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振东,徐恬祺,张青玲
(1.吉林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汕头市杜鹃小学,广东 汕头 515041)
武术,作为特殊的文化现象之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活动的方方面面,并随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变化而改变。武术拳种就是在这个漫长变化过程中产生和繁衍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关于中国武术拳种是如何产生与繁衍以及数量等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武术学和武术史学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内容与领域。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原国家体委武术挖掘、整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经过3年的努力,通过对中国武术拳种与门派大规模的挖掘、整理活动,确定并“初步查明流传各地的‘源远有序、拳理清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129个。”[1]如此繁若星空的拳种不仅铸就了中国武术引以自豪的所谓“博大”,也使后继者在以拳种为逻辑起点的研究中往往会产生一种雾里看花的“精深”的感觉。那么武术拳种究竟是在何时发生嬗变,有哪些转折点,以及造成拳种繁衍的根源等问题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彻底的解决。本文认为对武术拳种嬗变问题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既是对武术基础理论的完善也是保证中国武术在当下良性发展的前提条件。
中国武术拳种在古代就客观存在,但“拳种”一词的出现,却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武术工作者在著书立传中才广为使用的。1979年,“拳种”一词首次出现,“相反有的项目,因拳种的要求,气氛较为平稳,可得分也往往较低。”[2]但何为拳种,作者——温力,并未给予明确的定义。其后,“拳种”一词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1984年习云太先生为松田隆智(日)所著《中国武术史略》的序言中,也使用了“拳种”一词。习言“自清代以后,中国不少著名拳种流派传入日本,两国切磋技艺更加频繁。”[3]尽管整书的逻辑关系是从拳种的角度进行归纳和分类整理的,但著者并未使用“拳种”一词。1985年,在习云太所著《中国武术史》的后半部分中,使用了“拳种”一词,并以拳种的内在属性对不同的武术拳术实施分类、归纳和总结。习为己书所作自序是1981年,其言“历史上每一个拳种流派,大体都包括有拳械套路,徒手的或器械的攻防格斗技术,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基本功”[4]可见我国学者对“拳种”一词的理解和认识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因此,本文认为当时“拳种”一词只是以往学者的总结性词语,既是拳术种类的意思,也是为整理历朝历代特有的拳术,从总体上统计武术拳术内容的操作用词。
自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武术的整体性研究的逐步开展与深入,对武术拳种的研究和定义,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 中国武术大辞典》将武术拳种定义为:“流传有序,内容系统 , 而有别于他家的拳术。”[5]其二,《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拳种是指 “流传有序, 内容系统,独具运动特点的拳术。”[6]其三,徐伟军在《武术的嬗变与发展》中将拳种解释为“明清以后形成的源流有序、拳理明晰 、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各类拳术项目。”[7]其四,武冬则认为“拳种是流传有序,具有相同技术特征的技术和理论体系完备的一类拳术集合。”[8]其五,彭芳、吕韶钧在以往拳种概念的基础上,把拳种定义为:“以独特的拳理为依据,以拳械的技击方法为内容,以功、套、用的多元集合为表现形式,具有清晰传承关系的武术门类。”