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优化语文课程教学

2020-11-24 16:46:29庆城县白马铺镇三里店小学
甘肃教育 2020年5期
关键词:壁虎语文课程乡土

○ 庆城县白马铺镇三里店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风俗民情、文物古迹、自然风光、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家庭生活话题等都能成为语文课程资源……各地区都蕴含着人文、社会和自然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具备强烈的资源意识,竭尽全力开发,积极利用。”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乡土文化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可以借助教师的帮助充分理解乡土文化的内涵,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既能弘扬我国优秀的文化,又能让学生对优秀文化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防止小学语文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的实践教学。由此可见,教师应高度重视乡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利用乡土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陇原大地,有走亲访友、增进亲情的正月,有上坟祭祖、寄托哀思的清明,有圆月高挂、举家团圆的中秋……这些传统节日特色不一、多姿多彩;还有端午节包粽子、元宵节观灯吃汤圆等趣味十足的风俗。教师若是合理组织开展这些和语文学科有关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书本,放松身心,亲近乡土文化,可以收获到很多。如,在寒假,让学生在走亲访友、拜年的时候,欣赏各家各户的春联,觉得好便抄在小本上,开学后和同学相互交流,教师对优秀的春联进行品评。如此,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过年的氛围,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眼界,积累词汇,使其文化底蕴更加丰富。

二、让学生在观察动、植物的过程中学习语文知识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运用拟人手法对动、植物习性进行描写的课文,在进行此类课文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已有的感知经验和情感体验充分调动起来,先让学生到郊外进行细致观察,并有意识地在班上组建兴趣小组。教师和学生一同开展实践探究活动,给予学生引导,让其展开观察、实验和记录,并对记录、实验报告进行研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如,以《小壁虎借尾巴》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完本课后,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家庭作业:晚上在灯下对小壁虎进行观察,和课本描写小壁虎样子的文字进行比较,有什么独特的发现没有?对小壁虎怎样吃虫进行观察,观察小壁虎尾巴断了后的表现。通过几天的观察,每个学生都写了观察日记,内容多姿多彩。通过观察,学生惊喜地发现小壁虎身上蕴含的学问还有很多,从而学习到了更加丰富的知识。此外,教师还应和农村的特点相结合,在春耕、秋收的时候,鼓励学生到田间地头对大人们是如何耕地、播种,如何收获各种农作物进行观察。在假期的时候,让学生和父母一同到田间干活,身临其境地感受劳动者的辛劳。在语文课堂上对劳动情况进行汇报,学生们表现得十分积极……只有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他们才能深刻理解收获的不易,同时学习信心也增强了。

三、拓展延伸,融乡土文化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课程。而乡土文化是学生最熟悉的,借助乡土文化,学生能更好地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和参与实践。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了走出课堂的机会,使学生可以更好地展开实践、探索、体验和创造,而乡土文化资源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甘肃庆阳周祖陵景区山奇水秀,风光旖旎;宋代砖塔,让人流连忘返……这些都充满着山乡的趣味和独特。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若是组织开展一些与之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不再局限于课堂和教材,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领略大自然的风光;或是在假期让学生调查走访、拜访老人;或到本地一些特色企业展开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报告写出来等。这些语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把学生参与的兴趣调动起来,同时又可以让学生从中获得知识,促进其能力的增强,更可以体验到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其更加热爱家乡。

总而言之,合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学生可以更容易收集到写作素材,可以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融洽师生关系,还可以缩短学生和学习、生活之间的距离,并让学生发现乡土资源的丰富性,体验到将乡土文化资源引入语文课堂的魅力,体验到乡土文化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同时也感受到优秀文化和乡土文化的色彩,使学生更加了解家乡,深刻理解语文知识,促进了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增强,对祖国灿烂的优秀文化也产生了浓厚的热爱之情。

猜你喜欢
壁虎语文课程乡土
亲近乡土
科教新报(2024年23期)2024-06-16 07:17:01
壁虎
快乐语文(2020年30期)2021-01-14 01:05:32
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
乡土中国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学习月刊(2016年4期)2016-07-11 02:54:10
芬芳乡土行
捉壁虎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
壁虎在夜间出没
读《乡土中国》后感
人间(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