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性课程,其知识内容非常广泛,文化底蕴深厚,思想内涵深远,是学生必须要深入学习探究的学科。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必须要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立场,综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实施,其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在语文教学实施中就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漫长的文化发展史中没有遭遇中断的国家。中国文化的底蕴深厚,在漫长历史发展之中,积累沉淀了丰厚的文化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对这些文化精华的继承发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简简单单的八个字,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小学生作为国家建设发展的未来栋梁之才,深入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国家建设发展方向,对于他们爱国主义情怀提升具有积极的现实作用。[1]
(二)可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中国社会正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的经济水平在不断攀升,人们在物质文明大幅提升的同时,在精神文明上也有了更高的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教师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对于社会发展有了更新、更全、更深的认识,从而帮助他们建立社会建设努力方向,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三)可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提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三个层面的含义,前两个层面分别从国家、社会的大角度阐述原理,最后一个层次则是对于我们个人提出了明确而细致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作为小学生,他最基本的定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享受着公民的权利,同时也担负着公民的义务。[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标准要求,是我们的思想指引方向。作为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语文知识内容,深入的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从而全面落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要求。
(一)以爱国情怀提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层面要求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秀传统美德的民族,爱国一直是历史文化发展的主旋律。在中国历史上有无数名人志士为了国家而抛头颅、洒热血。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可以从课程标准内容上、从爱国主义情怀上引申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强化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认知,强化学生的爱国意识。例如学习《天安门广场》内容,北京天安门是我国主权的象征,当年毛主席在城楼上的一声呼喊,中华民族从此屹立起来了。当我们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感受天安门广场对于中国人民所蕴含的深厚情感,教师引申出“民主”的概念,它是中国主权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独立的象征,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二)以社会氛围构建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建设要求 社会稳定是人们安居乐业的基础。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造就了世界的发展奇迹,用有限的资源建设出一个世界经济大国,实现了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稳定生活。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实施中,从课文的立意深度解析,引申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
(三)强化个人发展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我养成道德规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三层含义,就是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我道德规范要求,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为学生提出了科学正确的养成道路。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深刻发掘课文的内部思想,从学生个人发展的角度,引发他们的思想触动,从而促进他们自我养成意识提升。例如学习《孟母教子》内容,“孟母三迁”的故事学生都是比较熟悉的。孟母为了个给孟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健康全面的成长,进行了三次搬家。每次搬家对于家庭来说,都是一件大事,劳民伤财,但是对于孟子的成长确实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孟母的搬迁意识引申,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对我们学生的一个要求,一个的方向指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就是我们需要认真践行的行为规范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思想内涵深厚,教师在组织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要深入融合语文知识内容,引导学生从语文知识内容上提升思想内涵,从而全面深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理解,全面提升语文学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