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利 吴东英
摘要:在全球化与数字化的新时代,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面临两大问题:案例教学无法满足培养批判性跨文化思维的需求、案例本身未能与时俱进从而缺乏数字化与本土化元素。本文遵循跨文化交际教学CREED原则,以教师案例教学法与学生问题学习法为理论基础,提出教师案例教学与学生团队案例创作的有机循环模式,从而缓解案例教学的实际问题。教学评估数据表明该模式能达到有效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也能满足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学术素养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问题学习法;学生合作案例创作;跨文化交际能力;学术综合素养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是跨文化交际课堂最常用教学法之一,在中国跨文化交际课堂广泛使用。案例分析法能帮助学生感受到跨文化交际情形的复杂性、提升对文化差异的包容和理解、避免仅基于跨文化表面现象做出仓促决断等[1],也能在广义学习能力上积极提升学习动机、课堂参与度、思辨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与合作沟通能力[2]。
目前,案例教學法在跨文化交际课堂面临双重困境:一是现行案例教学无法满足跨文化教学的批判性跨文化思维培养的教学需求,大部分常用案例比较陈旧且充满文化本质主义和刻板印象;二是当今全球化与数字化带来新挑战,案例教学并没能做到与时俱进,缺乏中国语境本土化的案例、新兴社交媒体的跨文化案例与呈现形式更多元的多模态案例等等,无法肩负高等教育培育学生全球素养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任[3]。
为缓解跨文化交际课程案例教学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教师课堂案例教学与学生合作案例创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案例教学模式以教师的案例教学法和学生的问题学习法为基础、结合全球化多元跨文化资源并利用数字化时代便利沟通媒介、引导学生基于个人跨文化经历实际问题来进行合作式案例创作,再将学生创作的案例延伸到案例教学的良性有机循环过程。下文将先介绍跨文化交际课程案例教学现状与问题,然后详述教师案例教学与学生合作案例开发的有机循环模式,最后呈现该模式的教学评价与相关教学启示。
二、案例教学法在跨文化交际课堂的实施与问题
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instruction)是由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与目标、提供具有真实问题情境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问题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自1870年以来相继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商学院、医学院开始实施,并逐渐在全世界各个教育阶段的多个学科开始普及,被认为是最好的培育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方法[4]。
跨文化交际课程常使用案例教学来直观呈现交际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并通过协同解决问题来帮助学生习得跨文化交际知识、改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升跨文化交际技巧。案例能使跨文化交际课堂跨越课堂教师传授的局限,拓展语言文化学习的外部空间,是跨文化交际课堂有益的延伸性的、体验性的、研究性的活动。现有研究对如何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实施案例教学的步骤进行了初步探讨[5],提出课堂案例教学分四步进行:选择案例、呈现案例、组织分析、总结点评。然而,前期研究仅着眼于案例教学安排的表层步骤探讨,忽视了跨文化教学案例本身和教师的案例教学素养的问题,也忽视了全球化和数字化的时代时代变化案例教学的面临的挑战,无法到达案例教学的预期效果。
