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志民
(华东师范大学旅游学系,上海 200241)
2018 年初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合并为文化和旅游部。这就从国家组织机构调整层面提出了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客观要求。但在实际组织执行力上,还存有不少亟待调整的问题。比如,在上海,文创基金和旅游发展基金在资助对象上存有重合的部分,但遴选和评审系统并不兼容;在作为国家战略的全域旅游麾下,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有了进一步拓展,其与文化资源(国家文保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交叠融合,对其保护、利用和开发,显然必须依赖于文旅融合。再如,长期以来,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已经形成各自固有的部门运作方式,如何按照“通过协调达到最大的效率”(Robbins,1997)的管理方式形成超越简单加法的加乘利益,也有待我们积极探索。
融合发展的最大难点在于系统整合。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设若系统由诸多个体组成,很容易由于各自存有愿景定位、利益诉求等方面的不一致而扯皮。组织形式上的各种“融合”,其内容有别,差异不小:貌合神离是混合,精诚团结是组合,水乳交融(整合)才是融合的理想境界。
按照系统整合要求助推文旅融合,思路是关键,套用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之名言——“我思故我在”,以独辟蹊径的思路,辅之以相应的实施举措,以实现文旅融合的存在价值。
以大观小,可持续发展的大智慧指向于从把握天下大势中寻求融合发展之策。由是观之,从分析到综合,这是近代以来整个世界科技、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阳河清,1985)。作为对于“一切动物的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系统研究”,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威尔逊1975年出版的著作《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①威尔逊,2008.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M].毛盛贤,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便将原来各擅其胜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统一起来,把自然和社会作为整体来把握。具体的研究内容也许需要我们假以时日去学习和消化,但其注重综合的思维取向,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我们已经看到,共享、融合、区块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新概念,昭示着世界正处于系统跨界、异质整合的时代。文旅融合的滥觞正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产物。
本文希冀通过问题(诊断)导向的方式进行研讨:结合上海作为世界卓越城市的未来定位,上海的文旅融合,除了单向度的产业融合,还需要兼顾些什么?从广义的生态(所谓“泛生态”)视角切入,钍对上海的文旅融合,怎样制定能够落到实处并行之有效的策略?
从游牧-农耕社会,到工业社会直至当今社会,人类产业经济形态发展的历史轨迹总体上经历稳定、分化和融合发展等3个阶段。198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路庞帝(Negreouponte)在阐述数字技术的出现导致产业交叉现象时首次使用了“产业融合”这一词语,由此引发学术界关于产业融合的讨论(卢希悦等,2011)。此后,诺贝尔奖获得者普利高津等国外学者,还有厉无畏等中国学者,对产业融合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很多创新性的见解。目前所见的“产业融合”定义存在颇多歧义,通常来说,“所谓产业融合,是指当代经济发展中,不同产业及同一产业内部要素之间,在功能和范围上相互渗透和延伸,逐步改变原来产业的边界和形态,最终融合为新的产业业态和产业群的发展过程及结果。”(卢希悦等,2011)
从当今世界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离不开产业融合战略的实施。根据卢希悦等(2011)的研究,产业融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其本源意义是指“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作用于传统产业,使得两种产业或多种产业融为一体,形成新的产业”。但在实际运作中,产业融合已经远远超越上述学理界定,进一步包含经济与文化融合的意义。近三十多年来,学界不断有涉及文化与经济问题的研究新作问世,并且取得了诸多方面的共识(王恒富等,1995;贾春峰,2001;曹世潮,2004;花建 等,2003;薛晓源 等,2005;庄志民,2005;胡惠林,2006)。比如:文化与经济融合是当代中国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需要;文化与经济融合所突显的是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的经济过程,可称作“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或文化经济;21 世纪“文化创造财富”的时代已经来临①庄志民.注重对“心”经济的研究[N].文汇报,2002-10-08(5).。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有分有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着各自的内涵和外延。
