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军,孔庆波
(1.中国民航大学体育工作部,天津 300300;2.重庆文理学院,重庆 402160)
随着我国经济从劳动生产型向休闲生活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居民开始注重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成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中最核心的问题。2012年7月,我国颁布了《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这是我国首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专项规划,提出体育公共服务是社会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民体质的健康大事。在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加强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成为党和国家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举措,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职责。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新建居民小区、经济开发区和学校必须配套建设相应的体育设施。公共体育设施要向社会开放,正确处理好公益性和经营性的关系”“构建群众性体育服务体系,农村体育以乡镇为重点,城市体育以社区为重点”[1]。文章将以社区体育为切入点,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中供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完善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理论提供建议参考,推动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的可持续发展。
政府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最重要的公共组织,承担着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种公共事物,政府的属性和公共物品的特性(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决定了政府是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当然主体[2]。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包括公共体育的供给主体、服务方式、体育设施和相关体育制度等。社区居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体育资源的供给、体育活动的指导和开展都由当地政府主导供给。不可否认的是由政府主导向社区体育公共供给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物质来源保障,政府为社区居民建设体育场地,向居民提供了基本健身资源,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体现了国家对国民体质健康的关心。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方式不断转变,人们对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又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文革”之后,我国对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文化生活“百花齐放”,文化水平不断提高。许多人都把健康问题放在价值观的首位,体育运动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极为重要,这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起步较晚加之人们的生活方式转变发生得十分突然,使政府在诸多方面缺乏足够的准备去迎接体育运动健身这股热潮。社区场地建设不合理,致使场地使用率低下等现象给政府对社区居民的体育公共服务供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就目前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现状分析,这种由政府主导供给已经不能够满足当下社区居民对体育服务需求。
全民健身活动在全国各地开展如火如荼,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情况备受广大社会群众的关注。但是国家政府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存在一些不合理。由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发布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指标》给政府规划社区体育场地的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根据调查显示,尽管每年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都在逐渐的增加,但是供给的总量仍然存在不足。例如,一些大型老的、旧的社区以及离城中心较偏远的社区,室外体育场地设施面积不足1000m2,居民的活动场地得不到满足。我国一直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但是,相关部门为了达到所谓的预期目标,没有做到以人为本的原则并且也没有注重居民的实际需要。据姜大勇研究调查显示:我国社区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情况的总体现状表示“满意”的仅仅只有14.1%,基本满意的为19.0%,两者之间的和为33.1%。可见社区体育公共供给与居民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体育设施的建设在居民的实用性上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作为公共服务提供者的政府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满足现阶段社区居民需求的多样化。此外,社区体育资源的“硬件设施建设”尚处于“荒漠化”阶段。有关部门过于急功近利,仅仅只是做“面子工程”为了扩大社区体育场地,将许多自然村快速转为社区版图,如某省社区为了新建体育公园,也不注重环境的保护。将400亩的山林都砍伐一空,在天气恶虐的情况下,出现一系列自然灾害,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3]。政府对社区体育设施的供给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这样的供给是不是显得太过沉重?体育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发展不和谐,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不重实用,社区体育设施供需与可持续发展之间仍旧存在部分矛盾。