跨文化交际的案例教学存在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最大的问题在于该学科的案例教学不能满足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需求。一方面现有的常用案例往往是简单化戏剧化的不足百字的“微案例”,以跨文化交际常用的某本教材为例,教材中共有34个案例,其中27个是仅仅几十字的简单描述。这些所谓案例仅是有关某国文化的简答题而已,其解决方案显而易见,并不涉及跨文化交际过程的复杂因素;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仅把案例教学当“示例教学”,仅停留在对案例教学程序的简单模仿,并没理解案例教学的基本原理也达不到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6]。这样导致案例教学忽视了交际过程的复杂与细微之处,无法深度培育跨文化思辨能力,极易形成常见的刻板印象和过度概括等问题,与该学科培养批判性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第二大问题是时代变化给案例教学带来新的挑战。全球化带来更丰富的跨文化接触机会,数字化带来的更新鲜的虚拟跨文化体验。然而,跨文化经典案例写成后经过长期使用有陈旧过时之嫌,对时代变迁带来的变化未能得以及时体现。教师也缺少借助影像和网络资源提升教学案例体验感的意识,缺少利用自身甚至是学生的跨文化经历创作案例来构建教学案例库的经验。这样导致教学中极度缺乏与时俱进的中国语境本土化的案例、新兴社交媒体的跨文化案例、教学效果更佳的多模态案例,无法肩负培养学生参与全球竞争的所必备的全球素养的重任。
为了缓解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的实际问题,本文利用案例教学法和问题学习法建构主义的主动学习理念为设计基础,提出教师课堂案例教学与学生合作式案例写作相结合的有机循环模式。该模式遵循跨文化交际教学中CREED原则[7],即教学中利用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认知技能进行思辨(Critiquing)解决跨文化交际问题,鼓励学生通过跨文化反省(Reflecting)培养批判性文化自觉,引导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跨文化探究(Exploring),培养学生基于共情伦理(Empathizing)促进共情人格发展,提供给学生跨文化体验(Doing)的机会,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学术素养。
三、教师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与学生合作案例开发的有机循环模式
教师课堂案例教学与学生合作案例创作相结合的有机循环模式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一是教师利用案例教学作为课堂活动、并以此为学生案例写作做好铺垫;二是学生基于跨文化交际问题的合作进行案例创作、并以此为教师提供教学案例。
(一)教师的课堂案例教学
教师使用案例教学作为重要教学手段,也为学生合作开发案例提供范式。案例教学法因每个学科不同的教学目标而发展出略有差异的实施方式与步骤[8],本文结合前期学者们对跨文化交际案例教学步骤的探索,在课堂实施三个步骤的案例教学:呈现案例、组织分析、总结点评,同时也进一步系统阐明案例选择原则、案例讨论技巧、案例背景要素、案例写作格式等基本问题,为学生合作创作案例打好基础。
1.呈现案例:教师依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来引导、支撑、提升、或补充课程内容,也可使用自己利用视频与影片等多模态资源形成的教学案例。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案例后辨别常规跨文化案例背景描述的四大必备要素[9]:地点与时间等相关场景、主要和次要人物、面临的非同寻常的现象或问题、相关文化社会背景因素。通过案例背景四大要素把握案例的四个基本特征:场景和人物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因素等构成的故事的情境性与真实性、故事反应出来的事情或现象的问题性与典型性[10]。
2.组织分析:教师提出讨论的指引性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并提出案例解决方案。案例讨论可使用两种形式:教师引导讨论和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引导讨论由几个中心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冲突问题的焦点、角度、观点,教师与学生的思辨性对话应螺旋递进:帮学生进入对话、提升理论、应用理论、再重新反思[11]。学生小组讨论也需要规范指引,以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和讨论逻辑高效。跨文化交际课堂适宜采用McAleer互动式案例分析法[12],该方法通过教师对小组案例分析过程督查与评分,来激励学生积极使用三类讨论行为:提出阐释性原因或分析行为的后果、剖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或找到问题的解决途径、清楚阐述学术观点或善用研究文献支撑观点。
3.总结点评:教师对分析做点评与总结、并将完整的案例分析报告分发给学生作为范例。教师点评过程应做到两点:支撑数据理论的丰富性、解决方案的开放性。学生通过阅读完整的案例报告来了解跨文化交际课程案例分析报告的三大模块:详尽的案例背景:准确清晰地描述案例的背景,包括人物、场景、问题或事件、以及社会文化背景四大要素;透彻深度的分析:充分收集相关文化的背景材料和数据及文献,并利用相关资料做出系统的合理的分析;启迪性的方案:对案例的问题或现象提出理据充足的见解,并为今后类似的跨文化交际场景提供借鉴与启示;除此之外,还有标题、简要性摘要、概要式总结、参考文献等额外要素。
(二)学生的合作式案例创作
