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第三空间”的高校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2020-11-18 08:57喻正夫付鹏李凤
兰台内外 2020年22期
关键词: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

喻正夫 付鹏 李凤

摘 要: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空间资源,其作用在于更好地为广大师生读者提供服务,满足他们对于学习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本文从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的内涵、服务的创新和服务的实践三个方面展开研究,将高校图书馆转型为学生服务的“第三空间”,從而更好地为广大师生读者们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创新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学生生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除了课堂以外的知识学习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赖于在图书馆获取。作为辅助大学生学习的重要部门,“第三空间”服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理念中悄然兴起,并有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如何在课堂之外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高校图书馆长期探究的一个问题。在高新技术发展的今天,“第三空间”这一理念应运而生,其与图书馆服务目的两者碰撞之后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巨大效应。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相关,在大学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可以说是除了宿舍和教室外另一个学生们经常使用的空间。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高校图书馆空间资源已成为高校和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的内涵

高校图书馆并不仅仅是一个单向的服务机构,其有责任有义务了解大学生读者的需求,接受读者的意见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调整,使自身更加具有价值,积极助力高校的教育和学生的培养事业。高校图书馆作为一个空间资源,其作用在于更好地为广大师生读者提供服务,满足他们对于学习生活和文化的需要。如何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使其热爱阅读,热爱自主学习,热爱终身学习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探讨的热门话题。然而由于现今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自身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发生了质的飞跃,已经不只是满足衣食住行这么简单了。因此,作为走在时代前沿的当代大学生来说,传统服务形式的高校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了。为了顺应时代的需求,对传统服务形式的图书馆进行创新研究,图书馆“第三空间”这一创新主题的提出,是在2009年国际图联的卫星会议上。第一空间指满足生活起居的家居生活空间;第二空间指涉及有关利益或生产的工作场所;第三空间则是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以外的不受利益关系制约的非正式公众聚集场所。

众所周知,图书馆是最佳的阅读场所,能够为读者提供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与“第三空间”的构建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处。“第三空间”以休闲、娱乐为主, 图书馆以为读者提供良好的学习空间和阅读空间为主, 将这二者进行有机结合, 可以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还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研讨, 在享受舒适和放松的同时还能获取知识。因此, 将高校图书馆服务与“第三空间”进行融合, 构建成为“第三空间”的高校图书馆。在这个研究背景下,把高校图书馆构建为大学生互动、休闲、娱乐、交流的“第三空间”,已经成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进行创新服务研究的重要形式。

当下,由于高校图书馆构建“第三空间”案例的增多,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重要难题之一便是如何对其进行创新服务的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的内涵进行研究。第一个方面: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应该从传统的文献资源存取场所,转型为能够提供学生自主学习、放松心情、交流休闲的空间场所,让高校图书馆成为文化服务的“第三空间”;第二个方面: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应更加侧重为知识服务,构建成为一个可以提供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多人进行协作创新,以及开放存储和获取的多样化服务空间。作为“第三空间”的图书馆,要改造成为布局合理,环境舒适的空间场所,并且可以融合现代化服务的技术方法,能够高速快捷地获取信息能力,从而保障广大师生读者在图书馆享受更快、更好、更佳的服务性价比体验。

二、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的创新

1.将图书馆构建为大学生多元化学习空间

对高校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进行功能再造与创新,在空间布局上要营造成为一个适合读者学习阅读的舒适、放松、令人愉悦的人性化空间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读者来图书馆进行学习,这也符合图书馆自身“一切为了更好地服务”的服务理念,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发扬图书馆作为“空间”的价值,对图书馆内外空间进行升级、改造、创新,成为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多元化空间。对比传统形式的高校图书馆,其主要职能为知识的储存、图书的流通借阅以及可供读者学习的场所。作为“第三空间”的高校图书馆,我们可以把它界定为三中心一场所,即自主学习的中心、学术交流的中心、休闲娱乐的中心和获取信息的场所,是一个集学习、研究、交流的活动空间,方便读者们参与各种活动的基地。因此,对高校图书馆的“物理空间”进行再造创新,是实现“第三空间”的基础。参考目前国内的一些高校图书馆,在“第三空间”的创新服务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以武汉大学图书馆为例,图书馆内分别设置的有供读者使用的多样化学习空间,包括学习研究空间、图书展览空间、信息共享空间和以休闲为主的沙龙区域以及咖啡馆等。能够满足高校学生读者在图书馆的多样化需求,包括学习、社交、休闲娱乐等,同时可以保证读者们在图书馆里阅读、交流、休息互不影响。

