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应对突发风险能力提升的理性思考

2020-11-17 06:42魏晓文李洁
兵团党校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治理能力新冠疫情党员干部

魏晓文 李洁

[摘要]提升新时代党员干部应对突发风险的治理能力,是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升风险治理效能的关键所在。广大党员干部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所展现出来的强大政治领导力、组织动员力、贯彻执行力、应急管控力,集中彰显了党的领导优势。此次疫情,也暴露出少数党员干部在应对突发风险时存在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增强、风险防控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风险防控统筹协调能力亟待强化、风险防控主体权责亟需进一步明确等问题。对此,需要树立科学的风险防范理念,提升风险预见能力;加强风险防控学习训练,提高风险研判能力;形成多方统筹协调合力,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健全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责任机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关键词]新冠疫情;党员干部;突发风险;治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D2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20)05—0106—07

[作者简介]魏晓文,女,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建设;李洁,女,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党的建设。

在现代风险社会背景下,风险层出不穷,危机不期而至,风险危机管理日益常态化,党员干部应对突发风险的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关键。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危机,是对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同时也是对广大党员干部防范和化解风险危机能力的检验。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和驾驭风险本领”。①面对社会治理环境日益复杂,着力提升党员干部应对突发风险的治理能力迫在眉睫。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为例,深入挖掘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症结,对于新时代全面提升党员干部驾驭风险的能力素质,提振应对突发风险的强大信心,不断深化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疫情防控中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能力的有力彰显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正逐步迈入高风险社会。这一状况早已引起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月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1。广大党员干部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所展现出来的坚强的政治领导力、广泛的组织动员力、高效的贯彻执行力、灵活的应急管控力,集中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凝聚力量共克时艰的优越性。

(一)以坚强的政治领导力指挥疫情防控工作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2只有党的领导,才能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坚强的政治领导力,在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能力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统摄全局和举旗定向的重要功能。越是到了疫情的攻坚克难之际,越是需要党的坚强领导。疫情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疫情防控工作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先后主持召开14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前后作出6次重要指示,5次亲赴一线考察调研指导工作。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和统一部署下,广大党员干部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坚定的人民立场切实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真正实现了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一体行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响应,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开展。党的政治领导力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现实的、具体的。抗疫实践表明,我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举全国之力有效应对疫情带来的重大风险,最为重要的就是中国共产党坚强的政治领导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是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将风险治理能力转化为齐心协力、共克时艰的精气神和强心剂。正是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统一部署下,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奔赴抗疫一线,积极担当,主动作为,以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的防控行动组织广大人民同心战疫,成为群众抗疫的“主心骨”,做到了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真正挺起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

(二)以广泛的组织动员力带动全民共同抗疫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真正的英雄。党的力量来自人民,只有始终依靠人民、组织人民、动员人民,才能获得无穷的动力源泉。广泛的组织动员力,在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能力中居于基础地位,具有凝聚人心、团结力量的重要功能。实现伟大民族复兴,抵御各种风险挑战,需要动员凝聚起14亿中国人民的磅礴伟力。疫情发生后,党中央立即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动员全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资源,迅速集结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在党中央的广泛动员和统一号召下,各级党员干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组织动员各领域各部门的人力物力财力共同应对。一是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举全国之力驰援湖北,组织全国330多支医疗队伍,41600多名医护人员紧急驰援,全国19个省市“一省包一市”对口支援,源源不断的救援物资运往湖北。二是为迅速切断病毒传染源,遏制疫情扩散,广大党员干部对基层社区开展网格化防控,入户宣讲排查,不留死角,不漏一人。三是为及时收治病患,做好生活保障供应,各级党员干部有计划地组织复工复产,动员各方力量参与到疫情防控中来。抗疫实践充分证明,我们之所以能够在短時间内有效防控疫情,靠的就是全国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靠的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这一切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广泛的组织动员力。抵御各种风险考验,都要动员人民、组织人民、依靠人民,人民战争才是克敌制胜的真正方略。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中,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充分发挥广泛的组织动员力,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以不同方式参与到疫情防控斗争中来,从而凝聚起无坚不摧的强大力量,才能在全国上下铸就起最广泛的团结抗疫的人民防线。