文化产业(即文化及其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涉及9 个行业,划分为3 个层次:(1)核心层,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2)外围层,包括网络文化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其他文化服务;(3)相关层,包括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的销售。此外,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也存在某种互动,因此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学界对旅游产业性质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论,鉴于旅游产业是一个随着旅游者需求变化而不断更新的产业,旅游产业作为“无边界产业”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同。也正因为如此,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边界比较模糊,成为两者交融的客观原因。从彼此联系的角度上看,有研究者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诸多部分边界交融却同中有异的特性,比如: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是新产业,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但都有一定的“事业”性质;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都兼有服务业和一般产业的诸多特征;文化元素是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基础资源,但是旅游资源的范围更加宽泛,具有无限性和不定性;在文化产业或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人的智力、才能、创造力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须有金融资本的投入和支撑,但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文化不可以被商品化和商业化(张广瑞,2015)。
在我国,有些省份较早开始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创新性融合进行研究并尝试进行实践探索(卢希悦等,2009;庄志民,2010)。文化与旅游部组建之后,有关文旅融合的发展思路渐趋明晰。国家主管部门有关领导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②程佳.文化和旅游供给要从数量追求转到质量和品质提升[N].中国文化报,2019-03-09(1).:“首先,文旅融合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文化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更加富有魅力;其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和旅游不断增长的需求,通过文旅融合,坚持提升质量和品质,多推出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文化产品,多推出能够修身养性,使人民享游、爱游的优质旅游产品。”
文化和旅游从原先的各显神通、各擅其胜,转而变为互促互通、联袂前行,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尽管如此,打破文化与旅游各自的边界,进行广度联合和深度合作,这方面的思维拓展和实践创新空间仍然很大。
在有关经济生态学的研究(王如松等,1985)当中,生态学的“边缘效应”之泛化体现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在两个或者多个不同生物地理群落交界处,往往结构复杂,出现不同生境的种类共生,种群密度变化较大,某种物种特别活跃,生产力亦相应较高,比如,在某些森林和草原的交接处,鸟的种类较多,在海湾、河口处,鱼类等水生生物种类复杂亦最活跃,Beecher称这种现象为边缘效应。自然生态系统中的边缘效应,也反映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人类社会本身就是从沿河、沿海地域交界处繁荣起来的,林区的村落常常坐落在林间草地上,平原村镇则是一簇簇绿树遮掩的森林。自然-社会领域的“边缘效应”反映在经济生活当中,就出现研究者们所提出的产业融合:由于技术进步和放松管制,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的产品和市场需求,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边界模糊化甚至重新划分产业界限(马健,2002)。
