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庆平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长期以来,由于资源配置、发展历史、区域环境、学科基础等方面的原因,地方高校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双一流建设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地方高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做好顶层战略发展规划,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强内涵建设,秉持特色发展,避免重复建设、同质化发展倾向,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错位发展格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2015年国务院出台《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正式开启了“双一流”建设的新周期,此轮建设旨在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不同于以往的政策设计,此次建设方案中,打破身份壁垒,引入绩效考核机制,实行动态管理,鼓励公平竞争,为地方高校发展提供了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1]从公布的名单来看,虽然地方高校入选数量不多,只占18.3%,[2]但在同场竞技的情况下,地方高校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值得深入思考。对于暂时未进入“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如何利用动态调整的机会,后发先至,也值得地方高校管理者深思。
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1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1%,逐步从大众化阶段向普及化阶段迈进。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同时,区域间、校际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存在,表现在中央所属高校在资源配置、政策扶持、话语权力等方面明显强于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方案实行“同样标准、同等对待”的开放性遴选机制,打破了过去重点建设方案“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弊端,这种难得的历史机遇激发了地方高校办学活力,对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内涵发展、改革深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双一流”实施坚持“扶优扶特扶强”的价值导向,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学科特色发展是地方高校打破同质竞争,实现错位发展,打造学科差序格局,提升一流学科建设质量的重要抓手。当前地方高校虽有不少学科被列入国家重点建设学科的行列,并且部分学科指标也已经进入国际学科排行榜的前列,但与“双一流”方案提出冲击“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如何引导地方高校合理规划定位,避免一流学科建设中的学科重复建设问题,推动学科建设差别化、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成为地方高校首要思考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双一流建设给予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建设实施办法中明确提出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自主确定学科建设口径和范围,这就使高校在办学定位、学科规划、组织建设等方面,主动出击、科学谋划、整合资源、自主发展。地方高校想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明确自身发展定位和建设目标,立足现实,实事求是,发挥自身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努力实现重点突破。
双一流建设为地方高校学科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但长期以来,由于在发展历史、区域环境、学科基础、资源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差距,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面临着诸多发展难题。
从目前ESI 学科排名来看,地方高校占比不高。在我国2,000 余所地方省属高校中,仅有85 所拥有共计157 个 ESI 前1% 的学科,其中18 所省属“211”高校拥有的ESI 前1%的学科为 48 个。[3]从双一流建设高校的ESI 前 1%学科统计来看,约80% 的学科来源于部属高校,20%来源于地方高校,即使地方高校的学科进入ESI 排名前1%,也大多排名靠后,有的甚至在1%线左右波动,所有的985 工程大学均有至少一个学科进入ESI 排名前1%,而95%的地方高校没有一个学科能够进入。[4]数据表明地方高校在一流学科竞争中处于明显的劣势。这是由于在制度惯性以及身份标签的“马太效应”影响下,大部分地方高水平大学长期在人才引进、办学资源、科研成果、优质生源等方面仍处于弱势。制度惯性的隐形作用并未消失,地方高水平大学亟需寻求差异化发展的空间和突破口。[5]
特色是学科发展的生命力,一所学校要想脱颖而出,具有影响力,关键在于形成学科特色。然而一些地方高校在“名分”“身份”和“做大做强”的发展观念驱使下,[6]一味追求新建校区、新增学科专业,盲目追求规模化发展,忽视了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在学校发展的定位上,照搬部属高校的培养目标、教学方式和管理方法,缺乏符合学校自身实际的顶层设计和思考,导致地方高校学科布局贪多求全,学科设置同质化、专业趋同化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存在,学科专业未能及时有效反应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趋势,学科专业链与行业产业链之间没有形成有效的衔接。学科特色不明显,学科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制约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8年全国高等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高等教育雇主满意度方面,中央高校的总体满意度指数得分高于地方高校,中央高校为 71.91,地方高校为 67.34,中央高校在教育期望、教育质量、教育环境、教育公平四个维度上得分都高于地方高校。[7]教育满意度指数折射出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毕业生专业能力与就业岗位相关性不高,综合素质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高校办学模式和教育理念、方法滞后于时代变革,高校人财物方面的一些政策机制还没有聚焦到人才培养上来。高校与企业信息交流机制不畅,人才供给和行业需求之间存在信息孤岛。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产教融合机制有待完善。
与央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在生源、经费支持等方面不占优势,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发展瓶颈。生源是影响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保持一定的生源多样性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条件,然而有研究指出地方高校的生源同域化、同城化现象严重,八成以上都来自同一区域。[8]从经费支持来看,双一流建设的央属高校经费来源更加多样化,而地方高校经费来源主要以学杂费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占比87.29%。[9]此外,非竞争的经费分配方式,实际上让大量的地方高校由于“身份受限”而无缘专项经费,人为地制造了高校间的不平等,拉大了部委属高校与地方高校的差距。[10]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地方高校应抓住“双一流”建设风口期,注重内涵建设,立足地方需要,坚持特色发展,力争有所作为。
