语言教学实践,对于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和成效具有现实意义。 多模态理论研究也被引入英语教学领域,尤其是在商务英语教学的实践领域应用,多模态的话语分析理论运用显得更为实用,理论研究的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商务英语专业,是一种以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的专业学科。 该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应该是面向国际化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高质量人才。 但是,纵观国内各高校商务英语教学实践,还存在一系列难以适应现代国际国内经济文化交流形势的困难和问题,在高质量专业人才培养上还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按照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文化环境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 商务英语教学虽然不能完全置身于真实的英语语言文化环境,却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手段完成文化环境的创设的。 但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中,恰恰缺乏这种文化环境创设,教师和学生无法在专业的文化环境中积累教与学的实战经验,很多对商务英语文化上的理解过于机械化、表面化。
商务英语专业具有自身的专业话语特性,在专业教学实践中如能充分利用图像、声音、动作、表情等手段刺激学生的多重感觉器官,实现专业话语的分析、示范和体验,则会收到极佳的教学效果。 但在教学实践中往往达不到多种感官的刺激和多种感觉通道的协同参与,即无法实现多模态的话语分析,不利于学生商务英语专业话语的体验和实践。
商务英语专业是国际经济文化交流日趋广泛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专业,其专业发展时间还不是很长,在专业教学中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内容还处在积累壮大阶段,在课程教学上可供选择的资源十分有限,专业教材的权威性较之其他学科有很大的差距,教学资源的局限性也成为专业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之一。
关于语言类学习,其最终极目的是表达和交流。一切教学活动应该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展开,而检验专业教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标尺就是学生专业学习的“输出”,在商务英语专业学习中,则表现为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商务英语知识融入具体的文化环境并完成语言的表达和交流。 这就需要一些实训式的教学环境。 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实践,显然只关注了语言交际上的表达训练,对那些能够促进专业实践能力发挥的,包含一定设备设施、网络链接的非语言交际媒介的实训平台并未足够重视。
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研究,我们应该认识到优化专业文化环境对学生学习力的提高和专业实践能力、语言应用能力的作用和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创设商务和英语相融合的文化环境和跨文化交际环境。
1. 在有效发挥传统平台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专业学习环境的优化
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对单个的听觉感官互动模态的利用可谓驾轻就熟,校园内针对英语学习的俱乐部、英语角、英语沙龙等传统学习平台运行多年,经验成熟,其形成的专业文化环境促进了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 商务英语与普通英语之间还有着自身的专业特点,其文化环境创设需要紧密结合自身特征和实际,寻找商务与英语的有效结合点,使文化环境更趋商务化和专业性,以更好地提高学习者对于商务文化环境的适应能力。 诸如实际技能大赛、辩论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就是专业文化环境优化的教学平台。
2. 有效利用新媒体技术促进商务英语教学的多模态化
移动互联互通和新媒体技术蓬勃发展,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进行学习的平台也相伴而生。 以互联网、平板电脑、手机等应用媒介为依托,商务英语教学多模态化的实现途径也越来越多。 像百词斩、扇贝单词、Biscuit、英语流利说等英语学习软件,集合了视觉模态、听觉模态、触觉模态的感官刺激,融合运用视频、音频、图片、动画等教学资源,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多种感官和非智力因素,以多模态化促进学习效果。
3. 提高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平台的利用率创设跨文化环境
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一些更加适宜商务英语教学的平台也随着商务英语的专业地位提高而方兴未艾。 专业教学平台包括线上、线下两种类型。线上平台主要是跨境电商云平台、跨境电商业务模拟平台、速卖通模拟仿真教学平台等虚拟平台;线下平台主要是电商基地、商务谈判实践基地等,这些基地能够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专业文化环境的实践锻炼机会。线上线下多层次、全方位的专业教学平台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
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中,不同的模态之间存在着互补或非互补的关系,应处理好其协同关系。
1. 优化多模态话语教学模式
不同的话语模态具有不同的优势,商务英语教学要在对不同话语模态进行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商务英语专业的内容特征和专业教学的需要,选择以何种模态作为主要的话语模态,何种模态作为辅助性的话语模态,通过优化多模态话语教学模式,让两种或三种、多种模态的作用得到协同发挥,创造多元化的专业语言学习环境,形成较为专业的话语体系。
2. 发挥多模态话语协同优势
商务英语教学的目标语言的英语,但靠语言表达和组织这种单一听觉模态的表现形式显得苍白无力,无法调动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低下是其必然结果。 因此,专业教学实践中需要处理好多模态话语的主次搭配关系。 比如在教学中,如果选择以听觉模态为主要模态进行教学实践,就不应该只是将语言全盘灌输给学习者,而应当适当辅之以如面部表情、肢体动作等非语言的要素,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图片、音视频等,多元刺激不同感官,让多种模态形成协同参与,发挥多模态话语的协同优势,用浸泡式语言学习环境达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积极拓宽教学内容,保障专业教学资源的优化是关键。
1. 选择多模态化的优秀教材
教材是专业教学资源的基础和主要载体之一。 如果能够实现教材内容的多模态化,相应的就可以带来形式上的多模态化。 商务英语具有专业性、应用性强的特征,这样的专业特性要求商务英语教材必须是专业的、多模态化的。 在教材的选定上应该是在完整呈现商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突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模态话语,使学生在视频案例、商务交际以及听说训练中得到商务知识的全面拓展。
2. 遴选多模态化的课外资源
课外资料是商务英语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其选择范围比较广泛,而且更容易体现多模态化。 文字模态的课外资源非常常见,比如说阅览室内相对齐全的财经期刊杂志,比如说图书馆的各种商务英语图书。听觉、视觉模态的课外资料来源途径也比较方便,尤其是在互联网应用频繁的当下,学习者点击搜索商务英语关键词就可以呈现海量的学习信息。 “互联网+”的时代,更多的网络资源呈现给大众视野,教师和学生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资源链接课外资料进行自主学习,而一些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兴课程形式也带给专业学生更多的课外资源,多模态化的专业学习环境有了充足的资源保障。
实训教学是商务英语的重要学习环节,这一关键环节抓得好,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商务英语运用能力。
1. 让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基地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发挥更加明显
一门专业学科的学习和掌握,需要专业的实训锻炼作为巩固和提高的重要手段。 因此商务英语教学应该重视和发展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多模态的感官体验,可以使学习者在优化了的专业文化环境中提高学习者的实践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 依据空间布局,商务英语专业实训基地应该分为校内、校外两种模式。 校内基地可设有专业实训教室、模拟商务平台等,在校内实训基地,应该根据商务英语的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软硬设施,让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模态话语的协同作用得到优势发挥,促进专业实训成果显现;校外实训基地可由学校自设电商基地,也可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利用商务公司的一些实践基础作为专业学习的实践平台。 校外实训基地以更接近于应用和实务的特色对于提高实训效果作用更强,应该进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
2. 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的实践落实
为实现实训教学的落地生根,获得实训教学实效,就必须通过一定的方式促进商务英语实训教学的实践落实。 首先是优化课时比例。 按照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实训相结合的原则,研究商务英语的专业特点,调整和优化专业教学方案,让专业理论和实训实践两者之间的课时比例协调,互为促进,相得益彰。 其次是建立和完善实训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通常意义上讲,考核评价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学发展起到引领和导向作用。 评价模式需从教学的落实、流程、成效等不同的指标建立相应的标准,指引多模态实训教学的实务操作。
综上所述,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要以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中心,从优化专业文化环境、协同应用多模态参与教学、拓宽专业教学内容和强化实训教学表达四方面入手,促进商务英语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和培养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