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彬
教师应明确小学体育课堂中,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学习体育是极为重要的,可推动课堂教学氛围的有效提升。小学体育的意义在于打造学生健康身体机能,本文重点研究体育游戏对体育课的促进作用。
存在的问题
学生缺乏体育学习兴趣 当前学生与家长因为应试教育的影响,对体育课堂不太重视,将更多精力留给文化课,使得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压力,逐渐失去对体育的学习兴趣。但是也有部分家长认为体育活动具有积极作用,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得这一类学生在课堂内表现活跃,进一步加强身体机能。
教师教学素质与教学水平偏低 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师有些不是通过正规考核上岗的,通过学校调配,临时进行体育教学,教师体育素养不高,水平不够,不能带领学生、激发学生的体育意识。更有教师责任心较差,临时安排教学内容,无法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策略
体育课堂趣味化教学分析 提倡灵活教学。传统教学模式中因为无趣味性教学活动,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从而出现逃课的现象。为此教师要根据新课改要求切实完善教学模式,挖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性格特点实施趣味教学,从而灵活改变教学方法,展现课堂活力。
融入传统游戏 为保障课上教学质量,教师需将带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游戏融入到课内,并发挥自身的创新思维,构造出符合当代教学要求及学生需求的体育课堂。比如,在学习《田径》时,可将“走矮子步”的徒手走游戲导入课堂,带领学生通过课前的游戏活动活跃学习氛围,进而导入教学内容。首先教师领导学生成两路纵队,进行上下肢协调运动,打开学生筋骨,避免在课堂内产生危险。其次让学生成四路横队交一路纵队变成椭圆形,教师在其中示范动作要领:上体正直,平视前方,脚尖向前,前脚掌着地,手叉腰行走,引导学生原地模仿,并逐步随着圆形行走,在此过程中强调学生问题,而后开始跑步前进,将前脚掌着地动作重点描述,并说明摆臂练习的重要性,在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后,教师就要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活动,如课前所描述的徒手游戏,或是找朋友的游戏,继而展现课堂活力,促进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将游戏规则重点介绍,让学生在跑步过程中规范四肢动作继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利用带有民族特色的游戏活动调动其积极性,逐步实现趣味性课堂。通过趣味性教学加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热情,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提升教学成果。
体育课堂生活化教学分析 利用生活情景改造教学内容。课堂生活情景可加强学生对体育知识的掌握。若不能将生活内容与教学内容进行结合,会导致学生对体育知识没有实践能力。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利用生活经验,明确体育活动的安全隐患,并将教材进行实时改造,使学生通过自身经验有效练习教学内容。比如,在学习《树立安全意识,学会自我保护》时,教师可在班级创设生活情景,如“陌生人搭讪”等,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高学生对应急技能的掌握。可让学生自行思考情节内容,发挥其思维活跃,帮助学生掌握与家人、老师的联络方式,提升其安全意识。而后可利用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自我保护方法,借用多种典型案例,如迎面接力、多种跳跃法等提高学生相互合作,使学生树立基本的安全意识。教师可在班级内做好防护措施,带领学生模仿道路上车辆行驶的伤害,加强学生在意外发生时简单的应急措施。
提升器材的运用 小学体育课堂内器材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要将器材与生活结合,开展生活化课堂,逐步引导学生熟练运用体育器材,进行创新从而达到生活化教学目的。比如,在学习《立定跳远》时,可让学生准备跳绳工具,通过课前时间观察学生肢体协调能力,开展高效教学。首先通过集体立定指挥学生复习队形变换方法,巩固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然后复习广播体操,舒展全身运动,活动关节,带领学生向上跳跃,而后讲解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在讲解过程中要让学生双臂与身体进行律动节奏,明确不同数字的含义,如在说“一”时,学生需两脚分开,自然站立,两臂后举。在说“二”时,学生要将两臂于前上后下来回摆动。说“三”时,学生将两臂向上,两脚用力迅速向前方跳跃,到达目的地后要自然屈膝维持平衡。通过分解教学找出表现好的学生进行演练,从而突破重点内容,并让学生按照刚才的动作比一比谁跳的远,强化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并进行分组练习,提升学生竞争意识。若学生熟练掌握要领后,教师可拿出米尺,利用操场空间划分男女生的跳远距离,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过程中纠正其错误动作,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结束语
生活化与趣味化教学环境可加强学生体育技能的训练,实现综合素质的提高。因此,教师应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将教材与生活有效结合,强化学生对器材的运用,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周广文.关于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3).
[2]何福海.小学体育教育专业化与兴趣化教学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8).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