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皋兰县城北幼儿园
幼儿教师借助废旧物品的收集与再创造,为幼儿提供一个创造的乐园,引领幼儿投入丰富、精彩、多样且趣味化的教育活动中,能强化幼儿的认知能力,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热爱生活并提高其个人综合素养。下面笔者具体谈谈改造废旧物品活动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实例。
1.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日常生活中,废旧材料随处可见,其中有很多可以应用于幼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改造这些能被再次加工的材料。幼儿有着很多奇思妙想,其中不乏好的创意,教师应给予肯定,并积极帮助幼儿完成废物改造。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看,幼儿这些天马行空的想法是特定发展阶段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想法,身为教师应当通过科学的指导,帮助其将想法付诸于实践,并转变为有意识的行为[1]。在改造活动中,教师需要给予幼儿更多的权利,充分尊重幼儿的想法,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等,这样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幼儿的思考与创新能力,使其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创造力的发展。
2.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这一阶段的教育不仅要立足个体终身发展,还要立足社会发展需求[2]。如今,环境问题也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身为地球村的一员,每一个人都应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只有从小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让其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才能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废旧物品改造教育活动,符合当前社会低碳环保的理念,有利于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例如,生活中的一些塑料包装对环境污染严重,很多动物因误食塑料袋而失去生命,因而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将相关案例分享给幼儿,激发幼儿的爱心,并告诉幼儿不可以随意丢弃垃圾。此外,教师还要引导幼儿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代替塑料袋,通过讨论得出布袋、菜篮子可以代替塑料袋。基于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更易于幼儿接受,有助于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1.安全性原则。生活中废旧材料几乎随处可见,如生活用品的包装盒、废旧的玩具、雪糕棒、旧衣服等等,这些均可用于废旧物品改造活动中。但是,很多废旧材料存在安全隐患,不适合幼儿进行改造,如对于废旧电池、易拉罐等物品的改造就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性原则是废物改造活动中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教师在设计活动时,需要考虑活动中可能会应用到的材料,或者直接规定使用某一种材料,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受到伤害。例如,在“小小纽扣大不同”“瓦楞纸板把飞天颂”等活动中应用的纽扣、瓦楞纸板等,这些材料安全性高,不易出现划伤、割伤等情况。此外,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还需要考虑幼儿的动手能力,合理把控难易程度,避免幼儿因操作过程繁琐而出现安全问题。
2.创新性原则。生活资源是组织幼儿艺术创作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教师对生活资源在艺术创作活动中的认识局限于以往经验,缺乏创新突破,导致废旧物品改造活动难以最大程度发挥其教育价值,从而阻碍了幼儿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例如,进行废旧纸张改造活动时,教师通常会组织撕纸、折纸等活动,这样单一的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吸引力较大,但中班和大班的幼儿对其参与热情则比较低。对此,教师可以进行创新,指导幼儿制作长方体、正方体等模型,并在模型上绘画,通过绘画与手工的结合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这一活动中教师主要是将废旧生活物品转化为艺术创作活动的工具和材料。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方面进行创新,使废旧物品改造活动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幼儿潜能,使幼儿能快乐地进行创造。
