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东方红小学
思维导图是英国人东尼·博赞发明的,是一种直观高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思考过程的书面形式。它能将人们的思维过程具体化、图形化、条理化、可视化;它能充分调动人的左右脑功能并协调运作;它能提高人的分析力、记忆力、判断力、想象力、创造力。近几年,笔者和工作室的成员将思维导图模式引入,同步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审题、立意、选材、构思等方面去整体综观,在不同的分支上标注关键词句,同时启发学生关注细节、巧妙布局谋篇等……几年的实践证明,“筑梦·追梦·圆梦”班的学生由原来怕习作,渐渐对习作有了浓厚兴趣,读写水平也迅速提升,“每日一记”已成习惯,习作指导教学事半功倍。简言之,在小学习作教学中巧用思维导图,能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中高学段的“习作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过程、表达顺序、思维结果等的综合呈现,是培养学生的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布局、谋篇等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因此,语文教师若在习作教学中绘制思维导图,能激趣助思,能用心审题立意、多元构思选材、有序语言表达,能训练学生习作思维的深度与广度,能增强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凡是运用思维导图助力习作训练的学生,习作指导时间短,习作恐惧感弱,写作欲望强,习作思路明晰,习作内容充实、详略处理得当、文从字顺情真、主题鲜明。很明显,这些学生均掌握了不同文体的习作技巧、发散思维与逻辑思维的能力,这对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学习大有裨益。思维导图与习作教学也实现了有效衔接、深度融合。
学生前期创意、构思与收集、拍摄到的素材,要通过后期剪辑,才能最终制作成融图文声画为一体,富有艺术魅力的微视频作品。巧妙的后期剪辑,能有效的提高表现力、增强视频吸引力,使观众对作品记忆深刻。只有多观摩、多思考、多研究、多实践,才能通过后期剪辑这一重要手段,为微视频锦上添花。
1.导图直观,思维高效,助力习作。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它以图形的方式再现人们的思维过程。若用“习作思维导图”来审题、立意、构思等,不仅能让师生关注习作整体布局,留心精彩片段,而且能再现思维过程和激发思维,能分类、模块化处理思维成果,以多个分支、多条路径有序同步推进。比如,六年级学生写《我的理想》时,以“理想”为核心绘制思维导图,先画“我的理想是什么?为何会有这样的理想?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理想实现后会干什么?”这四个一级分支,再紧扣“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去延伸画几个二级分支,并标注需列举的二三件典型事件的关键词……如此一来,习作构思中需用到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线性思维等思维方式,在直观的习作思维导图中都能得到高效发挥。
2.导图构思,激发思维,优选素材。小学生的习作作品有时“千人一文”,有时词不达意,有时平铺直叙,有时无真情实感,究其原因是学生思路狭窄,写作时不会审题、构思、立意、选材及谋篇布局。要想破解这一难题,实施“习作思维导图”尤为重要。譬如,在指导学生写《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时,就依托学生已熟知的习作思维导图来构思,让学生紧扣“险”为主题、立足“读”谈“感”,以自己读鲁滨孙“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时的所思所感为第一分支,由此衍生出两个以上“感想”(鲁滨孙敢于冒险、追求自由、积极乐观、独立自主;培养独立生存能力等)的二级分支。接着,每个二级分支都可参照一级分支,以前面的“读”后产生更多的新“感”,继续往下发散画N级、Y个分支。这样一次次思维过程的接力、一条条分支的延伸拓展,让新的感想陡增,省时高效地完成了《鲁滨孙漂流记读后感》思维导图,激活思维方式,优选丰富素材。
3.导图整理,整体推进,发散思维。习作教学的成败离不开最初的习作审题、构思、选材、立意等,离不开学生结合已有的习作知识,去大胆筛选整合素材、寻得最佳表达方式、巧用好词佳句、理清文章结构等,更离不开缜密的思维。反之,习作指导将走入一个“死胡同”。笔者在班级实施的“习作思维导图”,以本次习作的立意为核心,整体规划习作结构,每一部分作为一个分支,每一分支作为一个独立板块,每个板块既与整体关联又相对独立,可就某一板块进行单独设计,也可多个板块并行推进,逐层具体到每个层次的素材选择、修辞手法运用和语言表达,把整篇习作构思过程跃然纸上,有效辅助学生轻松完成习作。
亲爱的牦哥,你在信中对不辞而别的忏悔,我能理解。是的,你当时如果不逃跑,也许我不会受如此多的苦难。要说磨难,和你说七七四十九天也说不完。过去的事不提了。
总之,笔者作为一名教育追梦人,将继续推行“习作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不断完善习作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同步读写水平,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