[9]从以上五种不同观点中可以看出,武术拳种概念随着人的认识程度的发展与变化,对拳种的定性趋于具体化,是文化自觉性的正常表现形式。因此本文认为,拳种是自清代以来,不同拳术多元集合表现形式的概括,其具有:有序性、传承性和独特性的特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所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是考察一切社会现实和社会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制约着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也推动社会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10]从这个角度来看拳种产生的根源与动因,也应归结于影响和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对根本矛盾体。
自中国进入封建社会至清代结束,在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朝代的更替无不与以武术为代表的冷兵器密切相关。换句话说,与武术相关的技、艺、法等因素,因社会发展和军事战争的需要,在生产技术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上,伴随不同社会形态和文化形式的转型,不断向纵深发展。以宋代经历的274年为例,在以平原文化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以射与御为核心的宋代军事体系,不断地受到来自草原文化和森林文化以骑射为核心的辽、金、元三国的军事冲击,为求图存产生了在世界军事理论中独树一帜的宋代阵法。但是,宋时期风气自上而下重文抑武,制度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央集权制度导致冗官冗兵,国家政策外交上守内虚外,加之五代十国时期燕云十六州长期落入契丹手中致使宋朝骑兵“先天不足”马匹稀缺,以上等等诸多原因致使宋代整体国家军事实力偏弱,这极大滋长了北方游牧民族对边境的侵扰。处于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宋代成为了中国历朝历代中最重视阵法的朝代。为此,北宋官方着令曾公亮和丁度修订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兵书《武经总要》。书中有云:“‘善师者不阵,善阵者不战。’此言伐谋制變,先聲后实,軍志素定,奪敵人之心,不待旗壘之相摩、兵矢之相見,而胜负之勢决於前矣。……‘以正合,以奇胜。’……故必交合而用,而后能百战百胜矣。……故有天阵、地阵、人阵,以像三才;直阵、锐阵、曲阵、方阵、圆阵,以法五行。”[11]此时期的宋阵大多是针对宋军在平原上抗击北方游牧民族骑兵而创,北方游牧民族骑兵上的优势致使宋朝在战争中“胜不能追,败则全灭”,所以宋朝廷对于领兵将领最看重的是“将从中御”统领全局的能力,宋阵风格上也偏向保守“当敌以正阵,决胜以奇兵,前后左右俱能呼应,则常胜而无败”[12]再如明嘉靖年间,为抵御来自海洋文化为核心,以倭刀为主要技艺建立起来的倭寇的剿倭战争中,“戚继光总结与倭寇的作战经验,并根据南方地形多薮泽的特点,创造出有别于北方‘方列并驱’的战斗阵法——鸳鸯阵。”[13]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就鸳鸯阵如此写道:“凡鸳鸯阵,乃杀敌必胜屡效者,此是紧要束伍,第一战法。……要依此法,无不胜矣。”[14]。戚继光所编著的《纪效新书》不仅是中国武术史上经典之作,也规范了武术拳种,其在《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开篇便指出:“此艺不甚预于兵,能有馀力,则亦武门所当习。但众之不能强者,亦听其所便耳。”[15]并在书中将拳法划分为十六个拳种“古今拳家,宋太祖有三十二式长拳,又有六步拳、猴拳、囵拳,名势各有所称,而实大同小异。至今之温家七十二行拳、三十六合锁、二十四弃探马、八闪番、十二短,此亦善之善者也。”[16]因而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由此进入了武术拳种分化,是产生武术拳种的起点。
