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京京
【摘要】沉闷的课堂很容易让学生失去思考能力、辨别能力,还有可能产生厌学情绪。教师最重要的就在于如何使课堂鲜活起来,如何形成和谐生动、愉悦学生身心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本文论述了语文教师通过建立增添美妙歌曲,创设教学情境;运用幽默语言,加强课堂魅力;结合经典吟诵,提升人文素养;融入诗词昆唱,陶冶审美情操;讲述情感言语,引起学生共鸣。这五个方面呈现鲜活生动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鲜活生动;语文教学;学习兴趣;诗词昆唱;经典吟诵;幽默情感
马克思有一句经典的名言:“作为一个演说家,他没有给人留下任何值得一提的独到的见解,没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一点真知灼见,没有一点鲜明的记述,没有一点美妙的思想,没有一个生动的隐喻,没有一句幽默的描写,没有一点真实的情感——一个最可怜的庸才。”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语文教师,应当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说家”,让自己的课堂如一缕吹拂在酷暑的微风,使学生感到无限的清凉;如一弯流淌在山中的清泉,使学生获得心灵的洗涤;如一盏照亮黑夜的明灯,使学生找到前行的道路。
事实上,很多教师在课堂上也是侃侃而谈,言语中透露出科学性、逻辑性和条理性,也极力追求良好的课堂氛围,但教学效果总是不尽人意,很大原因就是在教学中不善于运用鲜活、极具吸引力的语言。新鲜活泼的语言就如同架构起一座桥梁,能让学生从话语中收获“画面、深度和张力”,能唤起学生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和心理美感,领悟其意蕴、意趣,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情感的涟漪、波澜和心灵的触动。对教师而言,能够与学生共同进步从而达到教学相长,还能使教学内容深入浅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的语言鲜活生动?
一、增添美妙歌曲,创设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会运用生活中鲜活的语言进行教学,巧用美妙的歌曲为语文教学增辉添彩。美妙动听的歌曲极富鲜活性,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草,一派盎然生机,给我们的语文课堂带来了勃勃的生气,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收获美的享受和愉快的情绪体验,并轻松地从课堂中获取知识。
巧用歌词导入新课。新课的导入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进而有利于理解文章的内容。而与课文相对应的歌曲,其中的美好意境、优美的旋律和歌词,能触动学生的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笔者在讲授朱自清的《春》时,播放了门德尔松的钢琴独奏曲——《春之歌》,学生很快沉浸在钢琴曲其美妙的旋律中,在他们的脑海中幻化出一幅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从而更好地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并积极地投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因此,动人的歌曲如一缕春风,给整节课的教学带来了清新感。
巧用歌曲把形象带入课堂。课堂教学是一个工艺品,需要好的工匠师去雕刻,而教师正如工匠师,教师教授一节课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预设问题、不断创新就能带给学生美好的情感体验。笔者在教学中,播放歌曲之前,给学生出示明确的目标,使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审美活动。
如,笔者在上《智取生辰纲》这节课的时候,把刘欢的《好汉歌》点缀在课堂教学中,让许多学生耳目一新,下课了,还三五一群地在一起讨论:老师这节课我怎么也忘不了。还有的干脆对笔者说:“老师,下节课还这样上好不好?”笔者听了,心里甜滋滋的。笔者明白这样的课堂设计成功了。又如,在教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时,笔者采取的是播放歌曲《我的母亲》,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抓住这个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就有了“母亲”的形象,從而更容易理解作者对母亲那深沉真挚的情感,同时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巧用歌曲把意境带入课堂。在教授苏轼《水调歌头》时,笔者给学生播放了王菲的经典歌曲《明月几时有》,歌曲悠扬动听,导入课堂后,学生陶醉在这优美的音乐声中,更好地了解了苏轼的情感变化和美好的愿望。进而结合歌曲中的歌词,逐渐将这种意境融入到这首词的教学中,从而触摸到了苏轼的灵魂,理解得更深更透更远。在这种浓郁的文学和艺术的绝妙意境中,学生能很好地感受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深刻文意。
巧用歌词把情感融入课堂,情感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灵魂。以往在学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对于“我”的父亲的形象的理解得不够透彻,反思教学过程,问题出于学生不能感受到深沉的父爱。将近结束课程时,笔者把《父亲》这首歌播放出来。学生们跟随着歌曲的旋律哼唱起来,简单的歌词描述了无边的父爱,使学生们不禁落泪,叫人荡气回肠,刻骨铭心,最终和作者引起了共鸣。