在教师案例教学法的基础上,学生合作创作案例。学生案例创作在商科、医科、教师教育等领域已有前期探索并取得良好效果[13][14]。学生依据实地调研的亲身经历进行小组合作开发案例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能给学生带来三大好处[15]:在知识方面能实现学以致用并主动探索习得新知识;在能力方面能提升在探索、分析、沟通、展示等能力;在个人成长方面能拓展个人和专业关系网络、激发创新性思维、增进学习协作性、培养对不确定性的包容等。合作式案例开发也可跨学科借鉴使用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但是在跨文化交际课如何组织学生合作案例创作值得深入探讨,下面将结合问题导向式学习理念和多年教学实践探讨学生合作案例开发的原则与步骤。
学生合作式案例创作过程其本质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在场景性的跨文化经历真实问题时进行合作性学习、自主探索来解决真实问题、进行反思与深度学习的过程[16]。其实施过程遵循问题学习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的理念与原则:
1.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亲历的跨文化经历中的问题为出发点。这也符合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宗旨,即为了解决跨文化交际与沟通过中的实际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能有效促使学生主动探究、学以致用、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实证研究表明在學习过程中学生在发现和解决个人经历的实际问题时,他们的参与态度、投入程度、学习动力、学习主动性都会显著增加[17]。
2.问题来源于真实情景,跨文化交际案例素材来源于个人在跨文化经历中所遇到的问题。一般来说,案例的素材来源有实地调查、文献资料、亲身经验三种[18]。对于跨文化交际课程,个人跨文化经历是最适当的素材来源,因为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每个人都有多元丰富的跨文化经历。跨文化经历一般分为四类,根据是否与他者文化的人存在直接互动沟通分为:与他者文化的人有交际互动的直接跨文化互动、仅与他者文化产品接触而无人际互动的间接跨文化接触;根据跨文化经历所发生的媒介也可分两类:现实生活与网络虚拟的跨文化经历。因此,学生案例依据其跨文化经历来源可分四类(如图1):现实生活中的与人跨文化互动、虚拟网络中的与人跨文化互动、现实生活中的跨文化产品接触、虚拟网络的跨文化产品接触。
3.问题解决以团队合作为形式。分组进行跨文化学习能使学生从相互经验中受益,有效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19];同时,由于每人的跨文化经历的互动参与程度不同,小组集体决策选用小组内最优案例来作为小组案例来源,通过小组讨论和线上协同共建跨文化知识和理论资料库,共同解决问题和展示、教授、撰写案例。为了避免过多的小组人数对小组合作有合作效率低下和个性化参与不高等问题[20],小组由4-5人构成。
学生合作的案例创作过程包括三个步骤:问题形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
(1)问题形成:思考现实或虚拟跨文化经历、利用反思表初步形成跨文化交际问题。学生根据自身的四类跨文化经历中的任意一种,选择一次个人的跨文化经历所遇到的问题,根据纲要性的反思表[21]从跨文化的知识、态度、技能方面进行回顾反思[22]。同时,小组成员在组内口头分享后,集体决策选用小组内最具典型性和问题性的案例来作为小组案例素材,并根据实际情况准备文字或视频之类的多模态材料并提交反思表。
(2)问题分析:集体探索并利用数据或理论分析、小组协同构建线上跨文化资料库。小组针对问题对相关文化进行探索、收集相关跨文化数据与理论为支撑,对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分析。小组成员将收集的相关国别文化知识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利用文档在线协同实时更新,在教学平台上形成“在线文化知识库”和“在线跨文化理论库”,资料库可随时供全班同学参考使用。
(3)问题解决:提出问题解决方案与未来启迪、展现案例成果并提交案例报告。小组在根据收集的数据与理论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并提出对未来类似情况提出启迪性借鉴性建议。在课程的最后两周,小组进行案例课堂展示,或者利用案例开展课堂案例教学,在使用案例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案例的内容与结构,并参照和酌情吸收其他同学与教师提出问题与建议(案例评价标准提前公布)。小组在此基础上修改并完善整体案例报告终稿并上传到共享教学平台,形成多模态跨文化教学案例库,以供同学学习和教师案例教学。
综上所述,教师案例教学与学生合作案例创作相互支撑,形成案例教学的良性循环和有机产出,各环节的设置与关联图2所示:
四、教师案例教学与学生合作案例创作模式的学生教学评价