地方高校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库,科研创新的孵化器,文化创新的发源地,这就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发展必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结合,不断优化和调整学科布局,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是建立灵活规范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布局,打造学科群、专业链,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争创学科一流。根据雇主满意度评价和学生就业情况,建立学科专业预警和淘汰机制,对学科专业进行动态调整。抓住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快高校学科专业改革,走结构优化、内涵式发展的道路。
二是突出学科的应用性。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中不应跟在“985”“211”大学后面亦步亦趋,而要另辟蹊径,根据自身学科基础和办学特点,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突出应用型属性,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三是强化优势特色学科,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发展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和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是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特征,[11]集中力量重点发展特色学科,围绕特色优势学科,打造优势学科群,整体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竞争力。聚焦科技革命前沿领域,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在人工智能、新材料、芯片等科技前沿领域,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抓手,以多学科协同攻关为纽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挖掘学科增长点。
人才培养是大学三大职能的核心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检验高校办学水平的试金石。正如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所言:“大学的荣誉,不在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12]然而在实际政策执行中,人才培养的政策话语表达普遍弱化。[13]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应突出应用性和复合性特点,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撑。
地方高校要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坚持“以生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强化“三全育人”,以一流本科建设为抓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紧贴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高层次、应用型、复合性人才为育人目标。整合课程资源,拓宽专业口径,建立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专业课程体系的合作机制。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育人、科教协同育人,精准满足地方人才需求。强化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强人才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适应力。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改变单一的评价向度,建立多样化的人才评价模式,为学生全面、个性、自由发展提供制度环境。构建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完善学校自我评估,积极参与国际评估,引入行业企业督导评估。
制度建设是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式建设,实现大学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保障。与中央属高校相比,地方高校获得资源投入较少,更要加强制度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因为制度本身也是一种资源,通过制度资源的供给可以弥补物质资源的不足。[14]
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明确大学治理的基本遵循。探索教授治学保障机制,建立和完善以学术委员会为核心的学术权力体系。完善“放管服”改革下放事项的配套制度,围绕编制使用、薪酬分配、职称评审等重点事项,健全相应配套规章制度。理顺院校两级关系,管理重心下移,加强学院层面在人权财权的权限,发挥学院层级管理的主体作用。做好大学章程的落实执行工作,大学章程是学校所有利益相关者共同缔结的制度契约,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大学章程的落地是学校办学自主权的集中体现。加强双一流建设的过程管理,建立健全学科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考核机制。
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关键所在,有学者考察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一流教学能力和一流教学文化是一流学科教育的重要特征。[15]说到底,一流学科的竞争就是一流人才的竞争,一流师资队伍的竞争。
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入力度。采取兼职、长期短期相结合、讲学讲座、项目合作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建设高水平的科研平台等策略吸引高层次拔尖人才来校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依靠外力,更要完善内部培育机制,坚持引育并举。加强优秀青年人才的培养,在资源配置、团队构建、政策扶持上向青年教师倾斜,营造宽松的学术生态,发挥青年人才的潜力。促进教师国际化发展,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高校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特征,鼓励教师出国进修、参加学术会议,提高国际学术交流能力,掌握学术话语权,扩大学术研究国际影响力。破除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的人才评价方式,为人才成长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平台是资源聚集场,越是高层次的平台,人才的吸引力、资源的聚合力、成果的影响力就越大,地方高校要结合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挖掘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搭建高端平台,筑巢引凤,吸引优秀人才扎根创业。
地方高校要发挥人才学科集聚优势,立足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重大需求,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加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仪器装备、重要数据和资源库等基础建设投入,搭建更多高层次大平台、大项目建设。同时,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带动科研要素的跨学科、跨学院、跨校、跨区域、跨部门、跨境、跨国实现协同创新,[16]避免地方高校科技“小散虚”。建立科研成果转化机制,明确成果转化产权分配,激发科研成果转化动力,提高转化率。完善科研评价体系机制,扭转重论文发表、轻社会服务的不合理局面。
在“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地方高校要始终坚持立足地方,特色发展的策略,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在学科建设上,要根据地方实际需求,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以优势特色学科、学科前沿领域为突破口,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大学制度建设,强化制度执行力;优化师资结构,融合优势平台资源,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促进内涵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