但是,戚继光生于1528年11月12日卒于1588年1月5日,主要生活在明中晚期,所编著的《纪效新书》不可能早于由施耐庵(约1296—1370年)撰写的小说《水浒传》。当下中国武术拳种中很多拳种名称与《水浒传》中的人物或人物所展现的技艺相关,对于这类问题王建伟在《武术拳种门派鼻祖附会的文化心理学成因》提出:“中国武术中拳种和门派鼻祖的附会现象是多重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其中有宗法制度下产生的对祖先崇拜的文化心理遗存,有中国文化传统中‘厚古薄今’文化心理现象的呈现,有世俗条件下爱好脸面文化心理特征的促使,有特点环境下神秘主义文化心理倾向的作用。”[17]文中还指出“武术拳种与门派鼻祖附会的目的在于希望通过缔结出的具有名望和号召力的宗派偶像,加强各个拳种、门派的内向凝聚,巩固自己的内部实力,将本拳种、门派的武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下去。”[18]例如燕青拳,《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对燕青拳的产生介绍如下:“又称‘猊猔拳’‘秘踪拳’‘迷路拳’‘迷踪艺’等。其产生与称谓说法不一。一说源于唐末,传至宋代由卢俊义在少林寺加以发展而成,卢收燕青为徒,并同上梁山;后又由燕青广传此拳术,故名燕青拳。另一说上燕青之门徒虽佩服燕青的拳艺,但因其投靠梁山,便隐去燕青之名,将燕青拳改称为秘踪拳。亦又说燕青被官兵追逼到梁山时,雪路未留足迹,使官兵迷路,故又称为迷踪艺。还有一说是唐代少林寺僧外出至一高山,见到一种似猿之动物相斗 ,得到启发,后创此拳遂名为猊猔拳 。”[19]首先关于燕青拳的起源其法不一,其次燕青为施耐庵笔下《水浒传》中的文学人物,并未有确切的历史文献记述历史上确有燕青其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戚继光所编著的《纪效新书》是否参阅《水浒传》仍然是历史疑云,所以对于燕青拳的产生及其与燕青有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比较典型的例子还有戚继光中《纪效新书·长兵短用说篇·长兵总说》中对杨家枪的论述开篇便讲:“夫长枪之法,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咸尚之。”[20]其还在书中对于杨家枪法的技术特点做了精确总结:“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震。”[21]并在书中给予了杨家枪极高的赞誉“其用唯杨家之法……故曰:‘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22]但在此书中戚继光并未对杨家枪和梨花枪作出明确区分,致使后世大多将杨家枪与梨花枪的概念混为一谈,对此周伟良在《梨花枪与杨家枪史迹考略——兼论明代杨家枪的技术特点》一文中对于二者的关系作出了明确解答:“从历史渊源看,由梨花枪演变而来的杨家枪无疑源自南宋的杨妙真,但自明以后逐渐模糊、淡忘。……南宋史上的李全、杨妙真夫妇,除一时称雄外,并无多业绩可论,而且叛降不定人格苟且,不仅被朝廷官府认其为‘叛臣’,即便下层民众也不符合他们的日常道德要求,难以比肩同为造反的如鲁智深、武松等水浒英雄。……既然历史上的杨妙真成为不了杨家枪的文化渊源,那么就需寻找一个可以为民众接受的名门大家,而宋代被誉为满门忠烈又流芳千古的杨家将,自然成为这一文化对接的不二选择。”[23]由此也可以看出我国文学著作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毋庸置疑的。
中国武术拳种的产生分化状态始于明晚期,形成规模则主要集中表现于清代至新中国成立的300余年之间。此期间由于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使中国隔绝于世界大势,统治者与知识分子闭目塞听,不知世界早已跨入近代之门。闭关政策的实行,也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的成长和科学知识的吸收与发展。此时的中国面临社会革命和社会转型的主题,也就是说封建专制制度已经走到尽头,所谓近代化变革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武术拳种也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进行着理论和形式上的改变,其显著的特点是一个支点和两个转折点。
2.2.1 武术拳种形成的支点
自满清入主中原后,尽管清政府对明代残余势力长期采取恩威兼施的镇压政策,但在社会形态中长期存在会党、教门和帮会等形式。这些组织打着“反清复明”等教义和思想的大旗对抗政府,虽然被清廷政府反复镇压,但屡禁不止,贯穿清代始末。这些组织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在此讨论,本文关注的是清代复杂的社会形态对武术拳种形成的影响。
