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活动对体育素养培养的影响
1.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国内外职业教育,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竞赛的相关文献,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上近五年来的相关资料和专题文献,收集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通过下发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
3.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问卷数据等进行整理、统计,确保结果真实有效。
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技能人才,学生群体活动开展的最大阻碍在于时间不固定,空间受限制。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由于受到办学机制的影响:一般绝大多数学生在校学习三年,其中大一、大二阶段以校内专业学习为主,校内、外实训为辅;大三阶段校外顶岗实训为主,校内、外学习、实训为辅,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学习任务重,所有学校学生的周课时量都在25学时以上,专业实训周都在5周以上(有些学校某些专业会更长,如: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校外实习时间达到9周),专业实训时长约为每学期授课时长的1/3以上。学生课余体育活动时间有限,参与群体活动的时间被严重压缩。学生参与群体活动的时间受专业理论、实践操作安排的影响,极为有限,往往专业课程或实训课程结束时各个体育项目的场馆已经关闭,群体活动难以组织、实施。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高职院校大型群体活动几乎开展不了。
高职院校对学生群体活动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决定了学生群体活动的生存质量。近年来国家对高职院校的政策方针倾斜和经费投入与日俱增,各高职院校也积极加强本校的特色建设,积极打造“特色高职”,但部分高职院校由于自身实际困难将学生群体活动有所忽略,不得已而为之,各种经费、资源优先满足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建设,导致学校学生的体育行为无法得到满足。
学生群体活动的组织方式过于竞技化,绝大部分学生参与不了。运动代表队临时组建,训练缺乏保障,成绩不理想;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每年按部就班,封闭式测试,不能反映学生的真实体质水平。学生体育社团的生存处境更是尴尬,可有可无,放任自流。
通过查阅近10年来有关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活动参与情况研究和分析的文献资料,其中涉及的学生参与项目、关注程度等问题的问卷调查数据(如:陈鹏的《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活动中体育素养培养方式与途径研究》(2020)、杨俊的《川南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养现状研究》(2015)、李翔的《多元目标视角下高职体育第二课堂现状研究》(2016)、等)进行整理分析后得出结论——在高职院校中,绝大部分学生热爱群体活动,但是,男女比例不均衡,如:男生在直接参与、参与频率、对安全措施的了解等方面的比例均高于女生。
学生群体活动的开展,是学生自愿参与,以满足自我发展、身心娱乐为主。指导教师的参与更能够使其往良性化发展,(1)使学生群体活动更具目的性、更系统化,减少运动损伤,增强安全预防。(2)使学校运动代表队得到常态化、系统化、规律化的训练,更易打造学校群体活动品牌。(3)使学生体育社团活动的开展更有内涵。(4)使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更具动态化,有利于掌握一手学生体质水平数据。(5)有助于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质量呈螺旋式动态化提升。(6)使校园体育文化的传播直接面向学生个体。同时也对参与学生群体工作的教师提出了高要求:(1)渊博的学校体育知识。(2)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手段。(3)强烈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4)对不同时期学生群体活动变化态式的敏锐感官。
网络时代,万物互联。高职学生课余时间的休闲娱乐方式选择看似丰富实则单调: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可以满足学生的休闲需求。学生闲暇之余大部分时间消耗在了网络肥皂剧、聊天、刷视频、手游APP等各种泛滥的网络资源中。学生课余时段手机成瘾性行为与日俱增,导致体质水平受此类影响逐年下滑。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定位不能一味向本科院校看齐,课程目标应从自身办学的目的——“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和技能,能够胜任本行业发展的基本职业要求”出发,使课程具备职业针对性。建设符合高职院校的自身特色的校本体育课程,实现校本体育课程符合在校学生的专业课程需要以及步入社会之后的职业需要。依托校本体育课程建设,在学生群体组织实施过程中,以点带面,打造群体活动“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做到“教学育人”与“群体育人”无缝衔接。
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活动作为高职院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不仅仅是体育教学的延伸与补充,也不仅仅是学生消除专业学习压力的娱乐选择,不能单纯的划分为学生体育竞赛和学生体育社团活动,它是承载塑造学生完善人格、促进学生的自主性、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全方位发展的重要平台。学生群体活动工作的开展不能“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而流于形式,构建多元化的群体活动内容,使其具备知识传播性(传播体育知识)、性别适宜性(男、女均适宜参与)、个体包容性(兼容个体差异)、社会适应性(培养团队协作、职业责任感、公平竞争精神等)、网络实践性(线上宣传、线下实操)等综合内涵,有效地提升学生体育文化素养。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国家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性指导文件和教育质量基本标准,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估学校工作和衡量各地教育发展的重要依据,着重强化其教育激励、反馈调整和引导锻炼的功能,着重提高其教育监测和绩效评价的支撑能力。该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也是国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各高职院校应大力利用该标准作为撬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学生体育活动的杠杆,制定出与之相对应的学校群体活动实施政策,使学生通过积极参与群体活动真正了解和体会“身体活动对改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降低慢性病风险、提高全面健康水平、防止疾病和残疾、提高生活质量。”
学校体育竞赛的激烈程度、对抗程度,对学生生理的刺激程度比普通的体育活动要大得多。学生在体育竞赛中体验大强度的运动负荷,身体得到全面的锻炼,加速了身体的新陈代谢水平。心肺功能、肌肉爆发力、耐力、柔韧性、动作的协调性有大幅度提升。身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得到加强;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得到促进。人体对各种流行性疾病(如:感冒、发热等)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明显增强;身体形态有明显改善。各高职院校应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举办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开放体育竞赛组织形式,降低比赛参赛门槛,扩大体育竞赛参与面,延长体育竞赛时间,扩大奖励范围(如:按参与人数的一定比例实施奖励)。照顾在校女生的参与意愿,使体育竞赛的项目设置达到男、女均衡。同时,加强运动代表队的建设,构建学校体育竞赛的“高端品牌”,使具备体育特长的学生成为学校群体活动的骨干,以点带面促进学校体育竞赛工作的开展,使“竞赛参与—竞赛体验—技能提高—素质拓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在互联网与人民大众生活、工作、学习各方面深度融合的社会发展新形态下,“互联网+群体活动”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活动组织实施、协调管理、信息反馈等多方面的一个常态。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有各自的学校体育网站,通过整合各高职院校现有网络资源,构建群体活动网络平台,利用网络强大的渗透力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以及对群体活动的高度关注。大力开发群体活动手机APP、举办“云比赛”等线上群体活动,刺激学生的参与意愿。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素养(包含体育知识、体育意识、体育行为、体质水平、体育技能五大方面)培养具有显著的影响,切实做好学校体育工作,组织实施好学生群体活动,使高职院校学生成为身体健康、技能出众、人格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