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时间性、空间性、区域性。东部各方面的发展都要比西部发展得好,北部比南部发展得好,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发展得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比其他区域城市发展得好,社区比农村发展得好。而正是因为各个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每一个地区的社区发展更是各不相同。发展地区较好的社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都要领先于其他发展一般的社区。在特定的历史发展时期,体育都会不同程度受到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政治制度制约着体育制度的发展方向,政治经济的发展制约着体育发展的价值方向。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较好的社区其社区体育意识普遍较强,政府的工作重心也会更加倾向对社区居民生活质量的建设,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会比较完善,且体育资源也会更加充足。发展好的社区体育资源充足或者还会出现资源闲置等情况,形成了“肥胖型”的资源过剩的发展现状。反之,对于那些发展相对落后的社区,政府更加侧重于发展当地社区的经济,政府对社区体育的发展不够重视,造成社区体育资源的场地建设、经费投入和制度的构建和完善等方面漏洞的形成。所以发展较慢的社区由于体育资源供给不足,形成了“瘦小型”的资源短缺的发展现状。由于各个区域间政治经济文化的综合发展存在较大差距,社区各方面发展的不平衡,致使区域性体育资源的供过于求、供不应求等现象发生。
政府不仅有领导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和加强社区建设的职能,还具备提高人民群众和社会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能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对体育的需求,体育公共服务由政府组织,居民参与,这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容体现。为居民提供基本的体育场地和设施,宣传和组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是政府加强社区建设的职能。但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社区由于政府部门或是个人对公共服务体系的认识存在“偏差”,没有为居民提供实际的体育公共服务,对体育资源供给不到位,仅仅是为了方便自己或是单位人员的使用,场地建设资源的投入未能深入群众。如建设场地的选取不是位于小区人流量大或是中心地区等地,各方面因规划建造的不合理,出现某些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不是服务于广大社区居民,进而造成部分体育健身资源的闲置等现象,并且还使得部分居民无法使用健身资源。社区体育的组织形式是以行政手段为主要推动方式,节假日、活动日组织的各种社区活动都是以政府为中心举行的大型的体育活动。其属性基本都为“官办”,居民更多的是被动参与到活动之中,充当了某个小区“体育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陪衬,没有真正意义上做到对全民健身强有力的宣传,这样很难达到“公共组织,共同享受,共同宣传”[4]的理想效果。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不高,无法满足居民对体育运动的正常需求,不利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建设的有效推进。
政府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协调发展是指政府供给的体育资源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居民对休闲运动和强身健体的需求。据徐长红调查发现,政府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类别和供给模式具有单一性,大部分是修建一些露天的体育广场,提供一些简单的体育健身器材。仅有30%的社区拥有室外篮球场,22%的社区拥有足球场,15%的社区拥有羽毛球场和网球场,10.6%的社区拥有健身房。室内的乒乓球场、体育娱乐设施屈指可数。如此一来居民的锻炼要受到自然因素的干扰,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不便于居民对场馆的使用。根据经济学原理,公共供求关系理论主张政府的供给必须适应社会公共需要这一基本规律,二者被视为一国经济稳定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政府的行政工作的复杂性较强,涉及面较广,所以无法集中精力切实有效地开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职责。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和全民健身活动积极开展的过程中,大部分社区居民对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增加,伴随着对体育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供需出现错位的情况下,闲置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体育设施,这种发展是不合理的。居民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消费模式、消费结构、需求的层次、需求类型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政府的传统单一供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区居民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根据我国社区体育发展现状来看,违背了经济学公共供求关系这一基本发展规律。
社区居民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享有者”,是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服务客体”,是体育公共服务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供给的接受者和受益者。包括一般民众、儿童、少年、老人、身心障碍者和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等。根据体育公共服务需求主体的受益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主要享受者和次要享受者,主要享受者包括社区居民中最直观的、最终受益的接受服务供给的社区居民。次要享受者包括因户籍固定,工作或生活常在外地居住的居民;生理性弱势群体受到经济制约或是身体状况限制不能保质保量的享受服务的居民;还有一部分外出务工的流动人口,由于群体较复杂又疏于管理,也没有很好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由于社区公共服务主体的各种复杂情况,导致对体育公共服务的需求层次、需求类型、需求设施等都存在复杂性、多样性。
2.1.1 社会老龄化对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增加
21世纪初,中国从“年轻型社会”经过短暂的“成年人社会”,彻底进入了“老年型社会”。据调查发现:2003—2020年迅速老化期,2020—2050年是高度老化期。现在全世界每5名老人中就有1名中国老人,亚洲每2名老人中就有1名中国老人[5]。人口老龄化形成老龄健康问题。老年人有充足的时间和高涨的热情参与体育活动,并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老龄体育需求。在一些社区虽然成立了部分老年人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大家组织一起晨晚锻炼,但是他们锻炼的场地和器材都比较匮乏。他们锻炼的地方大都在一些公园和道路两旁的一小块场地,而且供社区老年人锻炼的体育器材十分有限,体育设施场地相对缺乏。老年人适合并且需求的体育活动有长跑、太极拳、气功等,但在大多数社区开展的这类活动较少。有些社区有某些适合老年人的体育活动,但也是缺乏相关的专业健身指导员指导。
