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鑫鑫
[摘 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民办教育日新月著。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民办教育的根基。在教育竞争激烈的新时代,民办教育既要顶层设计,架梁立柱,又要保障政治方向,夯实组织和思想基础,而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内容、教育对象和教育方式上交错交织,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二者融合的新机制,从而真正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关键词] 民办高校;党建;思想政治教育;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10-0058-02
教育是百年大计,是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关键。高校是向社会传输人才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高校教育必须要保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高等教育方针,才能使高校驰骋在社会主义大道上不偏离。党的十九大以来,高校教育工作,尤其是高校的黨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备受国家重视,颁布了一系列政令措施,保证了高校的政治方向,铸牢了高校党建基础,强化了思想政治工作实效,使高等教育真正为党、为人民、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在教育快车道上迅速发展,招生数量和规模越来越大。当前,根据教育部权威统计数据,我国高等教育普通学校数量为2688所,其中民办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为756所,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总数的28.1%。2016年4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1],强调要加快民办高等教育步伐,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党对民办教育的领导,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也要统筹兼顾,齐抓共管。在党和国家的引领下,,民办高校的党建和思想政治也进入新阶段。
一 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状况的分析
高校党建和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途径,也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一招。高校党建和思想教育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高校党建引领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政治方向并为其提供组织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只有创新两者融合的制度体系,才能使教育效果最大化。
近年来,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正方兴未艾。但是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发展不平衡,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远远滞后于公办学校。尤其在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机制上存在很多弱点、空白点。民办高校实行的是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董事会是最终决策层,掌握最高决策权,党委处于政治核心地位,主要任务是进行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负责学校的党建工作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此外,党委还要对董事会负责。在某种程度上讲,董事会的决策会影响着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这使得党委全权负责党建工作,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受制于董事会决定。就运行机制来讲,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属于不同系统和模块,二者教育合力不强。高校党建工作是通过党委领导下的党支部书记、组织员和党务工作者共同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是由高校辅导员、班主任以及思政课教师协同配合。这样的决策机制和运行机制使得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两道轨"。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背景下,由于民办高校过于强调自身体制机制的特殊性,没有意识到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谈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少了,谈如何经营怎么赚钱的多了”[2],认为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就是不出大事,不出大方向即可,这些都是阻碍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的巨大障碍。
二 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发展对策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载体,推进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帮助学生立德铸魂和树立“三观”的重任,也是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载体,发挥着“压舱石”作用,党课实质也是一门思想政治课,两者目标一致,内容相关,所以必须把二者有机融合,形成你中有我,交融共生的优势。比如,在大一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程中,学生首先直面感受到的是中国历经的百年之屈辱和沧桑,直到有了中国共产党,扭转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局面,带领中国人民开辟出新的革命道路、发展道路,使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东方大国一跃为世界强国。历史见证一切,历史不会撒谎。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群众负芒批苇,完成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人民前面,开山辟路,遇沟架桥,让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上好大学生的第一课,在授课过程中既要注重党史的讲解,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曲折的发展过程,还要辅以丰富的案例,鲜活的证明中国共产党的在近现代历史中的中流砥柱作用。通过第一堂思政课,思政课教师要充当学生人生道路上的第一道方向标,点燃大一学生入党的热情,立下要为祖国发展奋斗终身的豪情壮志。在党课中,除了教授党的有关知识、入党程序等,还必须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三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党性教育等,摆正学生的入党动机,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育这一重要载体,集中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和党课教师统一备课,共同研讨,推进思政课和党课的相互融合。
当前,高校许多学生入党的动机不端正,为了入党而入党,为了入党而上党课,这就出现了入党积极分子党课考试成绩高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成绩低的现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作用的缺失。学校可以将思政课成绩作为入党的重要考核依据,要求加入党组织的学生的思政课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此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更多关注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课堂表现,着力培养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其表率作用辐射到未入党的学生,使未入党学生在比较中感受党组织的“熔炉”作用,继而增强学生入党的积极性。这样,通过思政课程,即提高了入党标准,也保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以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平台,提高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作为立德树人任务的实践者,民办高校基层党组织必须创新组织形式,优化学生管理方式。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思想政治教育“润物细无声”作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打破传统的基层党支部组织模式,不以年级、院系、专业、班级为单位,而是直接面向广大学生,在学生公寓、社团、社区设置基层党组织,使基层党组织更接地气,提高学生自我组织、自我管理的能力,委派党务工作者进公寓和社区,同驻楼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共同管理学生,既分工明确,又互通有无,协同推进。通过公寓或社区基层党组织这一纽带,将学生党员和学生群众联系起来,既能充分利用资源,共同管理,共同开展活动,又能更好发挥群众路线的作用,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共同建设良好校园文化。例如,在学生公寓、社区或学生团体中里设置“特色学生党支部”或者“先锋学生党支部”,可以采取评选的方式授予表现突出的党支部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党员学生,对他们予以嘉奖,或者在学生公寓或社区内制作“荣誉墙”“宣传栏”,使每个路过的学生能够驻足停留,从而将“特色学生党支部”的“特色”“先锋党支部”的经验推广开来,以一传十,以点带面,形成“传、帮、带”作用,层层推进,使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深入到每一个集体,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灵。通过基层党组织这样一个平台,即保障了党建的政治方向,夯实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又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使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拓展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新途径
高校是网民最密集的地方。高校教育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在意识形态斗争领域,网络舆论是主阵地,民办高校要第一时间抢占这一思想舆论宣传领域,利用"两微一端"等平台第一时间将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信息动态传递给党员群众,牢牢把握舆论导向,传播正能量。民办高校的学生总体上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能紧跟时代潮流,可以利用学生这一优势,安排专人设置自媒体公众号,及时维护更新,推送的内容既要有党和政府的最新理论观点,又要有最新的时政热点和优秀时评,既要有彰显中国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还要有体现改革创新精神的时代文化,既要有深刻内涵,又要有图文并茂的案例。民办高校可依托网络媒体平台开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专栏,可以即刻把党课信息、会议通知下达给学生,提高党建工作效率,也可以发布思政大讲堂、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视频、文章等资料,拓展学生获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的途径。在此专栏,还可开设“云党课”“云典礼”“云宣誓”“云谈话”等,使不在校的学生也能在线完成课程任务。通过这个融合专栏,可以将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合在一起,形成教育合力。此外,可以借助网络媒体平台及时了解学生动态,根据大数据,推送学生关注的焦点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可通过双向互动,调查学生兴趣爱好,解答学生最关心的热点难点,使之成为服务学生、方便老师工作的利器。通过网络媒体平台,还可对高校师生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比赛以及“微电影”“微视频”竞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深刻挖掘优秀党员事迹,以拍摄视频、新闻报道形式进行网络宣传,真正起到优秀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线上网络媒体平台建设,开拓了民辦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新途径,使两者在相互促进中激发无限活力。
三 结语
民办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合机制不仅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而且是刚刚起步,需要民办高校不断重视和加强,积极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建立切实有效的融合机制,为民办高校和党建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才能真正担负起民办高等教育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籍之伟.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专题[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6(4):1.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光明日报,2016-12-09(1).
(责任编辑: 姜海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