从产业融合的视角上看文化与旅游,两者之间不简单是1+1=2 的携手同行问题(庄志民,2019),彼此怎样逐步改变原来产业的边界和形态,最终融合为新的产业业态和产业群,更值得我们关注。
打破文化与旅游在各行其是的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形和无形的藩篱,找准彼此联融和合作的现实边界(抑或彼此产生交叠的部分),进行卓有成效的广度联融和深度合作,首先需要在观念上打破固守的思维定势。解放思想的一个有力手段是乞援于某些可以给我们以启迪的理论框架。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在分享积极发展成果的同时,也饱尝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的恶果。20 世纪以来,“世界环境从区域性污染扩展为全球性污染”,物极必反,由此推动全球文化向生态转型,负有社会责任的研究者针对20世纪以来愈演愈烈的世界性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据实记叙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全球性行动历程,提出环境问题反向推动人类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到来(余谋昌,1997)。21 世纪被认为是生态的世纪。生态文明新时代,我们对于生态的理解,也需要与时俱进予以相应调整。有研究认为①庄志民.超越自然生态观[N].社会科学报,2018-12-20(5).,通常人们对生态的理解停留在自然环境层面,这样的理解正在被超越,“绿水青山”是自然生态的代称,“乡愁”是社会生态的代称,如今当我们再提及“生态”,其内涵已经从狭义走向广义,不仅涉及自然环境,也与社会环境有关。近年来国际学术界非常关注的“生态批评”“生态文化”和“生态美学”,其实已经将自然和社会看作是生态硬币的正反两面。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历经几十年的打磨探索而日臻完善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马世骏等,1984),更是将自然、社会和经济融为一体进行通观生态研究。研究发现,产业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政策和金融手段所能完全解决的,必须与自然(环境本地)和社会(文化传统及创新走向)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整体协调。
在国际文化大都市(叶辛等,2008)时代语境下,上海都市旅游定位得到调整而渐趋“卓越”境界(作为富有特色文化的太平洋西岸旅游中心城市①姚昆遗等(2007)指出,上海作为都市旅游目的地对于外省市以及海外游客的吸引力,不单单是个别景区景点,而是作为“太平洋西岸的旅游中心城市”所特有的国际大都会整体所蕴含“情调、氛围、魅力”。和高品质的世界著名旅游城市②“中国上海”网.关于促进上海旅游高品质发展加快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若干意见[EB/OL].(2018-08-31)[2018-09-12].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nw12344/u26aw56885.html.),上海的文化产业也在转型,目标是将上海打造为生产和传播“中国话语”与“海派形象”的文化产业重镇(胡霁荣等,2017)。从文化传播层面上看,上海逾3 亿人次的年旅游接待规模(2018 年全年上海市共接待入境游客893.7万人②“中国上海”网.关于促进上海旅游高品质发展加快建成世界著名旅游城市的若干意见[EB/OL].(2018-08-31)[2018-09-12].http://www.shanghai.gov.cn/nw2/nw2314/nw2319/nw12344/u26aw56885.html.),构成了这座“魔都”文化产品在地消费的宏阔市场。关键是,我们要研究,如何通过文旅融合,推动上海在更上一层楼的意义上成为“发现更多,体验更多”的“精彩之都”③庄志民.上海旅游定位:精彩之都[N].人民日报(华东新闻),2002-09-26(3).大舞台。
从自然和社会相结合的人文地理视角看上海,其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所可能催化出来的别具风味的生态图景很值得探究。
有关上海的人文地理探究表明,天造地设的自然区位是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从自然区位上看:江南河江相连、水网密布、比邻海滨,上海恰巧处于这一独特地理空间区域节点上(徐清泉,2017)。诚如Deblij(1988)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城市的位置可能成为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位置反映着城市在区域中实际存在的自然条件。”
