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尝试

2020-11-25 06:14刘雪云
名师在线 2020年35期
关键词:理念笔者文章

刘雪云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实验小学,福建福州 350500)

引 言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一直是教师提高小学生语文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强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比重迫在眉睫。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关于语用这一理念被重点提及,也开始考验教师如何将其完美地运用到阅读课堂中。

一、语用的基本概念

在语文学习中,我们主要就是针对语言文字的训练,并依靠语言文字开展人和人之间的交际。甚至可以说,因为有了语言的出现,才有后来的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在《课程标准》中早已明确了语文这门课程的基本定义:语文就是围绕着语言文字的运用而展开学习的一门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双重性质的课程[1]。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很多需要革新和实践的要求。其着重强调的一点便是学生要加强对语文的语言运用,这时,语用这个词语正式出现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语用并不只局限于语言文字这一点,还包括文体、口语交际、阅读甚至是每节课结尾教师对知识的总结,都可以称为语用。

二、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用存在的问题

(一)脱离实际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语用教学理念开始在语文阅读中被教师广泛地运用。教师在采用这一理念时,要切合实际地思考教学内容是否适用于这一理念。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这样的情况:一些教师把语用的“用”从有用变成了无用。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其目录的排版常常是以一个专题为一个单元。同一个题材的单元出现在学生不同的学段,是为了让他们对同一种情感有不同的体验。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和掌握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2]。

例如,在教学小学二年级上册关于亲情题材的文章《妈妈睡了》时,教师就可以利用语用教学理念,提出让学生和妈妈进行一次谈话,使其能和文章中的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深化对母爱的认知和感触。

(二)流于形式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采用语用理念时,一定要把握住其本质含义,万不可出现“只有其表,却无其本”的形式主义现象。在前文中笔者提及,语用包含的内容有许多,教师不能被其名称所迷惑,不应只注重学生语言的运用和文体的训练与研究,而忽视他们对语境、文章分析及仿照能力的培养[3]。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对语用的理解就会出现偏差,如同前文中笔者提到的那样,徒有其表,却无其本,同时他们的语文能力也不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例如,在刚开始进行语用阅读教学时,笔者没有把握好其本质,就出现了学生漠视语境、对语用的理解出现偏差的状况。在二年级时,笔者曾开展过一节仿写课,让学生仿写课文《一匹出色的马》。在仿写的过程中,学生只注意不能用词重复,没有考虑语境是否和谐。

三、在阅读教学中运用语用理念的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体

小学教师在利用语用理念时,一定要注意学生在课堂中的整体学习感受。在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群体的综合语文学习能力,不要急于求成,而在设计和其不相匹配的教学环节时,教师要明白,语用理念下的阅读教学宗旨是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阅读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阅读的意境中[4]。

例如,在小学二年级下册学习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时,教师不能为了加快教学进度等,把这篇文章所要阐述的道理先行告诉学生,而是要通过指引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到人可以做错事情,但是要在做错后及时改正。此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改正有时间限制吗?一部分学生认为应该错后马上改正,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只要改正了,就可以了。这时笔者就可通过课文来告诉学生哪一种观点是正确的。这个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还便于教师观察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文学习目标在于强化自身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能力尤为重要。想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习惯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在笔者所教学的班级中,笔者一般都是让学生对一篇文章默读三遍。第一遍先大概了解一下文章都讲了什么内容,第二遍是在文章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下画线,最后一遍是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在文章中营造的意境。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下册《燕子》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将一些词语记下来,如“烂漫无比”和“波光粼粼”等。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可以为他们以后的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受其身心年龄的限制,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时,小学生很难全面了解阅读的审美概念,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美”和“丑”的教学。只有先让学生内心对“美”和“丑”形成一定的认知和辨别标准,才能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情感共鸣,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阅读能力。例如,在阅读小学四年级下册描写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烈士的节选文章时,教师就可以通过美学的角度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使他们了解到军人铁骨铮铮的气概和不畏牺牲的精神,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

(四)为学生设计合理的学习任务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阅历不多,认知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发展,好胜心强,在进行语用背景下的阅读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性,设计一些合理的语文阅读小任务,对先行完成任务的学生给予鼓励,以此来激励其他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例如,在教学小学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制订这样的任务:第一,通读课文三遍,并背诵教师要求背诵的优美段落;第二,熟悉并掌握出现在文章中的生僻字词。

结 语

总之,在语用背景下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要会阅读,还要学会运用语言文字,注重语文的实践性特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这一特性来体现语用的实际价值,以此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猜你喜欢
理念笔者文章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方传芸舞蹈创新理念拾微
环保节能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