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455000)李菲
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是颅脑外伤常见危重类型,临床常采用手术治疗,但由于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病情较重,术后常合并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虚拟现实训练通过模拟真实事物的虚拟环境,提高术后患者的认知和运动功能,但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后期的康复是较长的过程,大部分患者因恢复时间长,而出现不良情绪进而加重疾病状态[1][2]。基于此,本研究探讨SFA结合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对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心理状态、认知功能和功能独立性的影响,结果如下。
1.1 一般资料 经患者及家属同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我院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100例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符合《外科学·第五版》[3]中关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0~50岁,平均年龄(44.36±3.20)岁;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7.23±1.22)分。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0~52岁,平均年龄(44.42±3.01)岁;入院时GCS评分(7.35±1.27)分。上述资料两组患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术后给予早期虚拟现实训练:治疗前采用虚拟现实(VR)仪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训练内容和训练难度。①认知功能训练:a.找异同训练:患者佩戴VR训练仪,在电脑屏幕上找出两幅图画的异同之处,图画由简单到复杂,让患者在训练前后将训练情况用语言或肢体表述出来;b.色彩训练:让患者指出电脑屏幕中显示的积木的颜色及形状,指出相关积木所处位置,患者完成训练后逐渐增加难度;c.视觉记忆:显示不同命名的图片,让患者对图片上的内容记忆5min,然后复述图片内容。②运动功能训练:a.插木头:边看屏幕边将木头插入指定位置;b.开汽艇:模拟方向盘进行开汽艇训练;c.擦桌子:模拟手掌在桌子上移动;d.移动训练:将蔬菜移动到指定位置。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SFA:a.描述问题:引导患者讲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需求,树立患者解决问题的信心;b.建立目标:鼓励患者详细描述内心理想的生活场景,引导其将内心期望的生活状态作为前进的目标;c.探查例外:详细讲解负性情绪对患者病情的影响,引导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解决问题;d.予以反馈:挖掘患者自身存在的潜力,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建立实现目标的决心;e.评价进步:及时对患者当前阶段的干预效果评价,予以充分肯定和鼓励,同时提出新的目标进行新的干预。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心理状态,总分均为80分,得分越高则焦虑抑郁程度越重。②认知功能:干预前、干预1月末和干预3月末采用神经行为认知状态测试(NCSE)评价认知功能,总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认知功能越好。③功能独立性:干预前后采用Barthel指数(总分100分)和Fugl-Meyer量表(FMA)(总分66分)评价功能独立性,得分越高则功能独立性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录入SPSS22.1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心理状态 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P<0.05),见附表1。
2.2 认知功能 观察组干预后NCSE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见附表2。
2.3 功能独立性 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67.23±5.95)和FMA(38.51±4.95)均较对照组的(62.58±4.98)、(32.57±5.01)高,差异显著(P<0.05)。
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因神经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进而影响认知功能和功能独立性,因脑组织具有可塑性,故术后予以合理的干预措施是改善认知功能和提高功能独立性的关键。以往临床借助计算机技术的VR训练对患者予以康复干预,但对机体症状改善效果较为缓慢[4]。
早期虚拟现实训练能通过多种形式的反馈信息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重建神经突轴,SFA将患者作为主体,最大化地挖掘其优势,增加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进而增强乐观、积极的情绪有关。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说明SFA结合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应用于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可改善其心理状态。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脑组织因损伤造成大面积失活而出现颅内血肿,而当颅内血肿加剧时,大量毒素和氧化自由基被释放,进而对脑部认知功能神经中枢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尽管手术治疗可缓解颅内血肿,但术后患者仍可能存在认知功能障碍。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NCSE评分较对照组高,说明SFA结合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应用于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可改善其认知功能。SFA结合早期虚拟现实训练能将患者作为完整的生物使其融入到虚拟环境中,从而保证人和环境的有机融合,同时在多种感觉刺激和反馈,反复的练习中激发患者潜能,提高患者认知功能。此外,SFA能根据个体存在的差异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方案,不局限于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而是以患者为中心,重点关注患者内在潜能,促进患者主动参与训练中,进而改善认知功能。本研究中,观察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和FMA均较对照组高,说明SFA结合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应用于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中可提高其功能独立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SFA结合早期虚拟现实训练刺激神经通路上的各级神经元,从而促使神经元兴奋性提高,进而开放潜在的突触,诱导大脑皮层重组有关。
附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比(±s,分)
附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状态对比(±s,分)
注:*P<0.05,与干预前组内比较。
组别 SAS评分 SDS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n=50) 50.12±8.36 38.56±4.51* 49.86±7.65 41.51±4.25*对照组(n=50) 50.30±8.45 46.54±3.27* 49.84±7.68 44.52±3.74*t 0.107 10.129 0.013 3.760 P>0.05 <0.05 >0.05 <0.05
附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对比(±s,分)
附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认知功能对比(±s,分)
注:*P<0.05,与干预前组内比较;#P<0.05,与干预1月末组内比较。
组别 干预前 干预1月末 干预3月末观察组(n=50) 41.23±5.32 46.27±4.62* 53.29±2.68*#对照组(n=50) 41.01±5.31 43.68±3.85* 48.95±4.62*#t 0.207 3.045 5.746 P>0.05 <0.05 <0.05
综上所述,SFA结合早期虚拟现实训练能够显著改善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认知功能和功能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