自然生态子系统分析非常重视生态边缘效应④吴琳.生态边缘效应:绽放城市人文魅力[N].中国城市经济导报,2007-02-03(B03).。即在两种或多种生态系统交接重合地带,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各自所持有的生态环境也在这里交接重合。这样的生态边缘地带的显著特点是:异质性强、自由度高、信息量大,多种应力在这里交互作用。在河流、陆地、海洋三种不同生态系统交接、重合的生态边缘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特别是水生动植物的群落多种多样,水产品的品种和产量远远大于深海远洋和水流湍急的江河段落。有意思的是,环顾全球,繁荣昌盛的都市,几乎都是处于生态学意义上的边缘地带: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交接重合之地、湖泊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交接重合之地及海洋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交接重合之地,其中,海洋、平原与河流三种生态系统交接重合之地的边缘效应最受青睐,因此而成为纽约、伦敦、圣彼得堡、鹿特丹、汉堡、上海、香港、广州、东京、布宜诺斯艾利斯、开罗、加尔各答等著名大城市的驻足之所。更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城市的边缘效应由自然而兼及人文,诸如开放、包容、创新之类的城市精神和氛围也随之生成。
上海就是这样一方福地。市井有句俗语:dao/岛(陆)jiang/江(河)hu/湖(海)。上海由江(河)湖(海)水体对岛(陆)空间地块做分割和沟通,由此而形成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边际效应。黄浦江、苏州河、长江沿岸,以及滨湖(淀山湖)和滨海(东海)岸线。设若通过文创赋能,并将能量激活,融会贯通,往往可以产生巨大的文旅融合力量。在上海六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谋篇布局来推动文旅融合,需要我们像下围棋一样,在如上所说的蕴含潜能的自然(社会)边际上下功夫,寻找发展契机。
风景的本质是一种人与环境之间的边际文化信息。所谓“边际”,是两种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部分发生关系的“地方”。钱塘大潮发生于江与海的凸显处;朝霞和晚霞发生于日夜时辰的交接处;香山红叶发生于秋冬季节之交;四川九寨沟、云南西双版纳和海南岛尖峰岭热带雨林等,是优劣两种生态的边际物;北京长城八达岭和承德外八庙则是古代两种“国策”差异边际的表现物(丁文魁,1993)。由此我们得到启发,泛生态意义上的事物“边缘”饱含着丰富的边际信息,蕴含着更为宏阔的有待发掘的边际潜能。上海的城市绿化覆盖率,除了在中心城区见缝插针式地布置绿地以外,大手笔往往出现在城郊接合部。已经建成的六大郊野公园,其本身也是一种区域人文地理边际效应的显现,而其边际文化的潜能,则有待于发掘。这样的初步尝试可以给我们以“知行合一”层面的启发。
在上海辖区范围内,人文地理边际效应视角下的文旅融合发展可能性,其最值得关注的是崇明区(含崇明本岛、长兴岛及横沙岛)。这是面积最大的乡野连片土地,周边为长江所环绕,岛内纵横引河形成网状格局。对于这块以“国际性生态岛”为发展定位的土地,在生态-经济耦合理论的指引下进行生态经济规划,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为成熟(曾刚,2008)。我们的后续探索重点是,崇明生态岛“亦城亦乡”(也有称为“伴城伴乡”)的区域属性,蕴含丰富的边际文化信息,因此,需要从“社会-经济-自然”交织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生发开去,寻找其文旅融合的可能契机。在崇明区,有着被镶嵌在希望的田野上(自然)的诸多特色小镇群落(社会),这里兼具城市和乡村的优点,因此可以设想成为提供除了典型的都市与乡野之外的“第三种生活”①庄志民.建构性问题导向下的特色小镇发展[N].中国旅游报,2018-04-24(3).。也许,可以由此切入,寻求文旅产业融合的新突破口。
江(河)湖(海)从自然地理上将上海版图,以“道法自然”的方式描绘出好像“马赛克”般的区块格局。顺应天造地设的自然环境纹理,按照类似于“沉积岩”的历史文化发掘思路,加以渐趋明晰的未来愿景之导引,“高技术与深厚感情”(Naisbitt,1984)相统一的现代化城市规划及其落到实处的实施,则将如此“和而不同”的区块联袂成线,由点及面,从而形成文旅融合发展的大舞台。
每个人都揣有一条流经心底的家乡河流。就像很多著名作家着力描绘的区域风情、风景和风物图卷,始终围绕着与“乡愁”相关联的本土历史长河意象展开(例如,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叙事总是围绕“沅水”展开),上海的在地居民都会对黄浦江、苏州河(还可以更加细化地从历史地理意义上发掘沪上纵横交错的诸多河网)情有独钟。十多年前,上海曾经编制过景观水系规划,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基础之上,从文化“沉积岩”和地理“马赛克”意义上,基于鸟瞰视角,勾勒出上海版“复合生态系统”型的文旅融合地图。
以河流为经纬兼及与之相关的湖和海,其中,特别需要关注河流在“沧海桑田”的上海版图上切割形成的半岛:著名陆家嘴金融区就坐落在黄浦江地标段的“S”湾畔所勾勒出的半岛上。在当年著名民族资本家聂云台创立的大中华纱厂和华丰纱厂遗址上创立的“1919 文化创意产业园”坐落于蕰藻浜和泗塘河交汇的半岛上;流经普陀区的苏州河段,至少形成5 个半岛,其中的旅游文创元素值得好好梳理。
