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阳
摘要:“蹲下来和孩子对话”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与幼儿教育相关的话,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领域,不管是幼儿教师、幼儿教育专家还是负责学前教育的管理者,在师幼关系这一主题上,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蹲下来与孩子对话”,这句话表明,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师应该放低姿态,学会从孩子的视角看待事物,要尊重孩子,要学会与孩子平等相处,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幼儿教育氛围。本文从自身的学前教育经验出发,谈谈如何更好地做到“蹲下来与孩子对话”。
关键词:幼儿教师;幼儿;尊重;平等
蹲下来首先要做到从物理空间上蹲下来,即教师身体姿势呈下蹲状态,这一身体行为能够使教师放低姿态看到幼儿这一层面的世界,能够使教师与幼儿有更多的平等视线的交流,让幼儿不再有强烈的压迫感,而是感觉到一种亲近、平等、轻松的氛围,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深入、自然。其次在观念和态度上,是指教师的内心要真正地“蹲下来”,不只是身体下蹲而态度依然居高临下,而是内心和态度都做到尊重幼儿,以更为和蔼、亲切、耐心的态度与幼儿互动,使得双方的情感交流更加和谐。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真正做到“蹲下来与孩子对话”,希望能给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参考。
一、从内心“蹲下来”
要想做到和孩子一起看世界,就必须真正做到“蹲下来”,这就需要教师能“改变”自己,能够做到在心态上成为一个孩子。这样从内心“蹲下来”,就是要求教师做到凡事从孩子的心理出发,遇到事情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判幼儿,而是尝试以孩子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从内心“蹲下来”才能让孩子发自内心地接受教师、尊重教师,愿意向教师倾诉心事,与教师发生共鸣,教师也能更及时地帮助幼儿排忧解难。除此之外, 从内心“蹲下来”需要教师保持一颗童心,做到与孩子“打成一片”,成为孩子的朋友,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用孩子的思维来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充分想象,这样才能真正和孩子有共同的理解,那教育就必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平等地对待孩子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教师要从孩子的成长与情感的需要出发考虑问题,教师要平等地对待孩子,使孩子乐意与教师一同玩耍、游戏。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不能居高临下地与孩子相处,而是应该主动和孩子交朋友,获取孩子的喜欢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会使孩子感到教师是可亲可近的,教师的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反之,如果一个教师俨然以“教育者”的身份自居,在学生面前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驾势,那么必定会使孩子们望而生威,敬而远之,不敢也不愿和他亲近,教师的教育必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当然,教师应有一定的威信,但这种威信应建立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是以教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为基础的,而不是靠威严形成的。
例如,在带孩子玩“老狼老狼几点啦”的活动时,教师要亲切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游戏开始前亲自蹲下身来给孩子发一些可爱的动物卡片,热情邀请孩子加入到游戏中,在游戏中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内心感受,要注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是带领者,引导孩子如何进行游戏,如何通过游戏获得成长的力量;同时教师也是孩子们的玩伴,教师要躬下身来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到教师的亲切,让孩子放松心情,更好地释放自己的天性,同时在游戏中收获成长。
三、更新教育理念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光是强调教师和孩子交流时应使用的体态姿势,更重要是的是体现尊重、平等的一种教育理念,这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它所带来的教育价值是不可估量的。与传统的教师引领、孩子服从的幼儿教育理念不同,教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想将“蹲下来与孩子对话”真正的作为一种理念,就必须将它作为一种观念和思想,视其为一种信念,一种精神。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真正做到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孩子交流,做到对孩子的尊重和平等。
四、家园共育促进孩子成长
幼儿园和家庭是幼儿日常生活的兩个重要的场合,除了幼儿园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有时家庭教育的作用往往比幼儿园教育还要重要。因此,教师应该善于联合学生家长的作用,让家长也懂得“蹲下来与孩子对话”的重要作用,取得家长的配合,与家长统一教育思路,共同为幼儿的成长努力,实现“家园教育一体化”。
家园共育需要家长也能“蹲下来与孩子对话”,切忌常常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而是要真正地放下家长的架子,了解这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试着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尊重孩子的每一个要求,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姿态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尊重和友善,这有利于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友好,有利于维持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营造温馨有爱的家庭教育氛围,培养孩子自信、有爱心等重要品质。最后,教师与家长之间应定期进行信息互通,教师向家长传达孩子在园所的表现,家长向老师传达孩子在家中的表现,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双方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有利于双方及时调整培养策略,双方共同合作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孩子之所以愿意把他的心里话对小伙伴说而不对老师说,那是因为在他看来,他和小伙伴是平等的,他和小伙伴交流时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基于此,教师要“蹲下来”,放下教师的权威,与孩子完全处于平等的的地位,使孩子体会感受被尊重,被重视的感觉。蹲下来与孩子交流体现了我们应该对孩子持有认真而亲切的态度,做孩子的小伙伴、好朋友,使孩子对老师有安全感和信任感。
总而言之,蹲下来与孩子交流,这看起来是个很简单的身体动作,实际上却体现了我们对孩子的尊重,而尊重孩子是育人为本重点提到的内容。蹲下来和孩子说话,有利于从小培养孩子自尊、自信和自主的人格,能帮助孩子正视和反思自己的问题和缺点,也为孩子创造了乐于接受教育的良好心境氛围。因此,让我们蹲下来融入孩子的世界吧,这样我们才会认识孩子全新的发展,更好的把握孩子,了解孩子。
参考文献:
[1]曹晓胜.探究如何在幼儿学前教育中尊重幼儿[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214.
[2]张玲玲,薛扬.幼儿教师以“共情”践行师德[J].中国教师,2019(06):30-32.
[3]吕永丽. 关怀理论视阈下幼儿园关怀型师幼关系研究[D].南宁师范大学,2019.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金果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