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祥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投入到教学过程中,理解课文想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这一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课堂上除了讲解课文,重在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内容。教师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在课堂环节中,本文从具体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具体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开始之前,学生活泼好动的个性很难主动融入在课堂氛围中,教师需要根据情境导入来带领学生进入课堂内容,丰富的导入方式,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好奇心重,对动态的事物感兴趣。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选择PPT、视频、音频等方式,创设出教学情景,带领学生走进课堂,感悟知识,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音乐里有着充满美感的画面,学生自己很难发现,利用多媒体创设出情景画面,可以让知识变得更加灵动。
在学习《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南沙群岛的视频,让学生欣赏南沙群岛的美景,尽早进入学习的氛围中,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当地的特色,学习说明文的描写方法,让学生进行阅读,感受作家对地方的描写方式。在学习《小鹰学飞》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对课文内容进行展示。学生感受“使劲”和“拼命”的含义,体会这两个动作的差异,从而更好地把握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寓意的理解。
情景模仿在现在教学阶段属于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夸张的语言和动作演示,帮助学生记住课文内容。也可让学生进行模仿,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可以集中自身注意力,努力尝试参与到课堂环节中。此外,教师也可选择生活的情景进行模仿,教育即生活,教师从学生的理解能力出发,选择合适的生活化情景,帮助学生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实行生活化教学。教师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挖掘知识的源泉。
在教学《井底之蛙》时,教师可让学生扮演青蛙和小鸟,模仿情境,对话演示的过程可以让学生更加熟悉课文内容,加深记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故事所传递的道理,让学生领会含义。在教学《夜莺的歌声》时,教师也可让学生进行声音模仿,模仿夜莺和杜鹃的啼叫声音,教师可以先用音频进行播放,引导学生领会。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模仿声音,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以加快理解课文知识。
课本知识与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建立起联系,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小学语文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与生活联系紧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多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适当为学生创造接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这一个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慢慢提高,帮助学生激起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将故事导入在课堂教学中,借助故事情景来增添表达的效果,教师可以将课文与故事情节相关联,通过讲述作者的创作背景、创作环境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涵。
在学习《秋天的雨》时,雨和大自然的万物联系紧密,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寻找与雨有关的事物,发现大自然的变化,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将雨水和钥匙联系在一起,感受春雨的重要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想象秋天作为收获的季节,会给大自然带来哪些变化,在秋天里小动物和植物是什么样子。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应该培养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生活中的变化。
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任何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教师在这一基础上应提高自身重视,帮助学生通过表演习得知识。因为小学生具备较强的模仿力,教师可以让他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提高自我认知能力,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可以提高自身学习意识,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在学习《我变成了一棵树》时,课文角色较多,教师可安排学生分角色扮演,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补充课文故事,让剧情更加丰富。教师可分小组安排,组织小型话剧比赛,让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领会课文内容。教师可先对课文情节进行梳理,让学生把握主要的课文内容,然后思考。在表演结束后及时总结,学生在分享的过程中增加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在现阶段,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需要,枯燥的课堂教学,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注重丰富小学语文课堂,通过多种实践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握学生的情感走向,选择学生接受和认可的教学模式。通过情景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体验和欣赏知识,感悟其深刻的内涵,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培养辨别能力和审美能力,对身心发展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