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杰 熊丽娜
[摘 要] 精准资助是新时期开展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较之其他社会困难群体,有着一定的学识,有自我脱贫能力,他们也有着社会其他群体不曾有的强大压力,有着其他社会困难群体不曾有的复杂心理状态。做好新时期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国家、社会以及学校层面都应积极作为,要形成资助、就业、心理相结合的大资助育人格局。
[关键词] 精准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10-0036-02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帮扶理念,要求各级各部门在扶贫工作中要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为高校资助工作者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指明了方向和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论。
一 大学生经济困难群体有别于社会其他困难群体的特点
(一)有自主脱贫的能力和学识
大学生经济困难群体较之社会其他贫困群体,有着改变自身命运的能力和学识,缺少的可能只有改变自身命运的机会或者方法。大学生经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可以形成初步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可以练就社会需要的基本专业技能和工作本领,可以具备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可以较为容易地融入社会,投入到社会的生产创造之中,在积极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自我发展,摆脱自我贫困命运。
(二)具有社会其他困难群体不曾有的强大压力
大学经济困难学生承担着家庭的寄托,承继着全家人的殷切希望。贫困家庭为了培养一个大学生,往往要花掉数十年的心血,有的家庭甚至为之背上了不小的债务,他们都寄希望孩子通过求学,将来能找一个好点的工作,改善家庭的经济窘况。与此同时,大学生还需要面对自我发展的强大压力,大学生都是成年人,他们步入社会以后,紧接着就要结婚生子,高额的房价和生活成本给本应该安心读书的大学生增添了挥之不去的强大压力。
(三)有着社会其他困难群体不曾有的复杂心理状态
大学经济困难学生大多有着复杂和艰辛的生活状况,家庭的贫困让他们过早地背负起人生的重担,也给他们的心理等造成一定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1 过度自卑和极度自尊互存的双重性格
经济困难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自卑的心理特征。经济上的贫困导致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得不节衣缩食,使得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自卑感。由于自卑心理,导致他们比其他普通同学更加敏感,自我保护意识更加强烈,自尊心较同龄人相对更高。比如一些经济困难学生不主动申请学校的困难补助,生怕别人知道他的家庭窘境。
2 自我认知的不对称,人际交往压力大
贫困大学生的自我评价相对较低,他们对自身的认知更多的是负面的评价,更在意自身的缺点,自我评价远远地低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忽略或看轻自己的正面形象和优点。偏颇的自我评价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不合群、沉默寡言、自我防御意识强等心理问题,不能客观理性地认识和评价身边的人和事。此外,经济上的困顿,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他们的社会交往,造成他们与周围人的隔阂。
3 压力体验深刻,存在间歇性抑郁和经常性焦虑等心理问题
面对同样的生活事件,他们对此带来的压力和挫折体会明显深刻于非经济困难大学生。对于经济困难学生来说,考试取得理想成绩是他们重要的追求目标。取得好成绩一方面自己有面子,自尊心能够得到满足,一方面能够拿到一笔数额不小的奖学金,资助生活。但大学的学习竞争相当激烈,同学们都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杀出来的强者。所以,大学里的经济困难学生在每次测试中都有可能面临不小的压力。顺利走上工作岗位是经济困难学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也是改变他们经济处境的最佳途径。随着毕业生逐年增多,就业形势逐年严峻,就业压力无时无刻不在经济困难学生身上存在着。凡此种种,都有可能造成他们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抑郁、焦虑。
二 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路径
针对高校经济困难大学生的群体特点,按照精准扶贫工作理念,职能部门和高校应主动作为,完善就业保障政策体系,营造公平就业环境,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完善职业指导和就业困难帮扶,开展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健康援助,加强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帮扶。
(一)完善就业保障政策体系,降低经济困难学生的就業成本
在当前经济社会背景下,经济困难学生求职仅仅依靠自己是很难消除因先天经济条件、社会资源匮乏等不利因素所带来的影响的,国家应该制定和完善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保障政策体系,最大限度地降低他们的就业成本。此外,要为他们营建一个公平竞争、公开公正的就业环境,切实维护经济困难学生的权益。相关职能部门要站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做好就业工作,进一步完善就业信息发布系统,保证所发布就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确保经济困难毕业生能及时接收到就业信息。要能提供诸如岗位职责待遇、就业合同签订、职业生涯发展等相关领域的咨询,让求职贫困生的权益能够得到保证。要进一步加强就业立法和监督政策,使毕业生就业人才选拔工作有规范可循,要规范管理,控制人为主观因素影响,给经济困难毕业生一个公平参与竞争、展现自我的机会。此外,应整合社会资源,拓展经济困难学生自主创业平台,扶持贫困生自主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
