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玲 景治强
摘 要:本文简要概述了“交互补偿模式”理论内涵,从正式阅读前准备阶段的应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两个方面分析出了“交互补偿模式”理论在《报刊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总结了基于“交互补偿模式”理论的《报刊阅读》的教学效果,最后提出了相关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交互补偿模式”;教学模式;探讨
目前,大学生公文读写能力较弱,参加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困难重重。鉴于此,我校开设了《报刊阅读》课程,旨在藉此培养学生的报刊阅读、归纳、总结能力,训练写作能力,使学生能适应信息爆棚的社会,为日后顺利工作铺路。
一、《报刊阅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夏丐尊在《关于国文的学习》中说:“(1)关于词句的;(2)关于全文的。关于词句的理解,不外乎从词义的解释入手,次之是文法知识的运用。词义的解释如不正确,不但读不通眼前的文字,结果还会于写作时露出毛病。……词义的解释正确了:逐句的文句已可通解了,那么就可说能理解全文了吗?尚未。” 目前教师一般采用“学生阅读-教师讲解-完成练习”的模式开展教学。学生在《报刊阅读》学习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报刊阅读中的专业词汇量贫乏,特别是其中的成语、典故以及新词、网词等;找不出报刊文章长句的主干,无法正确理解、概括出句意;不会分析全文的结构,不会归纳文章的主题思想等。
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阅读模式理论,将“交互补偿模式”运用在《报刊阅读》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交互补偿模式”理论概述
国内外发展起来的影响较大的阅读理论主要有:信息加工模式、心理语言模式、交互补偿模式等。信息加工模式是传统的单向型语言知识教学模式,即“教师输入+学习者接受”,此种模式对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不予考虑。心理语言模式是“学习者已有背景知识→阅读文本”,即学习者利用自身已知的背景知识、语篇语境知识、词汇语义知识等来解读文本,此种模式完全依赖并夸大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但忽略了学习者个体差异以及由此造成的误读。
由于以上两种理论在教学实践中显现了明显的缺陷,更为完善的是“交互补偿模式”理论,该理论认为,在“下”而言,可通过上下文来增强对生词的理解,扩大生词量。在“上”而言,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识,从宏观上把握全文结构。这种模式将信息加工模式与心理语言模式相融合,在“教师-文本-学习者”中,既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也重视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而全面而真实地展现了学习者语言认知的完整过程。
三、“交互补偿模式”理论在《报刊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一)阅读前准备阶段中的应用
为激发学生对《报刊阅读》的兴趣,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关于报刊方面的图式原则,教师安排阅读前的任务。在此阶段老师和学生实质上已经进入了交互阶段。一句“交互补偿模式”理论,教师发给学生1-2篇文章并布置预习任务,包括:(1)了解文章背景知识(2)概述每段大意(3)解释生词,包括成语、网络用语、专业词语等(4)总结全文主题思想。其中(1)(2)和(4)旨在让学生把握文章大意,提炼文章主题。
(二)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承担着引导者的角色。
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找出题目中的关键词,预测文章的主题思想。从标题切入正文,有助学生有效地输入正文,引出文章主旨。如题目《我国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人民网,2020年2月24日)》,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其中关键词语“我国”“禁止”“交易”“滥食”等,使学生初步感受文章的主旨。
其次,教师播放相关视频、音频等,介绍文章的背景知识,激活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图式,使学生对报刊文章背景有更深刻的了解。例如《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父母错了吗? (光明网,2019年2月22日)》,可播放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少年说》中一段关于“别人家的孩子”的视频,使学生了解文章的背景,对文章产生直观的感受。
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通过答题找出贯穿全文的线索,并据此来思考主题。如《“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人民网,2020年2月22日)》,教师提出“对什么事情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为什么对这些事情不能无动于衷?”“如果我们继续无动于衷,会有什么后果?”等问题,学生边想边读,实现高效阅读。阅读前准备阶段中的师生交互,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利于教师引导学生主动进入下一步的课堂教学。
讲解语篇、语段也可采用“交互补偿模式”。开课初始,教师已讲过新闻文体的结构、写法,故学生现可开启储存于头脑中的已有信息来分析解决问题,即找出“观点”“分析”“总结”“点题”所在段落。如《分餐,大胆些(新华网,2020年3月17日)》一文,学生总结出第一段的事实、观点,第二、三段的原因,第四、五段的具体做法,最后一段总结,并与题目、第一段相互呼应、点题。至此学生总结出本文的主题思想。由于学生大脑中已有背景知识已被激活,故能迅速、正确地理解语篇。这是“自下而上”信息加工模式。