该教学模式于2018年秋季学期在南方某综合型大学开展实施,并以50%权重计入期末总评。全班33位学生形成8个小组完成了该项目,在课程结束后填写了项目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包括该模式的整体评价、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学术必备素养的提升三部分,采用Likert五级量表,1为最“非常不满意”,5为“非常满意;另外还包含三个开放式问题:案例开发过程中的困难、收获、建议。学期末每组随机抽取1人参加了焦点小组深度访谈,探讨学生具体案例选择的考量因素、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项目实施的收获与建议等。
首先,在整体评价方面,学生参与该项目感受到的学习乐趣、收获知识的学术性、学以致用的实用性这三个方面都非常认可。如图3显示全班33人中分别有100%、100%和939%的人对项目的趣味性、学术性和实用性感到一般到非常满意。相对而言,学生比较乐在其中,对趣味性的非常满意度最高(25人/758%),高于实用性的非常满意度(20人/606%)。
其次,学生认为该项目能良好地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包含跨文化交际时知识、态度和技巧三个方面[23]。图4显示100%(33人)的学生通过案例写作项目能从知识、态度和技能方面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中跨文化知识收获的非常满意度(24人/72.7%)相对高于跨文化技能(20人/60.6%),因为沟通技巧更依赖于长期实践而需要更系统长期的培训。而影响更为深远的则来自于学生跨文化态度的转变,深度访谈中的学生描述案例创作过程是对跨文化交际过程的“去神秘化”,能帮他们未来能以更自信、开放、包容的态度进行跨文化沟通:“(合写案例)就是一起了解文化差异的过程,然后跟外国人交流就感觉没有那么神秘了,去神秘化了后就敢跟他们去交流了……然后跟外国人接触就会更广一点,就更不那么的害怕了。就知道我们就是有差别的,然后这些差别也是可以被Handle。那这个挺好的。”
最后,作为一项学术研究活动,学生反馈案例合写项目有助于综合学术素养提升。学术素养是从事学术研究活动必备的素养,包括学术信息检索能力、学术批判性思维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24],另外也包含学术读写能力。图5表明所有同学都对该模式提升他们的学术素养各方面感到一般满意到非常满意,其中学术写作能力满意程度略低于其它方面,需要在今后教学中进一步加强。问卷开放式问题“你在案例创作中的主要困难”的内容分析也显示:近半数学生(14人/42.4%)说明了他们在学术读写的障碍,主要是英文阅读词汇欠缺、速度太慢等,英文写作无法精确表达与学术论证等问题。学生也多方努力以提升学术素养,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26人/78.8%)在检索和泛读学术文献的基础上仔细研读了4-10篇英文学术论文,部分同学(6人/18.2%)详读了10-20篇论文。因而,81.8%的学生(27人)在回答开放式问题“你在案例寫作中最大的收获”时表示他们在学术写作方面如观点表述、客观描述、文献引用等方面取得巨大进步。
五、教学启示
教师案例教学与学生合作案例创作的有机循环模式是在分析跨文化交际课程面临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利用教师案例教学法和学生问题学习法设计而成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学科培养的关键性转变,即走出静态文化对比的本质主义文化教学观,着力培养在多元媒体沟通中对文化“自省、探究、对话、积极的”批判的立场,培养既能达成认同与转变、也能容许差异与矛盾的包容态度[25]。该教学模式能一定程度缓解当前案例教学的问题,能达到有效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知识、态度、技能的学科教学目标,也能满足接高等教育在批判性思维、学术信息检索、团队合作、学术读写等方面培育学生学术探究精神的教学宗旨[26]。
同时,该教学模式的实施也给跨文化交际教学带来三个方面的教学启示。首先,作为跨文化交际课程最具体验性的教学活动之一,案例教学应多选用展现中国语境本土元素、融合网络虚拟沟通方式、体现跨文化交际互动制衡过程、融入学生跨文化经验并结合多模态元素呈现案例。其次,未来应考虑多方合作建设实时更新的跨文化交际多模态案例库。教师的案例开发的意识和素养应逐渐提升,可尝试利用网络多元文化素材进行案例创作,也应善加利用学生跨文化经历并规范引导,从而产出优秀案例成为教学的有益补充;相关教师和跨文化交际机构也应紧密合作,协同共建并实时更新案例库。最后,高等教育致力于学生学术素养等高阶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应多开发类似的具有规范化程序和标准化指导的研究性活动,引导学生在全球化与数字化时代深入探究现实问题,同时收获学识积累、技能发展、团队共进、以及个人成长的乐趣与成就。
参考文献:
[1]Fowler,S.M.,Blohm,J.M.An Analysis of Methods for Intercultural Training.In Landis,D.,Bennett,J.M.,Bennett,M.J. Handbook of Intercultural Training[M].Thousand Oaks,London,New Delhi:SagePublications.2004.