已经建成并全线贯通的黄浦江两岸48 公里滨江休闲长廊,以游步道、自行车道为经络,沿线“长藤结瓜”式地点缀着若干驿站、餐饮、主题雕塑、工业旅游点,以及浦江游览码头等文旅元素,上海十六铺老码头及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等文化遗存,也处于这一亲水长廊之中。休闲空间已经形成,但游憩产能相对过剩,很多时候显得过于空旷,亟须通过文创丰富体验内容以增进其吸引力,吸引更多观光休闲客。
可以设想用“斑块-廊道-基质”理论①美国生态学家福尔曼等(1990)指出,组成景观的结构单元是: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底(matrix)。基于生物地理学的动态研究发展起来的“斑块-廊道-基质”理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描述生态系统的“空间语言”。城市规划和旅游规划借用此理论来分析景观空间形态及结构。景观生态学中的斑块是景观格局的基本组成单元,是指不同于周围背景的、相对均质的非线性区域;廊道是指不同于周围景观基质的线状或带状的景观要素,一般可分为线状廊道、带状廊道和河流廊道;基质是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来描述上海主城区的整个复合生态系统;同时,按照注重有机联系和协调的生态化设计,分区包干,构筑“和而不同”的上海文旅融合集群。比如,徐汇滨江(廊道)与“徐汇源”的集束型文旅元素(基底)以及已成规模的徐汇商圈(斑块)联系起来,构筑指向于上海卓越城市打造之愿景组团的地标性文旅融合集聚区。就全市范围而言,徐汇文旅融合集聚区又相对成为宏观视域下的“斑块”,其他“斑块”通过“廊道”与之联袂,由此而形成海派文旅融合之“基底”。
上海的苏州河沿线,新型小区梦清园、有着几十年历史的长风公园(以及以此为依托的长风生态商务区)和在原先上海老工业基地历史遗存基础上创设的创意园区(诸如1933上海老场坊、M50创意园等),也可以按照“斑块-廊道-基质”的设计技术路线,进行整合性的文旅融合意义上的内容创新。一年一度的苏州河龙舟赛,其途经路线将如上所述的若干散点状“斑块”联系起来,犹如“长藤结瓜”,整体打包成为具有“海纳百川”上海气派的文旅融合产品,向全社会做推广。
从社会生态层面来看,上海社区在开埠以来形成区域层级差异,诸如“上只角”和“下只角”之别,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尤其是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后(比如,原先的闸北区并入静安区,南市区并入黄浦区,等等),呈现强弱联袂之后的整体能级提升态势。
从文化人类学上看,经济水准有高低,但文化类别差异并无优劣之分。闹市区的较高经济发展水准可以与原先被认为相对落伍的区域文化模态并行不悖。如原属上海市纺织系统的老厂房,虽地处相对偏僻的城区,但华丽转身后变成让人耳目一新的创意园区、时尚中心就是典型例证。
(1)重视“老树老街老房子及其老故事”(庄志民,2015)在上海走向“全球卓越城市”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比如,对于上海市徐汇区的天平社区,王千马(2013)认为,这是一个“中国现代化转型的活样本”,从中可以以小见大,看到“一个名流社区里的百年中国”。这恰是上海所追求的全球卓越城市发展愿景不可或缺的软力量。但是,上海市政协通过调研发现突出问题:“历史风貌活化利用整体状况滞后。”①佚名.进一步推进历史风貌保护和活化利用——市政协“传承文脉保护城市历史风貌”重点课题调研报告[N].联合时报,2018-01-08(7).在通过诸如《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等法规制定和实施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以传承文脉的同时,亟须针对国民文化休闲需求,适销对路地引入文创,对历史风貌建筑进行活化利用,在利用中进行动态保护。上海外滩沿江建筑新年灯光秀,上海永安公司的外立面建筑融合“萨克斯风”演奏元素等,就是很受本地居民和到访游客欢迎的成功案例。
设想将上海各个层级的地标性建筑,联点成线,连线成片,借鉴上海“大世界”想当年满园都是“戏”的经典演艺历史经验,以文创作为原动力,通过形神兼备的意象策划,为历史风貌保护区增添足以走向未来的光彩。让全市范围内犹如“星星点灯”般散漫布局的实景演艺,通过注重有机融合的生态化设计,在时间上做到“天天演”(四季不停歇),在空间上实现“满市秀”(全市一盘棋)。
更为重要的是,参考作为存量的“徐汇源”都市旅游集聚区创设经验,优化筛选上海若干社区,通过文创激活吸引力,成为超越“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散点聚焦式景观布局,根据“斑廊基”城市规划章法指引,有机构成开放式、主题型和体验式文旅融合综合体。
(2)重视历史上很有影响、如今口碑上佳的老字号在振兴上海商业(尤其是零售业)中的作用,通过文创提升老字号的品牌价值,以此作为招徕千百万人游上海的“魔都”旅游吸引物系统。2018 年,上海市政协曾在黄浦区调研,基于打响上海购物品牌、振兴闹市区商业的任务,指出切莫让“老字号”只在记忆中飘荡,诸如老凤祥、培罗蒙、杏花楼、恒源祥等,急需对接新理念、新市场和新消费②黄铮.切莫让“老字号”只在记忆中飘荡:市政协赴黄浦区开展“打响‘上海购物’品牌”重大课题调研[N].联合时报,2018-05-08(3).。
设想针对旅游购物需求,适销对路地引入文创,按照体验经济发展思路,打造泛生态型的“十里南京路,一个新世界”。原先的上海四大商圈规划,以及上海自贸区的境内“海淘”业态培育,也可以从文旅融合的生态佳构上予以整合提升。
