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霞 博士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石家庄 050021)
消费理论与实证分析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界探讨和分析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理论侧重于从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层面进行研究,因而对消费问题的考察主要集中在需求侧,比如西方古典经济学派提出的 “绝对收入假说”“生命周期假说” 等都将收入作为决定消费支出的核心因素,由此进一步形成了 “预防性储蓄理论” 和 “随机游走假说”,对收入促进消费的不确定性进行了研究。当前我国居民消费规模增长和结构升级已经成为新形势下促进经济增长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1649 亿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8%。按月份来看,2019 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本稳定在7.0%-8.5% 之间。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升,随着消费增长将体现出区域消费资源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而如何化解这一矛盾,协调人们消费需求与地区差异的问题,关键在于正确认识生产、流通、消费之间的关系。
一般而言,消费增长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资源的流动,提高贸易水平。在这一过程中,消费通过刺激终端市场上物质流动,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变化蓄势。直观地说,生产与流通环节与消费密切相关,而生产与流通环节质量高低又与区域间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等有着较大差异,考察国内商品贸易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相比国际商品贸易而言更加直接方便,地区经济更加符合小型开放经济的特点,随着全球价值链下的生产分工日益深化,贸易活动的对象也已经由最终产品拓展至中间品并产生了较大影响,但现有相关研究仍然不足。为此,本文在考虑区域产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的基础上,探讨国内贸易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并引入最终消费品及中间品流通的间接作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研究结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当前有关国内贸易与居民消费的相关研究较少,现有文献普遍从贸易与产业结构、贸易流通与居民消费等方面进行,且较少关注国际贸易和产业结构对消费水平的影响。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如新增长理论的代表人物Solow、Matsuyama(2009)对国际贸易促进产业结构提升促进国际分工,继而优化消费环境。Mazumder(1996)研究发现,当一国的对外贸易是出口消费品且进口资本品时,贸易可以拉动产业结构。一些国内学者从实证分析角度建构了现代商贸体系同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韩术斌(2016)的研究通过构建计量模型,采用静态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了商贸流通业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结构性差异,得出研究结论认为商贸流通业对中低收入阶层的正向促进效应比对中高层消费阶层更大。
有关最终消费品与中间品贸易的研究普遍从传统理论切入,大卫·李嘉图的理论从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产品进行分类,即分为初级产品、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三类。中间产品贸易指的是那些不直接进入消费领域而是进入生产领域的产品类型。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价值链理论和市场内部化理论奠基之下,能够更好地理解中间品贸易对于居民消费的支撑作用。在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下,每个企业要想保持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就需要不断丰富其价值链构成,根据不同生产阶段所处的价值差异以及市场环境来确定其重要性顺序,由此导致大量中间产品贸易。随着中间产品贸易的发展,跨越不同地区的垂直贸易链不断延长,每个地区只在生产的特定领域和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有助于实现市场内部化,提高规模经济水平、减少交易成本。张昊(2019)的研究从国内贸易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国内开放性市场下,商品的跨区域流动相比国际市场更加普遍,本地产业结构完善、企业生产水平高,能够更好地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继而对其他地区产品形成竞争。
综合来看,考察最终消费品及中间品流通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在市场分工理论和价值链理论下提出的创新研究方向,能够更好地解释跨地区商品流动下的国内商品贸易发展与居民消费的关系。鉴于目前相关研究尚未得出针对性结论,因此本文从假设检验层面对该问题进行研究,与现有文献相比,本研究将流通活动对象限制在最终产品和中间品层面,能够更全面地揭示国内贸易的经济作用,从而厘清生产、流通与消费三者间的关系。
根据上文的研究综述,国内贸易下跨地区商品流动主要以最终消费品和中间产品为主,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H1:对于有大量商品流向其他区域的地区而言,相应商品在当地的消费水平应当较高。
国内贸易市场更符合小型开放经济的特点,地区间的资源配置水平优化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专业化分工的实现。而由生产要素和各种资源构成的禀赋条件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生产企业在开放市场中竞争优势能否建立。本假设基于这一基础理论实现,有大量商品流向其他区域的地区自身产业结构全面、竞争优势明显,在产品的品质和价格等方面都比本地产品更有竞争力的情况下,本地的消费需求将逐渐由外地企业销往本地的商品满足。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下,本地产出与需求规模背后反映的是产品流入及流出规模,因此提出第二个假设:
H2:外地商品流入对本地消费水平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一般而言,流通活动的作用对象既包括最终产品也包括中间品,当前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过程中,大型企业基于价值链的生产布局优化可为其带来竞争优势,继而引导产业实现结构升级。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不对称问题发生的可能性降低,产品生产商与消费者之间地位的转换,使得需求拉动的生产体系成型。在一个国家之内,由于开放性的区域市场减少了外地产品的进入壁垒,因此如果外地产品具有较好的竞争力,在不断流入本地的过程中能够满足本地消费者的物质消费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价值链构成,会对本地区流通消费水平起到明显地带动作用。长此以往,本文认为还可能导致相应行业对当地流通业的依赖程度提升。
由于流通是沟通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产品流通的过程需要基础设施(如公路、铁路、内河航道、仓库等)以及车辆、人员的协调配合,规律有序的流通业发展体系对于促进产品流通具有重要意义。
