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岭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所以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一直都是我国教育的重点。语文教学是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最佳途径。小学时期是学生意识初开的阶段,也是进行文化传承的最佳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当中更应该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
关键词: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 渗透
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大部分文章都蕴含着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如何让学生有效进行理解和接受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主要问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于重视对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文章内涵,这就导致课文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不能够有效体现,也就无法更好地使学生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要想有效地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侧重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其次,应该丰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打好基础。
一、创设情境,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
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过于依赖课本,但是字面的内容很难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在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时也是如此,过于依赖课本并不会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情境创设的方法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形式之一。通过创设相关的情境,可以让学生深入的进行直观感受,有助于学生加强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接受,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种,本人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更加倾向于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境的创设。因为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更加逼真,更加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理解能力。例如在进行《慈母情深》一课的教学时,我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上搜寻一些关于母爱的相关片段进行播放,以此来创设相关的情境。在情景当中,学生们更加直观地看到了母亲对于子女的爱,于是联想到了自身,母亲平常对于自己的关怀和呵护很多,但自己却常常忽视。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效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更加明白了什么是母爱,自己以后应该怎么去做。很多的学生在观看时也流下了眼泪,这说明情境创设的教学方法对于加深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很有帮助。但是创设情境的形式有很多种,并不用拘泥于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因地制宜,找到适合学生的情境创设形式,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加强对古诗词背景的挖掘,渗透传统文化
古诗词本身就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仅凭诗词的表面意思是很难帮助小学生们对蕴含在其中的传统文化进行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时,可以通过加强对于古诗词背景的挖掘,让学生对于诗词的内容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帮助学生有效的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
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来做好课前准备,对于有效开展古诗词教学和渗透传统文化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本人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前,都会对于诗词的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进行查询,然后总结成为教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充分进行背景挖掘,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找到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并且有效进行理解。例如在进行《示儿》这一首古诗的教学时,我会在对古诗内容进行简单翻译之后,带领学生去查看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陆游的相关生平,让学生可以透彻地看到陆游身处的南宋时期,当时北方已经完全被金朝占领,陆游一生都想要收复失地、光复山河,但是在死去的时候依旧没有看到这一天,于是他让自己的后代在国家收复失地之后到坟前告诉他。通过对作者生平以及时代背景的挖掘,学生们充分地感受到了诗中作者忧国忧民的感情以及忠心为国的精神,达到了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进行有效渗透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建立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三、利用课后作业,渗透传统文化
课后作业同样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的方式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们在完成作业的同时对于传统文化有更深的理解,继而达到接受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教学效果。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开展以及小学生正确“三观”的建立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与传统文化的关联,作业的形式也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
我在布置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时,考虑到传统文化的渗透以及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之后,决定将阅读成语故事作为主要的作业形式。首先,小学生性格活泼,如果布置一些沉重的作业会起到不良的教学作用,而阅读故事却比较适合小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其次,成语故事当中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知识,通过让学生们阅读成语故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传统文化。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欢这类作业,通过阅读成语故事也学习到了很多的传统文化,其中卧冰求鲤的孝、精忠报国的忠等,所以利用课后作业来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很有效果。
四、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渗透传统文化
实践活动也是教学的一部分,而且对于教学的开展起到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相关的实践活动来渗透传统文化,这样可以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和理解,这对小学生理解并且接受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何有效开展与传统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起到相应的教学效果,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此前,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于开展实践活动并不重视。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用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的传授与灌输。这样的教学对于渗透传统文化没有太大的帮助。但是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在活动中更直观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本人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就会通过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来渗透传统文化,帮助小学生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传统文化。例如有一次我开展了“传统文化表演”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任意选择一个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或者是事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剩余的小组作为评委进行评判,对于最终获得支持最多的小组进行奖励。在开展了这样的实践活动之后,学生们都积极踊跃地参与到了表演当中。有的学生表演的是《花木兰》,有的学生表演的是《将相和》,学生们都很认真地进行排练和表演,并且在表演完之后将自己的感受说了出来。其中有一组的学生在表演《花木兰》这一个故事之后,将自己认为《花木兰》故事当中的传统文化内容进行了表述。他表示,花木兰替父从军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孝;保家卫国是传统文化中的忠;浴血奋战,是传统文化中的义;在获胜归国之后悄悄回到故里,没有大肆张扬,是传统文化中的礼。通过这个学生的总结可以知道,开展表演活动,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这对于小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起到了积极的影响,达到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起对于传统文化的渗透。传统文化是我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文明传承至今从未断绝的关键。因此,在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是我国教育的核心,更是学生们今后健康成长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刘红华《小学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方向的探析》,《科学大众(科學教育)》2020年第2期。
[2] 冯梅《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实践研究》,《名师在线》202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