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俊杰
虹口区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代表之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和人大代表联系点建设,逐步形成了定位明确、功能互补的代表联系群众网络,为进一步密切代表与选民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规范化建设,拓展联系渠道。本届以来,区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代表联系平台建设放在人大工作的大局下深入思考、稳步推进。一是统筹规划谋布局。2017年以来,代表联系群平台建设被多次列为区委重点监督事项和常委会重点推进工作。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会议多次听取专题汇报,提出明确要求。代表工作室深入调研,拟定建设方案,推动工作落实。二是深入调研定规范。代表工作室深入了解社情民情以及代表履职需求,总结以往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研究制定“人大代表之家”建设的指导意见、联络站的工作方案等平台建设要求以及加强区代表与选民和人民群众联系办法、处理选民和人民群众意见要求办法等制度规范,为平台规范建设和有序运行提供制度保障。三是稳步推进建网络。各街工委功能定位清晰,有侧重、分步骤推进“建家” “设站”和“布点”工作,“代表之家”凝聚代表组全体代表,“代表联系点”密切代表与居民区联系,“代表联络站”促进代表与国资、卫生、教育等系统选区选民联系,逐步形成了“8+7+197”的代表联系群众网络,推动代表工作不断向生产要素集聚地延伸、向选民和人民群众集中地延伸、向对外窗口所在地延伸,进一步密切了代表与选民和人民群众的联系。
精细化服务,激发联系热情。区人大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街工委的积极性,丰富平台建设内涵。一是运用专业元素充实细节。在代表之家和代表联络站,人大制度、重要法规的“双展示”,代表身份、代表联系方式的“双亮相”,代表感言、代表履职风采的“双公开”是标准配置。硬件建设的完善,使代表愿意来,群众走得进,感受到惬意与温馨。二是依靠专职人员负责细务。分别以街工委联络员、代表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居民区干部为骨干,负责家、站、点的日常维护。各街工委还依托居民区书记、社区志愿者、楼组长等人员组建了一支少则数十人、多则上百人的民情联络员队伍,帮助人大代表搜集社区热点信息、核实群众反映的问题。三是借助专门平台记录细目。充分运用“区人大代表履职服务”的网络平台,及时记录代表组活动情况和代表履职情况,做实代表履职的“一人一档”,促进代表联系群众工作的常态长效。
常态化运行,提升聯系实效。区人大充分发挥家、站、点的平台作用,不断丰富代表履职活动内容,为代表拓展学习的园地、搭建沟通的平台,特别是推动疑难问题解决,促进代表更加紧密地联系选民和人民群众,进一步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一是促进常态化联系。按照《代表法》《上海市实施<代表法>办法》以及《虹口区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区人大代表与选民和人民群众联系的办法》等规定,从代表工作的大处着眼,从代表履职需要的细节着手,坚持一年两次的市、区代表集中联系社区活动以及每月代表定期接待人民群众活动,按照每年五分之一的比例安排区代表向选民述职,做足工作预案、做细活动保障、做优活动宣传。支持、鼓励市、区人大代表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围绕生活垃圾分类减量、长护险制度设计、加强社区精细化治理等主题,主动深入社区和选区,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二是加强闭环式管理。对于选民和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和各街工委协助代表认真核实、分析,做到来访有登记,登记有反映,反映有处理,处理有结果,结果有反馈,反馈有记录。2017年以来,共收到2086条问题,除现场答复794条以外,其余1292条分别通过市、区代表建议、向市人大专题报送、输入区“面对面”服务群众平台处理以及街工委主动跨前协调等方式,分层分类处置,逐步推进解决,力争在第一时间反馈给人大代表及人民群众,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三是直面“老大难”问题。针对代表建议中反映的疑难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实地视察,与承办部门深入沟通、并邀请市、区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监督,紧盯问题不放、持续用力攻坚,推动了一大批长期困扰群众生活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