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丽霞 罗志强
摘 要:整本书阅读是提升思维品质的有效手段,思维导图是提升阅读质量和速度的强有力工具。巧用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学生掌握整本书内容,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提取、创造等多种思维,还能促进形成性评价,有效反馈阅读效果。
关键词:树状思维图 整本书阅读 思维品质 形成性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学生应当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400万字以上,并规定了12本必读书目和24本自主阅读书目。
在这样的形势下,整本书阅读就成为当下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也是难以具体操作的一个新领域。目前一线教师主要遇到以下问题: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从框架结构设计与操作能力要求上来看,难度较高。因此,这门课程无论是从微观操作还是从教学目标达成的方面来看,都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
首先,整本书阅读的课程时间消耗量巨大,基本不可能在极其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比如“每周两课时”)完成其教学任务。其次,整本书阅读由于其阅读材料的广泛性,导致这门课程教师无法给学生布置规定的课后作业。事实上,在短暂的语文课堂教学时间内,教师只能通过讲授阅读方法,让学生在现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自觉来达到自由阅读的理想化学习状态,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沉浸式阅读体验。当然,整本书阅读的实现是以家庭为中心的,这就意味着让学生完成自由化的整本书阅读任务,也同样离不开以家庭单元为核心的良好反馈机制。但是,以家庭单位为核心的反馈机制在占据家长大量时间的同时对其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未必能与绝大多数家庭的实际条件相契合。
因此,为解决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提高整本书的阅读效果,设计形成性评价这一问题,本文提出思维导图训练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
一、树状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通常是指将知识元素、结构和层次可视化的图形,是用点、线、面、符号等元素来形象化人类思维过程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特点是将知识信息条理化、层次化,并通过视觉展现的形式表达给读者。
其中树状思维导图是最简单的形式,“树状思维导图”把所有的信息都组织在一个树状的结构图上,从一个中心出发点开始,链接多个分支。通过分支上的文字说明与图像的视觉刺激,树状思维导图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意图,并进行信息再处理与知识加工。
二、如何制作整本书阅读的树状思维图
树状思维导图通常应用于将相同特性的事物进行归类整理的聚类分析上,从分析功能与效用上来看,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实现对文本内涵的结构化处理与原始信息的重构,更有助于我们思维能力的逻辑训练。下面我以初中语文部编教材上的相关名著阅读为例,谈一谈如何制作树状思维导图。
以九年級上册名著阅读《水浒传》为例,这是一本章回体古代白话小说,主要是以人物及其相关事迹介绍为主,部编版语文教材第87页《走进小说天地》中就有一张类似思维导图的示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情节图。在教学时,教师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树状思维导图及其制作注意点,该图以某一重点情节为主,设计相关枝节,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为以某一人物为主来设计,展现他的生平历程;以某一中心主题来设计,将相关人物都联系起来;以人物结局来设计,归类统一,等等。
学生在处理此类思维导图时,一般情况下会面对以下五个问题。第一,聚类分析的一般标准是什么?导图中几乎所有的事物都需要依照此类标准进行体系化排列,因此排列标准或者说分类原则是处理此类思维导图时最重要的问题。第二,我们所设计的一般标准是否能够用来衡量导图中所出现的所有重要事物?如果出现了超越此分类标准的事物,那就意味着我们的导图设计在逻辑体系上是不够严密的。第三,在我们的思维导图设计框架下,是否有特殊性事物需要被归入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中?第四,我们所罗列的众多类型之中,哪几种类别是最具有典型性的?我们所设计的思维导图中,是否可以展现出一条贯穿全书首尾的主要线索?
这些问题除了学生可以在看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发现之外,也能根据每本书的特点去归类,例如以人物情节为主的阅读可以从人物事迹、形象、情节、主题等方面入手,或者认真阅读书的前言等综述性、介绍性或鉴赏性文字,从中发现规律,进行求同或求异思维,从而获得树状思维导图的构建框架。
现在有些出版社在出版初中生阅读的名著时,也开始关注树状思维导图的阅读引领作用,为同学们编制好了树状思维图,这更加方便了学生的归纳整理。
三、树状思维导图对阅读整本书的作用
1.有效反馈
从学生绘制的树状思维导图可以看出,无论是整本书还是局部,学生都有一个形成性过程的体现。首先绘制树状思维导图是一个阅读任务,带着这样的任务,学生先要进行整本书的自主阅读,这是促读的最简单有效的途径。其次制作这种思维导图需要进行信息提取,这一过程对归纳和概括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从目前语文考试中对名著的考查形式来看,无外乎对情节的归纳概括以及对名著内容进行对错的指认和辨析。
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信息筛选和提取是阅读最关键和基础的一步,也是今后学生进行各类阅读的第一重要能力。
这些看起来较为浅层次的阅读,对所有学生来说,在完成之后都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起到提升作用。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原著的理解和把握,对于自己阅读过的内容形成一个清晰的认识。有了这个任务,学生的反馈都是来自自身的思考,不再会产生千篇一律的回答,让阅读反馈真正起到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作用。
2.发展思维品质
把整本书阅读变成一种锻炼学生思维的方式和方法,树状思维导图功不可没。从学生绘制的树状思维导图来看,学生的思维品质这一隐性过程从中得到外化,在绘制思维导图的时候,如何寻找出发点,如何细分枝干,这些都取决于思维的敏锐性,看问题的角度。在这一过程中同质相连思维是关键,求同和求异思维是进行归类的关键,然后形成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等分析性思维。整本书的阅读与独立的片段阅读不同,还需要前瞻后顾,融会贯通,所以整合诠释和反思质疑同样是学生必须具备的思维方式。
四、构建树状思维导图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般来说,构建整本书阅读的树状思维导图,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要求独创。思维导图必须是个体对所读作品的重新加工或再度编码,要具有原创性。对于阅读能力较低的学生,要降低要求,模仿已有的思维导图,或者是对粗略的导图进行细化加工,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信心,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
其次是简要。思维导图应该简明扼要,做到归类严谨、线索清晰、框架严密,并排除掉主干之外的枝蔓,让阅读者更加容易地接受阅读内容、提升阅读体验。
最后是条理。思维导图中的分类体系与分支路径必须按照原文的文本逻辑来处理,不能混淆或误读作者的原意。
绘制整本书的思维导图,可以由易到难,对一本书的认识,也不必在第一次阅读时就全部掌握。王栋生说:“整本书阅读并不是什么高深的事,重要的是做。”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注重通过形成性评价机制反馈阅读的效果,注重学生阅读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地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