有关会党、教门、帮会等和武术及清政府三者之间的关系,蔡宝忠在其《中国武术史专论》中指出:“在历史上,真正从整体功能上对武术表现出特殊兴趣,又对其价值加以有意识追求的宗教,是那些对封建统治阶级和政权含有明显敌意并付诸于反抗实践的民间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24]对于民间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之所以能够使民众参与其中,其教义和宗旨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但在尚未摆脱冷兵器时代的清代社会,这些组织要想实现他们的政治诉求,实现与统治阶级相对抗的唯一手段,就是借助传统武术中武术技艺,由此显示出武术技艺在当时社会形态下的重要性。至于派系的形成问题,由于秘密宗教与结社组织拥有自己组织内的政治纲领和诉求,因此在网络人员过程中往往会遭到统治阶级的限制甚至镇压。为实现这些宗教和秘密组织的目的,他们往往是借助传播武术技艺而实现传播教义的目的,这使得他们的活动常常会伴有“神秘”或“秘密”的成分与色彩。为了不使他们的所谓“秘密”被政府察觉,这些组织的政治活动是不能公开,只能借传播武术技艺而播教义,长此以往逐渐形成了较为严格的人员范围。最终促成某个秘密组织专习一种或几种武艺的局面,久而久之,武术的某种技艺在一定范围内稳固下来,形成了拳种。
至于武术拳种多源于关内(山海关以内)的原因,本文认为关外也就是东北地区是满清政府的发源地,清统治地位相对长久且稳固,产生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的几率小,况且东北地大物博人口稀疏,再加清政府给予相对多的富民政策,滋生反清复明的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的可能性不大,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相反关内与关外情况迥然不同,受“华夏正统”思想的影响,面对满族的统治,各地借“前朝反当代”的做法,具备秘密结社的基础和土壤。这是武术拳种多产生关内且具有地域特点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于清代武术拳种形成至百种之余并延续至今的原因,本文认为与清朝统治长期并存的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密切相关。据刘平在《论清代教门的“反清复明”思想》一文中所言:“在清代有档案记载的100余种教门中,有好几个教的教名都与‘反清复明’内容有关,如‘牛八教’‘太阳经教’‘明天教’等。”[25]其中的“明天教”据清史奏折中载,其与白莲教、八卦教有关。再如与太平天国起义和辛亥革命相关联的天地会、三合会和哥老会诸会党,从这些会党中不仅演变了多只会党而且贯穿至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前朝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已不复存在,但他们中的武术技艺,国家以保护传统文化的方式通过继承、改造和发展的方法为我所用,延续至今。
概而言之,中国武术拳种在清代发生嬗变的支点根源在于社会形态发生变化,武术拳种在以“华夏正统观”和“反清复明”思想影响下,广泛地存在于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内。“由于这些秘密结社在清代民间有相当的影响力,所以他们将神秘主义引入武术活动的做法不可能不对其他武术团体产生影响作用。”[26]伴随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数量上不断增加,武术拳种也不断地分化、繁衍,二者之间如影相随。中国武术拳种的这种嬗变过程,在清代中后期因与革命势力相结合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清代武术拳种发生嬗变也是文化自觉与自在这对矛盾体共同作用的结果。
2.2.2 武术拳种嬗变的转折点
中国武术拳种经历了自明末至民国建立300余年的发展历程,基本形成大小拳种百余种的格局。每一拳种的传习方式自始至终处在秘密的状态下,据刁振东在《中国传统武术的近代化历程》一文中所言:“传统武术的传播是以派系门户为核心的,也就是说只有入得了师门才能得到武术的教育。传统武术的组织是具有浓厚地域性和封闭性的团体,其接纳的范围也不是大众化的,而是家族式”[27]方式传承。促使武术拳种由秘密转为公开、由非法转为合法并融合于一处,应归结于1910年在上海成立的“上海精武体育会”和1926年在南京成立“中央国术馆”。关于上海精武体育会和中央国术馆的具体年代问题,在学界也是有争议的,因本文的主旨在于探讨武术拳种嬗变的问题,故在此不做辨析。结社组织由秘密转为公开又不被限制的原因在于精武体育会在章程中规定“以提倡武术,研究体育,铸造强毅之国民为主旨。……概不许预闻政治,对于精武以无党派之立场办理,不自我利用,亦不许他人利用,以专门学术为依归。正因如此,袁世凯称帝时,一切新立社团多被解散,而精武体育会未被取缔。”