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良 戴国斌 张君贤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中国武术拳种与流派产生进行“模件”解读,分析中国武术内在的可能性机制。认为:拳种模件促成了流派的规模化产生,其基本动作模件、组合动作模件、特色技法模件在流派的规模化产生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武术模件促成了拳种的规模化产生,从微观、中观、宏观3个不同维度上为风格各异的拳种规模化产生提供基础;模件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武术的文化奇观,“原本复制”“求新、求异”的模件思想及模件思想的正、反向应用使中国武术的拳种与流派的繁荣发展成为可能。
关键词:中国武术;拳种;流派;模件
中图分类号:G 852 学科代码:04030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makes a “model” interpretation of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Wushu boxing genres and schools, and analyzes the internal possible mechanism of Chinese Wushu. It is believed that the boxing model contributes to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the schools, and its basic action module, combined action module and characteristic technique module play different roles in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the schools; the boxing model contributes to the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the boxing, and the style of the boxing model varies from three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micro, medium and macro. The mode of thinking has created the cultural wonder of Chinese Wushu, and the positive and reverse application of the mode thinking of “copying the origin” and “pursuit of newness and difference” has made it possible for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boxing and schools.
Keywords:chinese wushu; boxing; genres and schools; module
德国汉学家雷德侯认为,“模件”化是一切“中国奇迹”背后的秘密[1]。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够创造数量极其庞大的艺术品,在于“发明了以标准化的零件组装物品”[2]4的“模件化”的生产体系。“模件”被定义为“零件可以大量预制,并且能以不同的组合方式迅速装配在一起,从而用有限的常备构件创造出变化无穷的单元” [2]4,“模件即可以互换的构件”[2]22。中国武术门类繁多,除源流可溯、风格独特的129个拳种外,未被挖掘和保存的乃至消失的拳种与流派更是浩如烟海,也可谓是一个“中国奇迹”,在世界众多的武技之中,堪称是一个文化“奇观”。然而,是什么原因促成了这一文化奇观?排除社会环境、文化结构、地域影响等外部条件因素,本文试图以雷德侯的“模件”思想解读我国武术拳种与流派规模化产生的内在可能性。
1 拳种模件促成流派的规模化产生
拳种的界定是“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拳种模件是指一个拳种中可以被置换的单独动作组件,一个拳种正是因为具有了“拳种模件”,才使得拳种习练者承袭传授者所授技艺后形成自身的风格 [3],运用“拳种模件”进行再创造,重构新的拳种流派,实现流派的规模化产生。“拳种技术的传承与革新遵循着拳种自身理论的阈限,由此而生成的同一拳种下的不同流派才得以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态势” [4],所以,同是太极拳却有宋派、陈派、杨派、吴派之分 [5]。本文将拳种模件概括为基本动作模件、组合动作模件和特色技法模件。