歌词在教与学中的巧妙运用虽然只是语文教学中的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但这一部分却能很好地为语文课堂创设好的教学情境。因为好的歌曲、美的歌词具有很强的审美价值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二、运用幽默语言,加强课堂魅力
列宁说:“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庄子云:“水之积也不厚,其负大舟也无力。”
幽默是指教师能用寓意深刻而又诙谐有趣的语言进行的教学,是教师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和谐师生关系,并能舒缓学生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收获知识。此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巧妙的运用幽默语言,还能开启学生的心智,让学生能在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哪些能加强课堂魅力的幽默语言呢?接下来谈谈笔者在课堂实践中常用的幽默教学方法。
1.曲解文意法
“曲解文意”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意识地打破限制,通过改变文章内容或者词语本身的意思,以出乎人意料的解释取得幽默效果的方法。
比如,在讲授蒲松龄的《狼》这一课的时候,学生常常把“屠自后断其股”中的“股”理解错误,为了加深他们对正确含义的理解,笔者于是在上课时,有意识地问学生“断其股”意思是屠夫把狼的屁股砍掉吗?学生哗然大笑,看似在开玩笑,却在笑声中把“股”的真正含义“大腿”牢记于心。这样曲解词语的意思,故意闹出笑话,产生强烈的幽默效果,同时又加深了学生们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和认识。又如,教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学生总是很容易忘记“野芳发而幽香”的“芳”字的理解,经常会解释为“芳香”。班上正好有个学生名字有个“芳”字,为了让学生深刻地记住,笔者让他们以后都叫这位学生为“花儿”。课堂上学生顿时哄笑,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了学生对字词含义的印象,使之铭记于心、难以忘记。
2.借用修辞法
修辞手法,能让喻体变得生动形象。课堂上,笔者善于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增添了教学感染力。在适当的时候点染一下,也可造成浓郁的幽默氛围。
例如,有一次,在教学《藤野先生》中,一个学生困得直打哈欠,于是,笔者就用文中的句子“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一扭,实在是标志极了”,对全部学生说:“瞧,你打哈欠的时候多么动人呀,正如小姑娘一样,如果将脖子扭一扭就更标志了。”这位学生听了也大笑起来,再也不想睡觉了。
语文教学中,运用幽默趣味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加强课堂魅力、深化教育的内涵。
三、结合经典吟诵,提升人文素养
“吟诵”是传统读书方式,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是春秋以后礼乐文化的核心,也是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是我们历代祖先聪明智慧的结晶。吟诵具有音韵美和无穷魅力,口耳代代相传,在历史上起到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发展,我们丢失中华传统文化的现象越发严重,中学生日常的读书法——朗诵,也是由西方国家传输过来的,现在的学生读经典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经典对学生来说枯燥乏味,为了让他们多读、多背诵经典,笔者采用吟诵的方式展开,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经典的兴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记忆力,从而提高人文素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又促进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明显提高。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了吟诵教学,通过这种方式达到背诵诗歌,理解诗意,进入诗境的目的,学生通过反复吟诵,能将自身的“德”与“行”相结合,从而提升人文素养。
《论语》的有效诵读可以让学生接受心灵精神的洗礼,对提升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论语》的开篇第一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让学生从中学习到了三种快乐:1.学而时习之——学习之乐,这里指出学习既要靠老师,更要靠自己,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在于自己不断地领悟、践行和付出,强调了知行合一;2.有朋自远方来——友情之乐;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修养之乐,前两者的“乐”都是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孔子说喜是可以的,但我们通过修身、克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别人误解、不了解我。甚至诽谤侮辱我,只有修养深厚、定力非凡的君子才会兴平气和。所以这三种乐是层层递进的,由“自乐”“众乐”到“与一切众生乐”,最终又返回到自身。
除了教学语文课标要求学习的《论语·十二章》以外,笔者还会将其延伸到整部《论语》的解读,细细品味著作对学生有帮助的内容,吟诵只是其中的手段之一,学生在吟诵中,更深刻地感受到其中深层涵义,从而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精神。