2.将图书馆转变为大学生社交活动空间

传统认知中图书馆作为借还书的单一职能已经远远不能作为今天的服务目标,站在读者的角度想问题才是当前图书馆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高校图书馆应当立足大学生群体,发现高校学生在校园内不仅需要日常使用的生活区域和学习区域,更多的还需要社交区域。当同学们进入大学校园,就相当于已经踏入了半个社会。如何锻炼自己离开校园后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就需要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的文化知识,更需要同学们学习社交能力。区别于宿舍和教室,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工作、生活、娱乐和社交的最佳场所。“第三空间”下的图书馆可以开展各种大学生社团交流,给同学们创造展现和锻炼自己能力的平台;“第三空间”下的图书馆可以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以此扩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增长见识,激发学生读者们的兴趣;“第三空间”下的图书馆可以建造成为信息共享交流空间,吸引、引导读者参与知识创造,参与知识讨论和交流。同时可以借鉴“星巴克”的服务模式,将星巴克的经营理念与高校图书馆相结合,在“第三空间”这样的环境中得到舒适的感觉。

3.将图书馆拓展为大学生休闲娱乐空间

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的“第三空间”,应开展寓教于乐、契合师生的多样化休闲娱乐服务,更大程度上吸引师生读者们参与图书馆开展的各种各样的休闲娱乐活动,打造图书馆品牌,以创建健康和谐的校园休闲文化。如定期开展以阅读推广为主题的阅读沙龙,通过新书荐读、经典导读等形式吸引师生读者们参与图书馆的阅读活动中;通过播放有教育意义,契合师生为主题的电影,引导师生们在观看电影的同时能畅所欲言,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开展各种形式的主题展览,让师生读者们能够扩展知识,发掘自身的兴趣爱好;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图书馆进行多样化的专家讲座,为师生读者们开展多形式的教育交流活动等服务。除此之外,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图书馆内都开设的有咖啡厅、茶吧等供学生休闲娱乐的空间,这使得图书馆的一部分空间变成了一个开放的谈话和讨论的区域,为师生和老师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自我的空间,方便师生们相互交流,研究讨论。让高校图书馆成为广大师生放松心情,自由自在的休息娱乐空间。

4.将图书馆改造为大学生智能化创客空间

大学生在学校除了需要进行专业的学习,同时也需要进行专业的实践。高校图书馆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创造知识的平台,方便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够为社会所用的成果。因此,将高校图书馆中引入创客空间,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高校图书馆构建创客空间是图书馆转型服务的发展,可以让学生们激发灵感,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将所学专业知识孵化成为作品,从而达到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同时,高校图书馆的创客空间还可以与人工智能技术相结合,将图书馆打造为现代化的智能图书馆。自2017年以来,清华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先后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图书馆的服务中,率先利用机器人馆员开展各种各样不同的服务,这些新技术都是基于创客空间完成的,体现出了图书馆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尝试和探索。

三、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的实践

现阶段,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的实践主要侧重在图书馆空间再造和空间服务这两个方面。通过贯彻“以人为本,读者至上”这一理念,不仅要将高校图书馆打造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文化学习场所,而且要建设成为满足师生多方面需求为导向的休闲娱乐场所,充分发挥出图书馆在高校中的重要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高校图书馆为了适应师生的学习研究需求创建了基于“第三空间”服务的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IC),这种服务以读者为中心, 为读者提供多元化的信息资源服务、信息技术服务、信息素养教育培训等服务。随后,信息共享空间服务在我国高校图书馆中逐步开展起来。例如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在2006年建立了信息共享空间,提供计算机使用、图书借阅、报刊阅览、培训与交流等一站式服务。四年之后,在信息共享空间的基础上又构建了学习共享空间,为中科院的师生们以及有需求的社会读者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空间。提供包括阅览区、网络区、互动研讨教室、互动培训教室、休闲区等,不同区域配备相应的设备。总咨询台提供打印、扫描及光盘刻录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方便快捷地选择各种各样的服务。

