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
历史选择题的考查形式千变万化,解题方法也多种多样。其中,“现象——本质法”和“比较法”是两种重要的方法,前者可以从“通过找寻事物发展的原因来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和“通过归纳事物的属性(特征)来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两个角度去把握;后者可以按照“排除干扰项”“确定比较类别”“扩充比较对象”“完成比较过程”和“分析比较过程”这些步骤实施,在比较过程中可发现学生常见的错误。笔者梳理了2017——2019 年的全国卷,试以部分高考真题为例,阐述上述两种解题方法在一轮复习中的培养与应用。
从近几年高考题来看,以“说明”“表现”“反映”等为设问词语的试题,以及以“某某(事件/现象)出现的原因(因素)是什么”为设问的试题出现频率较高。从能力要求看,这类试题往往考查学生通过事物表象深入分析和探究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从解题途径来看,这类试题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现象——本质法”进行分析和思考。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如下两个角度引导学生:通过找寻事物发展的原因来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通过归纳事物的属性(特征)来分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例1.(2017·全国卷Ⅰ·27)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
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本题涉及的历史现象是“明前中期至明后期,朝廷对饮食器皿(尤其是玉制器皿)的管制从严格到松弛”,设问是“这一变化反映了”,解题关键是学生如何理解“管制”。教师可向学生说明,饮食器具表面上属于社会习俗范畴,但对其“管制”的深层次的本质则是对等级秩序的维护。于是,学生思维可以转化为“是什么导致了社会习俗变迁和等级秩序的变化”这样常见的逻辑思考。唯物史观认为,社会伦理和风俗习惯属于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据此,学生可得出,B 项准确地解释了社会习惯和等级秩序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符合唯物史观认识论。
例2.(2018·全国卷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本题涉及的历史现象是“武则天扩充宰相数量并频繁更换宰相”,设问是“这一做法的目的”,解题的关键在于对“增加和更换宰相”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隋唐时期设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宰相,武则天增加并频繁更换宰相则是对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宰相数量的增多和更换频繁可以使宰相们相互牵制,且使他们无法长期把持权力,从而达到加强君主自身专制集权的目的,并降低相权过大以威胁君权的可能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它决定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向;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在“宰相数量不断增多且更换频繁”这一事物发展过程中,主导这一事物发展的是君主,君主自身的因素——加强君权——是这一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内因,C 项准确地解释了君主自身行为的根本目的,符合唯物主义内外因辩证原理。
例3.(2017·全国卷Ⅱ·32)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 ( )
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
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
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
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
本题涉及的历史现象是“雅典僭主政绩斐然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设问是“这种现象表明”,解题的关键是对“僭主”和“僭主政治”属性的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分析题中信息,得出僭主的特征: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执政者;一般出身于贵族;政绩斐然且重视平民利益。其中,第三个特征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易使学生误以为其代表的是平民阶级利益而将僭主政治等同于民主政治。事实上,自梭伦改革后,雅典建立了定期选举执政官的民主制度,但有时也有人通过暴力或其他违反正当程序的手段夺取政权并上台执政,这些人虽然出身贵族,但为了加强自己的统治基础,一般都比较重视占人口多数的平民的利益,但无论如何也无法改变他们权力来源的不合法性,故在希腊人心目中,他们都是僭取政权的僭主。因此,对于僭主的属性的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要始终抓住上述三个特征,它们足以说明僭主政治的属性为贵族专权统治,违背民主原则。即便僭主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由于其权力来源不合法,最终还是受到被人民流放等形式的惩罚,不存在古代中国那种“成王败寇”的现象与理念,这说明在古雅典,选举产生执政者的民主政治已经是人心所向,因此D 项正确。
从近三年的高考卷来看,很多试题的选项都包含“……转向……”“……发生改变”“……进一步扩大”“……开始成为(进行)……”等词句。从能力要求看,这类试题往往考查学生准确获取和深度理解历史材料提供的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从解题途径看,由于这些试题的选项往往包含着对事物发展的前后过程的描述,因此可以用比较的方法对相关选项进行解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采取如下几个步骤运用这一方法:
例4.(2018·全国卷Ⅰ·31)图1 是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 ( )
图1
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
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
(1)排除干扰项:所谓“干扰项”,指的是可以直接依据题目信息或选项本身表述进行排除而不涉及比较过程的选项。干扰项大致有三种:选项与题目所给时间或背景不符(C 项“国民经济调整任务”指的是1960 ——1965 年中央为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而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这与题目所说的“1953 年”不符)、还有选项本身表述错误、选项表述严重偏离题目主题。
(2)确定比较类别:A,B,D 项的比较类别分别是工业局面、矿产资源开采和经济建设。
(3)扩充比较对象:A,B,D 项的比较对象均为以1953 年为界的前后两个时期。
(4)完成比较过程:根据A,B,D 项的描述和题意,相关比较过程可以图2 至图4 的示意图呈现。
图4
(5)分析比较过程:题目描述的是资源勘探队深入矿山开采经济建设所需要的矿产资源的情景,这只能说明当时的经济建设正在进行之中,即当时经济建设和资源开采中的表现状态——“正在进行”,但无法判断经济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的起点和终点,即“开始于什么时候”“结果怎么样(经济建设取得了什么成果)”等。从图2至图4可以看出,A项描述了“终点”,B 项描述了“起点”,但根据题目信息无法得出A 项的“不再落后”和B项的“没有开采”这样的比较结论。D 项表明的是经济建设“正在”开展这一“状态”,与题目所给信息相符。
从以上关于比较法的步骤可以看出,包含“比较”的选项常见的错误是混淆事物的即时状态和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起点与终点。只要题目只涉及事物现阶段的状况而没有明确事物发展前阶段(或后阶段)的状况,就不能得出比较的结论。因此,在实际解题过程中,教师应提醒学生尤其注意“开始”“完成了”“实现了”“已经”等表示事物发展起点和终点的字词。除此之外,包含“比较”的选项常见的错误还有以偏概全,如:
例5.(2019·全国卷Ⅰ·28)
川沙县部分名人简历表
上表是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毗邻上海的川沙县部分名人的简历,说明当时国内 ( )
A.科举取士转向选拔实务人才
B.传统社会结构受到冲击
C.儒家的义利观念被抛弃
D.新式工业在经济中居于主导
在例5 中,“黄彬”为科举出身,后来被选拔为上海招商局工作人员,由“士”变为“实务人才”;“朱纯祖”和“姚光第”为科举出身,但都投身于工商业,他们的行为(注意是个人行为)可以视为违背了儒家的义利观念,即由“尊崇儒家义利观”变为“违背儒家义利观”。A,C,D 项都体现了“比较”,但三位名人只是川沙县的“部分”名人,不能代表川沙县名人的“整体”情况,更不能代表全国名人的“整体”情况,因此三个选项的“比较”都违背了“局部不能代表整体”的哲学原理,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的错误。
高考试题凝聚着广大命题工作者的智慧,试题千变万化,对解题方法的探索也将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