1.1 拳种基本动作模件在流派产生中具有基础性
拳种基本动作指构成武术攻防的单个基础动作,基本动作形式变化多样,可引伸出多种姿态的武术组合动作。拳种基本动作模件呈现于拳种的不同流派之间,为流派的规模化产生构筑了基础。首先,“基本动作模件”构成各个流派中的武术套路。或者说,各个流派中的武术套路均可解构成本拳种的“基本动作模件”。学习一个拳种,一般从基本动作开始学起,例如,学习太极拳的步法中的“虚实转换”“迈步如猫行”。而在各个不同的太极拳流派中,步法是具有共性的,是可以互相置换的模件。其次,“基本动作模件”的组合在具有一定自由度的基础上受到规则限制。基本动作模件进一步组合成为组合动作模件,例如,“马步”和“冲拳”的组合,形成组合动作“马步冲拳”。组合虽然有一定的自由度,但是基本动作模件在形成组合动作模件时却也有着一定的规则和若干的限制,或是需要遵循特定的“程式与惯例”。基本动作可以组合到任何的系列动作中,但其组合位置往往是固定的,即遵循一定的惯例。例如:长拳中“旋风脚”落地往往是连接“马步”、接“跌竖叉”组合;南拳中“旋风脚”落地往往是连接“单蝶步”或“马步”。再次, “基本动作模件”的组合呈现复杂多样化。一是复杂的基本动作模件可以包含一个或数个简单的基本动作模件,例如,“仆步拍掌”动作模件包含着“仆步”和“拍掌”2个单独的动作模件。二是同样的2个基本动作模件之间具有多样性的组合方式,例,“仆步”与“拍掌”2个基本动作的组合,可以是“仆步单拍掌”,也可以是“仆步双拍掌”,还可以是“仆步轮拍”。三是相同的基本动作模件在不同的組合中呈现不同的功能,例如,马步,既可以注重防守功能进行“马步架挡”,又可以注重进攻功能组合“马步冲拳”。
1.2 拳种组合动作模件在流派产生中的单元性
组合动作模件是更为复杂的模件,在拳种的自选套路中,正是将各个组合动作模件进行个性化组合,并加以衔接,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套路。在组合动作之间可以穿插配置拳种基本动作模件,以使整个套路更为自然流畅。首先,组合动作模件是套路记忆的单元。武术套路通常是由若干“式”组成,例如,简化太极拳“二十四式”,这里的“式”即是指组合动作模件。简化太极拳中的这“二十四”个组合动作模件,其中的每一“式”(组合动作模件)都是杨氏太极拳中模件的置换。习练者在练习简化太极拳套路时,可以组合动作模件(式)为单位进行练习和记忆,例如习练野马分鬃时不会刻意去记忆野马分鬃中的一个“身形”或“步法”。其次,组合动作模件是套路形成的骨架。一方面,若干的组合动作模件串联即可构成武术套路,例如太极拳中的“五式”“八式”等,尽管套路编排上要求不同的组合动作模件之间的连接讲究对称、协调、主次等,但只要衔接合理,也能够凸显自身的风格特色;另一方面,组合动作模件的不同位置编排可使套路的节奏、路线等发生变化。例如,“一段快速激烈的动作后以一个低势动作(例如:跪步、弓步等)突然停顿,使得动作具有嘎然而止的节奏感,相反,如采用高势动作结束则很难达到这种效果” [6]。再次,组合动作模件在流派之间呈现单元性迁移。例如:杨式太极拳中的“白鹤亮翅”,在武式太极拳中称为“白鹅亮翅”;杨式太极拳中的“打虎式”,在武式太极拳中称为“伏虎势”,在陈式太极拳中成为“兽头势”。从以上可见,在不同流派中组合动作模件名称有所区别,但是,均为同样的组合动作,其在不同流派中技术动作迁移变化较小,呈现出单元性。
1.3 拳种特色技法模件构成不同流派中拳种的独特性
拳种的特色技法模件即拳种流派发展的“母题”,其使得拳种风格独特,从而形成另一种“拳种”。一方面,特色技法模件能够区分出拳种的不同。特色技法模件是指拳种独具特色的模件,同时基本动作模件和组合动作模件都有可能成为特色技法模件。虽然基本动作模件在不同的拳种间有一些共性的体现,但是不同拳种的基本动作有其独特性。例如:从基本动作模件来看,南拳中的“骑龙步”“单蝶步”“单指”等,通背拳中的“尖拳”“奇拳”“空拳”等,都属于特色技法模件。从组合动作模件来看,南拳中的“马步双推单指”“跪步双虎爪”“转身挂盖拳”等,通背拳中的“当头炮”“披身拳”等,也属于特色技法模件。另一方面,特色技法模件成为流派创新的基础组件。一个新的拳种流派往往是以特色技法模件为基础进行的创造,例如,太极拳的各个流派在拳速、拳架、难度等方面有所不同,但是太极拳的特色技法模件仍是基础。例如,孙禄堂开创了孙式太极拳流派,他在形意和八卦的基础上学习武式太极拳,将对形意和八卦的体悟融入太极拳中,形成了高架活步太极拳。
2 武术模件促成拳种的规模化产生
“不同的拳种之间是同形、同质、异趣的,所谓‘同形是指其外在的动作由于要完成相同的技击方法而有相同或相近的动作结构;所谓‘同质是指不同拳种在完成某一个技击方法时不仅动作的外形相同,而且其技击方法的用法也相同;所谓‘异趣是指不同的拳种在完成相同的技击动作时在演练风格上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7]。每个拳种并非完全独立的创造,武术的不同拳种虽然在技术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对于习武者而言往往在习得一个拳种后对学习其他拳种也会有触类旁通的作用,“武术习练者多有以某一拳种学练为主的习武经历” [8],这使得他们具有了习练其他拳种的武术基础,而这种基础除了功力(包括力量、柔韧性、协调性等)的加深和运动技能的正迁移外,尤为重要的就是“模件”的作用。