3.自主性原则。在废旧物品改造活动中,教师应充分相信幼儿,一方面给予其自主活动的权利,一方面帮助其树立信心。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部分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介入过多,干扰了幼儿的思路以及操作过程,影响了其自主能力发展。废旧物品改造活动是实践活动,对训练幼儿的思维创新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正确定位自身角色,合理把控介入时机,并选择恰当的介入方法[3]。例如,在“鞋子的魔术”中,幼儿对不同造型的废旧鞋子进行想象,然后运用丙烯颜料进行绘画,同时使用纸卷、塑料花进行装饰。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当小组出现意见分歧时,教师不能立刻介入,需要耐心观察,给予其自主处理矛盾的空间。出现难以调解的问题时,教师再介入协调即可。总之,废旧物品改造活动中幼儿是主体,其参与程度直接影响活动效果。因此,遵循自主性原则是确保废旧物品改造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
1.小小纽扣有大不同。纽扣有哪些用处?恐怕很多幼儿仅仅是看到过衣服上的纽扣,并没想过将纽扣作为艺术创造的工具加以应用[4]。其实,纽扣因为色泽丰富、大小不同等特点具有很强的艺术操作性,应用纽扣进行艺术活动可以训练幼儿对颜色的认知和小肌肉群控制能力,并促使幼儿在纽扣画的艺术创作中实现能力提升和素养的提高。
例如,我们在开展创造性教育活动时,要求幼儿从家中收集废旧纽扣,并将收集到的纽扣带到幼儿园。当教师将幼儿收集来的纽扣加以汇合后,发现纽扣的颜色极为丰富、虽大小不一但颇具美感。于是,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将幼儿从家中收集而来的纽扣筛选和分类,并将红色、白色、粉色、黄色、蓝色等不同颜色的纽扣带到班级当中去,要求幼儿将每一颗纽扣后面贴上双面胶,按照教师提供的甘肃地图进行不同颜色纽扣的粘贴。接着,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热火朝天地投入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并在纽扣的粘贴中互相配合、共同绘制甘肃“地图”,幼儿在艺术的创作中实现了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审美素养的提升。
2.废旧灯泡有大功用。教师可以借助废旧灯泡艺术创作活动的开展引领幼儿在废旧灯泡的操作和应用中创造出一个个图案精美、色泽艳丽的“艺术品”,并引领幼儿借助灯泡外壁图案的绘制帮助幼儿实现绘画表达能力的建立和个人认知能力的提升和完善。同时,废旧灯泡艺术创作的实施能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请幼儿从家中带来废旧灯泡,并在艺术活动中邀请幼儿集思广益:说一说废旧灯泡像什么,幼儿积极思考、踊跃讨论,并发言:废旧灯泡圆滚滚的肚子像企鹅的肚子;有的幼儿表示废旧灯泡好像一个小葫芦;还有的幼儿表示废旧灯泡像小蜜蜂的身体……教师在听到幼儿充满想象力的回答后,及时为幼儿提供颜料,邀请幼儿结合自己头脑中的想象赋予废旧灯泡“新”的活力……接着,经过一节活动课的实施,教师收获了多种多样的艺术品,了解了幼儿使用废旧灯泡进行艺术创作展现出的奇思妙想。最后,幼儿又和教师一起将做好的艺术品拴上绳子,挂在楼道的房顶上,以便每一位幼儿还有家长都可以欣赏大家创造的艺术品。可见,幼儿在废旧灯泡的操作中充分发挥了创造力和想象力,并借助艺术活动的参与强化了绘画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瓦楞纸板把飞天颂。废旧纸板在生活中十分常见,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材质的纸设计不同的旧物改造活动。敦煌壁画就是一项重要的可利用的教育资源,教师可充分发挥创造力,借助废旧瓦楞纸板进行拼接、压膜,并借此为幼儿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敦煌“飞天”,带给幼儿美的享受。
例如,在完成了敦煌“飞天”艺术品创作后,教师发现幼儿时常在“飞天”前驻足欣赏,说明幼儿对这样的艺术创造有着浓厚的兴趣,因而又以同样的艺术创造形式引领幼儿在废旧瓦楞纸板上进行动物制作,并借此将这种废旧材料铸就的艺术形式对幼儿实施传播和教授,促使幼儿在艺术活动的体验和参与中实现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创作能力的完善、创新意识的建立和审美素养的完善。同时,教师还鼓励幼儿在生活中运用废旧瓦楞纸张进行艺术创作,并要求家长积极参与,协助幼儿进行创作,这样借助家庭环境组织的教育活动不仅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还能促进幼儿发现生活中的美。幼儿在瓦楞纸板艺术作品的观察、欣赏、参与和创作中实现了成长与进步。
综上所述,幼儿教师为了有效训练和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需要借助生活中废旧物品的整合和收集对幼儿实施针对性教育,并引领幼儿在多元化的艺术活动实践中有效实现个人能力和素养的提升。相信在幼儿教师的教育引导下,可以将幼儿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