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雅平 祁艳艳 张晋 张晶晶 宋昆
摘 要:历来沧州高职院校毕业生凭借较强的技术能力在就业大军中占有优势,并且高職院校毕业生也普遍抱有“好就业、就好业”的期寄,如何能达到毕业生们的期望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除了做好毕业生心理建设和加强舆论导向的引导外,高职院校、社会、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也是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
2020年经济市场不景气,各个企业纷纷裁员,特别是电影娱乐餐饮、零售、房地产等行业发展低迷。随之而来的就是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今年就业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也在增加,给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带来很大困难。
一、沧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通过对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沧州工贸学校五年专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和在线调查发现今年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数量较多,就业情况严峻,就业率总体不高。
沧州高职院校毕业生往年都是利用网络就业和传统招聘会形式就业,今年截至目前就业率也仅仅是50%。据调查显示,招聘的途径、个人专业与兴趣爱好的匹配是高职院校毕业生考虑最多的问题。在广大愿意通过参加网络招聘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中网络营销类和生活服务类的就业方向占比最高。但是高职院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低也是由很多因素导致的,首先在自我定位方面,多数毕业生的自我定位不够准确、要求条件过高、超出市场承载能力和自身的能力水平,这种情况最终导致被调查者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意识淡薄,轻视网络等线上招聘会的招聘需求。因此,错过了比较好的网络招聘会。职业生涯规划也是影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方面。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有高瞻远瞩的能力和合理规划的能力,面谈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当初所报专业并不是自己擅长的或者喜欢的,多数都是家长的意见和学校的宣传在起作用,并没有真正考虑自身就业的需要。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分析
1.知识技能水平不高
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基础较差,在前期的学习生活中没有形成规律的学习习惯,学习知识的能力较差,这就造成在大学期间不能很好地约束自己,重点知识掌握不牢固。
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让其成为能直接走向社会的专业技能人才,在工作中需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目前由于学校的实训能力达不到要求,很多需要技能的工作内容不能有效及时地得到锻炼,使得学到的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实践。还有的学生在进入实习岗位时不好好珍惜机会,投机取巧,应付了事,错失良好的锻炼机会,最终造成知识技能掌握不牢固,导致就业困难。
2.高职院校毕业生自我定位认知分析
高职毕业生通常是凭借着比较强的实践能力在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总体来说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随着毕业生逐年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不乐观。在择业就业过程中体现最明显的是大多数毕业生等、靠、要的思想非常严重,就业积极性不高,同时又容易好高骛远,造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就业局面。因此,正确的自我定位在就业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何引导毕业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也是高职院校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3.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情绪分析
2020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在880万左右,总人数比去年上升了45万,其中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比例也比去年有所上升。毕业生人数的增多无疑给高职院校毕业生心理上一定的压力,很多企业在考虑就业岗位和招聘倾向上更倾向于高学历毕业生,这也给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预期造成了很大的落差和不确定性,他们的焦虑情绪上升。还有一部分毕业生认为自己在学校成绩优秀,能力出众,一心想找到薪资高并且能实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就业期待很高,但是现实又不能满足其要求,也使得其情绪低落,对就业丧失信心的情况。
4.高职院校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分析
高职院校毕业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还有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对所预想的就业行业发展定位不准确等,不能很好地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进行职业规划,使得在毕业之际对就业方向迷茫、对现实状况和自我期待存在落差。除了学生自身的原因外,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存在一定缺陷,学校应该结合高职院校毕业生群体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帮大学生进行自我剖析,初步进行决策规划,助其顺利就业。
三、促进沧州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
促进沧州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的首要任务是帮就业者做好心理建设,消除心理障碍,鼓励他们勇敢地走出去,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拥有的技能为社会创造财富。鼓励高职院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发动其进入基层就业。其次,拓展就业渠道,这就需要高校的就业部门和社会就业培训机构主动作为,想方设法拓宽就业领域和渠道。再次,可以适当采用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招聘,线上作为线下的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就业率。最后,加强网络就业渠道,鼓励大学生创业,要将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作为安身立命之本,只有这样网络就业之路才能走得顺畅,组织才能够生存、发展。但是,创业要想成功,除了选择正确的行业、项目,做好市场层面的工作外,法律方面的筹划与安排也至关重要。现如今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法律意识淡薄,普遍存在的不知法、不懂法等问题,这就要求积极动员社会各种力量来引导毕业生们走上知法、懂法、用法的良性之路,为促进就业做出贡献。
1.高校宣传引导,上好就业路上的关键一课
高职院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功能要素,学校的教育和引导对毕业生的影响是非常巨大且有效的。作为毕业生步入社会前的最后一站,应该肩负起引导毕业生以积极态度就业的责任。
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其应立足于课堂,发挥课堂教学的主导作用,辅以视频讲解、专家座谈等多种方式,加大毕业生就业知识的普及和强化。构建高职院校的就业引导机制,建立毕业生就业需求档案和舆情信息监督体系,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信息。高校也应建立毕业生心理干预机制,在线解决毕业生在就业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
2.发挥政府功能,做好就业路上的保障
“希望大学生能够自主创业,给大学生就业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一个人能有工作,不仅解决生存问题,也能体现一个人的尊严。大学生是有知识的劳动者,政府始终把大学生就业摆在重要位置。”促进就业特别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是实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今年毕业生人数激增,就业压力尤其大,各级政府部门,应把国家的和就业相关政策法律真正落实好,毕业生心里才会安定。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各司其职、恪尽职守,利用各种引导的手段,宣传就业政策,加强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信息衔接,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3.完善线上招聘服务,实现就业之路畅通的保障
为了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和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线上招聘平台服务提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高校的就业部门,应该积极线上对接企业,尽可能多的为高职院校毕业生提供多种就业信息和机会。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企业招聘网站的新媒体工具发布各种信息,精准推送就业服务和技术支持。同时,高职院校也应摸清学生的就业需求,以便更准确地提供各種信息,提升就业率。
4.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夯实就业路上的敲门砖
根据对沧州高职院校就业课程的调查,显示出高职院校相比各本科院校在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上存在很大差距。鉴于这种差距,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讲座,培养学生们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职业规划和职业技能大赛,提高自身素质,为自己的将来负责,也能更好满足就业企业的需求。
作为高职院校的毕业生,除了要加强这种职业技能外,还应该注重自身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提升。技术技能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落伍,但守法、诚信永远是立身之本,高尚的品德永远是这个时代的标榜,勇于探索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会永远传承。
四、结语
由于本次调查问卷及面访仅限于沧州的两个高职院校,在结果分析上难免存在局限性,作者会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跟进和改善。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心理落差较大,因此学校、政府等也应为其就业提供尽可能多的引导、扶持和保障,以期实现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人生价值,为我国社会和企业经济长期向好、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伟.高欣.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现代盐化工,2020(02).
2.杨小娟.高职院校就业困难毕业生精准帮扶路径探析.经济纵横,2020(03).
3.冯然.浅谈专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科技风,2020(04).
4.王倩玉.刘英慧.邹烈刚.浅谈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和升本.纵横社会,2020(03).
5.孙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河北省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影响的研究.智库时代,2019(12).
(责任编辑:兰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