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改革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生源质量评价及实证研究
——基于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2016-2019年招生录取数据

2020-11-20 08:50:30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生源科目学院

李 杰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 浙江 金华 321013)

生源是学院办学的基础,生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到高校的生存和发展。在高考新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稳定生源质量,成为关系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浙江省是全国高考招生综合改革试点之一,多元化、多类型的高校招生录取模式给高校招生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进一步推动学院教育改革、内涵建设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学院近几年年招生录取工作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充分了解学院招生录取情况及发展态势,理清已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提升生源质量的相关建议及对策,为其他兄弟院校优化生源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研究数据来源及统计分析方法

(一)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相关数据来源于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2016-2019年本科招生录取数据库。

(二)统计分析方法

利用excle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及方差分析。

(三)个体生源质量评价的方法

本研究理论上假设认为:分省投档分数越高于省控线,其个体生源质量越高;每年分省的省控线与投档分是动态的,不具有可比性,因此采用比值法进行相关评价。计算方法:考生投档分与生源省份当年省控线的比作为该生生源质量的赋分。

二、研究结果

(一)学院2016-2019年生源情况

学院面向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25个本科专业进行招生,大部分为财经类专业;2016-2019年共录取7711人,招生录取人数从2016年的1566人增加到2019年的2338人,平均每年增加257人。具有数据见下表:

表1 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2016-2019年生源情况

(二)生源质量评价

1.个体生源质量评价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9年上海财经大学浙江学院录取新生成绩与省控线的比值,即个体生源质量评分最大值为2.450,最小值为1.000,平均值为1.12。同时采用单样本T检验对7711名录取新生进行个体生源质量水平上的差异性检验,结果表明,个体生源质量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939.246,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2。

表2 2016-2019年学院个体生源质量t检验

2.生源质量在时间、地域、考生科类及专业分布上的比较

(1)生源质量在2016-2019年的对比分析。对不同年份的生源质量用ANOVA方法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学院2016到2019年的生源质量成下降趋势。其中,2017年与2018年的录控比差异不明显。2016年录控比最高为1.140,即比当年生源省份本科控制线高出14%,2019年的录控比最低为1.12,即比当年生源省份本科控制线高出12%,具体数据见下表3。

表3 2016-2019年学院生源录控比情况

(2)生源质量在生源省份上的对比分析。该院校面向全国2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招生,研究结果表明,2016-2019年该学院生源质量比较靠前的省份是河北和吉林,其次是陕西、湖北、山西、河南;生源质量排名最低的上海市,其次是东南部地区。

(3)生源质量在考生科类上的对比分析。近年来,该学院共有5种招生类型,分别是单独考试招生、综合改革招生、文理招生、专升本招生。研究结果表明,该学院生源质量最好的招生类型是专升本,生源质量最差的招生类型是单独考试招生。

(4)生源质量在招生专业上的对比分析。该学院近年来招生专业基本上涉及到25个专业,对各专业生源质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39.600,p<0.05),从研究结果的专业生源质量排名来看,排在第一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其次是会计学、会计学(注册会计)、会计学(国际会计ACCA)及物流管理,排名最低的专业是工商管理(创业管理),具体的对比情况可以参照下图1所示。

图1 2016-2019年学院各专业生源质量分布情况

三、分析与讨论

(一)综合改革背景下生源质量逐年降低

研究结果表明,2017年浙江省实行高考综合改革以来,该学院的生源质量连续下滑。2016年录取新生的平均高考成绩比省控线高出14%左右,到了2019年仅高出11%,2017年与2018年的平均成绩基本相同,但是整体的生源质量成下滑趋势。

以往的相关研究表明高校综合条件(包括地理位置、学科专业、整体声誉及就业前景)、人才培养举措及招生宣传工作是影响生源质量的三大要素。该学院目前属于地方性独立学院,整体的综合实力不强,办学仅有十二年的历史,且地理位置不占优势,虽然地处浙江金华,交通便利,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可能杭州、宁波、温州等一些地区更受欢迎。

