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映平
摘 要 传统语文教育及语文课标的要求,均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可以从激趣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思辨训练点,依据内容提供思维路径和支架这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追寻师与生、教与学、学与用的圆融之道,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
关键词 阅读教学;思辨能力培养;圆融;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9-0180-02
我国的传统教育非常重视“学”与“思”的结合,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以及“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些表述中,可以发现思辨是传统语文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能脱离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与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能力的过程融为一体”。也就是说,在进行语言文字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以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那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来实现语文学习过程各方面的圆融呢?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探索谈一谈。
一、激趣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追寻师与生的圆融
良好的课堂氛围创设以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石,以充满智趣的学习活动或对话激起学生参与表达的欲望,从而让学生放下思想包袱,积极投身课堂活动。
对于低年段学生来说,儿歌、游戏、猜谜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激趣方式,中高年段仍可有选择地适当延续一些这样的方式,但要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需要、能力培养的梯度次序、对应的语文要素等进行调整。如部编教材在中年段就开始有意识地对学生渗透阅读策略的训练——预测。这种新鲜的阅读策略不仅要在单元学习时加以落实,更要趁着学生的新鲜感在以后单元的课文学习中继续运用,以帮助学生形成相应的能力。实践证明,以预测激趣,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能激发孩子持续的学习热情。学生兴味盎然,乐于表达,教师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需求的圆融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谱出了一曲和谐的乐章。
二、潜心挖掘教材中的思辨训练点,追寻教与学的圆融
(一)精心设置主干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
当前语文课堂还存在着不少教师满堂问、教学目标不明的现象,造成了课堂教学高耗低效的现象。教师应依托教材,深入细致地进行文本解读,依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精心设置主干问题,让学生从中训练思维,发展语言,形成能力。如《祖父的园子》一课,课文篇幅较长,为防止教学走向碎片化,笔者结合课后思考题提炼出本课的主干问题:“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可结合文中的景物描写谈,也可结合作者所写趣事谈”。由于学生个体的生活体验和阅读经验不同,因此他们感受到的园子也不同,答案充满个性色彩,如,五彩斑斓的园子、生机勃勃的园子、快乐的园子、自由自在的园子等。这样适宜的富有开放性的问题设置,既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评价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逻辑思维,教师的精当引领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圆融相生,造就了精彩的课堂。
(二)品词析句關注表达,训练学生的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体现,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离不开思维的发展,两者水乳交融,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文体特征,关注对应的语言表达,能使学生从中学习语言,学习表达,形成对应的思维方式。如写人记事的课文,一般关注描写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的词句,来引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对人物进行评价。如《父亲、树林和鸟》一文,重点关注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父亲的爱鸟、知鸟的形象就出来了。描写说明的课文,要重点感悟作者用词的精准。又如《火烧云》一课,通过删除法和比较法,紧扣四个“一会儿”,学生就可领悟到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快的特点;作者描写火烧云颜色词语的构词方式,一经对比和启发,学生就能说出如ABB式、组合式(半A半B式)、水果色等其它颜色词,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一举两得。
对于课文中表达有特色的句式或是段落,我们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发现其表达的范式,进行仿写或是仿说,以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表达能力。如《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采用了总分的构段方式,还采用了比喻、拟人的写法,写出了秋天缤纷的色彩。句式表达在整齐中又富有变化,是让学生内化语言的好抓手。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想想秋天还会把哪些颜色分给谁?再仿造句式进行交流。结合古诗《山行》,学生会说:“秋天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火一样,映红的山林,带来了秋天的美景。”结合课文《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学生会说:“秋天把黄色给了梧桐树,黄黄的落叶像一个个小巴掌,铺在路上,带来了秋天的消息。”还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乡村生活中常见的秋天的景象来想象,如挂在枝头的柿子、柚子、橙子等富有秋天气息的事物,为学生打开了思维的多扇窗户,丰富学生说的内容。
教学时,只要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品析、学习特别的词句与表达方式,有意识地去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语用能力也就会相应地提高,思维的逻辑性、严谨性也就愈来愈强,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圆融。
(三)回环总结引导质疑,训练学生的思维
孙双金教授说过:“教学最大的道德是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去挖掘教材中富于思辨的话题让学生进行辨析、讨论,从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并使其从中获得生命的正能量。
教学《祖父的园子》一课,笔者追问学生:“编者为什么要以《祖父的园子》为题,而不是以《生机勃勃的园子》或是《快乐自由的园子》为题呢?”话题的确立是思辨的基础,这种对课题的质疑、比较,可以让学生从整篇的角度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的思维向纵深迈进。笔者还通过阅读文章原著片段,与课文对比的策略,让学生看到作者生活的另一个面,引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期待。于是,学生的思维由课内延伸至课外,由文本理解到人文熏陶,步步推进,稳扎稳打完成了学与思的圆融。
课文中潜藏的思辨训练点还有很多,只要教师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善于挖掘出文本中有价值的思辨训练内容,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进行思辨训练,相信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定会圆融并进,取得长足的发展。
三、依据内容提供思维路径和支架,追寻学与用的圆融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思维的发展是与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借助思维活动,儿童才能在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形成能力。小学生要实现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得借助一定的教学条件的影响来实现。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实现阅读思维过程的可视化,把学生的思维培养落到实处。
教师可以从中年段开始,采取由扶到放的形式,有意识地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采用对应的思维导图来呈现学习与思维的成果,慢慢过渡到高年段的时候能自如运用各种类型的思维导图来帮助自主学习,实现学与用的圆融。
故事性强的课文,可引导学生利用情节梯、情节绳,实现故事情节的可视化。如,部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童话单元,四篇课文故事性强,同时篇幅都较长,适宜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有效把握主要内容。
教学时我以《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为例,让学生认识了梯状思维导图,到了学习《那一定会很好》这一课的时候,围绕“从一粒种子到阳台上的木地板,它经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这一主干问题,笔者放手让学生进行绘图讲解。借助思维导图,学生能快速阐述一粒种子的整个生命历程,实现了长文短教,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描写对象单一集中的课文,可引导学生采用环绕圈的形式,实现课文内容的可视化。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荷花》;因果关系明显的课文,可引导学生采用鱼骨图的形式,实现故事情节关系的可视化,如《跳水》;人物较多的课文,可采用结构图的形式呈现人物的言行神态,让人物形象体会可视化,如《草船借箭》《红楼春趣》……
随着学生年段的增長,能力的提高,思维导图的内容可以更丰富一些,不仅可以呈现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还可以表现文章所采用的表达方法、作者的行文思路等,使文章的写作方法及作者的写作思路可视化,从而实现内容、表达齐关注,更有效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们从学生成长的立场出发,在追寻师与生、教与学、学与用的圆融之道中致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必定会得以有效提升。它将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主动探索知识,积淀语言,形成优秀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奠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