(三)以高效的贯彻执行力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决策部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没有行之有效的执行力,任何决策部署都只能成为“空中楼阁”。高效的贯彻执行力,在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能力中起着关键作用,具有检视党性、考验担当的重要功能。面对日益复杂的风险形势,防控工作容不得半点懈怠,来不得半点马虎。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集中统一指挥,准确研判疫情发展形势,科学把握疫情防控规律,作出英明果断的决策部署。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都听令而行、闻令而动,坚决服从党中央统一指挥部署、统一协调调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各项防控任务,全面加强疫情防控工作,切实提升防控措施的执行力。在疫情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各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靠前指挥,深入抗疫一线,及时发声指导,把防控责任层层压紧压实,把防控措施层层落细落实。疫情发生以来,我们不但在排查、救治、管控、保障等各个环节出实招、做细活,而且仅用三周时间完成16家方舱医院建设,在不到一周时间内确定病毒全基因组序列,完成病毒毒株分离,连续发布多版诊疗方案,疫苗研发迅速投入临床试验阶段。这都充分展现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中国效率,是对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力行之有效的有力证明。抗疫实践表明,我们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做到这些,得益于中国共产党高效的贯彻执行力。高效的贯彻执行力是广大党员干部能够将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有力保障。唯有不折不扣地抓好落实,全面加强各项工作,切实提升政策措施的执行力,才能有效防控各种风险,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条不紊、有序推进。

(四)以灵活的应急管控力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指出:“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是一个国家治理水平的表现。”1灵活的应急管控力,在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能力中居于重要地位,蕴涵着把握分寸尺度、灵活调整策略的方法论。应对突发风险,需要做到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对党员干部应急管控力的重大考验。倘若随意放任或管控不力,那么就可能导致突发风险传播蔓延,后果非常严重。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因时因势地调整工作着力点和防控举措。当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迅速蔓延时,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进入非常时期、非常状态,各级党员干部采取果断措施,对人员流动实施全面管控,利用大数据公开确诊病例行动轨迹、追踪密切接触者。随着疫情得到基本控制,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又要求适时分区分级分段放开,有条件地复工复产。当前,疫情在局部地区仍有所反复,防控形势处于胶着状态,要求各地继续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加快恢复社会生产生活正常秩序。灵活的应急管控力是具体的、动态的。从整个抗疫斗争看,我们在短期内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将每日新增病例逐步清零,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全国疫情防控的战略性成果,这些都是对广大党员干部灵活的应急管控力的正向反馈。收放自如的防控实践,进退裕如的社会管理,其背后是对时与势的科学把握,是对事物“道”和“度”的精准拿捏,体现着党员干部擅于体察形势变化、驾驭复杂风险的高超本领。正是得益于此,才有了如今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上向好的局面。

二、少数党员干部在突发风险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极限测试”的形式检验了党员干部应对突发风险的治理能力。当前,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成果,防控工作从应急防控转为常态化防控,防控态势持续向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一定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2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也暴露出少数党员干部在应对突发风险时仍然存在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增强、风险防控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风险防控统筹协调能力亟待强化、风险防控主体权责亟需进一步明确等问题。

(一)风险防范意识有待增强

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强化风险防范意识,是有效应对突发风险的先手棋。新冠肺炎疫情属于公共卫生领域的生物性风险,有别于一般的社会风险和政治风险,对科学和专业性措施的依赖性更强,具有发生概率低和难以立即辨别的显著特征。由于此次疫情事发突然,且党员干部在平时更加注重社会经济层面的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初露端倪时,未能很好地预估到此次疫情危害的广泛性和持久性。例如,在疫情防控初期,从问题上报、风险定性乃至信息沟通,再到公共决策,疫情重点地区的部分地方政府风险防范意识不强,没有充分重视一线医生的科学建议,导致出现了一些失误。由此可知,当前,有些基层干部对风险防控的重视力度还不够,缺乏风险防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没有意识到风险就是最大的风险。”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才能够真正做到见风险于未萌之际,治风险于未乱之时,从思想深处筑牢防范风险的意识防线。

(二)风险防控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

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提升风险防控专业化水平,是有效应对突发风险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突发风险经常在我们不熟悉、不擅长的领域发生,且突发风险的潜伏、爆发、持续和解决时间更长,这就对突发风险的防控处置提出更为紧迫的时间要求,更加考验党员干部风险防控的专业化水平。在此次疫情防控中,个别党员干部对本岗位工作不熟悉,业务细节不了解;有的大搞形式主义,走马观花不接地气;有的忽视专业风险防控知识的学习。这些现象会造成党员干部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程度、处置效率滞后于疫情发展速度,最终必然导致思维局限,措施不当,防控延误。据统计,疫情防控初期,湖北地区具有医学背景的卫健委主任只有4位,其中個别干部对定点医院收治能力,床位数量等一些职责范围内的基本问题尚未掌握。由此可知,目前有些党员干部仍然缺乏应对突发风险防控的专业化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快知识更新、加强实践锻炼,使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跟上时代节拍,避免少知而迷、无知而乱。”[1]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高风险防控专业化水平,补齐风险防控专业能力不强的短板,才能有效避免因少知而陷入迷惑,因无知而导致慌乱,从而成为能够科学防范突发风险的行家里手。

