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0-11-23 01:52闵永泉
课外语文·下 2020年10期
关键词: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新课程理念明确提出“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的生本教育理念。因此,在各学科教学中践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将有助于深化新课程理念要求,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力求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0-0117-02

【本文著录格式】闵永泉.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课外语文,2020,19(30):117-118.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以小组为载体展开学习活动。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落实旨在促进学生团结协作,启发学生的多元思维,从而最终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读、写、背、练成为主要学习手段。而这些方面学习能力的提升也直接关系到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基础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积极性、自主探究性和自主创新性,使学生乐意学。但传统的学习方式具有一定的被动性,学生在教师预设好的教学情境中,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比如要求学生朗读、背诵、识字写字和理解全文。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直在被“牵着走”,思想和观念也成为定式。这样局限性的学习方式势必会对学习效率产生消极影响。可见,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被动、独立和按部就班。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自主探究创新思维等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本文就从以下几方面深入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合理分组,落实互帮互助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首要条件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这也是有效发挥小组学习功能的重要前提。在实践教学中,划分学习小组应遵循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认知能力、学习基础、思维能力等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分组的目的是为了让组间力量平衡,让组内力量均衡。这样的分组能够让优势互补,实现因人而教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立足教学内容、学生个体差异和学生认知规律等特点,以小组合作为过渡方式激发个体的自主参与积极性和自主探究热情。

在教学分组时容易出现的问题突出表现在分组的随意性,缺乏整体规划和设计,缺乏科学指导和辅助。一般情况下都是由学生自由组合或者就近组合进行,有时也会由班主任按照成绩等级进行划分。这样的分组模式对组员综合能力并没有具体了解,实际中学生参与度也并不均衡,因此并不能发挥小组学习的明确优势。同时,大多数学生在这样的合作学习环境中处于依赖和观望的状态,自主合作学习的实际意义并不存在。所以,可以尝试就近组合、自主组合和选择性组合的方式。就近分组更易于开展课堂学习活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较高,缺点是就近学生组成的小组综合质量不均衡。其次自主组合是根据学生个性、爱好和兴趣进行自由分组,这样的组合方式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最后是根据学生基础能力、学习成绩、心理因素等方面的差异有针对性地分组,使优缺互补,体现小组合作的最大价值。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可将学生进行就近分组展开合作讨论。小组内学生自由发言,并根据文本内容和教学任务展开合作讨论。最终通过实践探索、合作创新等对文本进行层次划分和深入解析。就近分组的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思维,从而更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拓展。

二、创设氛围,激发自主学习

有效地合作学习需要融洽的学习氛围,不仅需要学生之间积极互动,更需要师生之间的积极配合。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能够激发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参与热情,并在不断合作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在实践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是,有些学生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团队意识缺乏,部分学习好的学生会嘲笑较差学生,这样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小组合作学习“适得其反”。所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民主、公平、平等、自由和谐的合作氛围,突出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性。

比如;在人教版《跳水》一课的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了6人一组,每个小组中由成员选出一名小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合作分工,有负责记录讨论内容和要求的,有负责规划讨论思路的,也有进行角色扮演的。老师提出了“孩子被救上来后,船长、水手和孩子分别说了什么?”这个问题作为小组讨论任务。老师只布置任务和说明要求,并不主动参与学生的合作讨论,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积极性。学生们在小组组长的带领下分别扮演船长、水手和孩子的角色,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对课文中三个人物的个性特点和情感态度有了更深的体会,以此更能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阅读质量。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思维得到充分发挥,在讨论情境中各抒己见,让文本解析层次更加丰富且全面。可见,通过小组内合作讨论,以及科学合理地分工合作,小组成员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挥,思维潜能也得到了有效激发。所以,创造自主、合作、分工、竞争的小组合作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

三、设计活动,推动合作探究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可以灵活搭配其他学习方式,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合作学习活动,推动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多元潜能,推动其全面发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也要重视阅读思维、联想思维、探究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开发。在合作学习活动设计方面可以尝试选择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竞赛等激励合作方式。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激励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

比如:《幸福在哪里》这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中,可以设计针对“幸福是什么?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文章中让你最感动的地方是哪里?为什么?”这几个问题进行小组内讨论。给定固定时间段小组内讨论后,针对这几个问题各小组间组织短暂的辩论赛,各抒己见。每个小组通过自主合作讨论总结分析问题答案和思路,通过辩论既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够帮助老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对文章理解的具体情况,从而更便于实施教学。再如:角色扮演也是一种小组合作学习常用的学习形式,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各角色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同时还可以以角色扮演为平台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和创新思维。学生可以由对课文的朗读到脱离课本,让学生通過自主设计表演验证自己的论点“幸福到底是什么”,以此深入文章中心,提高文本解析能力,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深入了解文本大意,再通过角色扮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创作情感,最终结合情境体验理解中心思想。可见,丰富多彩的语文阅读实践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又能够借助合作探究提升学生阅读水平。

四、把握机会,适时引导合作

有效的合作学习既需要科学合理的合作过程,也需要恰当的合作契机。所以,在教学中应选择合适的契机切入实施合作学习。新课程理念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要求,教师对这一要求的反响热烈。但在实践中却遇到不少问题。有些教师为了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的目的,只单纯注重合作学习的外在形式,用合作讨论作为一种必需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实践未免有些生硬,且不符合学习规律。学生在此环境中是“被合作”而不是“自主合作”,完全失去了合作学习的真实意义。所以,抓住合作契机,创造合作机遇十分重要。教师应找准机会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合作学习,而不是在老师带领下为了合作而合作。

比如: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和习惯,学习中一遇到困难时就会想到寻求小组成员帮助,或者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解决。比如:学习新知识时,学生对新知识不太了解,教师应积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合作讨论,教师可以提问题设任务,学生也可以自主找问题,共同研究答案。最后,是在生生或者师生意见不统一的情况下,利用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讨论,各抒己见。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潜意识里的自主探究学习意识,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丰富感悟,表达情感,同时也体会到合作讨论的快乐。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拓展思维,鼓励学生表达自我观点,提高表达能力,学会自我评价和综合评价,接纳他人看法,获得自信的同时,又能积极帮助他人进步。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合作教学模式,既能够激发学生自主阅读兴趣,也能够借机拓展阅读思维,提升教学实效。但合作学习模式的运用应该灵活化和个性化,教师应注重遵循学生个性需求和情感体验,合理分组并创设任务,以构建高效的合作学习情境,帮助小学生提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1]董百浩.小学语文课堂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探究[J].名师在线,2020(16).

[2]马彦霞.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J].学周刊,2020(18).

[3]俞英.基于家校合作模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20(15).

[4]张玉凤.关于小学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研究[J].才智,2020(15).

[5]范洪玲.独学而无友——谈小学语文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J].课程教育研究,2020(20).

作者簡介:闵永泉,1983年生,甘肃省东乡人,本科,一级教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任五家学校校长。

猜你喜欢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