(二)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完善职业指导和就业困难帮扶
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针对经济困难毕业生不同特点和需求,精准发力,为他们送政策、送指导、送信息。多种途径、多种渠道完善信息发布机制,通过就业网站、校园广播、毕业班群等形式及时告知毕业生诸如“三支一扶”、毕业困难生帮扶、应征入伍、定向委培生等政策,做到就业工作服务到位。
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创新创业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一体两翼”就业创业指导课程体系。要精准教学、精准施教,做好经济困难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的相关理念深入到学生的校园生活、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提高实践实训课的课时比例,采取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方式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加强校企合作,与用人单位一起制定教学计划,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安排经济困难学生到相关合作企业实践,促进合作企业与经济困难学生的双向了解。合理安排实习、见习,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考虑分类指导,按照专业来安排实习、见习。同时要严格实习管理,加强实习检查,加大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考核力度,确保实习取得效果。
要充分发挥校园招聘的主体作用,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开拓就业渠道,积极举办类似毕业生就业大型供需见面会和各类专场招聘会等活动,多渠道收集用人信息。通过基层就业校友现身说法、志愿服务活动、暑期到基层社会实践等形式积极引导和鼓励经济困难毕业生去基层就业,引导经济困难学生扎根基层,将个人的发展融入祖国的建设洪流当中。
完善专门针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要将贫困生就业工作关口前移,在大一上学期建立经济困难学生数据库,建立一对一帮扶台账。要广泛动员全校教职工参与到帮扶经济困难学生就业的工作中来,发挥学校教师的业缘优势和学缘优势,真正落实一对一精准就业帮扶。进一步加强就业技能指导与个体咨询辅导,关注特殊群体毕业生就业。推进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学业指导、心理辅导等帮扶项目,力促经济困难学生充分、顺利就业。
(三)开展心理健康援助工程,加强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问题帮扶
高校资助工作者应该有針对性地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问题的帮扶,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成立心理咨询室,专门研究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资助过程中做到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专业心理咨询室,由专门接受过系统教育或培训的心理老师对前来咨询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档案记录,对档案进行分析研究,针对不同情况做出心理辅导。
2 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一方面积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从面上提升大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另一方面是有针对性地开展个别心理辅导,从点上治疗个别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困惑,从而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达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积极组织开展诸如心理拓展训练、心理健康月、心理宣传周等系列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志,加强经济困难学生人文精神关怀和激励
高校资助工作者要加强对经济困难群体的精神关怀和激励,使他们摆脱经济贫困带来的心理问题,从思想上先脱贫,自强自立。要帮助贫困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困难,要让他们明白困难只是暂时的,是可以克服的。要多多关心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和关怀,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被重视。加强人格教育,“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志”,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重建和振作。
4 成立朋辈心理社团,发挥朋辈群体帮扶作用
朋辈心理辅导是指由年龄相当的同学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由同龄人担任心理辅导员。鉴于他们之间相近的价值观念、生活经验和生活方式,使得朋辈心理辅导效果比较明显。此外,高校还可以设置班级心理委员,让他们润物无声地在生活和学习中带领和影响身边经济困难学生,达到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目的。
高校学生资助育人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要发挥资助、心理以及就业等部门的合力,要做到经济上济困,心理上疏导,能力上提升,要扶贫扶志,扶贫赋能,积极发挥资助育人工作实效。
参考文献:
[1]张晓玲.试论朋辈心理辅导在高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J].心理月刊,2020 (05).
[2]鞠斌杰.高校毕业生精准就业帮扶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河南教育(高教),2020(02).
(责任编辑: 王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