上海商业的总体生态化系统设计,从输入端筹划注重文化创意设计,从输出端筹划针对旅游客源需求进行供给侧改革,进而在文旅融合过程中,使得上海成为外来访客所喜闻乐见的购物天堂,同时,成为兼顾本地居民线下购物休闲、追求美好生活实景体验的乐园。
(3)按照社区景区化和城市审美化(陈超南等,2008)的取向,创意构筑能够体现上海城市文化精神的文旅融合社会生态支撑系统。都市旅游大环境建设至少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花园城市的栖居环境;高雅悠闲的艺术环境;舒心惬意的感觉环境;人性和谐的社区环境;多元共融的交流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如此大环境营造,是上海文旅融合的重要社会基础(庄志民,2004)。为了促进上海城市整体的生态建设,诸多研究者从美学视角切入,聚焦于都市意象建构,分析建筑景观、艺术文化和市民审美素质等,为文旅融合下的城市社会生态系统构建赋予高规格的品格定位(蒋冰海,2005)。
设想利用上海“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体制优势,发挥街道管理积极性,调动全民参与建设社会文明的积极性。作为“自然教育与体验、永续设计和社区营造”之公益组织的“四叶草堂”,经过几年的摸索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引人注目的社会绩效,对于这类自然与社会复合意义上形成的生态文明建设典型,理应予以大力扶持和推广,比如已经崭露头角的“共建美丽家园”社区花园创设图景(刘悦来等,2018)等,更进一步,在全市范围内,聚沙成塔,形成“形散意聚”的社区美丽花园集群,并推动其成为文旅融合的坚实社会基础。
上海故事,在诸多文人笔下得到异彩纷呈的描写。著名老报人曹聚仁先生的随笔集《上海春秋》记叙了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形成的“四郊”风景、“人物”风情及”轿-车-路”等特色风物,很能叩动人们的“怀旧”情结;画家张乐平笔下的“三毛”,永远的孩童形象,不断生成的幽默生活图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作品集中体现上海特有的小资情调,她的书所传导出来的那种青春期女孩子敏感细腻的心理,对怀揣思春梦想的年轻人特别具有吸引力;著名作家王安忆则通过对百姓家常亲切的生活场景的描写、个性鲜明的在地女性形象塑造来展现上海的社会生态;等等。这些本身已经成为上海文化积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何在薪火相传的意义上,为继往开来的上海勾勒鲜活的都市意象,也将成为文旅融合发展所要予以解决的问题。问题导向,将产生重要的激活作用,所指向的成长性生态空间是非常宏阔的。
在发展目标上,按照“城市营销”(朱至珍等,2006)及“全域旅游”①绿维文旅.全域旅游40条:图解国务院新政8大任务4大亮点[EB/OL].(2018-03-23).http://www.lwcj.com/w/152180049824359.html.的工作导引,鼓励上海整体追求卓越,使得整个城市从大处看显得气派,从小处看经得起推敲,走到哪儿,都能够让人们渐次地萌发“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杨恩寰等,1987)的美感,这就为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打下最为坚实的社会生态基础。
有关研究表明,为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改善生态关系,增强复合系统活力,在“生生不息”的意义上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遵循生态调控三原则:自然的“循环再生”、社会的“协同共生”与经济的“持续自生”。三者有机统一,构成“社会-经济-自然”所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的调控机制(王如松等,1989)。
由此得到启发,我们可以设想从生态调控三原则视角切入,提升文旅融合水准而使之渐臻佳境。
首先,发掘文化和旅游各自的内涵,探究彼此具有交接可能性的外延边界,按照融合愿景(目标)抑或旨在赶超的标杆导引,提炼和筛选文化和旅游原本相对独立的内生性动能;其次,在文化与旅游产生边缘交接的地方寻找彼此融合发展的契机,寻求力量整合型的“共生”方案;最后,抵近品牌乃至于名牌的境地,使之变得可复制、可推广,与此同时,助推其渐臻完善,让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再生”变成现实。
更进一步的系统整合研究表明,我们可以按照修辞的“互文”手法生发开去,做拓展思考:再生、共生与自生,并不简单与自然、社会和经济形成一对一的关联;自然的“再生”能力,与自身和环境(其他物种)共生相关联,同理,社会的“共生”状态也与再生和自生密切相关,经济的“自生”(内生)性发展,脱离不了再生能力和共生状态的辅佐。从这个意义上看上海的文旅融合,或许会拓展我们的创新发展思路。
在复合生态系统当中,社会生态子系统内部的每一个个体,都必须是黑格尔哲学意味上的“这一个”①恩格斯在1885 年11 月26 日写给女作家敏·考茨基的信中,评论到小说《新人与旧人》对维也纳社交界和盐矿这两个环境里的人物的描写时指出,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尔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有着别具一格的强有力的内生力量。与“大河有水小河满”相对应,社会生态的“自生”原则更多表现为“涓涓细流汇成河”,是个性张扬的结果,是社会整体(包括创新在内)介入竞合系统的能力之提升。由是观之,原先的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及其已经形成的竞争力作为正价值的存量,需要在个性张扬意义上予以必要的固化,以求为上海的文旅融合发展奠定不可或缺的内生性力量基础。