[28]从中可以看出精武体育会与以往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在政治诉求问题上发生了本质性的转变,由以往的对抗或颠覆政府转为研究和发展体育和武术以及强国民体质上。精武体育会中传授和习练的武艺内容在其章程和会训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巨大变化,由专习霍家拳丰富为多拳种共存的状况。据郭玉成言:“据《精武本纪》记载,本会教员,各派具备,惟初级科目有规定,以正始基,初级科目共十种,潭腿、工力拳、接潭腿、八卦刀、五虎枪、大战拳、套拳、群羊棍、单刀、串枪,必熟悉此十种。”[29]从中可以看出精武体育会摒弃了拳种与门派桎梏界限,其目的与当下的通识课和通识教育相近似。尽管上海精武体育会在章程和会训方面与以往的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有了本质性的区别,但仍然还是属于民间结社组织。真正将各武术拳种统归一处由政府官方的组织当属,中央国术馆的成立。成立中央国术馆的目的是:“吾国技击诸法,渊源久远,传习寖微。设馆研究,具见提倡精神,裨益青年体育。”[30]从其设馆的目的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对武术拳种的肯定,在当时存在的意义有三,其一,中华民族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及诸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毒害了国民体质,在“救亡图存”和强国强种精神的号召下,通过全民习武来达到改变民族颓废的精神状态为第一要义;其二,对渊源久远和传习寖微的武术拳种定性为技击术;其三,设立中央国术馆由各武术拳种的名家进行传习、授课,表明了当时官方对武术拳种存在的肯定和承认。各武术拳种的授课者也将有裨益于青年人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使其成为提振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的手段和方法,为民众所用,是一种研究之馆。
概括起来讲,中国武术拳种在民国初期因社会转型和新文化运动的需要,在原有的模式下发生嬗变。这种嬗变对武术拳种来说是对武术价值的再定性,是文化创新性的体现,是一种积极的有益于中国武术再发展的正面影响。
无论是中国武术拳种嬗变的支点,还是转折点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点,而是上百年的时间段,是一个渐进的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既受制于当时社会形态变化的影响,同时也受制于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中形而上的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进行着形而下的嬗变。因各种秘密宗教和结社组织具有的神秘性,给中国武术的整体载上了永不磨灭的所谓“精深”之意。更因清代社会不断裂变的各种组织,使武术拳种得到了进一步的繁衍,其结果构成了中国武术赖以自豪“博大”。中国武术就是在这样一个复杂的历史进程中发生嬗变。
影响朝代更替,又被屡禁不止的中国武术只有在新中国成立后,才能得以走上为民所用、为国所用和为民族所用的健康之路。
中国武术在经历20世纪上半叶的复杂动荡社会时期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尽管党和政府在建国初期给予武术运动一些宽松和指导性政策允许武术活动按照发展体育运动的形式发展,但:“……在武术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鱼龙混杂的情况。一些社会武术团体,在没有报批登记的情况下就随意建立;有的搞封建迷信,破坏社会秩序;有的骗取钱财;有的甚至成为隐藏反革命分子的巢穴。考虑到这些情况,1955年全国体育工作会议上对武术工作采取了暂时收缩,加以整顿的方针。……厂矿、企业、学校、机关原有武术小组,要加以整顿;没有的,暂不建立。农村中坚决停止发展,原有的武术活动,可由区乡政府、共青团加以领导,不要被破坏分子利用做坏事。”[30]为了使武术运动健康发展,原国家体委副主任蔡淑潘在1955年5月31日国务院全体会议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指出:“武术工作根据主观力量和客观情况,目前只能进行一些整理和研究工作;提出一些与体育有关、对健康有益、又能推行的项目。”[31]以上资料中尽管没有明确指出哪些团体和哪些人在利用武术活动进行愚弄百姓、骗取钱财进行反革命活动,但还是可以看出,在建国初期在开展武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一,在当时的历史状况下在社会上,成立武术团体具有随意性;第二,这些团体被一些人利用,借武术媒介搞封建迷信活动。