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模式探究

2020-11-23 17:00陈利娟
就业与保障 2020年7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民办高校资助

文/陈利娟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习近平指出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始终坚持立德树人,高校的所有工作都要围绕学生展开,不断提升学生本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政治觉悟,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扶贫是我国扶贫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学生的资助工作更是教育扶贫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另外,大学教育扶贫工作是我国教育扶贫领域之中的一项重要体现,同时,也是高校开展各项学生工作的基础。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当前需要充分结合“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重视资助育人工作,构建出新的工作模式,将对学生的资助落到实处,不仅要实现经济上脱贫,还要实现思想上的脱贫[1]。

一、“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新的资助育人模式,“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相较于其他的模式来说有着自身的基本特征,即整体性、全程性以及全面性。

(一)整体性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本身属于一项系统性工程,因此,在这样的育人模式之中要想充分发挥出资助育人工作的作用,实现最终的目标,就必须将各方的力量全部调动起来,实现资源的整合和力量的集中,这样才能够实现合力,充分发挥出资助育人工作的优势。

“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是一种建立在系统理论上的育人模式,具体来看,“三全育人”主要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出发,将高校的所有人员全部调动起来参与到资助育人的工作中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全员参与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参与者都需要放弃自身的本职工作,而是需要所有人员在完成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隐形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充分地融合到工作中,发挥出育人的功能。

(二)全程性

全程性是“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众所周知,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这一时期也是大学生思想、心理以及整体素质从不成熟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是一个长期且反复性强的过程。因此,基于大学生的特点,要求“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必须要具备全程性,要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贯穿在大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中。同时,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大学生会经历的不同的时期或者阶段,在每一个时期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成长特点和规律,这就要求“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必须要把控大学生在每一个时期的成长和发展规律,在不同的时期使用符合这一时期的教育内容,实现因材施教,只有这样“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才会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三)全面性

“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是一种以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育人模式。全面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主要指的是在“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素质。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完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逐渐升高,企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高校要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也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因此,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对上述五个方面进行统筹规划,将这五个方面的教育进行完善,将他们合理地融入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之中。

“三全育人”资助育人模式主要就是通过拓宽学生教育的渠道和途径,开展全方位的育人活动,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导向,通过不同的渠道以及手段强化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更加优秀的文化素养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2]。

二、资助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现状的调查,发现其在育人理念、育人主体、育人方式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一)育人理念较为落后

民办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是促进教育工作正常进行的重要举措,其主要目的是让那些在经济方面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能够接受同样的教育,从而能够让他们在获得发展的同时,达到为国家储备人才的目的。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在一些民办高校中,虽然开展了资助育人工作,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只是将重点放在了“资助”层面,而对于“育人”却很少涉及,造成一些被资助的学生将来自学校“资助”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并没有从更深层次认识到国家以及学校对他们的关怀。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民办高校的资助育人理念较为落后,相关工作人员只是将“资助育人”当作一项“发钱”的工作,并没有对这项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进行挖掘。

(二)育人主体具有局限性

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的主体是高校,高校不仅要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并以此来确定其是否达到资助标准,还要承担起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这样一来高校的责任更加重大。

而这份责任在具体的工作中会分担给相关的工作人员,如资助部门的工作人员、学生辅导员等,但是由于这项工作并不是“一步到位”的,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发展与完善,比如由于这项工作需要长期进行,因此,需要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对资助育人体系进行调整,如果仅仅依靠资助部门与学生辅导员很难维持这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民办高校应该在现有部门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参与范围,发动学生的力量,让原本处于资助对象地位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资助育人”中,这样对于这项工作的深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

(三)育人方式过于单一

民办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资助对象主要是家庭困难的学生,而这些学生虽然是资助对象,但同时他们也是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会具有大学生的一些普遍特征,比如会有比较强烈的自尊心,并且在自尊心受挫的情况下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举动。

但是在很多民办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中,相关工作人员的育人方式存在单一性,只是一味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讲堂,并且在开展过程中会将受到资助的学生作为典型进行针对性教育,而这样却会触及一些大学生的自尊心,进而影响育人工作的效果[4]。

三、完善资助育人体系

(一)着力构建资助考核体系,充分提高育人水平

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实现精准识别资助群体,并通过构建资助教育平台扩展育人手段的前提条件下,民办高校应构建资助考核体系,提高育人水平。

首先,民办高校应设定完整的资助考核体系,在对学生进行自主考核的过程中,除了学生学业成绩这一方面,还应该对于学生在校行为表现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进行考察。在决定受资助学生名额时,除了考虑教师以及考核组的意见,还应充分考虑其班内同学的意见,及时了解他们对受资助学生同学的评价,建立对受资助学生进行全面评价的考核系统。其次,根据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学生素质能力评定结果,民办高校应制定阶段性的考核目标,并通过资助教育平台完成考核任务。对于部分受资助学生而言,一次性完成考核目标难度过大,学生有可能会产生一定的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因此,阶段化的考核目标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最后,院校应组织专业团队完成资助考核任务。相比高校而言,专业的团队在对学生的考核上更加注重学生潜力的发挥以及发展方向的研究,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对于高校育人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5]。

(二)着力搭建资助教育平台,充分拓展育人手段

资助工作的实质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时代新人,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将育人理念融入到资助过程中,切实提升受助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帮助受助学生在打好专业基础同时进一步提升自我价值,塑造健康人格,培养创新创造能力。

首先,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民办高校可以创建资助教育平台,拓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思路和渠道,具体可以在前期调查学生的素质能力,根据调查结果,锁定资助对象与范围,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资助工作。其次,民办高校可以根据受资助学生自身能力素养的欠缺之处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通过资助平台为学生进行相应课程培训,并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监督学生完成培训内容。最后,院校应借助资助平台加强对学生思想和学习等方面的管理,及时调整培训计划,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学习方法,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安排相应的心理咨询业务,做到及时引导,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着力完善资助管理体系,充分实现全过程育人

科学完善的资助管理体制可以有效连接各项工作,使各部门充分发挥其育人优势,切实提升工作效率。因此,民办高校在建构资助平台和建设育人机制的过程中要完善资助管理体系,以便更好地实现全过程育人。

首先,民办高校要对资助教育管理体系运行流程有明确的认识,精准识别是资助管理工作开展的必要基础,明确受资助对象并及时了解其家庭情况、学习情况及思想状况等内容,可以节约高校资助资源,同时,便于精准育人的实现。资助教育平台是落实学生提升计划的关键渠道,通过平台为受资助学生制定并落实专属提升计划,拓展学校育人手段。此外,资助教育考核体系是提升育人目标的保障,通过阶段性考核方式完成对受资助学生的动态考核,实现全过程育人[6]。其次,民办院校要组成独立的教育资源管理团队,对每个受资助学生分别建立资助档案,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因为学生在校期间与自己导师接触最为密切,所以要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资助教育管理团队,同时将管理中心职员、辅导员及学习小组组员、舍友等纳入管理团队,以便从各个角度了解学生情况,实现全方位资助教育管理。最后,民办高校要注重对资助工作效果的检验。在受资助学生接受资助教育并完成学业后,民办院校要继续关注其升学、就业等状况,针对有需要的已毕业学生继续给予指导,同时优化资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资助管理体系,最终实现全过程育人。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民办高校资助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