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民办院校党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先锋作用机制的研究

2020-11-24 00:42杨澄生邱丽娜
就业与保障 2020年19期
关键词:先锋民办突发事件

文/ 杨澄生 邱丽娜

近年来,高校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此种危机发生的诱因较多,爆发速度迅猛。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民办院校基层党员先锋作用的发挥对基层维稳、党建改革创新非常重要,具有实际意义。

一、民办院校基层党员在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先锋作用的意义

(一)民办院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危机管理难度较大

民办院校一般设置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及城郊接合部,学校周边环境复杂,学生人身安全、身心素质、学业与生活、恋爱、就业择业以及校园管理等问题,都是危机易发生的潜在因素,极易导致民办院校校园发生不安全事件,甚至升级为校园危机乃至公共突发事件。生源的多样化、信息技术加快传播、人员高度聚集、管理开放等因素,更是增加了民办院校应对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难度。

(二)党员在公共突发事件中发挥先锋作用是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基层党员直接面对人民群众,是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大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优秀代表,是创建和谐校园活动的主力军。教工党员是民办院校教工中的先进代表,是平安校园的维护者。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一旦基层党员应对处置不当,轻则损害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重则造成财产乃至生命损失[1]。因此,提高基层党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是新形势下基层党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民办院校基层党员应对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1. 调查对象及内容。课题组采用自编问卷 “民办院校基层党员应对处理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调查”,选取133 名党员为调查对象。其中,民办本科院校121 人,民办高职院校11 人,学生党员64 人,占48.85%;专业教师及辅导员54 人,占40.46%;学校行政管理人员14 人,占10.69%。调查对象具有一定代表性,能反映民办院校基层党员在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先锋作用存在的问题。

该问卷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从引领理念、模式创建、具体措施、实际成效这四个维度,设计问题调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第三部分为影响基层党员在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模范作用因素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基层党员对影响自身发挥模范作用因素的认知状况,找到加强基层党员发挥先锋作用的对策和路径。

2. 调查与数据处理方法。课题组主要通过实地访谈和网络问卷方式进行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33份,有效问卷132 份,有效率达99%。

三、民办院校党员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思想认识不足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发生突发的公共事件中,党员是否参与事件的应对处置中,有127 人选了 “是”,占比96.65%。但是 “未积极参与应对处置突发事件中的原因” 中,有83 人选择了 “我是普通兵,等领导安排工作”,占比63.36%;有23 人选择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占比17.56%;有36 人选择了 “害怕感染病毒”,占比27.48%;有21 人选择了 “没有奖励”,占比16.03%;有14 人选择了对职称或职位提升没有用处,占比10.69%;有56 人选择了其他,占比42.75%。由此可见,新形势下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多元价值观的侵蚀与影响,导致个别基层党员思想作风发生滑坡,做事追求名利,存在 “功利化” 现象;基层党员身份意识弱化,以 “普通兵” 定位自身,缺乏主动性。在校园内部环境上只关注处置突发事件 “事中处理” 的表面成绩,追逐 “名利化”,忽视 “事前” 预防、“事后” 反思与总结。

(二)民办院校青年党员多,流动性大

调查得知:党龄在1 年以内的人数共83 人,1 年~5 年党龄的为23 人,6 年~10 年党龄的为7 人,10 年以上党龄的为18 人。可见大部分民办院校的学生队伍中存在明显的金字塔形。其中,底层青年学工人员占大多数,金字塔尖高层学工管理干部少,且年龄较大,导致民办院校出现教工青年党员多,青年辅导员占比最多的情况。很多青年党员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另外一所高校工作,缺乏工作经验和社会阅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较弱。再加上学工日常工作繁杂,工资待遇一般,很多青年教工将民办院校当成一块跳板,流动性大,离职率较高。学生作为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和处置的主体之一,学生党员能很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民办院校学生一般从大一开始培养入党,考察期结束成为预备党员一般都已是大二或者大三,很快面临毕业离校,影响学生党员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中的传承性和长效性。