分析段落结构前,教师讲解段落“三句话分析法”,即“观点句+分析(举例、现象等)+总结句”。例如:
近年来,大学生难的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围绕这一问题已经有很多的讨论。大学生就业难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也有……。随着就业压力持续加大,“慢就业”等新问题值得社会的广泛思考。(凤凰网,大学生“慢就业”折射中国社会转型趋势,2018年7月6日)
学生依据讲解找出本段的“三句话”,“观点句”:近年来……有很多的讨论;“分析句”:大学生就业难……更加突出;“总结句”:随着就业压力……广泛思考。
长句分析时,学生要依赖既有语言知识来入手。如《32亿年前地球长啥样?到处是水,没一片陆地(科技日报网,2020年3月6日)》中的“尘埃与太空巖石间的高速碰撞形成了最初的地球——一个不断冒泡的熔融岩浆球体”一句,学生找出本句的“主语”-碰撞,“谓语”-形成,“宾语”-地球/球体,藉此概括出句子的主要意思。
找出句中的固定短语、“动词+对象”类的短语,这是考察学生阅读成效很重要的一环。比如有学生从“一些人抱着新奇、刺激、万一有奇效的侥幸心理食之”中找出了“抱着新奇”这样的短语,就由于学生大脑已有的信息搜寻文本信息时发生混乱。教师采用“自上而下”的“心理语言模式”,引导学生按照篇章义-句义-词义的顺序,利用已知的语篇语境知识剖析词语的语义结构知识,以此减少词语搭配错误。
对一些报刊专用词语,如“据悉”“均”“该”等,教师也可通过“自上而下”的“心理语言模式”,先解决了全文的总体结构问题,再探究句式、词语细节,由上下文的语境就会使学生更易于理解。这就是在理解语篇基础上的“自下而上”的“信息加工模式”。
四、基于“交互补偿模式”理論的教学效果
为了解“交互补偿模式”理论指导下的《报刊阅读》课程教学效果,笔者对授课的78学生进行了报刊阅读能力测试并进行了访谈。测试题的“选词填空”、“判断正误”、“选择正确选项”的准确率分别为88.3%、75%-85%、83%以上。可见,“交互补偿模式”理论指导下的《报刊阅读》教学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大意并扩大词汇量。笔者对对照组的74名学生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对照组“选词填空”题的正确率远高于其他两题,说明传统教学法有助于学生理解生词,但是对提高材料的整体认知、处理材料细节的能力却作用不大。笔者还就此对学生进行了线上访谈。以下选取两个学生的反馈:
古哈尔:我觉得在网上找一些最新的材料来进行学习,这样比较好,因为网上找材料学习除了提高我们的综合能力以外,还可以培养我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阿依努尔:老师很巧妙地把阅读课与疫情形势结合在了一起,为老师这个做法点个赞。通过跟老师一起进行的阅读得知了疫情期间发生了什么事,又出现了什么样的英雄人物,去看到那些平凡却不平庸的灵魂。此外在阅读中老师仔细地讲了怎么分析文章结构,了解每篇文章的写作技巧。可以明确的说这样的学习坏处,无弊。
可见学生从整体上还是认可“交互补偿模式”下的《报刊阅读》教学模式的。课程的整体设计松弛有度,有词有句有篇章,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生积累了生词、句式、语法等语言知识,掌握了报刊材料的阅读技巧,学习效果显著,故“交互补偿模式”理论下的《报刊阅读》教学模式有很强的可行性。
五、基于“交互补偿模式”理论的教学建议
结合教学实践,笔者对《报刊阅读》课程提出以下若干教学建议。
(一)优选权威性强、时效性强的文章
授课教师需依据所确定的主题,从网上找出既有权威性又有时效性的阅读材料,可依据纳托尔的选择阅读材料的合适程度、可利用程度和可读性等三个原则来选材,课前几天从“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网”等网站下载材料。材料时效性强,聚焦当前社会热点问题,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二)根据不同主题、体裁的文章,确定不同的讲解重点
比如对“法治”类文章,就围绕法律类的专业词汇、书面语、固定句式等展开。
(三)为学生制定《报刊阅读》课程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学生有的放矢地进入学习状态。
(1)积累词汇。每完成一篇文章,教师即与学生整理出重点词语、词组、句式,要求学生日日积累并加以记忆,在报刊阅读过程中逐渐扩大词汇量,提高语篇理解能力。(2)理解长句。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复杂长句分析法,从句子的主干成分,即主语、谓语、宾语入手,同时弄明白句中其他修饰成份。学生能用长句分析技巧来理解句意,从而提升阅读理解能力。(3)整体分析篇章结构。引导学生找出每段的观点句、中心句,概括出每段的段落大意,概括出全文的中心观点、中心思想,从整体上理解全文。
教学实践证明,“交互补偿模式”下的《报刊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较好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通过激发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采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方式,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培养了学生分析句子的能力,强化了学生对篇章结构的理解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因此坚持进行报刊阅读训练,有利于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报刊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纯贤.外语阅读教学与心理学[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8.
[2]纳托尔.外语阅读技巧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倪锦诚.交互作用阅读模式及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4, (3):72-75。
[4]李泉.汉语综合课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周小兵,张世涛,干红梅.汉语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