模型概述。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法最早由Firpo 等人在2007 年提出,提出无条件分位数回归,主要用以解决以往的条件分位数回归结果只能对解释变量的变动具有相同特征个体的被解释变量分位数的影响。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能够更好地反映某一被解释变量的边际效果,能够更好地体现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实际影响。
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法的结构如下:
使用条件期望迭代法则得到:
采用无穷小平移变换的方法对上式中所有X 的分量进行处理,则得到:
根据无条件分位数回归法的结构,结合本文所处理问题的具体情况,设定实证模型如下:
其中,C 为人均家庭消费支出,包括日常耐用品消费和其他消费类型。outflowi,k,t和inflowi,k,t为变量,描述了跨地区商品流动水平。二者之间的计量关系体系如下:
此外,公式(2)、(3)中,Z 为各控制变量的集合,比如居民人均收入(Income)、商品流出额占比(outflow)、商品流入额占比(inflow)、区域(Zone)等。Q 为分位点,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根据以上诸公式,本文选取2009 年和2018 年我国省、市、区的投入产出表及统计年鉴作为研究数据的来源。对统计年鉴涉及到的不具有商品贸易属性的行业类别,如生产服务业、本地服务业、公共服务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采掘业等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变量、变量符号、变量释义如表1 所示。
需要明确的是,由于居民消费水平(cnsm)与居民收入水平(income)密切相关,且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与收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为此需要分别进行研究。在选取变量数据时,城镇居民采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农村居民采用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标,同时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按照60% 和40% 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当年全体居民消费和收入水平。
分位数回归结果。使用Stata1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如表2 和表3 所示的城乡居民消费的无条件分位数结果。
从表2 和表3 中可以看出,跨区域商品流入变量(inflow)的结果在5% 的显著性水平下为负,说明外地商品流入对本地消费水平没有正向支撑作用,这与上文H2的假设不相符。笔者认为,在理论假设中,在研究外地商品流入影响本地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过程中,未考虑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不一致性,消费者受到经济环境及未来发展潜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产生消费观望情绪,不利于消费扩张。这时,居民消费水平对商品流入的影响显著为负,主要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导致的生产落后的影响,说明当地与外地在资源禀赋和生产方面的竞争力相差悬殊,进而出现了产业向外转移的情况。因此,以外地消费为主的现象会助推消费水平上升的现象主要出现在商品经济较发达地区。
为了验证上述说法,将0.25 分位点下的省份单独作为经济不发达省份,然后采用OLS 回归方法进行回归,得到表4 所示结果。
通过表4 的结果可以看出,0.25 分位点下筛选出的经济不发达区域,流入变量inflow 依然显著为负,且系数达到-0.224,相比表2 和表3 中的系数更大,说明经济不发达区域的居民消费对外地商品流入缺乏依赖度,经济越不发达,商品流入所能带动当地消费的水平就越低。此时,再以相应年份流入变量inflow 高于75% 分位为标准,筛选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 “商品流入型地区”,得到表5 所示的OLS 回归结果。
表1 变量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2 2009 年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结果
表3 2018 年无条件分位数回归结果
表4 OLS 回归结果(经济不发达省份)
表5 OLS 回归结果(经济发达的商品流入型省份)
从表5 可以看出,在0.75 分位点上进行筛选的经济发达区域,流入变量(inflow)的系数显著为正。这与前文H2 假设的判断相符,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区域居民消费水平与外地商品流入存在正向相关关系,随着外地商品的持续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地产业分工,提高了产业专业化水准。
此外,对于符合H2 假设的区域而言,跨区域商品流动对于城市和乡村居民消费水平均有正面且积极地影响。随着分位点的上升,增加幅度也越来越大,说明当期通过提高商品跨区域流动水平能够促进居民消费。
本文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不同区域内商品贸易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关系机制,并从生产、流通、消费三者结合的角度分析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生产、流通层面原因。考虑到最终商品和中间产品是流通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最终商品的消费供给具有从本地向外地辐射的特征,在优先满足本地居民消费的前提下,通过进入外地市场能够获取更高的经济价值,这也意味着本地产业的市场竞争力较高。由此,当一个地区特定产业的生产规模较小时,外地商品流入将对居民消费起到支撑作用。而对中间产品而言,由于其并不是直接消费品,因此中间消费品的市场化流通反映了不同区域产业比较优势的大小,对于优化贸易资源配置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在相关理论假设的基础上选取2009 年和2018 年我国31 个省、市、区投入产出数据和经济数据,建构了分位数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果验证了理论假设的内容。
本文的结论认为跨区域商品流通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还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关系,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产业基础往往较为薄弱,在发展现代商贸体系过程中处于竞争劣势,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启示:
要从保障产业发展秩序、保障商品地区间自由流通入手,通过相关政策规范国内统一市场,在促进相关企业生产水平提升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稳定的环境。同时,鼓励企业与现代流通业建立稳定联系,制定合理的消费升级政策,注重提高全社会消费能力升级、促进技术进步,并优化供给结构和改善社会制度环境。充分促进流通、生产、消费三个环节的彼此协作,实现价值链的联动机制,通过消费的不断升级为流通产业的创新积蓄力量,继而形成二者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加强对经济落后地区的扶持,特别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积极发挥商贸流通业的先导性作用,以流通业为载体建构双向流通体系。一方面,农村地区新鲜农产品可以通过公路、铁路向邻近城市社区快速输入;另一方面,可以在城市中建设新鲜农产品直供点,通过电子商务等现代营销业态,实现与线下供应基地的连接,为农村地区产品输出提供便捷而有效地渠道,同时也开拓了农村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路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乡间经济协作,随着城乡双向流通体系的建设完成,农村居民享受城市便利产业资源和消费资源的程度将进一步加深,对于实现稳健地消费增长大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