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新强
2012 年,当MOOC 在欧美国家开始崭露头角之时,其开放、共享的理念一时之间引起了世界范围内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这一教育史上的“海啸”令中国的外语教育界也必难独善其身。 但这一全新的教育形式如何有效地与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结合? 这一模式下的课程类型、平台运作机制、课程设置、质量控制与课程认证等诸多方面都有待我们深入探讨。
MOOC 全称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国内学者多用其音译“慕课”。 2008 年,加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和国家通识教育技术应用研究院的布莱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首创MOOC 这一术语。 他们认为,“MOOC 是一种参与者和课程资源都分散在网络上的课程”,不过,这种课程要对学习者产生有效的学习效果,其前提是“课程是开放的,参与者达到一定的规模”。 随着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等名校的发力,MOOC 在2012 年开始呈现井喷之势,而这一年也被纽约时报称为“MOOC 元年”。 综合各方对MOOC 的定义,不难发现MOOC 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MOOC 秉持“开放、共享”之理念,有效弥补了大学以及地域之间教育资源的差异。 来自教育资源较为匮乏的大学或者地域的学习者借助这一平台同样可享受到名校甚至是国外优秀教师所提供的课程,打破了名校的高门槛,有利于教育资源平衡。
所谓“大规模”,首先在于参与课程的学生数量远超传统课堂学生数量;其次是指参与方数量众多;再次指MOOC 的开发往往以团队形式呈现,而非教师独自承担;最后,“大规模”也展现为课程种类的繁多,涵盖了人文、教育、自然科学、经济金融等众多领域。
在MOOC 教学中,教师只是知识探索的发起者,他们不再像传统课堂上那样对知识点加以详细讲授。教学视频时长5~15 分钟,内容以知识框架为主,提倡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主动获取知识细节,并借助网络社交平台开展相互交流,学习者在友好的学习氛围中协作、分享学习成果。
MOOC 在发展过程中演变出几种不同的模式。 马克(Sui Fai John Mak)(2012)将MOOC 划分为五类:讲授主义的MOOC、认知主义的MOOC、建构主义的MOOC、社会建构主义的MOOC 以及关联主义的MOOC。 而莱恩认为,针对每门课程中社交网络、任务、内容三者设计侧重点的差异,MOOC 分为基于社交网络的MOOC、基于任务的MOOC 以及基于内容的MOOC 三类。 当前被引述较多的MOOC 则是根据学习理论划分为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的cMOOC 和基于行为主义理论的xMOOC 两类。 它们也是当前国内外MOOC 平台运用最为广泛的两类MOOC。
中国发展MOOC 并非是简单地与国际接轨,又或者紧跟教育新风潮。 因为,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从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影响力和生命力的任务角度,从抢占世界知识资源和知识经济桥头堡的要求层面,都应该把MOOC 纳入大学教育的发展战略当中来。”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而言,中国MOOC 及平台建设起步并不算晚。 基于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大学微课体系及网络公开课的经验积累和技术储备,中国高校及社会机构在MOOC 的开发上短时间内呈现出了迅猛的势头。
2012 年4 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等30 所高校结盟成立“上海高校课程中心”,在线提供7 门课程,联盟中的高校实现学分互认。 不过,这一在线课程严格而言还不能定义为MOOC,只能算是MOOC 的一种雏形,因为它所针对的选课对象仅为在校的大学生。 2013 年,中国的MOOC 课程建设出现“井喷”式增长,这一年也被认为是中国的“MOOC 元年”。 4 月,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成立,成员包括了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在内的84所高校。 该共享课程采用传统授课与视频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学习活动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 该平台有助于弥补东西部教育资源的差异,但它仍未实现面向全社会的开放选课。 同月,上海交通大学独自发布在线平台“南洋学堂”,计划在2013 年底推出的2.0 版将面向社会大众选课。 5 月,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宣布加入Edx 平台。 6 月,清华大学宣布将创建自己的在线教育平台,包括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10 余所高水平大学均表示愿与其合作,鼎力打造这一中文MOOC 平台。 7 月,上海交通大学与Coursera 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成为加盟Coursera 的第一所中国内地高校。 9 月,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正式成立。 该中心将自己的使命定义为“促进教学变革,研究探索个别化、自主化以及互动式人才培养模式”。 10 月,清华大学研创的“学堂在线”正式对外开放,首批上线课程包括清华大学的5 门课程,以及MIT 和北京大学各1 门课程。