上海的文旅融合之生生不息之态势,需要通过走对路数的技术路径改善,逐步积累经验,扬长避短,创新优化,进而抵达生态调控意义上的“自生”(自我更新和完善)状态。
以上海工业旅游为例。在“精彩上海:发现更多,体验更多”的主题下,由原上海市旅游局策划、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主持编制,在上海主城区范围内推出五条主题旅游线路:嘉定区的“极速汽车动感之旅线路”、杨浦区的“工业遗存体验之旅线路”、徐汇区的“智慧城市互动之旅线路”以及浦东新区的“智能生活探秘之旅线路”和“重工业制造辉煌之旅线路”。从路数矫正上看,必须打破窠臼,改变以行政区划为“铁门限”的线路设计方式。可以设想从如何最大化地提升工业旅游综合绩效的角度,将文创和旅游相结合,通贯全市,进行主题性线路创设。比如,从江南制造局(江南造船厂遗址)到现有的长兴岛造船基地,再到嘉定汽车城,进而到位于浦东新区的大飞机制造基地,如此海陆空相结合的工业(科普)题材(主题有待文创设计)之旅,是值得尝试的文旅融合之生态化探索。就存量上的单个工业旅游景点而言,需要持续创新,以求适应发展变化的市场需求。例如,上海无线电博物馆的馆藏丰富,在博物观览上优势明显,但在与时俱进及对静物展陈方式、体验方式调整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样的情形也存在于上海的不少文化博览场馆当中。
此外,文旅融合意义上的作品(产品)创新旨在体现生态化的“持续自生”状貌,还表现在为适应市场的社会接受心理而对相应文化设计进行微调。比如,1933 上海老场坊的前身,是英国人当年设计的屠宰场,尽管围绕建筑功能转型进行的装饰设计很成功,华丽转身成为创意园区也很受欢迎,但曾经入驻的婚纱摄影业态,其发展却受到“阴气太重”(因为历史上是杀生之所)的文化心理阻隔。这就需要我们更新文创思路作相应的设计调整。
从上海城市形象(image,更为准确的说法应为“意象”)的品牌推广上看,“精彩上海”“上海,精彩每一天”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在2001 年的上海旅游节新鲜出炉后,“精彩”,已不仅是对上海都市旅游昨天的总结、今天的肯定,更是未来努力的目标;“精彩”,已成为上海整体形象画龙点睛的概括,成为对上海进行特征认知的核心词(庄志民,2002)。对此,需要顺理成章地在“持续自生”意义上做纵向(时间/历史、当下和未来)发掘和横向(空间/人文地理)拓展,以求将“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的上海之“精彩”进行到底,抑或将另一“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之上海城市精神的“精彩”进行到底。此外,相比于作为城市字母代码的香港(HK),上海的拼音打头字母SH 是上海虹桥机场代码,作为城市营销,也出现在节日里浦东金茂大厦夜晚立面灯光秀当中;但是,SH 的社会认同度要远低于HK,原因种种,深究起来则与我们对于SH的市场推广上贯彻“持续自生”的生态原则还不够到位有一定关系。遵循“简洁就是美”之原则的SH,在文创舞台上的大戏已经拉开序幕,然而好戏在后头,远未抵近高潮。
诸如此类的探索,必须变“一蹴而就”为“动态生成”,从而建构起文旅融合过程性机制,不断更新,日臻完善,生生不息,发展无止境。供给侧的改革首先表现为依据市场需求,进行文创并予以适时调整,从而使得文创产品在“批量定制”意义上更加适销对路。必须清除“一招鲜,吃遍天”因而一劳永逸的思想。信息化时代,基于大数据的资源存量分析和市场走向分析,为实行“持续自生”生态化调控原则以增进内生性实力,客观上提供现实的可能。
理想的社会生态观,人群的共生,同样需要依据协同学的创始人Haken(2013)所指出的协调共生原则:一个由大量子系统组成的系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子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和协作,这个系统会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如此自组织社会结构所依赖的个体(作为子系统),本身所体现的是如上所述的生态调控“持续自生”原则。也就是说,复合生态系统是一类自组织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的稳生机制。
“涓涓细流汇成河”,以小博大,蔚为大观,其所遵循的核心法则是诸多个体向心聚焦于共同的目的地,取向一致,方能众志成城。此外,协同共生所要求的是集聚于一个整体中的诸多个体,各自有了足够的内生性积累,彼此的力量等级在可以“通约”的层级。就像一个团队中的诸位成员自身具备足够的力量,才能获得与同行对话的资格,赢得向行家里手学习取经的机缘,或者具备理解对方的可能性,进而捕捉团队生成与合作的契机。当然,也存有集群中的个体间因为发展水准有高下而产生“势差”(任继愈,1991)。低强度的文化较易受到高强度文化影响的现象,体现的是文化传播中的“势差”原理。对于“势差”,任继愈(1991)分析说:“文化是一定社会经济的产物,文化水平有高有低。古人说‘水性趋下’,由高趋下造成势差,这是由于重力的缘故。文化的传播,也有‘势差’,文化势差现象也是由高趋下的现象。”这时候,居于高位者有提携后进之心,落于后进者有服从上位、虚心学习之意,更有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以为共同目标的实现增砖添瓦的设想。但更为关键是,个体集群必须拥有彼此认同的价值观和发展目标。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就是这个道理。