再如,教学孟子三章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时候,笔者选择了用唐老夫子传人萧善芗老先生的“唐调”展开,执教时抓住这一课的主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让学生细细品读,这是一篇说理文章,不仅逻辑严谨、富于辞采,而且其所说的道理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是传承和弘扬人类精神文明成果的好文章。“唐调”读文时,语言中正平和,学生很容易从不断吟诵中读懂列举舜、傅说等六人经历过“忧患”磨炼的目的,并联系学生自身实际,谁都会有“忧患”,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如有的家庭贫困、经济困难;有的学习困难、成绩上不去,为前途担忧;有的学不进去,甚至不想学,只是在混日子等等。引导学生要像舜、傅说他们那样“生”,将来能担当大任,成就一番事业。
吟诵是高效的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了他们的诵读热情,减小了他们理解的难度,尤其对于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非常有效。可谓记得牢、悟得深,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古诗文等国学经典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人格优化。在国学经典浸染下,可以增强学生的想象创作能力,性情也会变得中正谦和,胸怀更为宽博,人格更为健全。因此,经典诵读能够使学生们在吟诵诗经的同时,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感染和熏陶,会不自觉地用圣人的言行来规范自己的言行,学会做人的道理,从而提高自身的修養,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提升人文素养。真可谓是“与‘经典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也。
四、融入诗词昆唱,陶冶审美情操
把昆唱方式应用到诗词的教学中,能有效陶冶学生情操,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情趣。我国传统文化和艺术注重意境建设,表现相应的艺术氛围和情趣。以传统艺术和文学相结合,渗透美感,提高自己的情操。以昆腔谱唱诗词,有单纯的旋律、音律,也有语言、感情、风格、意境的有效融合,进而能够展现出声音的美和情感的丰富,以音乐和语言表达思想和情感,展现诗词内容。通过学生的演唱和诵读,有效提高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兴趣,提高其学习质量和效果,并深刻体会其中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在背诵陆游《卜算子》的时候,笔者一改常态,没让学生进行吟诵,而是用昆唱的形式给学生演绎了一番,采用的是周秦教授定谱吟唱的曲调。
此词作者是以梅花自况,在唱曲的过程中,透过昆曲那幽雅婉转、细腻委婉的“水磨腔”,学生明显感受到作者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喻指自己一生的坎坷,但坚贞不屈的精神,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单是这一堂别开生面的诗词昆唱课堂,足以让听曲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领悟到梅的精神和词人坚定的信念以及高洁人格和爱国情操,进而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达到语文课堂融入诗词昆唱的教学目的。
五、讲述情感言语 ,引起学生共鸣
语文课堂上需要教师呈现丰富多样的教学环节,教学中的语言也应当催人奋进,充满感情。在讲《邓稼先》一文时,笔者提到邓稼先毅然回国钻研两弹,讲了这样一番话:“人生,怎能没有向往?人生怎能失去渴望?遇难——人生大胆的进击,强国——志士顽强的向往。藐视挫折,攻克障碍。”
学生们情不自禁地拍起了掌声,一种强烈的爱国之心在师生们的心头怦然升起。“人的一生可能有些目标难以完成,但邓稼先遇难而上、不顾个人安危、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完成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其实死没什么可怕的。你看,邓稼先多潇洒,多痛快!”正是情感的注入,鲜活的语言的表达,一堂生动的人物传记课让学生都郑重地点头应允。
例如,笔者在教《故乡》一课的时候,是这样导入课文的:“同学们,古往今来有有太多的文人写故乡,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相信大家都深深地热爱着自己的故乡。因此,赞美故乡风土人情的有之,抒发对故乡离情别绪的有之,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的激动有之、欣喜也同样有之。作者鲁迅也是平凡人,当他回到离别多年故乡时,会有什么感受呢?会给他带来哪些情感上的冲击呢?让我们跟随鲁迅先生的足迹一起到他曾经生活过的故乡中去感同身受一下吧”。课堂教学需要这样激起学生情感,去深刻体会作者回故乡后的各种欢喜和悲愁了。
孔子说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之,不如乐知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如果能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中结合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鲜活语言点缀课堂,定会为教学增辉添彩的,而学生也会由“知之者”“好之者”,最终成为“乐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