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时民
老张是个“老糖友”,患糖尿病10多年, 根据医嘱,需要注射预混人胰岛素30单位。但是每天去医院注射,他感到不方便,于是自行在家注射,同时监测血糖, 血糖一直控制在理想状态。前不久老张发现血糖居高不下, 他自认为是胰岛素剂量太小之故,于是逐步加大剂量, 然而血糖仍然不能有效控制,却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全身水肿的症状。家人发现情况不对, 马上送老张去医院。医生在了解情况后告知老张, 这是胰岛素使用过量后发生的不良反应。
医生说, 胰岛素过量不但会发生像老张那样头痛、眩晕、恶心、全身水肿的症状,还可发生行动笨拙、身體发抖、视物模糊、心跳加快、言语含糊、大汗淋漓、行走困难、神志不清等,严重者可发生惊厥或昏迷,如果不及时救治,甚至会危及生命。为此,老张住院后医生把预混人胰岛素30单位调整为中效人胰岛素20单位联合口服降糖药, 结果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达标。
胰岛素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病“武器”,使用不当有可能成为害人“凶器”。这并非危言耸听!
过量注射胰岛素会产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因体内胰岛素过多,血糖会迅速下降,脑组织受影响最大,可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对一个正常人来说,注射超过1毫升(40单位)的胰岛素,就有可能发生休克;剂量再大时,会因为低血糖对脑细胞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死亡。
专家指出,胰岛素能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并抑制糖原的分解和糖异生, 因此, 胰岛素有降糖的作用。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药用得越多,病情就控制得越好。如果正常剂量胰岛素难以控制血糖,可调整胰岛素品种,或联合运用口服降糖药。
另外,注射方法不正确也会造成胰岛素过量。如预混人胰岛素在注射前应充分混匀,不充分混匀会造成短效胰岛素注射比例增加而引起低血糖。注射短效或预混胰岛素后需等候20~30分钟再进餐, 患者此时如果做家务, 一旦运动过量也会导致低血糖。
因此,除了要掌握胰岛素剂量外,还应注意注射方法。应尽量避免胰岛素加量过快;胰岛素调整应从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切勿盲目加量。胰岛素每日总量超过每千克体重0.8单位时,常常不能提高降糖效果,有时反而使血糖更高,容易出现隐匿的或严重的餐前低血糖。如果发现使用正常剂量胰岛素疗效不佳,不要自行增加剂量, 正确的做法是去医院就诊, 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