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礼/华南师范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长期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哲学思辨的方式为主。学者通常从辩证法、逻辑学的视野去探索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而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和发展人的活动,单靠主观感悟和哲学思辨难以全面、深刻地认识和发展人的道德。挖掘质性研究的独特魅力,吸收和借鉴质性研究的优点,连接起质性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纽带,将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关于质性研究的概念,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我国学界普遍认可的是陈向明提出的“质性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1]该定义指出了研究者自己置于研究工具的角色,保证参与性、真实性;指出研究环境在研究对象的自然状态下进行;指明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是双向互动的关系;指明采取归纳方法生成理论。本文也采用陈向明关于质性研究的定义。
随着学者们对质性研究运用的不断深入,质性研究逐渐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研究环境、研究过程、研究主客体等方面。
质性研究者非常重视研究对象所处环境的自然状态和活动的情境性。选择在被研究者平常自然的状态下展开调查和研究,所处研究环境不被外界打扰和干预,以便研究对象表现其自然状态下的真实情况。质性研究者认为,一切的研究活动都必须深入到被研究者所处特定的社会和人文情境中。因为只有在这一特定的社会人文情境里,被研究者才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与价值。
质性研究是一种动态的研究,其在研究过程中不仅密切关注被研究者思想和行动上的变化与发展,而且实时留意研究对象所处周边环境的变动。此外,要求研究者必须将与研究对象相关的社会现象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局考虑,从多个角度探索现有问题的相关背景,如社会背景、家庭背景等。采用多种描述方法,如图片、文本等,描绘研究对象完整性的画面,力求对事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展开立体解读和多维认知。
质性研究非常注重研究者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关系。定性研究常用访谈法来收集被研究者的信息。但前提条件是建立起与被研究者之间感情交流的纽带,才能获得高效高质的交流效果。质性研究认为每个人都是社会文化环境的产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属性,都有自己的情感和想法,都应该得到尊重。为此,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互动,充分体现平等精神与人文关怀。
相比于定量研究侧重于对事物的测量和计算,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现象和表达结果。质性研究则侧重于对事物的象征、隐喻、特征和含义的理解和描述,主要用实物、文字和图片来描述现象。[2]此外,质性研究者通常是先把研究获取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对比分析,从中找出材料间的联性。最后采用归纳的方法,将其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景,或提炼出某个事物的概念,或划分出某类事物的范畴。这种从零散到部分再到整体、循序渐进的研究思路,使得一些深奥的理论和概念在原始资料中逐渐被建构和确立起来。
描述和揭示被研究者的真实面貌和客观事实只是质性研究的目的之一。质性研究更深层更主要的目的在于探寻、分析、解释存在于研究对象行为活动背后的深层意义。而深层意义的探寻是一个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一方面要求研究者走进被研究者所处的真实生活,感悟研究对象的思想与情感;另一方面,要求研究者在研究中对自己的理解进行不断地反思,思考自己对研究对象的体验、分析、解释是否真实、全面、客观,并进行不断地自我改进和完善。
质性研究是一种跨学科、超学科、甚至反学科的研究方法,其研究领域覆盖之广阔几乎包含所有人文和社会学科。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高度的人文性与社会性,质性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质性研究应用广的特征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广的特征是相容的。质性研究跨学科、超学科、反学科的特点体现在其研究领域涉及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不同学科,有时会超越不同的学科,探索出新的视野和方案,甚至会与学科的主流范式相反,回归研究对象本身。而思政教育也是一项综合性强、研究角度广、涉及学科多的工作。其以道德和政治理念教育为主,同时涉及心理、法律、哲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陈万柏学者就提出“思想政治教育要借鉴和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研究。”[3]可见两者之间的特征具有很强的相容性。
质性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多精神理念具有一致性。包括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对立统一等。例如在质性研究中要求尊重被研究者的个性差异,真实客观反映被研究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建立研究双方平等互信的关系,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对立统一的精神。而思政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承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遵循学生道德发展的规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等,也是这些精神理念的体现。
质性研究侧重对社会现象与问题的研究,而思政教育侧重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的研究。两者只是研究角度的不同,而研究本质具有高度的共通性。质性研究以社会现象和问题为研究对象,但人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社会是由人与人形成的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密不可分。质性研究在研究社会问题与现象时,不可避免地要研究到社会中的人。思政教育在研究人道德的发展时,必定要研究到社会与人道德发展的关系。质性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思政教育的目的是解决人的道德问题,两者最终都是为了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质性研究不仅具有许多优质的特征,而且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从质性研究中提取出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启示,吸收和借鉴质性研究的优点,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质性研究强调研究环境的自然性与情境性。在思政教育中,教育者要关注教学环境对教育者的影响。只有当受教育者处于自然的环境中,在轻松自在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表达出自身的真实想法。教育者才能从中获得真实可靠的信息。一方面,在思政课堂上,要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面对学生的德育问题,必须考虑到学生道德缺失时所处的情境,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不能一概而论。教育者要走入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里世界,才能真正地了解和引导学生。
质性研究强调研究过程的动态性与整体性。在思政教育中,教育者要时刻关注学生思想状态的变化。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变化发展着的人。而大部分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和行为的影响。教育者应该明察秋毫、关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动态,当发现其有偏离正轨的迹象时要及时给予指导。此外,教育者不能给学生贴“坏孩子”“差等生”等标签,当学生有改进时要给予肯定和表扬。
质性研究强调研究双方的平等性与互动性。在思政教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应该是互相尊重、平等、促进的关系。然而,在现行的思政教育中,教育者往往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将思想教育理论灌输给受教育者。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情感态度,使受教育者处于被动地位。受教育者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容易对教育者意识形态的强制传输产生抵触和反感心理,导致德育工作事倍功半。因此,思政教育中教育主客体间应尽量的平等互信关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既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从而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4]
质性研究强调研究材料的描述性与归纳性。在思政教育中,教育者要从多个方面来描述和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采用丰富综合的方式来开展思政教育。当前,思政教育大部分停留在课堂讲授,而对学生的德育评价则以考试分数作为主要的判断标准。单一说教的课堂形式使学生觉得思政课枯燥乏味,学生的道德素质也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思政教师宜采用议题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丰富课堂教学,并适时“走出教室、迈入社会活动的大课堂”[5]。而以分数来评价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最多只能体现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其他道德情感、意志等都被忽视。宜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更注重质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质性研究强调研究主体的理解性与反思性。在思政教育中,教育者要深入了解受教育者的思想状态、心理诉求、生活经历等情况。并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心理水平、生活阅历等选取合适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有的放矢的展开思政教育。另一方面,思政教育是一个复杂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受教育的道德情感和行为举止是悄然变化的,德育工作所处的环境也改变。教育者要用辩证的眼光、全面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进行反思、总结和改进。
本文从质性研究的含义出发,分析了质性研究的优质特征,剖析了质性研究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相关性,挖掘质性研究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启示。这将有利于改进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环境沉闷、教育方法单一、师生关系僵化等问题的,以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