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的服务模式还体现在智能化创新服务中,通过多媒体设备以及利用VR技术开展现代化情景教学。北京大学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了多个品牌的平板电脑、移动设备、kindle电子书、苹果的数字应用设备供师生体验试用, 以及提供相关的内容服务、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南京大学图书馆以超高频RFID技术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科学技术研制开发出智能图书盘点机器人,负责图书的整理工作,并在应用中取得不错的效果。英国考文垂大学图书馆设置有颠覆性媒体学习实验空间,其涵义在于突破传统图书馆空间的设置和功能,成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交流空间。该区域配备了高配置苹果电脑, 具有大屏显示器和投影仪的半封闭的交流空间以及配备多媒体设备的封闭的小组讨论室。

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持续发展与高校大数据平台的构建,以图书馆实体空间及网页信息门户为主的信息服务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用户的需求,用户对图书馆的需求已经从人与人面对面“接触型”交流的空间趋向于更加方便快捷、交互性强的网络信息交流空间模式。因此,高校图书馆还需转型发展成为网络虚拟的“第三空间”的服务场所,通过网络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交流,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现阶段,随着微信的普及,几乎每个高校图书馆都建立了以微信公众号为主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微信公众号开展图书馆网络“第三空间”服务。读者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号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与图书馆进行沟通和交流,实现图书馆虚拟环境下的参考咨询服务。此外,部分高校图书馆通过利用社交网站开发技术,构建自己的社交网络,比如重庆大学图书馆,为读者创建了一个专门的社交网络——“我的书斋”,助力高校图书馆为读者开辟一个网络书香的“第三空间”服务。

作为高校教育职能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图书馆,其自身的职能在于助力学生除了课堂受到知识的传授以外的学习活动。作为高校图书馆的图书馆人,在高科技数字化多媒体服务的今天,如何将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将作为今后工作中的重大使命。在当前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与“第三空间”服务应运而生。由于高校图书馆自身具有高校“第二课堂”的属性,如果通过“第三空间”的服务方式,将会对高校的教育事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突飞猛进,学习方式也将是多种多样,过去单一的拘泥于课堂的学习方式将不复存在。高校图书馆也不再仅仅限于传统的借还书功能,多媒体融合的服务方式将是未来的长效发展趋势,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应运而生,并将长期助力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这也将会是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未来趋势。这样有助于高校、图书馆、读者三方不再被空间所限制,对于知识的汲取也更加快速便捷,使高校图书馆工作得以更加迅速、高效地展开,进一步体现图书馆的社会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的价值表现在于:既是文化场所,又是休闲场所;是人与信息、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共享空间。具有满足读者娱乐和社交功能,为师生们提供协同创新和各种学习共享空间服务的职能。同时,高校图书馆“第三空间”的创新服务旨在将图书馆改造为多元化学习空间、社交活动空间、休闲娱乐空间以及智能化创客空间, 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师生读者们服务。对于图书馆人自身而言,将“第三空间”服务较好地推广开去,也有助于图书馆人自身价值的体现,助力我国高校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效助力高校的学生教育工作产生合作共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史艳芬.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設及创新服务实践研究[J].图书馆,2016

[2]符 艺.公共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模式探析[J].图书馆研究,2015

[3]刘晓雨.图书馆第三空间服务探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6

[4]程大立,吴春祥.图书馆第三空间建设研究综述[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

[5]齐慧彬,张 璇.高校图书馆多媒体技术体验中心建设研究——以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学研究,2013

[6]曾征宇.高校图书馆构建校园第三空间研究[J].晋图学刊,2014

[7]罗亚泓.高校图书馆空间与服务的延伸——以英国考文垂大学图书馆为例[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9

(作者单位:1.汉江师范学院图书馆 2. 十堰市茅箭区北京路中学)

猜你喜欢
创新服务高校图书馆
“互联网+”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加速档案的现代化管理与实现创新服务的对策
高校图书馆核心业务与创新服务挖掘研究
基于互联网+行动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