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轶,谢廷富,周福亮
(1.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重庆401331;2.重庆市酒店行业协会,重庆400042)
为落实《重庆市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计划(2018-2020年)》精神,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财政局自2018年起开展全市高等职业教育双基地建设。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顺应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在学校“校企一体化”模式的总体部署下,坚持人才培养、项目、基地、服务一体化的原则,积极探索与相关行业企业协同创新的发展模式,通过三年的双基地项目建设,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与世纪金源酒店集团、重庆国贸格兰维酒店、重庆市酒店行业协会等优势企业、行业协会合作办学,以引企驻校、引校进企等方式,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谋发展,对学校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企业经营与服务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打造兼具教学和经营服务双重功能、校企双主体深度合作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双基地,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双师培养和互聘、双证培训和融通,促进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初步形成“人才共育、专业共建、成果共享、发展共赢”的校企合作办学之路,推进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改革。
校企联合“双主体”育人,其关键是双方都要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与义务,要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有了企业主体的支撑,才能实现专业与行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企业运营过程对接[1]。校企双方需主动明确双方的“双主体”地位,共建组织、共搭平台、共担责任、共同建设。双方共同建设企业“教师工作站”和学校“企业导师办公室”,实现人员互派、交叉任职、双岗双责,逐步充实、完善日常运行管理和人员激励评价,初步形成“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校企共建酒店管理管理专业双基地机制。
例如,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聘任行业导师36 名,驻校建立“企业导师办公室”,引进行业专家、有实践经验的企业运营人员、业务能手进入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通过行业调查反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展“1+X”证实施试点。行业导师驻校开展了专业核心课程、技能培训、竞赛集训、职业规划、专题讲座、实训指导等。
同时,该校还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课程改革,推广项目制教学、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参照企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国家职业标准、行业技术标准、卓越企业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内容,重点建设体现核心岗位技能要求、突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目前,该校在课程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教材和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形成符合岗位能力素质要求、富有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和职业素质教育体系。
其中,体现职业教育特征的技能竞赛课程成果显著。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共有35 人获得省级以上学生职业技能比赛一、二、三等奖,6 名教师荣获市级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以职业技能竞赛带动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2019年4月,重庆市首个“酒店行业服务大师工作站”在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挂牌成立。这一由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与重庆市酒店行业协会等合作单位共同成立的技能大师工作站以双基地建设项目为依托,引进在渝工作的中国服务大师、酒店服务品质专家、技能能手驻站建立个人工作室带徒授技,积极探索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发挥技术技能传承推广和学生职业发展指导的平台作用。
第一批入站的酒店行业服务大师共7 人,首席驻站大师为中国服务大师、重庆酒店服务业泰斗谢廷富,以技能大师为项目带头人,传绝技、带高徒,能为企业及社会培养技能骨干。
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和“学徒”,“教师”与“师傅”双重角色彰显“双身份”新特征[2]。“双身份”特征决定高校需对企业员工入职时应达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构想,然后寻求设计适宜的教育结构来保证达到这些预期目标,实现OBE(产出导向教育)理念。只有将入学起点与就业终点形成闭环、融为一体、有机结合,才能达成培养目标。
针对酒店行业人才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高校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技术技能的同时,应关注职业意识、职业态度等职业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利用“三个课堂”——第一课堂在教室、第二课堂在校园、第三课堂在企业,贯穿课程思政、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培育,使职业技术、思维、道德有机统一,采取职业素养与职业能力相结合的“双本位”课程导向,将素质教育和职业能力培养贯穿于通识课、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校内实训、校外实习、校园活动等各个环节,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校企双方在合作中文化互融,涵养校企新文化,丰富双方文化内涵[3],利用“职业形象展示日”“职业素养展示周”“技能竞赛活动月”等形式,开展企业文化进校园活动,更是将卓越企业介绍、企业愿景、经营理念、文化精神、员工素养要求布置于专业实训室中。
行业企业应为学生定制职业发展规划,工学交替。例如,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可提前接触酒店企业实践工作,提早与行业接轨。学生综合素质尤其是就业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明显提升。学校应打开“双选择”通道,包括学生就业岗位的双选择:前台业务岗位和后台支撑岗位;还包括职业发展通道的双选择:服务技术路径与基层运营管理路径,学生可在就业与创业选择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在实践中,行业企业搭建平台,在酒店建立“教师工作站”,方便教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行业研究。校企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专兼职教师实行“双岗双责”校企互聘,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技能实践,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能力培训。
在实践中,校企还共同实施企业员工、社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融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和双基地于一体,面向社会、行业,基地员工、学校学生开展专项能力培训、职业技能比赛和技能水平鉴定。行业协会、企业在学院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站”“酒店员工培训基地”等。
此外,校企双基地还共同实施参与了中国智博会、高等教育博览会等多项社会服务工作,承办“巴渝工匠”杯重庆市高职院校学生技能竞赛、重庆市居民服务业大赛、重庆市酒店行业技能大赛等,获得重庆市竞赛“优秀承办单位”,深受行业好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重庆建筑科技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双基地建设中,把学校培养与企业培养相结合、培养目标与行业需求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素质教育与职业规划相结合、专任教师培养与行业导师培养相结合、教学功能与社会服务相结合[4]。通过校企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共同开展技术技能培训,发挥行业企业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满足企业人才需求,努力实现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共谋发展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