(三)民办院校党建工作缺乏充足经费支持,激励不足

调查显示:93.89% 的人选择了学校已设立了专门的应急管理小组,统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期间学校的应急事务,但结合访谈结果得出:由于民办院校缺乏政府财政支持,办学自负盈亏的特点,使民办院校开展党建工作所需条件得不到举办者或董事会支持,人员、经费、办公场所等得不到充分保障;基层党组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负责人履职难、开展工作得不到充分支持、民办教师队伍流动性大、缺乏职业安全感,激励不足。

(四)民办院校基层党员缺乏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培训和交流

调查结果显示,有关单位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培训频率中,选择 “一学期一次” 的人最多,有46 人,占比35.11%。访谈中得知,虽然党员培训方式多样,但大部分的民办院校没有将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理能力培训纳入常规培训中;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处置演练和模拟实战仅局限在校园人身安全等方面,其他内容缺少甚至从未演练过,与兄弟院校交流、学习仅占35.88%, 且内容大都局限在教研或学术上。

(五)缺乏群众监督,考评机制不完善

在 “党员考核中有无群众参与考核评价” 中,只有60 人选择有,占比46.8%。经过访谈总结原因为:考评时重党内轻党外、缺乏与民主党派、群众沟通、联动,在考评时注重党内评议与考核,群众参与考核评价的范围较窄。重阶段轻长期,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处理、应急只重视某一阶段或时期的重点落实和突击应景,忽视长期的建设和全盘统筹发展、重形式轻内容、忽视实效、工作流于形式,对党员缺少实质性的约束机制。重常规轻创新,在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监督考评方法应更注重调动群众积极性,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四、应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发挥党员先锋作用的对策

(一)灵活应用网络平台,发挥基层党员先进典型的激励、示范和引导作用

组织好党员 “亮身份、做表率、树先进” 工作,强化党员立足本职岗位意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多元价值冲突,结合民办院校师生思维活跃的特点,结合新媒体多种形式选树典型先进基层党员,通过网络新媒体增加党建信息的宣传力度,定期展示先进基层党员的优秀事迹,不仅可以使基层党员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还可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范围,引领党员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者和实践者,积极发挥引领作用。

(二)建立响应机制,利用民办院校专业特长,发挥基层党员助力增效作用

民办院校基层党组织要结合专业特点,结合突发事件有关人员的思想特点、行为特征、专业特长等,将专业技能学以致用。通过设立先锋哨、责任区、示范岗等平台,充分调动基层教工党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开展学生党员结对、宿舍互助、班级帮扶等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学生党员的模范引领作用。

(三)根据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实际,嘉奖激励基层党员岗位立功

民办院校要拓宽激励手段和方法,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基层师生,可优先发展入党;基层学生党员可在评优评先中给予制度倾斜;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基层教工党员,可作为民办院校中级管理层后备人选。通过多举措嘉奖激励基层群众和党员在岗位立功,实现先进驱动引领作用。

(四)提升基层党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发挥先锋模范的深化提升作用

通过打破常规思维、探索菜单式培训方式,党员缺什么培训什么,提高培训实效;通过创新方式方法,结合民办院校专业特点,利用短视频或直播平台、自媒体平台等多元载体,丰富培训实施路径;在突发状态下,特别要聚焦公共事件的受众关注点,确定广大党员和基层党组织的真实需求,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包括针对突发公共事件前线党员和工作者的心理辅导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提升工作业务熟练度,提高工作服务能力。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以身作则,树立优秀共产党员形象,起到先锋带头作用;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中勇于承担任务,积极配合工作,发挥骨干先锋作用;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组织中,要衔接好各方关系,做好联系党和群众之间的纽带,促进桥梁作用发挥。

(五)加强民主评议与科学考评,完善考评体系

在考评方式上,要注重将党员评议与学生评议相结合、党员自评与组织评定相结合;在考评内容上,要注重结合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总体情况、民办院校的自身特点和党员作用平台的岗位职责制定量化指标;在考评手段上,拓展公开网络考评机制,广泛接受群众监督,永葆党员的先进性。

猜你喜欢
先锋民办突发事件
民办本科院校开展文科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代加强民办中小学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阅读先锋榜
基于学科竞赛的民办本科高校会计实践教学改革探讨
民办少儿英文图书馆工作初探
突发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