2.1.2 社区居民余暇时间的增多对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增加
由于社会化进程的速度不断加快,生产劳动时间缩短,科学技术出现高度现代化,生产劳动向自动化和效率化转变。生产现代化把人们从单调、紧张、高度肢体化的活动中解放出来,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工作时间也相对缩短。人们一方面得到社会技术不断发展提供的物质享受,另一方面余暇时间也相对比较充足。该情况与工作时间缩短联系紧密,全国城镇实行5天工作制以后,现在中国的每个职工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仅为5h29min。其次,该情况也同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缩短有关系。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家用电器被广泛使用,居民的家务劳动时间减少。一个家用电器完备的家庭,包括装备了洗衣机、电冰箱、微波炉、烤箱等,经过调查计算居民的余暇时间每天可以增加一小时。最后,因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居民改变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人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支配,生活空间也不断加大,大部分居民的作息时间规律也相对集中。
马斯诺的需求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大类: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们的腰包“鼓起来”了,居民的衣食住行生理需求问题基本解决了。闲暇时间比较充足,更加注重自身的安全健康,所以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即安全需求(Safety needs)。居民生活相对稳定之后,就向往拥有强健的体魄,而参加体育锻炼是居民们公认为最直接、有效、便利的强身健体的方式。由于作息时间的规律相对集中,大部分社区居民差不多相对集中到一段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这就需要大量的体育设施和体育场地。据调查结果显示:资源建设总量投入尽管逐年加大,但根据居民的需求和使用现状来看,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仍旧十分匮乏,现有的体育场地体育设施仍旧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
社区里面生活着各种各样的人群,包括一般民众、儿童、少年、老人、身心障碍者和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等。这些不同的群体中他们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收入层次等都各不尽相同。学生发展关乎到国家的发展,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状况直接关乎民族未来的发展前景。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国大、中、小学生在校都有必修的体育课程,重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是有必要的。随着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老年人因退休而开始积极锻炼的人数比在职工作的人要多;收入层次高的人比低收入者要注重健康与精神文明建设;男性比女性更加注重锻炼。不同年龄段的人锻炼的方式也不一样,少年儿童锻炼方式一般是羽毛球、足球、踢毽子、跳绳等;老人的各种感官功能、协调能力逐渐衰退,所以主要以打太极、乒乓球、舞剑、散步为主;中年男性锻炼方式以灵敏性较强的球类为主;而中年女性多以跳广场舞、羽毛球、慢跑或是散步等。面对复杂多样的社区人群,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需求增大,同时又因为各群体之间对体育公共服务需求存在的多样化与复杂化,致使体育资源需求类别不尽相同等情况的发生。
美国政府在“二战”后的不同时期都制定了相关政策保证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社区体育配套设施的建设。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意识到社区体育建设的重要性,1932—1937年在自身经济危机缠身的情况下政府仍拨出15亿美元,采用政府服务的方式出资修建社区体育中心。美国政府颁布的《健康公民2000》的计划中再次强调增强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包括体育文化、体育休闲娱乐等多种领域。美国政府规定至2000年每10000人要建立一英里野营、自行车、或是健身路径,每1000人要建四亩开放的休闲公园[6],此外,美国社区体育还注重保障社区居民不同人群参与体育锻炼的权利,特别针对生理弱势性群体设有符合他们的专门性体育锻炼项目。
英国关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及公私合营模式取得优异的成就。主要特色是政府与私人部门之间建立起合作的关系,进而提供体育资源的方式,这种模式在英国被认为是政府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和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被广泛应用到交通、医院、通信等各个方面[7]。政府对社区体育项目有一定的控制监管权,给予私营部门或是某些中标企业政策支持。并且政府不仅可以融资和缓解财政上的负担,而且还能够提高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工作效率。如此一来,政府就可以在转变为监管角色的同时又能够专注于服务质量的保证。
日本在20世纪50年代逐渐形成较完整理论体系。1979年12月提出《关于普及振兴体育运动的基本计划》,1998年制定《体育振兴投票法》[8]等。日本的城市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建设从1969年到1990年之间由10193上升到62786个,增速高达6倍多。日本的体育设施建设与当地社区居民使用的需求为出发点,结合居民对体育资源的实际需求情况科学的供给,这样居民就能够合理有效地使用体育健身资源,不至于导致资源的闲置。并且日本利用了学校的体育资源,2001年,98.8%的市町村开放了学校的体育设施[9],有效缓解了体育设施的供需矛盾,还提高了学校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西方发达国家对社区体育事业的发展起源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历程。纵观英、美、日社区体育事业的建设发展,社区体育公共服务重视程度高、建设迅速且规范。美国对社区体育的重视程度非常高,有关社区体育的政策也比较健全,对体育资源的供给也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供需同市场有机结合,让体育资源得到科学的利用;英国的政府也是将“划桨”变为“掌舵”,以政府为主力军,其他私营部门参与到社区体育服务中来的多元化模式,政府既减轻财政上的压力,又可以提高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效率;日本的社区体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颁布很多有关于体育的相关法律,社区体育事业在建设中有法可依。