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遵 蒋文钧 陈丽娟
摘要:目的 探讨寒嗽散穴位贴敷在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04月到2019年01月期间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以寒嗽散贴敷肺俞、膈俞、天突穴位,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结果 两组治疗前咳嗽次数、程度、咽痒、咳痰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2%,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2%,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寒嗽散穴位贴敷治疗感染后咳嗽患者效果显著,并且患者及其亲属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寒嗽散穴位贴敷;感染后咳嗽;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0)08-037-02
咳嗽是呼吸内科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较多,感染是其中之一,导致患者发生感染咳嗽的病原体较多,通常有支原体、病毒、衣原体以及细菌等[1]。这些病原体的存在都将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即使急性期症状消失,咳嗽依然存在,并且持续时间较长,一般患者咳嗽均在3~7周之内,其临床表现症状主要为干咳、咳嗽及喉痒,也有少数患者咳出少量白色黏液等症状,此类患者辅助检查胸片、检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等均提示无异常[2]。但患者持续咳嗽往往会引起患者声音嘶哑、焦虑、困倦等现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寒嗽散贴敷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不仅操作简单、使用安全且副作用小,而且可避免患者因口服药物对胃肠道产生的刺激,同时该治疗方法更易于患者接受。本研究中对50例感染后咳嗽的患者采用寒嗽散穴位贴敷治疗,现将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04月到2019年01月期间收治的感染后咳嗽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在22~56岁,病程最短的15天,最长的1个月。对照组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在23~68岁,病程最短的18天,最长的一个半月。纳入本次研究的标准为:年龄在20~69岁;咳嗽时间大于两周并伴有喉痒、干咳等;所有患者辅助检查胸片、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等均提示无异常;本次研究上报本院伦理会批准。排除研究标准为:合并心、肝、肾等器质性疾病;合并呼吸系统疾病;妊娠期或哺乳期;长期吸烟者;精神疾病者。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自动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为一疗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每日三次,每次一瓶。观察组患者给予寒嗽?穴位贴敷治疗。寒嗽散贴药方为:寒嗽散(白芥子6g、细辛3g、麻黄9g、莱菔子9g、吴茱萸3g、干姜9g、紫苏子9g、僵蚕9g、射干6g,广西桂林中医医院制剂室制作)选药具备外敷用药特点,即峻猛生用,辛温走窜,方中药物是以“辛”味起主要作用,辛味刺激产生应答,调动人体自身潜在的修复能力。该药方每日分别贴敷于敷肺俞、膈俞、天突穴位等,麻黄具有开腠理、宣肺气、散风寒及透毛窍等功效。射干具有宣肺气、开痰结等功效。干姜与吴茱萸具有温中散寒、温肺蠲饮之功效。紫苏子、莱菔子具有化痰涎、降肺气及气降痰则咳喘自平之功效。白芥子辛散温通、利气豁痰之功效。僵蚕有止痉平喘、化痰散结、增强镇咳之功效。
1.3 疗效判定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相关标准,将患者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四个标准来判定[3]。治愈:咳嗽、喉痒症状全部消失。显效:咳嗽、咽痒症状明显减轻。有效:咳嗽、咽痒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咳嗽、咽痒症状不仅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72%,详情见表1。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咳嗽次数、程度、咽痒、咳痰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感染后引发咳嗽的因素有很多,临床上考虑其发病的机制主要为气道广泛炎症,气道咳嗽敏感性以及气道黏膜损伤等[4]。虽然感染后引发咳嗽具有一定的自限性,但大部分患者因频繁咳嗽,会引发焦虑、失眠等现象,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从而让患者感到痛苦不已。目前临床上治疗感染后咳嗽首选抗组胺药、减血充剂为主,或者加用抗生素及镇咳药物。该方法虽然短期内有效,但患者停药后,咳嗽症状依然存在,而且长期服用该药物,容易引起患者恶心呕吐,口干舌燥,头晕及瞌睡等不良反应,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祖国医学对感染后咳嗽的研究大多从久咳、顽咳等方面入手,现代医学尚缺乏治疗感染后咳嗽公认有效的药物[5]。因此积极预防和治疗感染后咳嗽是我国乃至全世界所面临的紧迫任务之一。根据中医病机及穴位贴敷特点,本研究中应用寒嗽散穴位贴敷治疗感染后咳嗽,提高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效果,为感染后咳嗽的中医外治提供临床依据,为寻求合理、有效、规范的治疗感染后咳嗽方法提供新途径,并为今后开发治疗感染后咳嗽新药提供理论依据[6]。同时通过经络腧穴、药物及免疫调节三方面对疾病起治疗作用。既有效避免了口服给药对肝脏的首过效应及胃肠道对药物的影响,提高了药物的利用度,还刺激了穴位本身,激發了经气,调动了经脉的功能,使之更好地发挥了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同时穴位贴敷作为一种外治法[7],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小,副作用少,更利于接受。寒嗽散穴位贴敷疗法作为一种中医外治法,操作简便,作用迅速,病人痛苦小,副作用少,价格实惠,患者配合接受度高,易于临床开展,且所采用的药材有着丰富的药用资源[8]。另外,寒嗽散穴位贴敷疗法 使用过程中 仅有个别出现局部皮肤过敏现象,停药即止,患者乐于接受。
总之,经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测组患者应用寒嗽散穴位敷贴治疗感染后咳嗽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评分提高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这种穴位敷贴外治法能有效提高感染后咳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思敏,蔡小丽,赵静,等. 加味止嗽散联合穴位敷贴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J]. 内蒙古中医药,2019(10).
[2]苏克雷,童画,叶娟,等. 红外止咳贴治疗风邪恋肺证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J]. 中医药导报,2019(16).
[3]张潇双,李芳,郭永宁. 止嗽散加味颗粒治疗气虚质流感病毒感染后咳嗽的疗效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11).
[4]盛昌敏. 玉屏止咳汤治疗感染后咳嗽之肺气虚寒型疗效观察[J]. 养生保健指南,2019,000(032):18.
[5]肖玲,武素,姚红艳. 小柴胡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感染后咳嗽30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9,035(003):49-50.
[6]赵腾飞,王莲,刘淑贤,等. 中医治疗儿童感染后咳嗽65例临床疗效观察[J]. 北方药学,2018,015(009):76.
[7]张帅. 防风三拗汤治疗感染后咳嗽(风寒恋肺证)的疗效观察及其对痰液CGRP的影响[D]. 2019.
[8]文春波. 护理干预结合冬病夏治穴位贴敷防治咳嗽疗效观察[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19,026(003):106-108.
作者简介:邓遵,性别:男,出生年月:1987年06月,籍贯:广西全州,单位:桂林市中医医院,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呼吸及心血管急危重症的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