从一个拳种的学习中掌握武术不同层面的“模件”,在学习其他拳种时即可将之进行复制、迁移,或将各类模件进行重组、创新,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拳种。模件在拳种的规模化产生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认为,武术的“模件”构成存在不同的层面,或者说,在不同层面上各个拳种存在共有的、可以互用的规律性的部分,即“模件”。在微观模件上,分为意、气、劲、神;在中观模件上,分为手法、眼法、身法、步法;在宏观模件上,分为攻法、防法。
2.1 拳种产生中的微观武术模件
首先,“意”在各个拳种中发挥先导作用。一方面,“意”是指以意识指挥动作,拳谚有云,“身未动、意先行”。以意催形,任何拳法都需“意”贯其中,即便在实战技击中追求“无意”,也必是以“意”为前提。且武术中认为“意”的贯注可以增强气力的发挥,例如“武备如此,唯务聚精会神,以壮气力” [9]。另一方面,武术讲求“以意导气”,内家拳尤为注重“意”,甚至认为练“意”比练拳更重要,学习心意拳,先练“心”后练“意”,最后练“拳”,三者是统一的整体 [10]。武术劲力的发挥是靠“以意领气,以气催劲”来实现的,也说明了“意”在武术习练中的先导作用。
其次,“气”是不同拳种共同追求的元素。“气”既是武术的一种内在修炼方式,例如“真气”“元气”,又是武术中呼吸与动作的结合方式。一方面,不同拳种均重视“气”的存在,例如,拳谚中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另一方面,武术讲求“以气运身”,要求练拳时做到“拳式呼吸”“提、托、聚、沉”的呼吸方式,这些均需配合动作进行变换。《太极拳谱》中也有关于气的论述,例如“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11]45 。
再次,“劲”是各个拳种共同的探索。其一,都强调武术中“劲”与“力”的不同,将“劲”视为一个较为独立的存在,但又不能脱离“力”的支撑。例如:“力为有形,劲则无形,力方而劲圆,力涩而劲畅,力迟而劲速,力散而劲聚,力浮而劲沉,力钝而劲锐。此力与劲不同也” [12]。其二,武术中普遍存在对“劲”的崇尚。例如:“善拳者,未必欲力大如牛以待世人。所谓仙人担者,持此等重物之力愈大,则其人之劲愈小,其人之离拳术家愈远矣。盖拳术尚劲不尚力也” [13]。其三,尽管不同拳种的动作不同,劲力的运行空间路线不一样,但是,“劲”的运用过程就是一个“模件”。不同拳种对“劲”有不同的要求,例如,南拳要求“刚劲”,翻子拳要求“脆快劲”,通背拳要求“拧劲” 。武术的习练者在运劲、发劲中体悟劲力的生成与形体的变换,例如,少林拳法中“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的劲力传达过程。再如有記载“各种拳术,见招而施术者,具有特长之处,不过劲有整散而已” [14],可见,“劲”是各个拳种共同的探索。
最后,“神”是不同拳种追求的动作意境。中国武术各个拳种流派的练功技法,普遍遵循“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要求,体现武术“内外兼修”。不同拳种通过其动作的神韵来体现、强化自身的风格和特色。一方面,“神”是各个拳种追求的一种精神状态,例如有记载:“太极所练在神,故云:神为主帅,身为驱使;精神能提起,自然举动轻灵。” [15]另一方面,在演练中将自身置于不同的意境,通过节奏、身法、眼法等体现出不同的神韵,例如,套路演练对精神的要求通常是习练者要精神饱满、全神贯注。
2.2 拳种产生中的中观武术模件
首先,不同拳种中对手法有规范化要求。“手法”是在不同拳种间可以复制的规范化的模件,一是指对手型变换的要求,包括对基本手法“拳、掌、勾、爪”,例如,拳的要求是“四指并拢握拳,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关节,拳面要平,四指不能突出拳面”;掌的要求是“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二是指对基本手法“拳、掌、勾、爪”的技法要求,例如,凸显拳的快捷的“拳如流星”“拳打人不知、出手不见手”的速度要求。三是指对出手空间的要求,例如“两手运转,上不过眉,下不过膝”“高举不过眉,低按不下脐,左右不出肩窝”“上下一条线,两手围着操纵轴转”等 [16]。
其次,各个拳种中眼法要表达意蕴。“眼法”是对武术中眼神对动作的“注视”“随视”等的要求,讲求“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太极拳中有“眼观鼻,鼻观心”的要求,长拳中有“眼似电”的要求。各个拳种对眼法均有一定的要求,例如《拳经·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身法操持》记载:“凡与人对敌之时……两手必互换,两眼必须射敌人”。
