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燕 李 真 卢秋思 陆丽情 周捷飞/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红色革命文化的涵义是什么?在中国,“红色”与“革命”这两个词具有丰富的内涵,那么红色革命文化的内涵是红色文化与革命文化的简单相加吗?有学者指出:“狭义的红色革命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实践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1]。它是基于中国优秀历史文化与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的思想有机的整合所形成的特殊的精神文化形态。如今,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在这个大的时代背景下给思想政治教育开拓新视野的同时也带来较大的挑战,因此,利用好红色革命文化具有的科学、丰富内涵的优势,最大发挥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资源的育人价值,有效面对当今时代给思想教育带来的现实性难题,从而不断发展和构建更加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当今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更新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大学阶段正是学生形成正确三观的关键时期,而在当今的网络时代,思想参差不齐,价值取向更具多元化是当代大学生学习的突出特点。通过红色革命文化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独特性表现在:第一,红色革命文化是具有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的先进文化。第二,红色革命文化是马克思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第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学习红色革命文化的主方向。以红色革命文化为引导,让大学生主动学习先进文化,自觉弘扬社会主流文化,从而坚定理想信念,逐渐培养科学、正确的三观,才能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为中国梦的实现奉献自己的力量。
运用红色革命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向青年大学生展示无数先辈为国家艰苦抗战、可歌可泣的斗争史,使大学生体会到如今中华民族国富民强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大学生的自豪感与责任感。对于当代青年而言,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其次,红色革命文化以其自身的优越性为大学生提供了精神支柱,同时也在不断的推动社会的繁荣进步。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底气,红色革命文化在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不断发挥作用[2]。青年大学生更应该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精神,不断的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继承革命精神为人民提供精神引领。为响应党的号召,各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政教育的方针。没有正确的政治领导方向,大学生的思想引领必然会偏离正确的轨道。我们党历来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以先进的文化为引领,自觉抵制与无产阶级相违背的思想,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保证。红色革命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形成并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不断的发展的,红色革命文化与政治相伴而生。因此,以红色革命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方面有利于大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提高政治站位。另一方面促使大学生自觉对党、国家和社会制度保持高度的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引领方向,从而为党培育人才。
当前高校以红色革命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尽管如此,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是不能有效发挥红色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价值。抓住问题的关键,才能有效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对红色革命文化的宣传力度不足。通过调查数据显示,学校对大学生进行红色革命教育有86.5%是教师在课堂上穿插介绍,这也就导致了大学生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等概念模棱两可。其次,学校对红色革命文化进行宣传工作的比率只有59.5%,从这个角度来看,高校未能将红色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引入校园,营造一个良好的红色革命文化建设校风学风的浓厚氛围,更多局限于对专业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忽略了红色革命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价值的重要性。所以,如何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加强高校对红色革命文化建设校园的重视度,将红色革命文化的意识引领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中发挥最大的价值,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二,红色革命文化教育理论脱离实践。实践是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高低的标准,红色革命文化在大学生思想的引领中主要还是课堂的理论教学。据统计,某学院大学生有87.5%的同学支持参观革命遗址等社会实践活动多于课程教学。可见,高校在以红色革命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的过程中主要还是课堂的理论教学,没有充分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红色革命文化教育资源。在许多省份有很多的历史革命文化足迹,但当地的高校并不能充分有效利用这些资源,而是单调的使用统一教材,这并不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少结合新时代学生学习喜闻乐见的方式,这样只会南辕北辙,背离教育的真正目的,在这一方面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第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融入课堂教学的意识淡薄。如今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和使用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新方法、新思路,与传统的教育技术相比,有着更强大的优势和功能特点。教育者在利用互联网、现代科技手段与红色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相结合的意识淡薄,未能真正把握当今社会科技革命给大学生思想观念带来变化等客观事实,也未真正了解符合大学生心理和精神的实际需求,大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缺乏共鸣和认同,也使得当代大学生对红色革命文化的时代价值认识不足。因此,教育者应如何提高自身利用科技产品的技能,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发挥红色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
学校的校风、校训直接影响学生的精神面貌和学习的风气。红色革命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组织有关红色革命文化专题讲座,继承和弘扬传统优秀革命文化的同时宣传新时期对红色革命文化的相关阐释,定期开展红色革命文化的学术交流活动,增加校园广播文化教育教学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将红色革命文化回归校园,为学生学习和主动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制造学习红色革命文化的浓厚氛围。学校的文化建设同样离不开教师发挥的重要作用,教师是学生直接获取知识的桥梁,更是进行红色革命教育的实施着,所以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理论基础、政治素养等,合理利用学校提供的平台引领学生学习红色革命文化知识,参与到红色革命文化的实践活动中。通过学校与教师的合力将红色革命文化熏陶人、教化人、塑造人的功能贯穿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将大学生思想的引领落实到实处。
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要让学生真正了解红色革命文化,高校应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转变思想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对理论具有反作用。红色革命文化教育不仅是课堂教学,其中丰富的教学资源要合理利用,例如:红色革命老区、革命根据地、革命遗址、陵园纪念馆,以及开展“重走红军路”等开展第二课堂,教师或学生在到梦空间等APP发布相关红色革命实践活动,组织学生报名参加并获得相应的实践学分。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缺少实践活动,理论教学略显空洞,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产生疲倦感,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更达不到教育的目的。通过组织开展红色文化实践教育活动,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不仅丰富大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也让大学生在重温历史的同时切身感受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红色革命文化的熏陶,真正发挥红色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的引领作用。
当今时代互联网被广泛使用,大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已经不满足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模式,有必要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文化的教育的价值,将网络信息技术与革命文化教育融合,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的“抬头率”“走心率”。学生都会对新兴的事物感兴趣,而现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有效利用当代科学技术成果与学生学习的特点相结合,以此来促进教育的现代化,培养现代新型人才。VR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虚拟现实技术,所谓虚拟现实是应用多媒体技术等多种高新技术集成的模拟出现实中的世界[3],其呈现的沉浸性、交互性、多感知性等特点让使用者的触觉、嗅觉、运动感知等与虚拟世界产生思维与情感共鸣,同时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近距离体验模拟出来的场景。VR技术融入课堂教学,可以帮助学生还原历史场景,让教学资源变得多样化、形象化、立体化,极利于学生掌握和理解深奥的理论知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单一的课堂形式变得丰富有趣,才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红色革命文化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红色革命文化以其自身的优越性对大学生思想引领发挥了重要价值。虽然红色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过程中存在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但是结合时代发展的要求将红色革命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引领有目的、有方法的挖掘红色革命文化的育人功能,将红色革命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帮助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使得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得以贯彻落实,为党和国家培育有理想,有担当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新要求,青年大学生要时刻以先进的红色革命文化武装头脑,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更要有强烈的担当和责任意识,才能担负起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国的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