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24 式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24 09:26王焕盛张传来
体育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太极拳动态分层

王焕盛 张传来

(山东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山东 青岛 266590)

24 式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对24 式太极拳的传承,是学校体育的责任,是每个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1]。它是对民族智慧与性格的传承,是我国传统体育中的瑰宝[2]。动态分层教学模式是在了解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的分层次、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3],对学生的学习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学校要将动态分层教学法引入到24 式太极拳教学中,让每一个学生都会打24 式太极拳,让每一个老师也能熟练的掌握动态分层太极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本研究通过实验法、调查方法等分析动态分层模式下24 式太极拳教学情况,分析当下动态分层24 式太极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最后提出动态分层教学模式下24 式太极拳进校园的一些建议,给广大武术教育工作者一些启示[4]。

本文通过对动态分层教学在 24 式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的意义研究、现状调查研究、问题研究、策略研究等,补充动态分层教学在 24 式太极拳教学中应用的理论性整体构架,使动态分层教学在 24 式太极拳教学中应用含义更加丰富,更有理论深度。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即 24 式太极拳这一专项活动的体育能力。本研究通过在太极拳实际教学场域中进行动态分层教学,发现在进行动态分层教学在 24 式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中会出现的问题,结合相关理论,对问题进行归类总结,找出解决对策,既锻炼了教师的教研水平,又是对学生体育技能——24 式太极拳地不断锻炼,进而也为教育一线工作者提供动态分层教学在24 式太极拳教学中应用的一些经验[5]。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山东某高校2018—2019 学年大学二年级的体育课学生。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笔者在图书馆、知网等数据库检索几十篇与动态分层教学、24 式太极拳教学情况相关的论文,进行筛选整理分析,作为参考。

1.2.2 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采用《教师调查量表》《学生调查量表》,对传统24 式太极拳教学法存在的问题和动态分层教学法下的24式太极拳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 份,收回有效问卷279 份。

1.2.3 实验法

本研究通过对动态分层模式的剖析,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到实际教学中,提高学生的24 式太极拳学习效率与动力,以此得到动态分层模式理论应用实践的模式。

1.2.4 访谈法

笔者通过对学校领导、体育教师、家长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动态分层教学在24 式太极拳教学中应用的看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传统24 式太极拳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2.1.1 学生对24 式太极拳运动的兴趣不足

在学生对24 式太极拳运动的爱好情况中,有27 人很有兴趣,占9.68%;有52 人有兴趣,占19.19%;有98 人兴趣一般,占36.16%;有73 人不愿意,占26.94%;有22 人很不愿意,占8.03%。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对参加24 式太极拳运动的兴趣不强,有兴趣的比例不到30%,大部分人是一般、不愿意或者很不愿意参加24 式太极拳运动的。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是24 式太极拳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2.1.2 体育教师师资结构不合理

笔者在对体育教师的调查中发现,在20-30 岁之间的有4 人,占40%;在31-40 岁之间的有3 人,占30%;在41-50岁之间的有2 人,占20%; 50 岁以上1 人,占10%。太极拳与其他体育项目不同,越是年长的教师,他们接受到的这种体育文化更丰富,理解更深厚。体育教师的年龄总体分布比较年轻化,年长教师相比年轻教师,在太极拳的了解深度及广度上要优于年轻教师,有更多的经验。所以,这种年龄分布比较偏“年轻化”的师资结构不利于24 式太极拳教学活动的开展[6]。

2.1.3 学生家长受传统观念束缚

在学生家长对传统太极拳教学活动消失所持有的态度中,有12 人认为不该消失,占5%;有21 人感到很惋惜,占8.75%;有41 人感到有点伤心,占17.08%;有132 人感到无所谓,占55%;有34 人感到早该取消,占14.17%。可以看出,学生家长对太极拳活动的消失,认为无所谓的居多,说明学生家长对太极拳活动的重视度不高,认为其可有可无,没有认识到24 式太极拳的锻炼价值。

2.2 24 式太极拳动态分层教学的设计

2.2.1 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为了保证教学试验效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教师在2018-2019 学年第一学期的第一节课,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24 式太极拳掌握情况进行了测试。我们经过分析,发现所有学生不存在明显性的差异。按照试验前的测试数据和学生的问卷调查,随机将学生分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并在对照班和实验班中按照学生的测试结果分为A 组、B 组和C 组。

2.2.2 分层标准

A 级:优秀团队。体质好,运动能力强,对24 式太极拳兴趣浓厚,对24 式太极拳的基本技术有一定了解,自信心强,24 式太极拳得分在90 分以上。

B 级:改进小组。身体素质基本达标,对24 式太极拳的兴趣普遍,对24 式太极拳知之甚少。24 式太极拳的技术评价得分在80 分以上。

C 层:基本组。体质差,学习能力差,对24 式太极拳兴趣不明显,缺乏学习信心,24 式太极拳技术评价得分60分~79 分。

2.2.3 细化教学目标

设立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目标,是科学完成本次教学实验的基础和关键。大多数学生更关心他们的学习基础和教师的严格要求程度。学生们出于比较心理,现在更关注的是课程最终考核成绩。教师往往会忽视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差异,最终考核缺少过程性考核,最后会出现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体育课成绩会高于其他学生。在教学试验中,减少学生们关于学习起点的顾虑,把重心转移到按照教学目标认真完成教学任务[7]。因此,教师首先要保证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目标,按照学生们的教学需求指定24 式太极拳教学计划,把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教师的教学目标有机融合到一起,进而保证教学效果。大学二年级学生在一年级体育课期间已经完成了24 式太极拳的学习并进行了考核,为了保证教师评价的统一性和科学性,对大学二年级的学生进行24 式太极拳试验前考核,考核标准按照体育课教学大纲中24 式太极拳考核标准进行。