最重要的是以体育设施建设与当地社区居民使用的需求为出发点,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居民可以合理有效使用体育健身资源。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社会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在不断强化政府组织履行与提供社区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主导职责的基础上,还应同社会、市场组织相协调。政府适当放权,将“划桨”变为“掌舵”,以政府为主导、多元投入为发展的动力,着重注意对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整体规划和对相关设施场地的监管上[10]。在政府的允许下让一些事业单位、私营部门由政府授权并自愿为社区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一些贡献,参与到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中来,不仅可以缓解政府财政上的负担,还能够提高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工作效率。他们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健身设备和场地或是资助社区举办一些群众性的健身活动。政府应转变单一的供给设施也可以让拥有专业体育健身知识的人,对居民的健身进行科学的指导。政府要加强社区居民对自己社区体育设施的监察和管理,延长公共物品的使用寿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原则,提高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有效性,调动居民健身的积极性。推进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模式优化升级,为社区体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人类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政府对社区体育设施的供给是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这样的供给代价难以负荷。因此,社区场地的建设要以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要深入调查群众的真实需求,以“实用主义”为原则,切记避免出现“形式主义”等情况。体育场地的建设要在充分考虑到环境和气候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修建在居民比较密集的地方,这样才能够提高居民对体育资源的使用率。要充分调查了解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发展水平的居民对体育设施的具体的需求,保证供给的公共物品可以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我们可以学习借鉴国外,整合体育社区资源,比如靠近学校的社区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利用学校的体育设施,缓解体育资源供给不足的矛盾,保证高效使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资源,缓解社区体育资源公共供需矛盾。
不能一直坚持“发展至上”的传统观念,而忽视了“发展为了什么”“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据调查发现我国资源总量供给不足,供求关系与居民实用存在严重脱节。在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判断上,“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要促进社会的发展就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供给与需求中应该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原则。政府在加大对社区总体体育设施数量增加的同时,要特别重视体育资源因经济发展不平衡和相关工作人员权利使用不当导致体育资源供求错位等现状,要加大对经济发展落后的社区的体育公共资源投入,在体育资源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无偿为居民开放当地的体育场馆。上级应注重对政府工作者权利的监督,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为人民做实事,了解居民的切实需求,建设大家都能享受的公共体育设施。解决体育资源的“肥胖型”过剩和“瘦小型”短缺等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对社区体育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国虽然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十二五”规划和全民健身等体育政策,对体育事业和体育文化的发展水平有极大的提高,但对于社区体育公共资源的有效供给、监督和社会管理等问题的有关法律法规不是特别的明确和充足。鉴于此,首先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公共服务法》不断完善和改进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现有问题,保障不同年龄、职业、学历、收入层次等人都可以享有公共服务。其次,合理规划体育设施的开放式时间,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率。然后,政府可以利用便利的网络平台,向广大居民宣传体育健康知识,同时建立起公正透明的监督机制体系,积极主动地和居民进行沟通互动,政府需“对症下药”,对社区体育组织管理的满意度调查,了解居民对体育设施的需求。最后,政府应该规范权利的运用,使其在“阳光”下运行,加大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尽量满足居民对体育资源复杂化多样化的需求。有机整合供需资源,发挥社区体育公共服务实效,提高我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的水平。
体育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阶梯,体育事业的发展情况体现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发展水平高低。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问题,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社区体育公共服务是一项社会公共性事业,解决好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中的供需不合理问题,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政府应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学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深入改革,保障全社会居民的合法体育权益。构建一个“亲民、便民、惠民、利民”的创新型的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供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