(三)风险防控统筹协调能力亟待强化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强化统筹协调能力,是有效应对突发风险的“定海神针”。进入新时代,各种矛盾交织叠加,重大突发风险日趋呈现系统性、复杂性、跨区域、跨领域等显著特征,关涉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考验着领导干部处理突发风险事件的统筹协调能力。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个别党员干部在统筹全局,协调资源方面存在不足。相关学者研究发现,在具体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各方协同支持度仅为适宜标准的44.9%2,全国各省份新发传染病防控领域的人财物等资源配置适宜程度约为443.7,不足度为55.6%3。由此可知,当前,个别党员干部在风险防控统筹协调能力上有所欠缺,亟需着力强化。“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同样,不能够从整体上去统筹谋划风险防控工作,即便能化解某一风险,也是微不足道的。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增强风险防控统筹协调能力,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才能在应对突发风险中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四)风险防控主体权责亟需进一步明确

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风险防控主体权责明确,是有效应对突发风险的重要抓手。在目前的风险防控整体性治理结构中,风险防控治理主体间还存在关系不顺的状况,风险防控责任在不同主体、环节、领域之间存在交叉或空白,或是防控主体“缺位”,或是防控管理“脱节”,严重制约着风险防控治理成效。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由于个别部门领导干部权责相对模糊,影响了疫情防控治理的整体效能。有关研究表明,新发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各方职责明确程度约五成,相关政府部门尤其是一些强力支撑性部门的职责模糊,防控管理有效落实程度仅26%[8]。由此可知,当前有些党员干部对突发风险防控的权力配置和责任分担还比较模糊,有待进一步明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所强调的,“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增强责任之心,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尽其责,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始终做到心中有责、敢于担责,才能在应对突发风险中带头把各项工作抓严抓细抓实,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真正化危为机。

三、提升党员干部突发风险应对能力的有效路径

新时代社会治理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新情况、新问题、新风险层出不穷的情况下,提升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能力越来越成为有效应对新时代突发风险的关键。补齐党员干部抵御突发风险治理能力的短板和不足,需要树立科学的风险防范理念,提升风险预见能力;加强风险防控学习训练,提高风险研判能力;形成多方统筹协调合力,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健全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责任机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一)树立科学的风险防范理念,提升风险预见能力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理论思维是穿透现象直抵本质的科学思维,是一种根据事物初始状态对其未来发展走向进行预见和预判的重要能力构成。提升党员干部应对突发风险的治理能力,首要前提在于强化党员干部感知和辨识风险的预见力。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树立科学的风险防范理念,提升风险预见能力。一是要将风险预见能力置于应对突发风险能力的首位,牢固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做到未雨绸缪,看在前、防在前,是风险治理规律的一般要求。其实质是,在风险积聚、爆发之前,就要及时发现并防范到位,确保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化风险于无形。二是要将增强风险预见能力内嵌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中。思想既是行动的先导,也有着明确的价值指向。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系列讲话中的科学精神和为民情怀。只有将增强风险应对能力同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广大党员干部才能从思想深处认识到风险预见能力的极端重要性,从而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三是要在日常实践中强化风险预见能力,推动形成居安思危的浓厚氛围。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着力建立科学、灵敏、高效应对风险的预案体系,着重提高预案的灵敏性与完备性,真正做到筑牢堤坝、严阵以待、有备无患;另一方面,要加强风险防控演练,开展经常性和全面性的风险排查和险情评估,实现平战结合。通过科学预见风险及其发展走势,准确识别隐藏其中的风险挑战,将防患于未然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的各项细节上,让每名干部形成风险预见的常规性思维,形成对风险预见的“全链条”管理。广大党员干部只有不断提升风险预见能力,才能在突发性风险来临时,真正做到化被动应对为主动防控。

(二)加强风险防控学习训练,提高风险研判能力

“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要更加崇尚学习、积极改造学习、持续深化学习,不断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的能力”2。提升党员干部应对突发风险的治理能力,根本方法在于加强日常学习和锻炼,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研判风险的能力本领。对此,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加强风险防控学习训练,提高风险研判能力。一是加强风险防控理论技能的專业培训。风险防控专业知识技能是提高党员干部风险研判能力的科学指导和基本遵循。要充分利用各级党校、理论研究中心、高校等载体,以提升突发风险防控能力为着眼点,积极开展综合性的组织培训,帮助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应对突发风险的科学思维方法、应急管控办法、研判评估方法等系统性相关知识,使其对突发风险的生成原因、性质特征、演变过程、发展趋势及影响危害能够形成清晰的认识。二是把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紧密结合起来,提升对风险社会整体环境的认知力。科学理论只有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在实际锻炼中提高风险研判能力,一方面应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认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在现实发展中面临的复杂形势和风险挑战,主动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参加应急演练,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高突发风险研判能力和本领;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要以自己所负责领域和自身岗位需求为起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自我培训,主动学习相关专业书籍、实际调研资料、专家学者研究成果、新闻媒体报道资料、国外风险防控研究成果等,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完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党员干部对风险研判的敏锐性和感知力。三是注重优化风险防控治理的方法手段。方法决定治理成效。党员干部既要重视学习风险治理相关法律法规,不断增强法治意识,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应对突发风险的能力和本领,依法抓实做好突发风险防控工作,也要善于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科技手段来防控风险,及时发现风险苗头,提高突发风险的研判能力。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在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中着力解决知识不足、本领恐慌等问题,才能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把握专业规律,增强业务能力,成为应对突发风险的行家里手。