2.2.4 教学设计

复杂多样的体育学科,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学校必须以体育学科特点为基础,遵循24 式太极拳的规律,依照体育教师的24 式太极拳技能、教学能力,结合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准确掌握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在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的基础上进行24 式太极拳教学设计。在教学试验中,教师要实时注意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后做好笔记和总结,并详细分析教学难题,做出教学预案和解决措施,保证教学试验顺利进行。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及时进行修正,以达到优化教学、科学试验、数据准确的目的。

(1)对照班和实验班仍然维持大学二年级学生“三自主”选课模式,即自主选择上课时间、自主选择体育教师和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对照班的A 组、B 组和C 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验班的A 组、B 组和C 组采用动态分层次教学模式。对照班和实验班的教学内容和课堂要求是一样的,不同的是教学模式和学习手段。对照班的教学安排过程一般是“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教师纠错”[8]。学生的学习情况将使用统一的评估标准分阶段或期末进行评估。

(2)实验班动态分层教学。在教学试验前,教师对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24 式太极拳技术情况等进行了测试,目的是为了更准确的研究动态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在综合考虑大学二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24 式太极拳掌握情况、兴趣情况等因素的基础上,教师将实验班学生分为A 组、B 组和C 组等三个层次,制定了一个评价指标,不同层次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在教学试验中,教师要善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迷惑,多鼓励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在教学中因材施教,实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9]。在教学实验的时候,教师分阶段性进行过程性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实时调整学生们的分组,进步快、态度认真、技能高的学生升一个层次;反之,降低一个层次。

2.2.5 动态分层教学的实施与考核

动态分层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在评价方法、评价标准、评价时间等方面有许多不同和改进。传统的教学评价主要以期末考试结果为准,而动态分层次教学模式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了过程性考核和学生自我评价,力争使教学评价更合理、有效和说服力。过程性考核,指的是教学试验中,分阶段进行24 式太极拳考核,实时掌握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比如在学习完24 式太极拳中的前6 式时,就组织进行一次技能考核,教师打分就反馈给学生;自我评价,指的是在A组、B 组和C 组中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学生的自我评价标准,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对自己进行实时评价。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标准是不一样的,A 组的自我评价标准是最高的,以此类推。在完成过程性考核、学生自我评价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出勤情况、身体素质考核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依据最终评价结果再进行动态分层次教学。试验证实,分层次教学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竞争性。

2.3 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在24 式太极拳教学中的发展策略

2.3.1 进一步优化体育教师师资,加强动态分层教学模式学习

学校要合理配备不同年龄结构的体育教师,既要有经验丰富的体育老教师,也要有精力比较充沛的年轻体育教师。教师要对体育教师要进行24 式太极拳的专项培训,对体育教师的动态分层太极拳教学水平进行提升。学校体育教师整体结构偏“年轻化”,因此,学校要更加注重年轻体育教师的动态分层24 式太极拳教学能力。学校还要增加专业24式太极拳教师的比例,聘请校外专业太极拳教练对学生和教师进行培训教学,提高动态分层24 式太极拳教学运动指导的专业性。

2.3.2 转变学生及家长对24 式太极拳教学活动的观念

首先,教师要转变学生家长的24 式太极拳活动文化教育观,要通过讲座、培训、交流、学习,让学生家长了解24 式太极拳活动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太极拳文化传承的意义、原则、方法、途径的理解,使学生家长形成正确的24 式太极拳体育文化教育观。其次,教师要转变学生的24式太极拳活动学习观。太极拳文化的流传,就是要靠学生把文化深入心灵,要通过讲座、记录片、竞赛活动、知识竞赛等,使学生认识民族体育文化,利用学生的课上以及课余生活,丰富学生的24 式太极拳体育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对24式太极拳体育文化的知识水平,提高学生对24 式太极拳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的文化自豪感。

2.3.3 要加强动态分层教学模式下24 式太极拳活动教育传承的管理工作

动态分层太极拳教学活动的教育传承离不开有效的学校管理。学校主管部门层面,要制定学校体育文化教育传承的规章制度,规范体育文化教育活动,明确学校要达到的体育文化教育目标,规范学校体育文化教育的环境建设,明确体育文化教育的职责。学校要建立动态分层太极拳教育的培训制度,提高体育教师的动态分层24 式太极拳活动的教育能力。只有完善了动态分层24 式太极拳教育传承的管理机制,我们才能保证24 式太极拳的教育传承。教师本身也应加强动态分层太极拳教育传承的管理,建设好适合动态分层太极拳教育传承的硬件环境与人文环境,制定动态分层太极拳活动的教学方案,完善动态分层太极拳活动教育传承控制机制。教师要通过各种制度的完善,保证学校动态分层太极拳活动教育传承的顺利进行。

3 结论

教师在动态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尊重各个教学对象的差异性,依据差异性进行分组。每一层次的小组指定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和教学规律,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进一步细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练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动态分层次教学模式,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分层次因材施教,满足任何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给予学生符合学生自身实际情况的教学指导、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不同层次的学生被分开对待,不是被鼓励,而是为了他们之间的交叉交流和学习相协调、匹配,发挥优秀学生的传帮带作用,提升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意识。

猜你喜欢
太极拳动态分层
国内动态
国内动态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国内动态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动态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