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梅,董慧,朱锦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句容2124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强调“必须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明确指出“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建设,是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农林类高校为服务“三农”发展和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培养和塑造“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人才是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
近年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重视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依托学校“绿色”校园文化和茅山老区深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和“三农”情怀培育融入思政课程教学中;同时,学院持续深入开展了“青春领航、青春基石、青春活力、青春成长”四大行动,深化思想引领,形成“农林青年”育人品牌体系。“农林思政”与“农林青年”有着各自的发展轨迹,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背景下如何充分挖掘“农”的特点,有效地将农林类高校的思政课教育和共青团工作进行深度结合。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归根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将抽象的思想根植于青年学生成长发展的全过程,以青年学生的行为成长为具体体现,最终的落脚点还是集中在如何解决青年学生的实际问题中[1]。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模式的创新,改变传统思政课授课方式,结合青年学生个体发展规律,将思政课融合到具体的共青团工作中,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优势,打造校园“一院一品”“青年知时节”等十大思政教育品牌活动,活跃了校园文化氛围。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致力打造“玩”中学的思政课堂。特色红色主题情景剧、师生同台诵读、红色影视配音、手抄报、暑期“三农”等是“农林思政”加“农林青年”的特色思政教育活动,其融入了学院“农”的特色及思政理论课的知识点,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动的教学氛围中活了起来。“农林青年”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实践载体,助推“农林思政”接地气、入人心。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与常规思想政治教育的共青团工作的主阵地相互依存、相互补充,二者的融合更有利于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2]。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江苏省句容市,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其以思政课堂为主渠道,以共青团工作为主阵地,搭建思政教育“第二课堂”,开展“廉洁情”主题演讲等系列活动,用“新时代新思政”教育理念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构建新时代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首先,可优化“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功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从客观记录、科学评价、促进成长、提升工作、服务大局、融入社会等方面促进育人功能的实现,从青年学生入学到毕业,形成专属个人的“成长轨迹”。“农林青年”基于共青团工作的全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与“第一课堂”“农林思政”协同育人,从而保障了“农林青年”实践平台的理论指导,巩固和强化“农林青年”的政治优势。同时也保障“农林思政”的教学深入青年学生群体,时刻保持与青年学生的紧密联系,从理论和实践双方面保障“第二课堂成绩单”功能的实现[3]。
第二,可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作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的目的是广泛鼓励青年学生积极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全程记录青年学生成长,综合量化青年学生素质发展,为社会人才市场选人、用人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农林类高校旨在培养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在此目的的指导下,农林类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第一课堂”开展涉农专业类教学活动,通过“第二课堂”提升青年学生的综合素养。
第三,可充实“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内容。“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涵盖了党团学工作履历、志愿公益经历、参与团学活动情况、实践活动经历、创新创业创意等方面,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高校的特色评价模块。高校共青团工作切合“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内容要求。充实“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内容,给予理论上的指导以及理论考评模块,更有利于提高青年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成绩单”的主动性。
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农林思政”与“农林青年”是农林类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目标存在一致性。二者作为农林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不断探索“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因此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
人才培养理念具有一致性。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农林思政”深入引导青年学生自觉学习和努力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理想信念不变、大政方针不偏、发展路线不移,深入解读“三农”政策,从而培养懂农、爱农的“三农”人才。“农林青年”聚焦主责主业,努力做好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合理设计好共青团“第二课堂”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切实提升他们的能力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农人”。因此,人才培养理念的一致为“农林思政”与“农林青年”协同育人提供了理念基础。
人才培养内容具有互补性。“农林思政”侧重于“第一课堂”的教学,开展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教授,引导青年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念和方法。“农林青年”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平台,促使青年学生将“第一课堂”理论知识用于指导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等“第二课堂”实践探索。二者教育内容的互补,帮助青年学生树立强有力的“第一课堂”理论自信,增强“第二课堂”的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打通考核通道,实现育人机制协同。以“大思政”格局为“指挥棒”,“农林思政”与“农林青年”存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对青年学生的考核不应仅局限于“农林思政”的理论知识的考评,还应结合“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科学化、标准化、数字化地考察青年学生的行为实践,检验青年学生是否知行合一。
合理配置资源,实现育人主体协同。“农林思政”的师资调配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安排管理,“农林青年”的师资以高校辅导员为主力军,两大体系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各自在系统内运行。为最大化发挥“农林思政”与“农林青年”的协同育人效应,整合教育资源,应鼓励思政课老师创新教学方法,走出“第一课堂”,融合共青团“第二课堂”实践内容,开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教学。共青团辅导员应积极提升理论水平,兼任思政课教师。两支队伍的融合也是“主渠道”和“主阵地”的大融合,从而带来理论学习平台、思政教育实践基地等教育资源融合,更好地促进农林类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4]。
创新教育手段,实现育人实践协同。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终的“落脚点”是青年学生的行为能力。农林类高校的共青团工作应利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实践内容,将“农林思政”中“三农”思想、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教育、职业素养提升等理论知识融入“第二课堂”的主题演讲、公益服务、社会调研、红色情景剧等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中,以“第二课堂成绩单”为制度载体,将理论知识变为青年学生的可量化的行为表现,在“学”中树理想,在“做”中强根基。
在农林类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林思政”与“农林青年”协同教育,打通考核通道,合理配置资源,创新教育手段,努力培养更多具有“大国三农”情怀的知农、爱农的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