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健
(重庆交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重庆400074)
我国企业管理水平落后,根本原因是缺乏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主要原因在于:(1)学生缺乏对未来职业、工作岗位和相关企业充分了解的渠道,致使个人发展目标不清,缺乏自信,持续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2)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参与指导实习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度和广度不足;(3)学生在学时间及可分享的优质教学资源有限,人才培养过程中环节和课程的设置及实施过于粗放,总体上优化与协调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构建了学生、高校、企业三方参与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供应链模式。
文献回顾发现,供应链领域存在大量文献。绝大部分是在制造部门的研究[1-4],只有极少部分在服务产业的研究[5],关注于教育的供应链管理文献最少,只有两篇文献[6-7]是与教育相关的供应链管理文章。在这两篇文献中提出了教育供应链的概念,并且指出教育供应链表示教育机构中采用的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文献提出,教育供应链是高等教育中的战略性计划工具。这一研究是基于对雇主和学生之间的观察揭示了应当在雇主和学生之间进行整合和协同。同时根据文献,两个不同供应链的发展,分别是“学生”供应链以及“研究”供应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育机构需要对供应链中的伙伴,包括供应商、客户以及消费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供应链管理的绩效依赖于所有供应链成员之间的无缝连接以确保获得期望的结果。
本文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应用于具体人才培养模式之中,并且对这一供应链培养模式进行设计,同时,选取了具体对象为案例阐述如何实现这一培养模式的运作。与过去教育供应链文献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是从思想上、概念上来阐述教育供应链,而本文主要侧重于模式的设计与运作。此外,在模型的建立上,过去的教育供应链文献是将教育作为一项服务来设计服务供应链,而本文则分别从产品和服务两个角度来建立人才培养的供应链模式。
学生、高校与企业构成了人才培养供应链的三个主体。人才培养供应链旨在通过各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谋求比主体单独发生作用更大的效果,即“协同效应”。与一般的实体产品供应链以及服务供应链有所不同,一方面,学生在高校接受教育并成为高质量人才的过程中,其对于用人单位而言,是合格的产成品;另一方面,从学生接受高校教育成长为高质量人才的受教育过程而言,其又是一系列受教育服务的接受者。因此,本文构建了两种人才培养供应链模型。
第一种供应链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将高质量的人才作为推向社会的产品。如果将受教育的学生当作材料,那么高质量的毕业生即为产成品,使用这一产成品的用人单位即为供应链中的客户。而高校负责完成将受教育的学生转变为高质量人才,即充当供应链中的制造商角色。供应链的基本思想是强调各环节之间的协调与协作。如果从供应链的角度思考人才的培养,则需谋求各环节之间的协同,包括高校与供应链上游学生之间的协同,高校与供应链下游用人单位之间的协同。因此,在本文的模型之中,在不同环节分别给出了不同的协同形式。
高校与学生的协同主要表现为教师与学生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协作,强调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包括:(1)构建调动学生潜能,引导学生发展的互动平台;(2)构建供应链主体相互融合的学生实践平台。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协同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过去的校企合作大多停留在企业提供实习场所、参与指导实习上,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的深度和广度不足,并未达到高校与企业协同的效果。而要实现协同,需要企业真正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中,包括人才培养的各环节。一条供应链建立之后,要真正保证供应链能够健康运转起来,达到协同协调的目的,还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因此,本文进一步针对人才培养供应链提出保证保障机制,主要包括:(1)实施人才培养供应链过程和课程群组的优化;(2)构建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教学评价体系。
第二种供应链模型的主要思想是将教育作为一种服务,而高校则作为提供教育的服务提供者。在对学生提供教育服务的一系列人才培养环节构成服务供应链的内容。
在这种模式中有多个客户:接受教育的在校生;服务提供者,即提供教育的高校;以及消费者,即聘用高质量人才的用人单位。同时,这一探索性研究本文也识别出客户消费产出(O/P),即高校为学生提供的各种服务内容;客户供应输入(I/O),即学生接受高校服务需要缴纳的各种费用;以及最终供应产出(S/O),即得到的高质量的人才。
本文在应用型人才供应链培养模式的运作中,将第二种服务供应链模型与第一种模型进行了有机结合。第一种供应链模型中所提出的各环节之间的协同,通过第二种服务供应链的各环节来得以实现。
主要包括三个相互协同的要素:1.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导师,在职业规划、选课等方面提供指导,直至毕业。2.启航工程:包括为入学新生举办系列讲座,介绍大学生活、课程设置、学习方法、就业前景。3.课外互动平台:推动师生利用学校、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课外教学互动。4.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堂教学与学生互动的结合,与课程前沿技术发展结合,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索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改进课程考核评价方式,改进作业完成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部分课程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并做成课件在课堂上讲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5.全面改革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在教学过程中对反映学科及课程前沿的理论及案例及时更新,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老师的导向性与学生的求知性有机结合,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问题及分析问题的能力;采取教考分离方式,同时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尝试采取多种考核方式,把学生从为应付考试而学中解放出来,实现教学相长的效果。
企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从以下形式展开:1.加强企业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国内外相关高校和企业关于专业人才培养的交流和合作,扩大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的比例和实际工作效果,聘请重要研究所、企业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德才兼备、高水平专业人员指导学生实践实习。2.突出企业实际案例功能的80:20 比例专业课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科研资源、产学研合作和广泛的国际合作优势,构建创新实践平台。3.培养优秀的实践教学型教师。进一步加大年轻教师到企业、科研单位挂职、兼职从事科研活动,培养优秀的实践教学型教师。
培养过程优化从以下方面着手:1.专业课程:课程体系与时俱进,提供优质基础课、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2.学校公选、辅修专业课程:鼓励有志向多元化发展的学生结合自身目标,选修公选课,或攻读辅修学位;3.过程控制与协调:相近、关联课程在内容上有机衔接;4.建立课程认证体系;5.毕业论文指导流程再造: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之间协同、协作指导学生,实现高素质教师资源的共享,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相互提升,对学生体现优秀资源共享的公平性;6.实践基地:根据物流过程特点,选择特殊物流功能的企业建立实习基地,合作活动常规化,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按照人才培养供应链培养体系,修订各教学环节的质量评价、考核标准和工作规范,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质量考核评价标准,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机制。
国外已经在教育供应链的研究中取得一些成果,在借鉴教育供应链概念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人才培养供应链的新思想,将供应链管理思想应用于人才培养,构建了人才培养供应链模式。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建立学生、教师、企业多渠道交流沟通机制,以给学生学习和决策提供充足信息,帮助其重塑人格和自信,将导学与教学并举,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