从“协同共生”的生态调控原则上审视上海文旅融合,重点是建构力量整合型的“共生”机制。就像如今已经上升成为国家战略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一样,上海文旅融合的“协调共生”也需要体制和机制的保障。文化部门和旅游部门在组织结构上实行合并,这是第一步。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组织机构的无缝对接以提升执行力。
此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同类聚合以贯彻“协同共生”原则将是阻力最小的文旅融合方式。从文化部与国家旅游局原本的部门职能上,在原本彼此有沟通和交流的职能边界上寻求组织机构整合着力点,以缩短磨合期,尽快提高工作效率。从文旅工作块面和点位上,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原理(黄郁成,2016),在本就有铺垫、有积累及有基础的地方,先行着手进行文旅融合试点,这将有利于使得阻力最小而获得的绩效最高。
比如,在上海市文化与旅游部的指导下,以上海工业旅游促进中心为协调机构,通盘筹划全市的工业旅游存量资源,立足于上海文旅融合的整合性“马赛克”格局,打破行政区划边界做整合性思考,从线路产品着手兼及其他,在“协同共生”中促进文旅业态提升和转型。
再如,徐汇区旅游局已经积累的“徐汇源”等全域旅游发展经验,以此为路径依赖,会同其他政府部门及街道社区,解放思想,在产品转型和升级前端导入文创产品,在产品对接市场(受众)上导入文旅市场营销,进而尝试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过程中,寻找着眼于上海大都市现代服务业构建、消费能级提升和美好生活品质改善的新业态构建契机。
云计算、大数据、宽带网络与智能终端这4 种力量的聚合,催生着“共享经济”的新形态。Chase认为(2015),共享经济是另一种路径的资源革命,因为它超越“产销合一”和创客活动,通过新型的协作性消费关系反复分配,而使得价值最大化。这就给我们以重要启迪,未来上海的文旅融合,以往的供应经济时代已经向需求经济时代过渡,如此“供需新规则”(Kash,2003)从滥觞到盛行,其发展速率将比预先的要来得快捷而迅猛。因此,我们需要顺应信息革命发展潮流,借助于互联网、物联网及虚拟技术,甚至借助于众筹等合乎法规的融资方式,开辟一条打通生产、物流、商业和消费诸多环节的文旅融合可持续发展复合生态链。
立志存高远。我们正处于“创新时代”,而“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内在心理倾向”(王极盛等,2003)。文旅融合必须高度强化创新意识,以创造超一流的佳绩为努力目标。独善其身以“持续自生”,兼济天下以“协调共生”,更进一层,则是以“品牌价值观”为导向(何佳讯等,2016),抵近品牌乃至于名牌境地,使得独门秘籍变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设计套路),“永远被模仿”,但却“从未被超越”。对外,美名播扬世界;对内,绝技渐臻完善。处于“生成”(张春香,2010)过程当中的可持续发展,使得典范“再生”由梦想中的可能变成眼下的现实。
就像农学的良种培育,是为了在高效的同时兼顾优质,让高品质的农作物得以延续。我们的文旅融合,必须坚持质量取胜,用高标准文创推动品质旅游;用转型和升级的旅游为文创铺设坚实的展演舞台。
迪士尼等文旅项目已经入驻上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以这些顶级舶来品为师,一定要下大功夫,虚心学习其先进的经验,以此为外部标杆;同时,走“和而不同”的“生成”性道路,花大力气、用真功夫培育自己的富有世界级竞争力的本土文旅品牌。
作为上海酒店业传统名牌的锦江集团如何在“持续自生”中修炼内功,进而在“协同共生”中蝶化升级,以便在开放的上海诸雄并至、竞争激烈的态势下,不仅站稳脚跟,而且能发展壮大。
在近年来诸如民宿等新兴业态迅猛发展的态势下,如何“取法乎上得其中”,在创业之初便“志存高远”,向文创借力,顺应携“诗”(品位追求)走“远方”(除了观光,休闲与度假亦成为人民新的生活方式的题内之义)的旅游发展新趋势,走“精品-名品”路线。
已经领先一步的品牌(尤其是名牌企业)如何在提携式“共享”中发展壮大,以形成与上海作为“世界级”大都市定位相吻合的文旅融合航母?
诸如此类,都是亟待我们研究化解之策并予以妥善解决的难题。
媒体必须肩负起传播真善美为己任。切忌一味“高大上”,必须走高品质路线,大(上海)固然气派,小(也是美好的)也不错,上(通天象)可居高望远,但下(接地气)亦可脚踏实地。
必须指出,低级的复制、恶俗的繁殖,其实是很可怕的事情。这一点,从江湖上的水葫芦泛滥自然生态现象上,我们可以深切体会到。立下追求超一流的雄心壮志,必须坚决对“三俗”说“不”、对粗制滥造说“不”,如此坚持不懈,上海文旅融合方能做出与“卓越城市”定位相匹配的非凡业绩。
要而言之,上海的文旅融合,绝不像1+1=2 那样简单①庄志民.上海文旅融合不是简单的1+1=2[N].社会科学报,2019-09-05(6).,可以设想以“自生”(个性活力)为基础,以“共生”(协同绩效)为常态,以“再生”(品牌意象)为愿景,在“自生-共生-再生”三级跳远中,薪火相传,走向生生不息的辉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