这种情况说明一方面当时的百姓科学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具备接受被蛊惑或被愚弄的基础,另一方面从旧有社会中继承下来的武术在没有经过改造的情况下与百姓具有天然的亲和性,为一些别有用心之徒或不法分子借传播武术之机搞封建活动提供了基础和土壤;第三,除在意识形态上影响百姓正常价值取向之外,组织者还利用武术这个媒介大肆敛财甚至进行对抗政府成为构成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源头;第四,政府和管理层对武术活动的态度非常明确,一方面通过科学的归纳和总结使武术走体育之路,另一方面有选择地发展武术拳种中有益于促进健康的内容。这是中国武术进入20世纪以来对武术最明确的一次定性也是最具导向的指出中国武术未来的发展方向。
之后,相继推出了24式简化太极拳、甲组规定套路和乙组规定套路以及高等院校和青少年习练武术的具体的规定套路。这些举措淡化了武术拳种、剔除了武术中杀伐斗狠的成分,使一些别有用心之徒失去可乘之机,武术运动走上了近代体育改革之路。
嬗变,《辞海》中释义为:“演变、锐变。”[32]在《汉书》中是指“行气转续,变化而嬗。”[33]可见嬗变是指事物的演变、锐变、变化。它具有时代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故武术拳种的嬗变可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由于社会转型需要以及武术拳种技术的自身矛盾运动,使其特质属性创造性的发生迁移和变化。
“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武术学界‘向传统武术回归’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度成为当前武术发展的主流呼声。其实,所谓的‘向传统武术回归’落脚到操作层面,就是向武术的本体——拳种回归,因为正是拳种技术内容(结构)的整体性特征保证了武术文化蕴涵的丰富性、历史传承的绵延性、积淀的厚重性、功能价值的多元性以及风格特点的独特性,从而使当下武术发展中强调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找到了得以实现的载体。”[34]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中国武术未能实现进入奥运大家庭的梦想后,学界确实做了大量的反思研究。这其中包括武术项目的设置问题;中国武术传统文化与建立在西方文化基础上的奥林匹克运动的比较的研究以及后奥运武术再发展等问题。得出有代表性的观点是以目前展示于世的奥林匹克文化难以承载底蕴深厚具有博大精深的百种之余的中国武术。使得武术学界得到了聊以自慰效果。
之后,武术工作者们由此引发转向或者也可以称为回归到中国武术赖以生存的本质属性和内容博大——拳种问题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这无疑是文化自觉与自在矛盾体在中国武术拳种问题上的又一次革命式的嬗变。然而这种“革命式的嬗变”其结果在国内导致武术拳种在原有的基础上又产生了多个拳种,有无序繁衍的趋势。特别是近期早已被屡禁不止的具有封建迷信色彩和故弄玄虚的奇功绝活充斥着武术界,影响着亿万深爱武术和参与武术活动的人对武术运动的正确理解和认识。再加上各地为争得由文化部自2006年以来4批35项国家确定的武术拳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正宗门派的问题,使武术界笼罩上了一团雾水。
影响和决定武术拳种多样性的因素复杂而繁琐,但武术拳种在社会转型中受文化转型的影响还是至深至远的,正如孟宪平(2014)所指出:“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矛盾看社会转型的深层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人的主体性和对象性活动中所包含的超越性与现实性的矛盾,二是自觉的文化与自在的文化之间的矛盾。社会转型引起的文化建设任务有两个主要的方面:一是对旧文化形式的扬弃和改造,二是对新文化形式的整合和规范”[35]由此可以看出社会转型中的文化的任务,既体现文化改变的根本动因,又体现出文化未来发展的趋势,这是正确理解中国武术拳种嬗变的逻辑起点。为此,本文认为广大武术工作者和爱好者一方面应正确理解武术拳种的问题,另一方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进程中武术必须有扬弃的继承传统武术中适合当下文化发展的成分,沿着现代体育发展之路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