[2]Plewa,C.,& Pascale,Q.Case Development:An Innovative Approach to Case Studies and Experiences from a Graduate Marketing Ethics Course[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 Education,2006(3):165-178.
[3]陈国栋.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高教探索,2006(2):40-42.
[4]Garvin,D."Making the Case:Professional Education for the World of Practice." [J]. Harvard Magazine,2003:56-65.
[5]马舒.论案例教学法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中的应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5(3):150-151.
[6]钱明辉,李天明,舒诗雅,等.教学案例开发框架模型的构建及其应用[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8,62(2):98-108.
[7]孙有中.外语教育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J].中国外语,2016,13(3):16-22.
[8]於莉.公共行政案例教学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J].高教探索,2011(4):78-80.
[9]Laurence,L.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Cases:A Guidebook [M].Washington:SAGE CQ Press,1999.
[10]冯茹,于胜刚.面向教育硕士培养的教学案例开发:困境与路径 [J].中国高教研究,2019(6):94-99.
[11]Breslin.M.,Buchanan,R.On the Case Study Method of Research and Teaching in Design[J].Design Issues,2007,24(1):36-40.
[12]McAleer,G.,Hale,J.R.Want to Increase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Marketing Case Courses? Try the MICA Method [J].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Meeting in Chicago,IL.1992.
[13]Prud'homme-Genereux,A.Case Study:Student-Produced Videos for the Flipped Classroom[J].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2016,45(3):58-62.
[14]Hughes,S.B.Student-authored IFRS Teaching Cases Based on European Securities and Markets Authority Reports:Experiences from Case Writing and Subsequent Classroom Use[J].2017(41):58-74.
[15]Vega,G.The Undergraduate Case Research Study Model[J].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010,34(4):574-604.
[16]Barrows,H.S.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Nedicine and Beyond:A Brief Overview[J].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 Learning,2006(68):3-12.
[17]Savery,J.R.Overview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Definitions and Distinctions[J].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2006,1(1):5-15.
[18]Naumes,W.,Naumes,M.J.The Art and Craft of Case Writing[M].Routledge,2012.
[19]Liu,S.,Dall'Alba,G.Learn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rough Group Work Oriented to the World beyond the Classroom[J].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012,37(1):19-32.
[20]Kerr,N.L.Illusions of efficacy:The Effects of Group Size on Perceived Efficacy in Social Dilemma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989,25(4):287-313.
[21]Byram,M.,Barrett,M.D.,Ipgrave,J.,Jackson,R.,Mendez-Garcia,M.C.(2009)Autobiography of Intercultural Encounters:Context,Concepts and Theories [M].Language Policy Division,Council of Europe Publishing,Strasbourg,France,2009.
[22]Ruest,C.The Autobiography of Intercultural Encounters:Mixed Results Amongst Canadian Adolescents[J].Language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20,20(1):7-21.
[23]胡文仲.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6(4):2-8.
[24]蔡基刚.以项目驱动的学术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建构[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9,42(3):39-47.
[25]Guilherme M.Critical Citizens for an Intercultural World: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as Cultural Politics[M].Multilingual Matters,2002.
[26]Brew,A.Understanding the Scope of Undergraduate Research:A Framework for Curricular and Pedagogical Decision-Making [J].Higher Education,2013,66(5):603-618.
(责任编辑赖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