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伶俐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
从目前教学情况来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存在,对于学生的阅读的心情造成了一定的打压,学生表现出对于语文阅读较低的兴趣,影响了语文学习的效率。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就需要积极思考如何提高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确保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充满兴趣。
想要保证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必须确保学生对于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才愿意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过程中。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推荐合适的书籍,无意识有效的措施之一。初中学生面临着一定的升学压力,因此其业余时间相对较少,在进行阅读时就会对阅读内容进行一定的选择,这也意味着初中生更愿意将阅读时间花费在自己所感兴趣的内容上。因此,向初中生推荐一些符合兴趣爱好的阅读内容十分必要。例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学生在学习完课文之后,会对鲁迅先生的生平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应当抓住这一特征,及时的向学生推荐《藤野先生》等相关文章,为学生提供一个了解鲁迅先生生平事迹的机会,由于学生对于鲁迅的生平事迹充满兴趣和探索欲望,自然而然能够对《藤野先生》产生阅读兴趣,此时学生对于文章的阅读会更加仔细,也能够通过阅读的方式收获更多的知识。由此可见,运用兴趣爱好来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阅读,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增加学生的自主阅读时间,其阅读能力自然能够得到提升。
针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训练,除了进行大量的阅读之外,还需要注重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确保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并且注重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其本质也是对学生作为学习主人的尊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在课外时间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阅读。例如在学习《我的母亲》一课时,为了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的方式对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进行感悟,就需要对学生的阅读习惯进行适当的引导。首先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的写作结构进行分析,然后让学生思考文章关于母亲描写的事件,然后从中衍生出关于母亲品行的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有意识地捕捉文中的关键知识点,自然而然能够保证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的全身心投入。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思考,能够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推动阅读的向前发展。
针对初中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培养,除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自主阅读之外,教师方面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用于督促学生的阅读。同时,教师的关键作用还在于为学生传授一些必要的阅读技巧,确保其阅读更加高效。例如,在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文学作品时,就需要确保学生能够了解到文学作品的主旨大意以及主要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够确保学生通过阅读的方式感知文学作品中所传递的思想情感。而对于一些说明文的阅读,教师同样需要引导学生去掌握说明文分析技巧,例如迅速找到说明文的主体,通过阅读说明文的方式,分析说明文的潜在逻辑顺序等。除了对学生阅读过程进行引导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提供奖励的方式来建立学生阅读的良好信心。为了保证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获得具体的成长,可以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适当的进行笔记记录,即使记录自己阅读后的感想或者是问题,这是学生进行积累的重要过程。由此可见,加强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承担着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由于初中学生的课余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为了实现其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必要将阅读延伸到课外时间。为了保证在课外阅读部分学生有所收获,教师有必要为学生提供科学的阅读计划,通过教师指导以及学生自主设计的方式,形成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阅读计划,并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阅读技巧以及方法,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有关课外读物的选择,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推荐,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确保学生长期坚持阅读计划的执行,通过课外阅读的方式不断累积自身的阅读量,拓展知识面,实现阅读能力的逐渐提升。
面向初中学生实施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该过程中,教师有必要进行必要的引导,传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技巧,确保学生能够充分运用课余时间展开有效的阅读,拓展阅读量,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随着学生阅读量的逐渐增加,其阅读能力得到增长的同时,语文综合素养也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