美国学者迈耶尔(Mayer)曾于2001 年提出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他认为,人类的信息加工系统由听觉和视觉双通道组成,在未超负荷情况下,同时通过两个通道提供学习材料,可有效提高学习质量。 英语学习对于声音和视觉情境要求特殊,而大学外语MOOC 以视频为内容载体,某种程度上充分利用了听觉及视觉“双通道”,使学习者的认知负荷得以降低,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
其次,从20 世纪末至21 世纪前十年,大学外语教学历经多次变革,但“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改变。 在这一传统模式下,教师是教学信息的唯一来源,面对当前“大数据”的时代特性,教师主导已难以满足学习者对信息的需求,无法激发学习兴趣。而MOOC 秉持翻转课堂理念,由传统“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模式。 教学视频提供知识点串讲,学习者通过社交平台和交互渠道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主动获取学习资源,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最后,MOOC 的开放共享理念让外语学习突破时空局限,降低了外语学习成本,并弥补优秀学习资源分布不均的现象。 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使国人学习外语的热情高涨,政府部门需要高端外语人才来加强国际交流,企业需要更多外语人才推动国际市场开拓。 开放的MOOC 打破时间与空间壁垒,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学习愿望的学习者拥有联通网络的电脑或移动终端,他们随时都可以接收免费的外语学习资源。
王颖等(2013)发现MOOC 项目中均含以下六大要素:组织机制、平台定位、课程组织、课程资源、教学法、质量认证。 文章根据其研究结果,结合大学外语教学特点,对大学外语MOOC 课程类型、平台运作机制、课程设置及质量控制与课程认证这四要素加以讨论。
首先,结合MOOC 分类及特点,xMOOC 显然更适用于大学外语MOOC 教学。 xMOOC 接近主流课堂教学模式,保留了学习大纲、知识讲授、章节练习、练习反馈等要素。 其次,该模式更关注知识的重复性,非常符合外语学习的规律。 作为交流工具,注重听、说、读、写能力的外语学习更注重培养学习者的实际运用能力,而非学术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外语开展交流才是教学的目标,反复操练以推动学生掌握这项技能是大学外语教学的一项根本手段。 可以说,xMOOC 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与大学外语教学要求实现了高度契合。
根据国外MOOC 建设经验,人们发现“高校或高校联盟发起的教学更贴近学习者”。 因此,大学外语MOOC 应由高校主导开展建设,选课对象并不能局限于在校学生。 MOOC 的宗旨是实现高等教育民主化和社会化,大学外语MOOC 也不例外,所有外语学习者都应该能够免费获取这些外语学习资源。 而对于经费问题,这些MOOC 平台可开设增值服务,如对相应的课程证书或外语水平资格证书收取费用。 与此同时,课程平台还可通过提供广告服务、获得社会资助或高校拨款、为研究机构提供数据收取费用等方式来保证平台的运营开支。
MOOC 对传统教育产生的冲击不言而喻,在这种模式下,高等教育由为大学生服务的“小众教育”转变为服务社会的“大众教育”。 时空不受限让人们开始怀疑,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课堂讲授是否还有存在的必要? 根据大学外语“技能性而非学术性”的定位,大学外语MOOC 教学应保留传统师生面授环节。 正如加拿大咨询专家托尼·贝茨(Tony Bates)所言,“如何学习、到哪里寻找信息、批判分析、学会提出自己的想法、讨论以及高层次的思考……所有这些能力,都需要通过与教师互动来达成并发展起来。”故此,混合式教学应是大学外语MOOC 教学首选。
大学外语MOOC 的建设非一校之力可完成,毕竟我国高校教学资源呈现严重不均态势,高校联盟合力开展大学外语MOOC 建设,有利于减轻经费压力、扩大影响及快速精品化。 而联盟各高校在强调自身责任感,对上线课程严格把关的同时,还需使用外在手段加以约束。 组织相关专家团队对平台上的课程质量进行匿名评审、允许包括非在校学生在内的所有学习者对课程质量进行监督并将其作为课程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将课程质量考核结果作为教学团队评优的重要依据等有效的外部质量管控手段来监管和促进慕课质量的提升。
而对于学习者,尤其是在校学生群体,结盟高校应实行学分互认。 学习者在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并通过相应测试之后,应该颁发联盟中高校公认的课程证书或语言水平证书。 当然,这些证书的认可度建立在对课程质量的严格把关、规范课程考核的基础上。 在这一方面,新托福多年的成功经验证明IBT(Internet Based Test)是可行的考核方法。 学习者在完成课程学习之后,可到当地有资质的考试中心或大学预约参加有教师监考的在线考试。
虽然MOOC 对传统大学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甚至使大学在未来面临着存亡的危机,但毋庸置疑,它为信息化时代的学习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基于文章的讨论,我们相信,在大学外语教学中融入MOOC 模式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 大学外语教师和研究者应该把握机遇,积极探索大学外语MOOC 教学模式,进而更好地推动大学外语教学完成服务于社会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