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美霞,吴春艳,冼 海
(中山市东凤人民医院,广东 中山 528400)
脑血管疾病患者通常会伴随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影响预后效果,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1]。早期康复护理可以实现对脑部部分功能的刺激,对脑部部分功能丧失恢复有促进作用,可以使患者自理水平提高[2]。
从2018年7月~2019年7月择取60例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方式分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43~77(64.52±10.13)岁,病程1~3(1.90±0.50)年;研究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8(64.60±10.23)岁,病程1.5~3(1.82±0.49)年;从一般资料组间统计学对比来看,并无显著差异,可比。
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研究组以早期康复护理:①运动康复训练。发病早期,为避免肢体畸形现象发生,使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每2小时帮助其进行1次翻身,体位选择健侧卧位、患侧卧位、仰卧位,以病情为准选择适合体位。待病情稳定后,为患者制定康复训练计划。若存在功能性偏瘫,则开展被动运动,先对上肢以及后下肢开展运动,之后再对大小关节开展运动,每次30分钟,循序渐进,逐渐引导患者进行主动运动。②语言康复训练。待患者病情恢复稳定状态之后,尽早开展语言训练,让家属多与患者交流,引导其说话,另外通过视频、音频,帮助患者练习发音,提高语言清晰度,最终使语言功能恢复。③心理康复护理。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其护理需求进行了解,评估其心理状态,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耐心解答患者疑问,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
通过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越高则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通过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护理前后抑郁状况,评分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日常生活能力通过QOL-BREF(生活质量测定量表)评估,分别在护理前后进行,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成正比;肢体运动功能通过Fugl-Meyer评定法评估,分别在护理前后进行,评分与肢体运动功能成正比。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调查表评估,该表为百分制,满意与一般满意分界值为90分,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分界值为60分,满意与一般满意之和为总满意。
护理前两组NIHSS评分、HAMD评分、QOL-BREF评分、Fugl-Meyer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QOL-BREF评分、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HAMD评分、QOL-BREF评分、Fugl-Meyer评分对比(±s,分)
时间 组别 NIHSS评分 HAMD评分 QOL-BREF评分 Fugl-Meyer评分护理前对照组 8.15±0.96 25.17±2.72 75.12±3.97 22.12±5.70研究组 8.13±1.06 25.15±2.65 75.17±4.20 22.15±3.09 P>0.05 >0.05 >0.05 >0.05对照组 5.57±0.40 9.62±0.37 89.17±4.97 36.17±2.63研究组 4.81±0.46 6.22±0.89 96.79±5.39 41.60±3.75 P<0.05 <0.05 <0.05 <0.05护理后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脑血管疾病于发病初期开展早期康复护理,主要涉及到是语言、肢体、心理方面,对大脑皮层产生刺激,重新建立神经功能通路[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研究组NIHSS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QOL-BREF评分、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更佳。这主要是因为在早期康复护理中,通过一系列运动康复护理措施,一方面可以作用于中枢神经,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分阶段锻炼,满足机体生理功能需求,因此恢复效果更为显著[4]。因脑血管疾病多为老年患者,这一类患者更需要陪伴和倾诉,而早期康复护理,不仅注重生理功能方面的护理,更注重心理方面护理,使患者得到心理支持,感受到来自医护人员和家庭的关心和照顾,使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提高[5-6]。
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改善神经功能,缓解心理状况,还可以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运动功能,使患者更加满意护理服务,临床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