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美珠
摘 要: 学生在做数学题时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错例,可以建立错题集,让学生认真对待,及时纠错。鼓励学生自主尝试,找出错误的原因,拓宽学生的思路,使学习更有针对性,温故而知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差错引领 变废为宝
小学生在数学课堂练习中出现错误是正常的,是小孩子朴实思想最真实的流露。由于孩子年龄小,做事马马虎虎,审题不仔细,常常出错。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错题,其实错误也是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创造出的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是一种直接反映小学生数学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教师要巧妙引导学生发现错误、纠正错误,透过错例的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让学生带着疑问探究,及时总结喜悦或失败的教训,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1.差错引领,挖掘错题根源
1.1荆棘丛生,寻觅错因
错例能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分心问题时出现的错例,有意让学生在“尝试错误”时进行比较、分析,小组讨论,让学生从错误分析中学会思考,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寻觅错因,树立批判意识,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在不断验证中找出问题结论的可行性,使学生在思辨中得到发展,顺利走出学习的误区。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节课时,上课伊始,教师就让学生讨论“33、63、126、36、69、5769”这几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迅速说出这几个数能被3整除。教师问为什么时,学生却说:“这几个数的个位上是3、6、9,我想个位上是3、6、9的数就都能被3整除,因此33、63、126、36、69、5769能被3整除。”学生受到根据个位数字来判断的思维定势的严重影响,错误地认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就依据个位数字来判断。教师没有立即纠正学生的错误,而是又出一组数字让学生尝试:53、206、4279、643、3046、2019,学生认真观察,发现这一组数字的个位都是3、6、9,但是通过计算发现这组数字中有的能被3整除,有的不能被3整除。学生脑海中荆棘丛生,百思不得其解。面对学生的困惑,教师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发现用“看个位上的数字”的方法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是不对的。学生产生了探求新方法的强烈欲望,积极寻找错因。学生透过错误发现了问题的本质,找出了对策,充分发挥错例的教育价值。
1.2追根溯源,因势利导
错误是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相伴的产物,它是一种有着特殊教育作用的学习资源。不管是学生本身的错误,还是同伴身上的错误,也都展示了小学生思维的风采,学生及时地暴露错误,教师就能引导学生追根溯源,做到“吃一堑长一智”。通过分析你典型错例,让学生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找到解题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专注度,养成专心听讲、爱动脑筋的好习惯。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学生做题普遍出现了这样的错例:在数字0,1,2,3,4,5,6,7,8,9中,哪几个数字是轴对称图形呢?正方形、长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和圆形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学生答题时出现了以下情况:0,3,8。有很多学生认为数字3也是轴对图形。大多数学生回答:长方形有4条对称轴;等腰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圆有1条,2条,4条对称轴等。错误的原因在于多数学生把数字3看成上下两部分是一样的,所以误认为是对称的;而研究正方形时,发现它有四条对称轴,所以在研究长方形对称轴时,发现横和竖都是长方形的对称轴,误认为长方形的两条斜对角也是对称轴,因为长方形的对角线能把长方形分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反映出部分学生没弄懂对称的涵义,更不理解“对称轴必须是把原图形分成两个完全重合的图形”这个概念。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研究圆这个图形时,只停留在横、竖、斜的对称上,没有很好的抽象思维,因此学生没有答出圆有无数条对称轴,答案不完整。教师追根溯源,因势利导,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学生从直观图形演示来研究。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源泉,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变废为宝,彰显错题价值
2.1柳暗花明,拨云见日
错误是小学生正确的先导,是通向学习成功的阶梯,能呈现柳暗花明,拨云见日之效。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会,创造性地对待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让错误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例如:教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时候,教师出示易出错的题进行复习:16-16÷4。有部分学生是这样算的:16-16÷4=0÷4=0。造成错误计算的原因是学生看到“16-16”后,立刻进行计算,忽视了计算顺序,导致计算差错。而少部分学生计算是:16-16÷4=16-4=12。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针对出现的这两种算法进行小组讨论,说出理由。学生兴趣盎然,很容易找到了错因,提高了学习兴趣,培养了学习主动性。
2.2利用错例,创生智慧
错误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学生在课堂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在所难免,教师要利用错例,巧妙引导,让学生整理成册,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强化理解、分析,及时进行查缺补漏,不仅能及时纠正错误,而且能收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鼓励学生定期回顾、集中复习,保证错题集的高效利用,活跃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心智。一道经典的错题,比题海更有价值。例如:教学工程问题时,教师设计一组对比题目:一项工程甲单独做15天完成,甲的工作效率是1÷15=1/15,而乙单独做10天就完成了,乙的工作效率是1÷10=1/10。如果两队合作完成需要几天完成,就应该是:1÷(1/15+1/10)=6(天),学生很容易理解。再出示对比题目:打印一份文件,小军单独打印需要1/2小时完成,小红单独打印需要1/3小时完成,两人合作需要多少小时完成?小军的工效是1÷1/2=2,而不是1/2,小红的工效是1÷1/3=3,也不是1/3,两人合作需要1÷(2+3)=1/5(小时)。通过两组典型题目的对比,让学生的错解充分暴露,然后让学生记在错题本上,以便认真复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学会归纳分析、梳理问题,找出错例的关键,进行系统化、条理化的解决,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生智慧。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上的错误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教师慧眼识别,巧用错例,因势利导,把错例变成最有效的教学资源,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因“错误”而变得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宋丹丹.追根溯源析原因因势利导巧解题——小学数学易错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文理导航(下旬),2014(06):22.
[2]倪天云.荆棘丛生疑无路拨开烟雾又一村——试议小学数学错题的成因及其对策[J].学子(教育新理念),2014(19):102.
[3]张晓英.让“错误”美丽起来——小学生数学错题引发的思考[J].新课程(中),2011(03):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