(三)形成多方统筹协调合力,增强风险应对能力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没有统筹就没有高效,没有协调就没有合力。提升党员干部应对突发风险的治理能力,重要保障在于强化党员干部调动多元治理主体间协同配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风险治理统筹协调合力。对此,广大党员干部要积极推动形成各治理主体间的统筹协调合力,增强风险应对能力。一是要自觉强化大局观念和辩证思维的能力。识大体,顾大局,是每个党员干部的必备素质之一。党员干部在应对突发风险时要树立战略思维和辯证思维,强化全局意识和危机意识,在对突发风险科学判断的基础上从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全方位调度把控。同时也要擅长运用辩证思维把握风险挑战,在风险防控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只有在思想意识上形成统筹兼顾、协调各方的治理理念,才能厘清风险防控多方参与、协同配合的精髓所在。二是要健全风险防控多方组织协调机制。在突发风险防控中,党员干部要在第一时间统筹交通管控、医疗服务、通信保障、技防监控、物资保供等资源力量,需要健全多部门协同参与、防控工作高效开展的风险治理机制,规范统筹物资调配的具体实施,疏通各方利益表达与协商互动渠道,寻求在多方治理主体间构建平等协同伙伴关系的有效机制,形成党内党外、党群干群、社会力量之间协同共治的风险防控治理大格局,从而充分保障突发风险防控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智力等资源的有效供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当领导人,必须在把情况搞清楚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突出重点、带动全局,有的时候要抓大放小、以大兼小,有的时候又要以小带大、小中见大,形象地说,就是要十个指头弹钢琴。”1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加大统筹协调力度,掌握“十个指头弹钢琴”的艺术,才能凝聚起应对突发风险的整体合力。

(四)健全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责任机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路不险则无以知马之良,任不重则无以知人之德”。越是困难大、矛盾多,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越要强化责任担当。提升党员干部应对突发风险的治理能力,重要抓手便是明确风险治理主体责任,用心用力落实责任。对此,必须要健全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责任机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一要心中有责。要深刻认识中办印发《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学习,紧密结合突发风险防控治理工作实际抓紧抓实抓细,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风险责任意识,在防控工作中不折不扣守责负责尽责,不断提高风险防控本领。二要明确定责。“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①。要健全党员干部风险治理责任机制,依据风险治理战略要求,明确相关部门机构及其他组织等风险管控的职责范围,并令其各司其职、分工协作,切实做到有位有责,有位有为。三要强化问责。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必须紧紧咬住‘责任二字,抓住‘问责这个要害。一方面要监督风险治理的贯彻落实情况,建立健全突发风险治理全程问责机制,以倒逼党员干部风险治理管控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要对风险危机响应和管控是否及时准确、应对措施是否得当等每个环节进行问责,以风险治理的防控质量效果作为目标诉求,并将其纳入干部考评体系,以此作为党员干部选任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只有不断健全完善风险治理责任机制,把各项风险防控工作落实落地,层层跟进,才能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风险管控能力,进而真正筑牢防控风险的坚实地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46、9.

[2]提高防抗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稳定[N].人民日报,2019-01-22(1).

[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7-10-27(1).

[4]许庆光.涵养“收放自如”的本领[N].人民日报,2020-06-22(4).

[5]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J].求是,2020(4).

[6]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在京隆重举行[N].人民日报,2016-07-02.

[7]唐皇凤,吴瑞.新冠肺炎疫情的整体性治理:现实考验与优化路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7(3):1-13+172.

[8]马晓华.中国公卫体系八问:已到刮骨疗毒时刻[N].第一财经日报,2020-03-16.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75.

[10]习近平为第五批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作序 要求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建设[N].人民日报,2019-03-01(1).

[11]李德顺.学会十个指头弹钢琴[N].人民日报,2016-07-29(7).

[12]带头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终身课题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前进动力[N].人民日报,2019-12-28(1).

责任编辑:杨伟民

猜你喜欢
治理能力新冠疫情党员干部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大数据视角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
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探究
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法治精神”
政府网站建设及在提升治理能力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