从学科专业方面来说,该学院虽然依托母体学院的优势,但是开设专业大多数是财经类,且学科较为单一,无法进一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同时在高考综合改革的推动下,“专业(类)+高校”的志愿填报方式对高校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选考科目的设置问题,考生对选考科目的选择是根据高校专业设置进行的,“双一流”高校出于学科的发展,往往会要求考生选考一门或几门高难度科目,而该校的大部分专业是不设置选考科目要求的,这将造成水平较低的考生趋利避害,优质生源进一步流失。

从人才培养方面来说,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力度不是很大,很难吸引优质生源。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转专业政策不够宽松。浙江省内的其他兄弟院校要求达到某一分数可自由转专业,该校要求笔试加面试,虽然提供两次机会,但是吸引力度不大。二是该校虽然开展了“赴本部访学一年项目”,但是每年仅有10-15个名额,无法真正的满足学生的需求。三是该校在第二学位培养、考研考公培养、中外合作办学等项目上力度有待加强。

(二)生源质量区域性及科类差异化显著

研究结果表明,该校的生源质量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差异。这与以往的相关研究结果较为一致。一般来说,相较于其他地区,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就业机会与教育资源等更加丰富,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高校会更吸引优质的生源。然而从研究结果来看,该校生源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源质量却低于中西部及偏远地区,尤其是上海市等一些一线大城市的生源质量排在最后,这就说明该校对经济发达区域的生源吸引力不够,同时中西部的优质生源大量流失,这样会造成生源结构进一步不合理,进而会影响到学科与专业建设,乃至整个学院的长久发展。因此,如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当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最紧迫的工作之一。同时研究也发现,不同的考生科类的生源质量差异也很大,尤其是综合改革省份的生源质量明显低于文理分科的省份,可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但是综合改革是必然趋势,可能选考科目的设置、选考科目赋分标准和录取模式的设置是未来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可能成为高校人才选拔的难点。

(三)生源质量专业差异性较大,综合改革进一步倒逼专业建设

高考实行综合改革,打破了传统院校志愿,采用平行志愿的方式进行投档,取消了录取批次等改革措施,进一步将院校之间的竞争焦点转移到了专业。高水平大学也有一些冷门专业,地方院校也不乏特色与优势专业;同时院校内的招生专业也参差不齐,这就造成了招生竞争更加激烈。并进一步倒逼高校加快特色专业与优势专业的建设,从研究结果来看,该学院25个招生专业生源质量最好的专业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相关专业,而这些专业之所以生源质量如此好,可能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专业获批了“浙江省十二五新兴特色专业”、“浙江省十三五特色建设专业”及“浙江省一流建设专业”,生源质量与专业建设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特色与优势专业会吸引更高质量的生源,反过来优质生源也会促进专业建设。二是选考科目对生源的限制,高校专业对选考科目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未来专业的选择,很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出于保证生源数量的目的,对于选考科目要求不严谨,以至于不设限制。这一做法可能在短时间会促进生源“量”的提升,但是从长远与发展的角度看,还是要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具有本校特色的人才培养的要求,进一步在专业生源的“质”上下功夫。三是实行“专业(类)+高校”投档模式,增加了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最大选择权,使得高校生源竞争更加激烈,尤其是优势专业与冷门专业差距越来越大。因此,学院要在更新教育观念、优化人才培养规格和选拔标准、构建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学院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等方面加强系统研究和综合改革,推进学院的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

四、结论

综合改革背景下,该校2016-2019年的生源质量逐渐降低。

综合改革省份生源质量较文理分科省份偏低,分省生源质量的区域性差异明显,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生源质量高于东部沿海省市,教育教学资源与结构性问题矛盾突出。

该校专业生源质量差异明显,加快建设特色专业与优势专业才能更好的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报考。

猜你喜欢
生源科目学院
长洲怡生源记货单考论
广州文博(2023年0期)2023-12-21 07:23:28
初等教育学院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考试与招生(2022年2期)2022-03-18 08:10:02
农村生源不是“摇钱树”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学院掠影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高校生源危机:“狼真来了”
汉语或成俄罗斯高考科目
独立学院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16期)2014-02-27 14:13:45
关于独立学院建设研究生生源基地的探索与思考
河南科技(2014年3期)2014-02-27 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