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珍,毕传林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江西 九江 332007)
“三教改革”于2019年提出,我国职业教育有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但在教师、教材、教法上存在不少薄弱环节,成为影响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但是关于三教改革的研究成果甚少,在中国知网,以“三教改革”为篇名关键词检索,获得文献44篇,2019年后的文献23篇。以“三教改革”并含“技能大赛”为联合篇名关键词检索,共计仅获文献3篇。技能大赛助推三教改革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研究面向基于三教改革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问题[1-3]。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自2008年举办以来,始终是各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风向标、指挥棒,技能大赛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平台。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类国赛课堂”,在此教学环境下,结合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给出了“类国赛课堂”下教法改革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效果。
通过研究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国赛软、硬件环境,从软、硬件两个方面来搭建 “类国赛”教学环境。对国赛设备的核心设备——智能交通服务器进行二次研发,使之在数量和性能上适合教学需要,构建“类国赛”环境的软件系统。
国赛采用工位制,由3人组成开发团队共同使用由1台服务器、1台移动终端、3台开发机组成的工位,在开发过程中,需要选手高效的分工、合作,才能快速、高质量地完成开发任务。建设“类国赛”的硬件环境,设计“类国赛”工位制的实训室布局,有利于学生分组合作、“团队式”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国赛比赛现场如图1所示,“类国赛课堂”硬件环境如图2所示。
图1 国赛比赛现场
图2 “类国赛课堂”硬件环境
技能大赛的整个备赛流程在一定程度上与职业院校教学做一体化课程体系有着相似之处(见图3)。因此,可以将技能大赛的赛项规程、历年真题、样题以及评分标准等融入教学过程。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1)国赛项目“智能交通系统”的技术标准融入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开发设计。(2)国赛项目“智能交通系统”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3)技能大赛评分系统为教学评价提供借鉴。
图3 国赛备赛流程与一体化课程体系对应关系
国赛在技术要求和技术标准上具有一定先进性和前瞻性,充分体现了企业对职业岗位人才的要求。对学习任务设计影响最为直接的是历届国赛的题目,包括样题与正式赛题。国赛题目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技能点都源自工作任务的典型性、技术的先进性,每年的命题都紧扣移动互联行业现今最为流行和领先的知识点。因此,重构和模块化国赛项目,把国赛项目“智能交通系统”转化为课程教学项目(见表1),把国赛任务单转化为课程任务单,教学设计中完全对接国赛模式,将学生分成3~5人开发小组,按照“构思-设计-实施-运作”步骤完成项目设计和开发任务。
表1 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与专业课程知识点对应分析(节选)
“类国赛课堂”教学实施下进行教法改革实施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1)技能大赛获奖方面,成果突出。教法改革的近年来,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在国家级技能大赛上取得了优异成绩,在2014—2019年连续6年参加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获得团体一等奖4次,团体二等奖2次的佳绩。(2)在学生质量方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的毕业生非常受企业的欢迎。(3)在专业建设方面,“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是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在全国专业办学影响力中名列前茅。
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目标与标准,对引领和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重要作用,是高职院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搭建 “类国赛”软硬件教学环境,设计“类国赛”工位制的实训室布局,有利于学生分组合作、“团队式”完成课程学习任务。在“类国赛”课堂中,改革原有教学设计与方法,把全真国赛项目嵌入专业课程教学中,将技能大赛的训练思想和一些具体的方法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中,采用项目制教学模式,建立真实场景式学习情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标明确,以老带新,自主学习的愿望和团队意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