第三,不同拳种中身法要求表现神韵。不同拳种中的身法不仅是对身体的“闪、展、转、折”等的要求,也是武术中对劲力要求的体现。例如,《太极拳谱》中将身法划分为“纵、横、高、低、进、退、反、侧” [11]45 。身法在不同拳种中一般表现为“腰”的运用,例如《拳经·少林寺短打身法统宗拳谱·身法操持》中记载的“身之枢轴者腰也,腰要灵活圆熟,直鞭坚固”。
第四,不同拳种中步法要求凸显重要性。一是基本的步型构成,分为“弓、马、虚、仆、歇”。二是脚的攻击技法。太极拳中的踢法有分脚、踢脚、蹬脚、摆莲等 [17]。拳谚中有“教拳不教步,教步饿死老师傅”的说法,也充分体现了步法在各个拳种传承中的重要性。三是动态的步法要求,步法要求稳定性,例如“步要稳固”“步赛粘”等。例如《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记载有对步法重要性的描述,“手法便利,脚法轻固,进退得宜”。
2.3 拳种产生中的宏观武术模件
首先,攻法是各个拳种的追求。攻法是指武术的进攻方法,任何拳种都包含着攻防。攻法包括“踢技、打技、摔技、拿技、击技、刺技”等,每个技法自成体系,不同拳种的进攻技法都是这些基本的进攻技法模件的组合。进攻技法并非仅限于拳法,武术的进攻技法有“七拳”之说,“武术是身体7个部位的协调运动,是身体七拳的训练” [18],即“头、肩、肘、手、胯、膝、脚”这7个身体部位皆可作为进攻的“拳”,“七拳”攻法构成了武术中的一个宏观模件,拳种间的进攻技法可以互为借鉴。
其次,防法是不同拳种的本质需求。武术的本质是技击,攻防是各个拳种的本质特征,防守是武术技击的重要组成部分。防守技法包括架、压、格、截、挂等的接触性防守和闪腕、闪步等的非接触性防守。防守与进攻互为矛盾,互相统一,进攻中蕴含着防守,防守中也蕴含着进攻,甚至有的拳种招法中既是进攻又是防守。例如,接拳时,要格挡、反击,一般的拳法是分开运用攻法和防法,而形意拳一旦出拳,就既有防法又有攻法 [19]。拳种防法模件是武术中的一个宏观模件,防守技法可以从一个拳种整体迁移至另外一个拳种,防法模件中包含着多个微观和中观武术模件,是新的拳种产生的重要构件。
总而言之,武术正是因为形成了微观上的“意、气、劲、神”模件,中观上的“手法、眼法、身法、步法”模件,宏观上的“攻法、防法”模件,才能够将这些模件随机组合而创立新的拳种,促成了拳种的规模化产生,形成了中国武术的拳种集合体。
3 “模件”思想成就中国武术的文化奇观
中国武术多拳种、多流派并存,这是与其他国家武技的最大区别。“中国武术门派众多是由于南北方地理、气候等多方面的不同而造成的” [20]。排除多种因素,从“模件”角度看,在模件的组合下,武术形成了不同的拳种和不同的流派,但同一个拳种的同一个流派中,依然各具特色,呈现一定的个性化,这种个性化累积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发展为一个新的流派,甚至开创一个新的拳种,从而成就了中国武术的文化奇观。
3.1 模件思想中的“原本复制”与追求标准化
模件的作用就是要原本复制,尽可能地减少复制品间的差异。在武术的传承中,武术模件、拳种模件也秉承着“标准化”的思想,传承注重“原本复制”,力求减少差异;因此,产生了各种规范化的学拳要求,并且认为不符合要求的动作等是弊病。例如,将武术技术中的问题比拟为“病症”,“以不正常身体作为规范化对象,武术建立了各门各派的‘病例系统” [21],追求传承的“原本复制”。一方面,拳种、流派传承要求规范化。在传授武术技能时,传授者一般要求“必须按要求做”,这体现出模件思想中的“原本复制”要求,也是武术得以保持流派特色、拳种风格和纵向传承的基础;另一方面,武术技术评价的要求。在对个人武术技术进行评价时,往往又注重他的动作规格、技法表现,是否符合拳种的内在要求,即便是创新也需在一定的惯例和规制下進行,而不可任意为之,这也体现出中国武术模件思想中的“原本复制”要求。
3.2 模件思想中的反向“求新、求异”催生了“突变”
武术在传承中,习练者在习得传授者的技艺后,倾向于形成自身的特色,追求模件的反向“求新”和“求异”。一方面,拳种模件“量”变的累积产生新的流派。“流派是在拳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下进行的技术化再生产的结果” [22]。首先,在拳种模件的复制过程中,不同的习练者并非毫厘不差地接收。同一名传授者传授的同一套拳法,不同的习练者会有不同的领悟,并且将同样一套拳法练出自身的特色,例如:杨露禅传授的习练者有凌山、全佑、万春,3人中一人善拿、一人善化、一人善发 [23]。这与不同个体的自身差异有关,例如,李存义教授的习练者各有所长,尚师功力纯,薛颠变化多,唐师腿快 [24]188。其次,拳种模件传承以后,不同的习练者各自倾向于“求新”“求异”。在习得传授者的“模件”后,会对模件进行“改版”。武术的传授内容往往表现在对“新”的追求上,表现为内容的新变化 [3]。而个体在对所习拳种模件进行“改版”的过程中,累积达到一定程度,无论是在拳速、强度、拳架高低等方面,还是在风格、理念等层面,就形成了新的流派,例如太极拳各个流派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