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2020-11-16 06:10杜锋齐文英
读写算 2020年29期
关键词:数学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杜锋 齐文英

摘 要 新课标改革之后,教师以及家长应当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给学生提倡新理念、新思维的教学。在此期间,教师应当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通过新颖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概念、公式、定理、性质的辅助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以及数学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29-0058-02

小学是教师应当合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让学生可以通过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通过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的能力。长期下去,学生的数学能力肯定会有很大的提高。本文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了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一、精心备课是数学教学的关键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教学作为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连续性,事前必须做充分的准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而且十分重要的环节。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精心的备课,教育理论就没有实践的场所。教师想要备好一次课,首先要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根据自己的认识和对课本的理解,查找资料,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提前做好备课的准备。同时,在实施教学之前,教师必须进行精心的备课,整理有关信息,不断帮助学生解决抽象问题。在备课时,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性以及学习习惯。由于该阶段的学生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与鼓励,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可以提前设置一些互动活动在课堂上实行,给学生大量的机会表现自己,其中教师也可以适当地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开展小型竞争活动时,要引导所有学生参加竞争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竞争力,并且让学生在复习原来学过的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经过学习之后,学生会发现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推测新知识,以此来消除课堂上的无效空间,减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障碍。在进行新课讲解时,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对学生进行整体辅导以及个别辅导。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前备课是必要的。因为提前的精心备课可以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而且教师可以提前预设学生可能存在的问题,编写好预案。其中,数学教师要编写合适的预案,这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保证。在引入新课时,教师一定要做课堂提问、互动活动、课后小结等环节,以此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教学中提出问题,授之以渔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即,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同理可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主动学习,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也是初中数学新课改的基本要求。但是,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受到太多的限制,学生记忆、模仿和练习都是教师所规定的。因此,新課标改革之后提倡学生要主动学习,勇于探索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选择具有丰富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获得解题方法,不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在做题时,锻炼学生的解题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教师要指导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只顾着自己讲课,忽视了学生的掌握情况。长期下来出现的现象就是学生的思维被教师限制,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大的依赖性,不会自主学习与思考,这样学生的思维很大程度受到了教师的限制。因此,在现代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为了杜绝此现象的再次发生,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教师要充分意识到学生是学习中的主体,并且教师要充分指导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学习效果。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懂题目也是学好数学的一大关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数学知识点与题目联系起来,巧妙设置疑问,并将困难的题进行分解,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也在不断积累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以及思维来解决新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让学生进行分组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取长补短,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了降低学生在学习上的差异性,教师可以举行学习交流会,让每一个学生都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让学生在交流中学到更多能够帮助自己学习的技巧。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在无形之中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与思维。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学习、互相合作,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重视学生数学意识及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一定的数学素质。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二十一世纪的需要。同时,为了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数学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高效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活动,在参与活动学习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以及学习能力。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的高度责任心与耐心。在此期间,教师的教学成果难以得到评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的教学问题要与课堂教学进度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相联系,对于应用题的制定要针对不同学生而言,遵循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的原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导向。其中,教师要明白在教学阶段不要提倡题海战术,这样不仅不会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而且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点并不牢固。教师应当先从简单的应用题入手,让学生对于简单的数学知识点掌握清楚,然后再从较复杂的应用题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不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期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改变。

五、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新课程标准规定教师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当以优化教学效果为目的,通过系统的观点和方法,对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一种适合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因此,为了构建媒体型学习模式,教师应当分配一定的时间制定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其中,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的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巩固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进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直观地给学生教学,让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并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互动教学,减少学生开小差的次数,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能力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在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教师在小学数学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可以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教师在教学时应当提前备课,通过备课了解小学教材的内容,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同时,教师要重视学生数学意识及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出简单、复杂的问题,引发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宏.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2]缪敏珠.表现性评价在小学数学活动中的应用[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8.

[3]牛亚红.小学数学练习题的设计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8(12):23-24.

猜你喜欢
数学能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构建“卓越课堂”,提高数学能力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数学课堂教与学研究
创设初中数学实验课的意义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